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通便別總是大黃、蘆薈,中醫調治便祕重在“理氣”或“生水”!

上午接診了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女患者,主要問題就是便秘,詳細一問不得了,病史已經七八年時間了,其間用過不少通便的藥物,包括一些通便茶,用的時候大便還勉強能下來,可一旦停用,大便就非常困難,有的時候甚至一週都不上廁所,明顯藥物依賴了。她為此非常苦惱,把希望寄託於我,問我怎麼辦?我也覺得非常棘手,從她的情況看,便秘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整個腸道的動力和功能下降非常明顯,平時又經常使用一些含有大黃、蘆薈、番瀉葉等刺激性的瀉藥,很容易導致不可逆性的腸神經損害,再恢復正常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最後我只能告訴她:難度比較大,我盡力而為吧。

通便別總是大黃、蘆薈,中醫調治便秘重在“理氣”或“生水”!

類似的病例其實並不少見,很多人在便秘的問題上總喜歡貪圖一時之快,峻藥猛攻,初看起來效果不錯,卻不曾意識到自己已在便秘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直到最後無藥可解。我經常對病人說的一句話就是便秘治療不要求快、求猛,要看長遠,要看停藥以後的效果。

通便別總是大黃、蘆薈,中醫調治便秘重在“理氣”或“生水”!

那麼怎麼才能運用中醫的手段解決便秘的問題呢?根據我的觀察總結,一般老年人的便秘多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腸道失潤,所以大便難以解下,這就好比一艘擱淺的船隻,河道里沒有水,船自然無法開動,要想船動,只能靜待漲潮,水位上升。在人身上也是這個道理,對於這種陰虛津虧腸燥的便秘,我常以增水行舟的方法進行調治,常用的方藥如增液湯,本方雖然只有玄參、生地、麥冬三味藥物,但個個都是滋陰生津的好手,能夠很快改善腸道內乾枯的狀態,腸道潤滑,大便隨即而下。

通便別總是大黃、蘆薈,中醫調治便秘重在“理氣”或“生水”!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溼熱氣滯型便秘,多見於中青年人群,平時生活缺乏規律,多坐少動,喜食肥甘厚膩之物,大便雖然不幹,但解下不暢,經常有大便未拉乾淨、還想上廁所的感覺,舌苔通常偏厚。

通便別總是大黃、蘆薈,中醫調治便秘重在“理氣”或“生水”!

其形成主要是因為體內溼熱較重,影響了胃腸道氣機正常的通降下行,所以大便難以解下。針對這種便秘,首先要清除胃腸道的溼熱之邪,溼熱一除,氣機才能恢復正常的運行流動,用藥方面我比較喜歡使用黃連、生薏苡仁清熱利溼,如果舌苔既黃又厚,說明溼熱很重,還可以聯合使用黃芩、赤小豆、滑石以加強力量。 其次,要幫助腑氣下行,這方面我經常使用枳實、厚朴、檳榔,如果腸道溼熱明顯,則配合白頭翁、薤白。檳榔、薤白、白頭翁這三味藥不可過用,只要大便完全通利,一點也不費勁,就可去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