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浙江,何以成就奇蹟?

文 | 浙商雜誌全媒體主筆 張名豪

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浙江從一個地理小省、資源小省崛起成為領跑中國的市場大省、經濟強省,創造了無數舉世驚歎的經濟奇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股強勁動力。漫漫歷史長河,70年不過短暫一瞬,在這長河浪花中,有哪些浙江素材值得被總結,浙江經驗值得被吸取,浙江實踐值得被貢獻?

《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一書,可以說是一部特別值得品味的文本。

浙江,何以成就奇蹟?


該書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本書作者王永昌先生為浙江省文史館館長,哲學博士,多年來深入研究浙江經濟和浙江改革發展歷程,著述豐厚。作者以其充滿理性的思想,幽默風趣的文筆,從浙江發展參與者的視角,總結了浙江發展的一些亮點,記錄了浙江近幾年來的發展進程,並將其薈萃成本書。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年的不懈奮鬥,浙江敢開風氣之先河,勇當改革弄潮兒,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活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從蹣跚起步到改革領跑,從騰籠換鳥到鳳凰涅槃,浙江始終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平上更進一步,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快一步,發揮著先行和示範作用。

波瀾壯闊的經濟社會發展奇蹟背後,浙江究竟走過了一條什麼樣的路?《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一書廣泛收錄作者講話稿及調研文章,最終形成全書20篇16萬餘字。通過該書,不僅為廣大讀者深入揭示了浙江發展的成功路徑和經驗啟示,更為國內外學者瞭解浙江、研究浙江乃至研究中國的發展提供寶貴資料。

對浙江改革發展的經驗進行全面總結,無疑是個宏大的命題。然而,作者分別以“大花園”建設、特色小鎮建設、互聯網建設、民間金融為切入點,介紹了一系列有浙江特色的發展模式,各板塊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如同鋪開了一幅描繪浙江發展的錦繡畫卷。在這四大板塊裡,可以尋覓浙江成長的足跡,讀懂浙江發展的縮影,看到諸多經濟社會發展史裡的真實細節。

該書也得到了眾多知名專家學者的點贊。“這是作者近年來部分研究成果的專題集成,是一部深度闡釋浙江各地創業創新、創造奇蹟生動實踐和鮮活樣本的力作。”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佔恆表示,初讀王永昌新著的明顯感覺,是該書體現了作者一貫具有的領導的眼光,學者的智慧和詩人的情懷。可以說,這部新著是作者集領導、學者、詩人“三位一體”的匠心之作。

“我們身在當下,雖不能完全預見未來,但我們完全可以像身在四十年前一樣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今天王永昌先生所記錄思考奇蹟發生地最新的生動實踐中,思考和找尋未來的軌跡,逐漸清晰未來奇蹟的樣子!”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說道。

七十載崢嶸歲月,浙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浙江大地上展示出了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製度、中國文化的強大力量,打造出了當代中國發展的鮮活浙江樣本,在新中國華誕來臨之際,總結浙江經驗、浙江故事,並將其昇華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或許正是出版《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一書的意義所在。

浙江,何以成就奇蹟?

書評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佔恆:

一部研究浙江奇蹟發生地方的匠心之作!

——評王永昌《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浙江從弘揚“紅船精神”“四千精神”“三板精神”,到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精神,再到弘揚“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敢於擔當”的與時俱進精神,找到了一把把“芝麻開門”的鑰匙,打開了一座座“富民強省”的寶庫,開創了諸多“無中生有”“莫名其妙”“小中見大”的全國第一,創造了一個個中國區域發展的奇蹟。研究探討這些奇蹟發生的地方,無論對總結過去,還是開創未來,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近日,浙江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王永昌新著《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這是作者近年來部分研究成果的專題集成,是一部深度闡釋浙江各地創業創新、創造奇蹟生動實踐和鮮活樣本的力作。該書對深刻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發展的艱辛探索和經歷,對深刻理解省委提出“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主題,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創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啟迪和借鑑意義。

概覽全書20篇16萬餘字,大體可分成四大板塊:第一板塊是以“大花園”建設為切入點,深度研究論述全省及衢州、麗水等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第二板塊是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切入點,深度研究論述各地創立生產、生活、生態和宜業、宜居、宜遊的產城融合大平臺;第三板塊是以互聯網建設為切入點,深度研究論述各地發展新經濟新產業的經驗做法;第四板塊是以民間金融為切入點,深度研究論述現代金融的重要作用。當然,這四大板塊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關聯,相互貫通,並與其他相關內容的研究交織在一起。

