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资金压力下,朱吉满“失控的”控制权。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因股价跌破股权质押平仓线,誉衡药业的控股股东又一次爆仓导致被动减持。

9月17日,誉衡药业发布公告称,6月4日至9月14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2729.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4%。

具体为,实际控制人朱吉满持有的《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盛锦1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盛锦16号”)减持687.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此外,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8月22日期间,大股东誉衡集团、一致行动人誉衡国际质押给质权人的公司股份出现被动减持,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041.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3%。

被动减持公告前两个交易日,誉衡药业股价连续暴跌,9月13日跌9.48%,14日跌停。9月17日已经是誉衡药业股票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8月复牌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誉衡药业股价已近腰斩,从6.18元跌至3.16元,市值蒸发66.4亿元。

根据誉衡药业半年报,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誉衡国际、ORIENTAL KEY STONE INVESTMENT LIMITED累计质押的股票分别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96%、99.65%、99.99%,三者质押合计占公司总股本为63.87%。

连续的暴跌是否再一次触发股东股权质押的强制平仓,公司有什么挽救措施,时间财经采访誉衡药业,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在17日的公告称,誉衡药业则表示上述减持行为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也不会导致公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目前,誉衡集团、誉衡国际正与质权人就上述事宜积极沟通协商,尽快化解平仓风险,但不排除日后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再次遭遇被动减持的风险。

誉衡药业成立于2000年3月,是一家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务为核心,涵盖科研、生产、营销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主要产品药用领域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糖尿病、肌肉-骨骼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

不止实控人股权质押平仓危机,今年以来,誉衡药业还遭遇控股股东股权被司法冻结、债务危机、屡次重组失败等。作为曾经的中小板明星股,誉衡药业正在遭遇一场危机。

股权质押屡次遭遇强制平仓

9月17日的减持公告显示,誉衡集团的减持价格在4.25~6.03元;誉衡国际的减持价格在4.37~4.63元;盛锦 16 号的减持价格在3.28元。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被动减持的价格均较9月17日誉衡药业3.16元的收盘价高出不少。

近期经历几天的连续下跌后,誉衡药业的股东们将再次面临强制平仓风险。不过,誉衡药业在公告中那减持规定作了挡箭牌。

誉衡药业称,朱吉满先生、誉衡集团、誉衡国际承诺自本公告披露日起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主动出售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如誉衡集团、誉衡国际质押的股票出现平仓风险,公司将督促其在减持计划实施期间严格遵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誉衡药业实控人朱吉满的危局持续已经有一段时间,最早要从今年2月份说起。2月8日,誉衡药业股票停牌,原因是股价暴跌,誉衡药业控股股东誉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誉衡国际有6.04亿股触及平仓线,爆发危机。

6月8日,控股股东誉衡集团无力补充质押,被江海证券强制卖出股票平仓。

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近期平仓情况愈发严重。誉衡药业8月15日公告表示,誉衡集团的质权人申万宏源于8月13日、14日先后强制卖出誉衡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24.6万股、23.85万股股票。8月15日,申万宏源又卖出23.07万股、中国银河证券卖出81.9523万股、第一创业证券卖出840.62万股,造成誉衡集团被动减持。

为减轻控股股东债务压力,8月17日,誉衡集团拟将誉衡药业15%的股权出售。根据公告,誉衡集团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3.30亿股股份(合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5.00%),作价12.75亿元,分别转让给苏州誉通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翼朴苏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博裕三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交易对方”),交易对方各自的受让比例均为 5.00%。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对于转让原因,公司表示,誉衡集团可将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负债,降低其财务压力。同时,可为公司引入优秀的战略投资者,使公司的股权治理架构更优化、更合理,进而为公司战略的落地奠定基础。

控股股东股权全被司法冻结

除了股权质押爆仓,誉衡药业控股股东誉衡集团所持公司股份还全部被司法冻结,逾半数已被轮候冻结。

轮候冻结简单理解就是被多个债主轮流讨债。

根据誉衡集团8月20日发布的股权司法冻结公告。截至2018年8月17日,誉衡集团直接持有誉衡药业9.3亿股。誉衡集团本次被司法冻结的股数为4.65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1.16%,累计被司法冻结股份数为9.3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2.30%。本次被轮候冻结股份数为4.99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2.71%,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数为5.1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3.52%。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对于冻结及轮候冻结原因,惠誉药业当时公告称,因誉衡集团的股票质权人申请财产保全,誉衡集团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法院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

公告同时称,誉衡集团针对8月1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公司股份事宜,与相关质权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并已达成初步意见,该质权人近期将会办理解除冻结及轮候冻结的程序。不过截至发稿,誉衡药业还未发布解除冻结及轮候冻结的公告。

这也是誉衡集团所持股票今年第三次被司法冻结。

4月10日,誉衡集团和誉衡药业实控人朱吉满因同样的原因,两者持有共计9.47亿股誉衡药业全部被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

6月8日,誉衡集团因股票质权人申请财产保全,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该次被冻结股份为1.98亿股,占誉衡集团直接持股比例的21.14%。

疯狂收购后遗症?

上市以来,誉衡药业持续通过外延式收购做大规模。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2012年8月,誉衡药业斥资2.1亿元收购哈尔滨蒲公英药业;紧接着在2013年11月,以6.98亿元收购上海华拓;2014年12月,以23.9亿元收购山西普德药业;2015年4月,收购湖北多瑞药业;2017年12月,拟以16亿元收购上海瑾呈70%股份。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誉衡药业上市以来,共实施资本并购案27宗,其中成功完成并购14宗,涉及并购金额约129亿元。

2015年6月,誉衡药业砸下1个亿,在深圳前海设立誉海金服,正式涉足互联网金融;设立誉衡基因,从事基因检测服务和基因大数据运营。

并购业导致商誉大增,在2017年年报中,誉衡药业表示,近年来,公司实施了多个并购项目,公司商誉不断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商誉金额为36.41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比例为87.24%。

2017年,誉衡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3.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6.79%。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暴增100.53%;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仅微增3.09%。

2017年,誉衡药业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为:上海华拓、普德药业、西藏阳光、奥诺(中国)、誉衡制药,去年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2.2亿元、1.16亿元、1.27亿元、3319万元。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商誉风险也随之而来。收购时,普德药业承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9亿、2.08亿和2.29亿,但2017年仅实现了1.91亿,未达承诺业绩,商誉减值4379万。然而,上海华拓和西藏阳光2017年净利润同比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但公司并没有计提任何商誉减值。

今年以来,誉衡药业仍多次尝试并购重组,均无果。6月10日,誉衡药业与合肥生命科技园签署重组意向协议,拟收购天麦生物不低于35%的可转让无负担股权,取得标的公司控制权。两个月后的8月11日,誉衡药业宣布终止本次收购。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此前,誉衡药业先后终止了跨界收购上海瑾呈信息和引入战投事项。

难以理解的是,收购的同时,誉衡药业还在将此前收购的公司出售。根据公告,誉衡药业拟以不超过55亿元剥离或出售上海华拓、西藏誉衡、普德药业3家子公司股权,目前暂无新进展。三家公司均是近5年之内收购而来。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今年一季度,誉衡药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53.53%,远高于制药行业上市公司28.73%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誉衡药业总负债49.9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34.65亿元。债务压顶之下,今年5月誉衡集团筹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健投资控股,后者拟以39.4亿元获得誉衡药业不低于35%的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誉衡药业股权质押再遭强平 实控人质押比例超99%曾计划转让


但在一个月之后,这宗交易终止,誉衡集团解释称因中健投资内部审核流程时间长,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债务问题。(北京时间财经 曾福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