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雲棲隨筆|什麼技術讓阿里都覺得恐懼?

都市快報

這兩天的雲棲大會,其中一個大新聞是阿里要做芯片了,而且成立了一家名叫“平頭哥”的半導體公司。這家公司太搶戲,以至於許多人忽略了阿里押注未來的另一個項目:量子計算。

云栖随笔|什么技术让阿里都觉得恐惧?

在一次培訓中,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問了負責組建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的施堯耘一個問題:“什麼是戰略?”

答案是“讓你恐懼的問題”,量子計算就是其中之一。可見這一技術在阿里戰略中的份量。

這裡先做個簡單的科普。所謂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力學原理衍生出的計算模式。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要在5000萬本書裡找到一個字,傳統的算法會和你一樣,從第一本開始從頭到尾通讀,只不過計算機瀏覽速度比人類更快更精準。而量子計算會一次性“複製”出5000萬臺計算機,每臺負責一本,同時開始讀,速度顯然要快很多。

關於量子計算速度到底有多快,存在各種說法。有人說它和傳統計算之間的差距就像是自行車和飛機之間的差距。

阿里之所以要全情投入研究量子計算,原因也非常簡單。“一直以來我們就回答兩個問題:這麼多數據到底從哪裡來的,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張建鋒說。為此,阿里從美國挖來了施堯耘,他此前是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

他說阿里雲當初打動他是因為“鑽牛角尖”,“他們問我,如果阿里要做量子計算,有哪些環節和步驟。”這個問題突然打中了施堯耘的“痛處”,他做了20多年量子計算的研究,跟所有人展望未來量子計算面世之後將帶來的顛覆性革命,但這些都只存在於“紙上談兵”層面。

讓他願意將畢生所學交給阿里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看到了阿里雲一路走來的不容易,“阿里雲的故事告訴我,中國有這麼一家公司曾經做著爭議很大的事,花了那麼多代價,最後做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發佈了一款“量子點路模擬器”太章,成功模擬較之前記錄更大規模的量子電路。這一結果讓國際量子研究界為之興奮,並激發了有關如何界定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新的討論。

云栖随笔|什么技术让阿里都觉得恐惧?

對於施堯耘來說,現在最缺的倒不是經費,在量子計算上阿里沒有給他短期的KPI指標也沒設置經費上限,但在這一領域高水平的人才實在太少。“招人是我現在的工作重點之一,這兩天會有人從加拿大過來,還有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專家也會加入。”說到這事,施堯耘才展現出興奮的樣子。

云栖随笔|什么技术让阿里都觉得恐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