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始作俑者居然是一个汉族人!

说起清朝的“剃发令”,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推行时,有很多汉族人因此丧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提出“剃发令”的,居然是一个汉族人,他踩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

这个人就是孙之獬。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始作俑者居然是一个汉族人!

孙之獬起初是一名秀才,1622年举进士,在明朝翰林院当差。当时正值魏忠贤当权时期,孙之獬便讨好魏忠贤一派,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魏忠贤倒台后,孙之獬也被崇祯罢官回乡了。

1644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并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孙之獬见风使舵,自己带头与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剃头留了辫子,换上了满清服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清军的到来。极尽所能地讨好自己的新领导。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当时清廷为了收揽人心,便让孙之獬做了礼部侍郎。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始作俑者居然是一个汉族人!

清朝军队刚进北京时,战乱还没有平息,明朝的降臣们上朝时还穿着明朝的官员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得各站一班。可是这个孙之獬为讨欢心,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而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汉人孙之獬与之同班?便将他逐出了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之后,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也是不让他入班,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异常狼狈。

为了邀宠的孙之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计划,给摄政王多尔衮上了一个奏折,提议所有的汉族臣民都应该剃头,作为臣服的标志,如果谁不愿意剃头,谁就是心怀故国,意图不轨。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始作俑者居然是一个汉族人!

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间,多尔衮正式向全国下达剃发令,并规定:十天之内,不剃发易服的军民,格杀勿论。令出行随,到处可见兵勇带着剃头匠,挑着担子巡行在城镇乡村,担子上挂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令牌。

几千年来汉人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观念的影响,对满清颁布的这一措施是极不认可的,对于他们来说,剃发就是背叛祖宗,是大不孝,因此“剃发令”的强制执行,遭到了以汉族士绅和知识分子为首的汉人的激烈反抗。甚至连大汉奸吴三桂也因此与多尔衮发生激烈的争吵。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始作俑者居然是一个汉族人!

但是当时的清朝八旗战斗力可是和蒙古的骑兵有一拼的。士大夫乡绅的抵抗在清朝的镇压之下很快销声匿迹了。无数有骨气有血性的人在这场浩劫中丢掉了性命。随后,整个清朝便统一发型了。

后来,孙之獬衣锦还乡,刚好碰到当地得农民起义,最后落得个一命呜呼的下场。孙之獬被杀的消息传开后,天下士民无不拍手称快。最后连清廷也顾忌民声,不愿给这个立下“大功”的人以任何抚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