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乾隆給自己兒子取名的時候,都會帶有“永”字,但為何十五阿哥卻沒有?

耀華河馬


題目有誤,十五阿哥原名愛新覺羅·永琰,明明是有永字的,只是後來改名顒琰。

古人取名字很講究,一個輩分的男子肯定有一個字相同,不像現在隨便亂取,皇帝作為天子,他的兒子取名更講究,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給的兒子取名,都是一字單名,全部是木字旁,朱標、朱樉、朱棡、朱橚、朱楨、朱榑……搞出很多生僻字。

朱元璋還別出心裁,給自己後代取名定下了規則,從兒子輩的木開始,分別是木、火、土、金、水,比如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是木,朱棣的兒子朱高熾是火,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是土,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是金,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是水,也就是木、火、土、金、水。

這個順序是循環往復的,比如朱見深的兒子朱佑樘是木(又回到了木),朱佑樘的兒子朱厚照是火(古代四點水為火字旁,比如朱棣的兒子朱高煦)……以此類推。

所以很多人說朱元璋是化學老師,因為他的子孫名字很多都是化學元素名稱。

清朝的皇子取名不像老朱家那麼呆板,但也很講規矩。

乾隆皇帝全名愛新覺羅弘曆,他的兒子都是永字輩,比如皇長子永璜、皇二子永璉、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十五子(十五阿哥)永琰。

皇十五子(十五阿哥)全名愛新覺羅·永琰,後來繼承皇位,就是嘉慶皇帝,他的名字也從“永琰”改作“顒琰”——這是乾隆帝的手筆。

在嘉慶之前,皇子繼位是不改名的,只是從康熙帝開始講究避諱,在出現皇帝名字時加以避諱,康熙帝名“玄燁”,那麼在寫“玄”字時,要缺末尾一筆。

到雍正帝胤禛時,他名字中的“胤”字,不僅要缺末筆避諱,還把自己兄弟名字中的“胤”字統一改作“允”字,所以康熙帝的兒子胤禔、胤礽、胤禵等人,在後來的史料上都變成了允禔、允礽、允禵,只有雍正帝一人叫胤禛。

嘉慶帝時,改名規則反了過來,不是改兄弟的字,而是改自己的字。

嘉慶帝繼位時,乾隆帝還健在,他考慮到如果避諱永琰的“永”字很不方便,因為“永”是常用字,於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永琰的“永”字改成了同音的生僻字“顒”。

嘉慶帝遵循了這個規則,他的兒子是綿字輩,其中綿寧繼位後改為旻寧,是為道光帝。

不過後來的皇帝沒有再遵循,比如道光帝的兒子是奕字輩,奕詝繼位後為咸豐帝,未改名。

為避諱改名,在其他朝代也很常見。

宋太宗趙匡胤登基後,把兄弟名字中的“匡”字改成了“光”字,趙匡義就改成了趙光義;趙光義繼位後,不但讓弟弟趙光美改成趙廷美,還給自己改名趙炅,後面的北宋皇帝大多也是繼位改名,宋真宗更是一生擁有趙德昌、趙元休、趙元侃、趙恆四個名字。

皇子繼位後改名,歸根到底是為了避諱,為了顯示皇帝的與眾不同、皇權的至高無上,在很多朝代都是如此,這是一種常見現象,不足為怪。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歷史上那些避諱改名的趣事?歡迎留言補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我來答。乾隆的十五阿哥就是嘉慶帝,歷史上他的名字是愛新覺羅·顒(yong)琰,其實十五阿哥出生時是按照輩分的排序,叫愛新覺羅·永琰,嘉慶帝為登基後,為了避諱皇帝的名諱,便將常用的“永”字改為生僻字“顒”。


嘉慶帝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個兒子,生母為孝儀皇后魏佳氏,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在乾隆三十八年被秘密立儲,乾隆六十年,被正式立為皇太子,隨後乾隆禪位給嘉慶帝。嘉慶帝在位25年,期間清朝開始呈現衰弱之勢,崩於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終年61歲。

