09.11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沙漫天,沟壑纵横中是一张张布满褶皱的木讷面孔。混浊的眼眸,瓮动的嘴唇,他们手捧一抔黄土,望向灰白苍穹,就这样不遗余力地生长着。可他们不曾想过,穷尽这片沟壑的高原,便是平等自由的人格,冲撞着黄土之上人们的胸膛,无力的呐喊,也无奈的坠落,直至涤荡灵魂的跫音翻山越岭而来,只为了揭开你压抑的喉咙。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 故事梗概

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亲,她无法摆脱厄运,只得借助"信天游"的歌声,抒发内心的痛苦。陕西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通过一段时间生活、劳动,翠巧一家把这位"公家人"当作自家人。

顾青讲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翠巧听后,向往之心油然而生。爹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将离去,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顾青深受感动。翠巧的弟弟憨憨跟着顾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座山梁,顾青看见翠巧站在峰顶上,她亮开甜美的歌喉,唱出了对共产党公家人的深情和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她要随顾大哥去延安,顾青一时无法带她走,怀着依依之情与他们告别。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决然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的生活。河面上风惊浪险,黄水翻滚,须臾不见了小船的踪影。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获奖情况

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985)

最佳摄影 奖张艺谋

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1985)

银豹奖 陈凯歌

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陈凯歌

辣评

本应动荡的年代,在山峦重叠的怀抱下呈现出反常态化的静寂。一行人抬着大红的花轿,伴着陕北独具特色的民歌,这样的画面与顾青只身一人自远方走来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灰青与红色的冲击,释放着与这片土地格格不入的独特气息。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从顾青八路军的身份上来说,本就是自由与平等的象征。而对于世代扎根于黄土地中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举止言行等方面,顾青的出现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冲击性。所以不难窥见的是封建礼教存在的不合理性,以及指向的黄土地上封闭着的人们被解放的必要性。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影片在描写翠巧姐姐出嫁的过程中,着重突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渲染了浓厚的难以反抗的悲情色彩。这种难以诉说的苦痛与反差,皆有着共同的指向。此时的黄河与土地呈现出源远流长之外的另一层意义,即阻碍了被封建传统思想围困下向往自由平等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片在塑造翠巧这一女性形象时,赋予了她同时代特色截然不同的影子。如随时随地改唱的民歌,向往读书识字的生活,以及内心充满着加入解放军队伍的迫不及待。在翠巧嫁为人妇之后,画面中一直未有翠巧丈夫的形象出现,影片在此时已经表现出翠巧无声的抗拒,暗示她出走的必然。种种举动皆象征着反抗压迫的精神,从而游离出翠巧不会屈服于命运的人格,影片以此塑造着与旧时代不相容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昭示着翠巧的悲惨结局,带着一腔向往自由平等的初心,融进了滚滚的黄河水中。

与其在压抑中痛苦,不如在反抗中自我成全,这是翠巧的心声,也是那个时期,整个民族向往自由的追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影片试图以塑造被封建传统文化围困的失语者进行文化传播之上的的讨论,来表达新文化、新思想对世代更迭的必然。农民与顾青交流时的僵硬,婚礼席上的“木头鱼”,以及门框上的无字对联。皆反映了新文化缺失的现象,而最为突出的则是

弟弟憨憨,作为典型封建传统下的失语者而存在,经过和顾青的相处才慢慢说出了话。由此可窥见新的思想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是如此的迫切。失语的不是憨憨,也不是所有的农民,而是黄土地上迫切想要发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把所有对于生活的期望都寄予到了头顶的那片天上。奔腾的舞蹈,恢弘的腰鼓,在大全景下迸发着属生命的意义。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导演所赋予的人文关怀,着重体现在众人求雨的场景中,瘦削的脊背无奈地对着上天呐喊,或许封建根源的痛楚,就痛在众人眼角的那滴泪中,痛在有神论的传统中。对老天寄予了太多命运的希冀,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的一成不变,只会让封建残余持续发酵。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当憨憨看着姐姐翠巧被迫履行所谓的娃娃亲的“诺言”,他本身就对封建制度产生了质疑,所以在翠巧死后,众人求雨中他选择朝着顾青奔来,选择平等中的救赎。而这也就象征着扎根于黄土地上的人们只能通过思想解放得以存活,得以世代延续。时代在更迭,社会也在进步,黄土地上可保留的是淳朴的民风,而不是封建文化糟粕围困的人格。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影片利用长镜头全景系列景别的刻画,将人物置于天地之间,着重突出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无力感,被所谓的“信仰”牵引着,以渺小的形象存在于绵延的山川河流中。大量

不规则构图的运用将人物抛离土地的边缘,缓慢的节奏以及寥寥无几的台词也在向观众诉说着他们的被动与辛酸,悲剧化的设计用结尾顾青的缓缓走来作为希望的延续,黄土地上的灵魂,终将得以拯救。大片土黄色的运用,加之稳定的光线变动,在沉郁中复归于朴,透露着庄稼人的本色,一切了然于观众心。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演既召唤了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又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民族史诗。抛开理性视角下对于民族心理的反思与怜悯不讲。那些压抑的,憋闷的,不屈的灵魂,已经得到救赎。时至今日,黄土地上悦动的灵魂,也该是守着新的信仰,用一首首陕北民歌来抒怀吧。

-END-

文 | 小红

黄土地|这不是你眼中的黄土地,这是寻找信仰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