初讀王永昌新著的明顯感覺,是該書體現了作者一貫具有的領導的眼光,學者的智慧和詩人的情懷。可以說,這部新著是作者集領導、學者、詩人“三位一體”的匠心之作。

首先,體現了領導的眼光,善於從政治大局把握問題。

其次,體現了學者的智慧,善於從理論高度論述問題。

第三,體現了詩人的情懷,善於從文學視角抒發問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希望王永昌先生繼續在理論和實踐研究、詩歌創作等方面,為浙江、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新成果。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

“莫名其妙”話浙江!

——讀王永昌先生《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有感


改革開放已四十年。四十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至富,從弱向強,從追趕到充滿自信。這是中國的奇蹟,是中國智慧的奇蹟,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中國人民奮鬥的奇蹟。

之所以稱之為奇蹟,是因為如果回到發生這一切改變的起點,大多數人並不能預見,未來象今天已經發生的這樣,效果如此之好,成就如此之大。

很高興第一時間看到了王永昌先生《浙江:奇蹟發生的地方》一書樣稿。這本書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在這樣一個時點,觀察奇蹟發生地最新變化,思考奇蹟去向何方最新實踐的啟人思考之作。它是一本中國進入新時代,基於浙江的調研、思考文集。所收入二十篇論文,除去一篇專講民間金融,主要集中為大花園建設的思考、特色小鎮實踐推進兩大類。文稿的形成途徑多樣,或是帶著問題調研時所做即時講話整理稿,或是針對地方案例的講課提綱整理,或是針對普遍性問題形成的調研報告,問題雖專業,但文字通俗易讀。作為一個讀者,我覺得這一文集至少可供三類讀者在快閱讀時代花時間慢慢閱讀:

一是思考中國綠色發展轉型的讀者。眾所周知,生態文明思想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最關鍵的理論,也是我國近十年發展模式轉換的核心要義。中國奇蹟能否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為普適性發展的經驗。關鍵之一,就在於能否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成功一躍。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實踐”的理論萌發地,又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第一梯隊成員,這為中國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近年來,浙江提出的作為綠色發展普適形態的大花園建設,正是基於人民富起來後對生存環境、生產方式、生態質量更高需求而開展的綠色發展實踐。王永昌先生通過調研思考,並基於實踐案例尋找靈感,就這一新的命題,提出了理論思考,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的探討和帶用歷史縱深的思辨,是站在文明演進角度觀察現實發展之思。

二是思考中國新的產業空間形態的讀者。特色小鎮是浙江近些年來將產業、城鎮、文化和人的需求有機結合在一起而創造性提出的產業空間形態,某種程度上是對原有塊狀經濟形態演進的重要升級,也是面向創新產業空間的重要形態。浙江的特色小鎮建設總體看成效顯著,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王永昌先生從特色小鎮誕生之初就始終跟蹤研究這一重要形態,並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既有總體性的思考,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調研,結合不同類型特色小鎮發展現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辦法和做法,相信對關注特色小鎮的讀者會有所啟發。

三是思考關注浙江奇蹟再續新篇的讀者。奇蹟從來不是等來的,奇蹟是幹出來的,是尊重人性規律、順應人心所向、人民創造出來的。我認為,王永昌先生《浙江:奇蹟發生地方》一書,其最可貴的價值在於,用娓娓道來的方式,選擇如何綠色發展、產業新空間如何建設等關鍵問題,為讀者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方法論。通過關鍵問題的分析闡述,告訴讀者,奇蹟的創造總是從嚴峻考驗而來,總是從無中生有的創造而來,總是從千變萬化的挑戰裡來。尤其是,通過問題的多角度闡述,為我們面對考驗、創新和挑戰之時的關鍵,如何觀察、如何思考、如何看清本質、堅定信心、提出辦法,提供了切入角度和突破口。這恰恰是產生奇蹟、延續奇蹟更重要的力量。記得義烏市場奇蹟曾有十二字精妙點評:無中生有、莫名其妙、點石成金。無中生有的變化,是堪奇;其妙莫名的奧秘,是為道;點石成金的發展,是事功。這用在浙江四十年發展奇蹟上也是適合的。因為,浙江奇蹟,都是善於從人民首創中來,善於守實事求是之道,善於用發展解決問題的生動寫照。王永昌先生對浙江發展最新的思考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