關於清朝皇子起名從康熙帝的兒子都有輩分字,康熙帝所有的兒子都排“胤”字輩,後來雍正帝胤禛登基,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令康熙其他兒子都將“胤”字改為“允”字,到了乾隆帝的時候,所有兒子排“永”字輩,後來嘉慶帝登基,乾隆帝考慮“永”字為常用字,不好避諱,又覺得將其他皇子的永字改掉太麻煩,所以將嘉慶帝的“永”字改為生僻字“顒”,也開啟了清朝將皇帝的名字改為生僻字的傳統,像嘉慶帝的兒子道光帝愛新覺羅·綿寧在登基後就改為愛新覺羅·旻寧。


小姚的記錄


清朝皇族近支宗室起名以字輩是從康熙的兒子開始,至溥儀時期,最終形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二十六個字作為字輩。

雍正即位以後,作為皇帝,一般大臣和百姓就要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雍正即位之後,就將其兄弟“胤”改為“允”,除了老十三胤祥因為和老四關係太鐵,所以老四雍正就沒讓他改。

到乾隆時期,沒讓自己的兄弟改字輩,但考慮後嗣子孫,其子“永”字輩、其孫“綿”字輩,都是常有字輩,避諱比較麻煩,所以乾隆將他爹雍正的方法反過來,只改將要繼位的皇子也即未來皇帝的名字,其餘皇子仍然按照原來字輩,遂於乾隆四十一年規定:

“朕以為與其改眾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眾無可避,較為妥善。將來繼體承緒者,惟當以永作顒,以綿作旻,則系不經用之字,缺筆亦易。而永綿等字,均可毋庸改避。”(《清高宗實錄》卷一千二十)

乾隆皇帝

即將“永”改為“顒”,以“綿”改為“旻”,因為顒、旻都是不太常用的字,避諱方便。所以後來繼位的嘉慶皇帝改永琰為顒琰,道光綿寧改為旻寧。


楚邾


十五阿哥全名愛新覺羅·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清仁宗),繼位改名愛新覺羅·顒琰[yóng yǎn]


這裡面涉及了一個清朝皇帝很常見的命名以及中國封建社會的避諱文化,下面我來講述下這裡面的一些門道,相信看完文章的你,一定明白為什麼嘉慶皇帝做皇帝還要改名。

改名的原因:避諱


一、避諱到底是什麼?

帝制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這種文化產生根源久遠,說幾個有趣的例子:

  • 避諱皇帝的名字:在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舉茂才的說法也慢慢流行了

  • 清朝乾隆年,乾隆規定家裡門簾都不能貼五福臨門的字樣,原因就是乾隆的曾祖父順治皇帝名福臨。
  • 有時候厲害的皇后的名字也要避諱:最早野雞不叫野雞,都叫雉雞,後來為了避諱著名的呂后呂雉的名諱才改的。


二、為什麼要避諱?

因為清朝皇帝的名字是比較常見的字或者是比較必須的字,像弘,尤其是永!太常見了,下面隨便舉個例子感受下:

前提:假使嘉慶皇帝沒有改名諱,還是叫永琰

某位學子在書院正在讀課本

好巧不巧讀到了《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某學子發現身邊突然沒聲音了,抬頭一看,講臺上老師和身邊同學都一臉驚恐看著自己。

某學子因妄議聖上名諱卒......

這個畫面是不是很搞笑,但如果你關注下清朝喜歡搞得文字獄估計就不會覺得這是什麼不存在的事件了。


三、怎麼避諱?

