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房產知識與資訊,社會見聞與個人想法,非常高興大家閱讀阿燚的文章,今天阿燚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家住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某樓的退休幹部尹女士在所在小區內步行,突然被一輛駛來的麵包車撞倒。

據目擊者劉大爺陳述,他當時坐在小區路西居委會門口前,看見一老太太從路東向西緩慢走去,在走到過了路一半多一點的時候,由北向南突然開過一輛麵包車,車的右前方將老太太撞倒,老太太斜著撲倒在大約4米外的靠近路西的馬路邊,事發後,110車將尹女士送往醫院進行了顱腦手術,切掉了直徑約10釐米的圓形腦骨,目前尹女士任然處於昏迷狀態。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車禍發生後,交警及時到現場處理事故,根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衚衕(里巷)以及公共廣場,公共停車場等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廠礦,企業,機關,學校,住宅區內不具有公共使用性質的道路不在此列。

因此,該小區出現的車禍不屬於交通事故處理範圍,有關交警是將《事故責任認定書》改寫成一張《事故成因分析書》,做出了“肇事人和受害人雙方均為保證安全”,是造成事故的原因的結論,對此,受害人尹女士的家屬十分不滿,向有關部門提出了申訴申請。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隨著商品房小區的增多,小區規模也越來越大,小區內的交通問題日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小區北的道路不具有公共通行性,因此不屬於道路交通管理法規中的“道路”,交通警察沒有義務維持這裡的交通秩序,小區交通智能由小區居民自行管理。

小區裡設置的交通標誌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對於違反交通標誌的行為,物業公司沒有處罰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智能追究“肇事者”,的民事責任。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考察小區內交通環境因素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1:通暢性:考察小區內部交通的通暢性是必須要做的功課,現在很多小區的內部雖然停車場規模大,道路寬闊,但是卻通行混亂,經常擁堵,這是缺乏有效管理,人車教會路口多,穿越小區的車輛多等原因造成的。

一個管理完善,設計得力的小區的交通應該具有封閉性強,人車分流,道路規劃合理,交會點少和大量單行線的特點,如果一個小區可以做到這些,那麼該小區內部的交通環境就是令人滿意的。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2:停車場的位置和規模:如果小區不能實現人車分流,那麼我們就應該對停車場的位置和規模進行考察,停車場應該處於一個比較獨立,遠離樓宇,不與步行道重疊的位置上,這樣車輛所產生的廢氣,噪聲和光汙染對居民的危害就會降到最低。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3:地下車庫存入口的位置:

首先,小區內部地上部分不能有停車位,也就是不允許停放車輛,其次,地刺啊車庫的出入口應該設在小區外部,也就是車輛出入都在小區外部進行,最後,除了特殊需求外,小區內部不允許車輛駛入。

在小區內撞人竟不屬於交通事故,小區的交通到底該聽誰的

喜歡的讀者可以給個贊,不喜歡的讀者歡迎大家踴躍留言批評,也希望大家關注阿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