話歸正題,清朝皇帝避諱是從康熙開始的,之前沒這麼講究。康熙兒子都是“胤”字輩的。雍正帝全名就是愛新覺羅·胤禛


清帝姓名譜: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老百姓一看:得,確認過皇帝名字,是以後需要扣掉不用的字。

清帝用的避諱方法:敬缺末筆

如下圖所示:

玄字的最後一筆去掉,還有淳的“子”改寫成“日”


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所以在清朝皇帝的名字中,改自己排輩分字的,嘉慶永琰算頭一個(這裡面也有嘉慶非常服帖乾隆的緣故)


總結一下:十五阿哥原本也是永字輩的,由於要登基做皇帝了。方便兄弟(就自己一人改了)方便百姓(為了照顧黎民百姓日常生活用詞用字),於是改名顒琰,皆大歡喜!


最後有個歷史小問題:你知道還有哪些因為避諱而產生的好玩名詞嗎?


我是朝暮九歌,你們的新朋友!

喜歡文章的點下

在下會不斷更新有趣的歷史內容,您的關注、點贊、評論是對我最大支持,下個內容


朝暮九歌


十五阿哥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本名本名永琰,改名顒琰,至於為什麼改名還要從清朝皇帝名字的避諱說起。

順治不避諱

清朝自順治入關後,開始按照漢人的習俗對皇帝的名字進行避諱,但是順治的名字是福臨,如果避諱就都不能說福了,於是下詔說不能因為朕的名字讓天下人無福,福臨二字也不用避諱,他的兒子康熙還經常寫福字賜給大臣,所以順治一朝皇帝名字沒有避諱。他的兒子也沒有按照漢人傳統用輩分取名。

康熙、雍正、乾隆避諱

到康熙時,對康熙的名字玄燁進行避諱,很多用到玄的地方改為元,實在要寫玄就缺筆來避諱。燁缺筆避諱。

康熙的兒子比較多,都按輩分取名,都是胤字輩,後來雍正繼位後,要求兄弟們都把胤字改為允來避諱,胤禛二字也都缺筆避諱。讀音相同的地名有的也改名了,大名鼎鼎的正定縣就是因為要避諱胤禛的名字由真定縣改名為正定縣的

雍正的兒子不多,都是弘字輩,乾隆繼位後也沒要求兄弟們改名,還都是弘字。但弘曆二字也都缺筆避諱。


嘉、道自己改名

雖然乾隆的兄弟們沒有改名,但是寫自己的名字時輩分字也要避諱缺筆寫,很尷尬,所以從嘉慶皇帝開始,為了不讓同輩兄弟們改名,和避諱缺筆寫自己的名字,索性皇帝改名,自己把表示輩分的字改一個比較生僻的字。嘉慶皇帝是永字輩,還記得還珠格格里的永琪嗎,永琪是五阿哥,是嘉慶皇帝的親哥哥。嘉慶是十五阿哥,本名永琰,改名顒琰。

後來的道光皇帝也是如此,道光本是綿字輩,小燕子的兒子綿億就是和他一輩的,

道光繼位將綿寧改名為旻寧。

雖然改名,皇帝的名字仍然避諱,二字都缺筆寫避諱。

咸豐後輩分字不再避諱

咸豐開始輩分字不再避諱,咸豐名奕詝,大名鼎鼎的恭親王名奕欣,光緒的生父名奕譞,都沒進行改名避諱,後來同治、光緒、宣統的載字輩、溥字輩也不再避諱但皇帝名字的第二個字還是避諱的,缺筆寫。


萊駒為右


據我瞭解的歷史來看,古代取名有避諱之規矩,如“子不言父姓”“臣不呼君名”。

意思很明白,孩子不能直呼父母及長輩的名字,就連寫字寫信寫文章都得避諱,要多短諱字,要麼諱字缺筆。通篇文章,不能因避諱而短字,有時就短一個字而文理不通或與本來的意思相反,所以一般都是缺筆。因此有些缺筆字流傳到現在,我往往以為是錯別字,但其實不是,有可能是書寫那字的人要避諱什麼人或什麼字。

“臣不呼君名”也有短字避諱的方式,如觀世音菩薩,因避李世民的世字,被改為觀音菩薩。但不能缺筆避諱,如朱元璋,如果璋字少了上面一點,豈不是說天子無頭,按老朱的性格,不殺你全家才怪。就算不是說無頭,也會讓老朱想起自當過和尚的事,這也是他老人家忌諱的事,少說也是殺頭。不說假設,就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雍正年間的文字獄,就有人因為寫“維民所止”幾個字而被強行把“維”“止”倆字說成雍正無頭,結果可想而知。不能短字,那就換字。如為避康熙的名字“玄燁”的玄字,李玄霸被改成李元霸,“天地玄黃”改成“天地元黃”。但這種改法,會讓傳承幾千年的精華文化變質,甚至會讓全國臣民招罪。於是為表體恤臣民,更要說皇帝獨一無二的權威,自己改名,用生僻字,或再造字或極少用到的字。

嘉慶帝沒當皇帝之前,也是用“永”字,登基做皇帝后才用“顒”字。易於臣民避諱。像他這樣當了皇帝后為避諱而改自名字的皇帝不少:漢宣帝劉詢,原叫劉病已;武則天武曌,原名武媚娘等


南壯二哥


這裡面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皇帝的避諱,第二個是清朝皇帝的取名規則。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皇帝的避諱。

古代的時候,一般需要避三種人的名諱,第一種是皇帝,不僅是當時皇帝要,還有當朝前面的皇帝也要,不過值得一說的,需要避的是名,而不是姓,姓是不需要避諱的,比如李唐的李姓,楊隋的楊姓,朱明的朱姓。

第二種,就是聖賢,這個就是包括至聖孔子與亞聖孟子,因為孔子的名字叫做孔丘,所以姓丘的都改為邱姓,讀到“丘”的時候,要說成是“某”。

第三種,就是本人的父母還有祖父母的名字。比如《史記》作者司馬遷,他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名字裡面出現“談”的,就改成了“同”。而《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他的父親叫範泰,所以名字裡面出現“泰”的就改成了“太”。

這是避名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尤其這個皇帝的名諱,是全國都要遵守的,而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常見字,那就給老百姓造成很大的不便。

這個時候,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法。第一,只取單名,因為兩字名就多一倍的避諱。第二,就是名字取個生僻字。比如宋太宗原來叫趙匡義,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的諱,就改成趙光義,而當他當了皇帝,他改成了趙炅,畢竟光與義兩個字太常見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很多皇帝的名字都是生僻字的原因了。

我們再來說清朝皇帝的取名規則,其實這個規則與明代很像,朱元璋為了讓自己的後代子孫一直當皇帝,使用了五行命名法,五行相生,生生不息。他們的姓名規則是字輩再加帶五行偏旁的字,所以明代皇帝的名字就像元素週期表。

清朝前面幾個皇子的命名並沒有這樣,到了康熙的時候,因為他很喜歡漢文化,所以就採用了類似朱元璋的規則,只是最後面那個字並不是五行偏旁,而是其他偏旁。

比如康熙的兒子是胤+“ 礻”字旁,雍正的兒子是弘+“日”字旁,乾隆的兒子是永+“王”字旁。

十五阿哥叫永琰,也就是未來的嘉慶帝,這個永是常見字,如果要避諱的話,就比較麻煩,所以嘉慶帝就把“永”改成了“顒”(yóng)。


歷史簡單說


誠邀,如題。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實際上樓主可能只看到史書上嘉慶皇帝的名諱稱為“愛新覺羅顒琰”,但其實,嘉慶帝本來的名字就叫做“愛新覺羅永琰”,也是帶了永字的。


其實嘉慶帝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無能。的確,嘉慶帝雖然對江河日下的大清帝國沒有起到中興的作用,外不能開放國門以革新技術,內不能平定白蓮教起義以安定百姓。但是嘉慶帝對於百姓還是非常仁慈的。這改名之舉其實也是為了百姓。

中國古代有一種文化——為尊者諱。

皇帝的名諱是要被百官和百姓避諱的。但是嘉慶登基後,避諱就有點麻煩了,因為“永”字用的實在是太普遍了,百姓名字中用“永”甚多,公文傳遞中“永”字也非常普遍,哪怕是夫妻間說一句“永遠在一起”都可能犯了皇帝老兒的名諱,嘉慶甚感擾民,於是自己找了個生僻字改了,也就是他現在的名字。不得不說這方面嘉慶帝還是很親民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乾隆皇帝為兒子取名的輩分的確都是“永”字,十五阿哥自然也不能例外,之所以嘉親王“永”後來換成了“顒”(yong),那因為嘉親王升級成了嘉慶帝,而這就是避諱!避諱可是大有學問的,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這不,悟友們就發現問題了——都是臣子們避皇帝諱,哪有皇帝避臣子的諱?而且避諱還是同音!別說還真有!

皇帝避諱臣下(兄弟)的起源

宋朝之前的皇帝繼位,避諱不避輩分,而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都單名。趙匡胤黃袍加身後,避諱也就包括了輩分,所以他的弟弟趙匡義就改成趙光義,趙匡美就改成趙光美。而且書寫趙匡胤的名字時,必須將“匡”字寫成“輔”字,“胤”字少一筆。至於“匡”為什麼寫成“輔”字?福垊猜想應該取同義吧。匡扶,匡輔嘛。後來趙光義也當皇帝了,趙光美也就改成了趙廷美。福垊需要說一句的是,趙光美改名了,趙光義也該名了,改成了趙炅。以後宋朝有個慣例,那就是皇帝繼位必改名,改名必去掉輩分,這就是皇帝避諱兄弟們的由來。

清朝皇帝避諱三步走——越來越厚道

清朝入主中原後,迅速漢化,到了康熙皇帝時,他不僅引入漢人取名的輩分,而且兄弟名字偏旁還都一樣。這點是向朱元璋學習的,朱元璋的後世子孫五行輪迴,而康熙的後代則跳出了五行輪迴。

第一步、學習宋太祖好榜樣——你們都給朕改。四阿哥雍親王雍正胤禛繼位後,“胤”字成了他的專屬,其他的兄弟“胤”字,統統改成“允”字。八阿哥一萬個不服,也得老老實實改成“允”字。

第二步、皇帝也是親兄弟——咱們誰都別改。四阿哥(又是四阿哥)寶親王弘曆繼位後,兄弟們的“弘”字繼續用。這個跟南北朝南朝皇帝、五代皇帝等不改兄弟的輩分。其實這是乾隆學習宋太祖的好榜樣,不過這個宋太祖可是南朝劉宋太祖哦。其實,乾隆還是避諱的,他的避諱方式就是輩分用字少一筆(一說,“弘”字臣下要寫成“宏”字,這大概也是嘉慶創新的一個根源吧),名字用字改成他字。而其他帝王則名字少一筆。

第三步、在學習的基礎上加以創新——避字不避音。皇帝避諱(去掉輩分)並改名始於北宋真宗皇帝,這樣很厚道不難為兄弟宗室(遠房)。清仁宗大概也突出標出自己的“仁”——厚道。兄弟們,朕愛你們。輩分,你們不用改,朕改。

清仁宗改字的講究

“永”字過於常用,他主動改成了“顒”。這個“顒”字可是很講究的一個字。“顒”是什麼意思呢?大頭、大、和氣嚴肅、仰慕等很多意思。大頭是亮點,頭是老大,大頭就大老大。大老大自然就是皇帝了,很吉利吧。

皇帝改輩分是嘉慶皇帝一個創新,這個創新在避諱上避字不避音。不過,他這個很厚道的創新只被他的兒子清宣宗所學習,道光帝將綿寧改為旻寧。道光帝后來的皇帝延續的是乾隆規則,兄弟們都不用改輩分。像清文宗(咸豐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緒帝)、清恭(憲)宗(宣統帝,廟號未被承認),都是學習清高宗(乾隆帝)的好榜樣。書寫中對皇帝和父母名諱缺筆少劃在古代都是常態,唐朝人寫李世民三個字,除了李這個姓不避諱外,“世”和“民”都是少一筆。不過,福垊想說的是李世民他自己是不避諱自己的名諱的,福垊記得他的真跡中都沒有缺筆少劃的字(但涉及到他的父親和祖先還是要缺筆少劃的)。

古代的避諱制度是非常落後的,把我們優美的漢字肢解成奇怪的樣子。皇帝、長輩們看到這些“殘疾”漢字竟然開心,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福垊


其實就是一個避諱的問題哈。

禮——避諱

中國自古以來就稱“禮儀之邦”,禮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根,所謂避諱,就是是指古人在取名或者說話時,避開能代表尊(親、賢)者的字或號。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這個說法出自《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這是孔子編纂刪定《春秋》時的原則和態度。這一態度是儒家“禮”文化的體現。

在這個問題中,因皇帝的名字而避諱,體現的就是“為尊者諱”;

古人把孔子名字中的“丘”讀作“區”,就是“為賢者諱”;

司馬遷在《史記》中,把所有的“談”字都去掉了,則是為了避其父的諱,這就是“為親者諱”。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俗話,其中就是一個避諱的典故,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有興趣的同學自己去查一下吧。

永——十五阿哥的諱

題中所提十五阿哥,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其原先的名字叫愛新覺羅·永琰,乾隆的兒子們都是“永”字輩,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五阿哥永琪,十一阿哥永瑆。

後來嘉慶繼位,為了避諱,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顒琰”,音同字不同。為什麼要皇帝改名呢?答案是為了方便!

因為永是一個常用字,如果全國人民都要避諱的話,是特別麻煩的一個事兒,而且容易出錯,一不小心犯了諱,可是要殺頭的。

顒是個生僻字,很少用到,避諱起來就方便多了,皇帝為了造福全國人民,就把自己名字改了吧。

看到這裡,你可能還覺得無非就是改個名字而已,不算什麼大事,那我接下來給你舉幾個避諱的例子,你就知道讓皇帝改名,而不是讓全天下避諱,是一件多麼偉大的創舉!

避諱的趣事

1、康熙皇帝避諱

大家知道,康熙皇帝名字叫愛新覺羅·玄燁,這個玄字就特別常用,那時候康熙爺還沒有嘉慶的覺悟,於是乎全國人民避諱就好玩了,寫“玄燁”字的時候,要把最後一筆的點去掉。

2、王昭君避諱

再比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的名字就被改成過王明君,原因是為了避諱晉文帝司馬昭的諱。

3、地名避諱

不光人名要避諱,地名也免不了遭殃,晉愍帝叫司馬業,那麼全世界都不能用“業”字,有個地方叫建業,就是進的南京,被改名叫“建康”。南宋辛棄疾的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這個地方。

4、官職避諱

不但皇帝名字要避諱,連太子名字也要避諱,不僅人名、地名要避諱,官職也跑不掉。唐高宗李治時期,太子名叫李忠(後被廢),這個“忠”字就要避諱,這可苦了那個叫“中郎將”的官職,被改為“旅賁郎將”。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一個官職,叫戶部尚書,實際上這個戶部最先叫“民部”,都是為了避諱李世民。

5、亂七八糟的避諱

還是李治的事兒,你看這個“治”字也太常見了吧,要避諱!一般都改成“持”、“理”等同義字,這還不夠,連同音字都免不了,“稚”就跟“治”同名,於是乎,避諱用“幼”來代替。

6、神仙也要避諱

這個簡直就過分了,你人間的事兒,關我天上的神仙啥事兒啊,這也要中槍?

嫦娥,原本叫姮娥,只因為漢文帝名叫劉恆,於是這個長得像而且讀音一樣的“姮”字,就被改為了嫦娥。蘇東坡詞《少年遊·潤州作》“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又回到李世民這裡,觀世音也倒黴了,被迫改名叫觀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