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西和之南

明初鐵索橋深藏西秦嶺

西秦嶺,盆地相間,山峰連綿,河流縱橫。橋樑在這裡尤其重要。

西和,仇池山下,西漢水之上有一座鐵索吊橋。這橋名為大橋。這該是多大的一座橋啊!

西秦嶺腹地

從蘭州出發,沿著天定高速公路前行,過隴西后,進入武山境內就基本上進入西秦嶺地區。西秦嶺是特指秦嶺西段,這是一塊廣袤的地域,至今人們對其有多種定義和概念。

秦嶺在古書稱南山,《詩經》中就有“節彼南山”之句。而秦嶺一詞,則是始見於《史記》,其中有“秦嶺天下之大阻也”的說法。似乎說明,秦嶺這一名稱出現和大秦王朝有著密切關聯。實際上,西秦嶺和秦王朝的關係更為密切。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關於秦嶺有廣義和狹義的兩種概念,廣義秦嶺西起崑崙山,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直到蚌埠附近的張八嶺。這都算是大秦嶺的範疇。這條界線,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界線,也是氣候、地理、生物的南北界限。

狹義的秦嶺則是指嘉陵江上游至伏牛山以西。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秦嶺。狹義的秦嶺又被劃分為東中西三段,一般人們把徽縣以西劃為西秦嶺。可見,甘肅境內的秦嶺山脈大部分屬於西秦嶺。西秦嶺的走向大致為西北到東南,海拔高度在2000米到4000米之間,主要山體有鳳嶺、迭山、岷山等,形成了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

西秦嶺中人文歷史豐富。伏羲生於此地,刑天在此同“天”戰鬥,秦人的崛起於此,氏、羌等民族活動於此。韓信暗度陳倉,從西秦嶺而過,諸葛亮北伐沿著西秦嶺中的河谷孔道北上……這一切,這裡高山峽谷,更顯五彩斑斕。

過西和縣城,沿著西和人說的西武公路,向東南而行,直奔目的地仇池山腳下。那座古老的鐵索橋就在仇池山邊的西和大橋鄉。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一頭就扎進了西秦嶺腹地中。公路並不是山腰盤旋,而是沿著洛峪河,逐漸降低,順著山勢,直奔洛峪河和西漢水的交匯地……

一個多小時後,公路上有個岔路口。公路繼續沿著山勢往河谷深處延伸,前面不遠就大橋鄉了。

索橋傳說

西秦嶺,這塊盆地和高山相錯的地域,千百年來,留下了眾多人文地理故事,也留下了無數謎團。而這些秘密,也正是西秦嶺的魅力所在。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西和境內很早就有古人類活動。西和長道鎮西漢水河谷南岸的寧家莊古文化遺址距今有七千多年了。這是隴南市境內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址,與秦安大地灣、天水市師趙村的價值相仿。而在距縣城50多公里的攬橋遺址中發現寺窪文化典型特徵的器物。

寺窪文化是古老文化遺存,最早在臨洮寺窪發現而得名。這個文化類型距今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佈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此時,居民聚落已具相當規模,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有專家認為,這個文化遺存屬於古代氐羌民族文化遺存,為研究氐羌民族在西和的活動及仇池國的淵源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佐證。

記載證實,先秦時期,西和縣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動區域,先後為西丘、西垂、西縣所轄,是秦人養馬發跡之地;縣境南部為氐羌所居。到漢末,白馬氐族重聚仇池,他們在魏晉南北朝時崛起,以仇池山為中心建立地方割據政權“仇池國”,前後達358年之久。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人們認為,索橋就是由羌氐先民們率先建造的。據說,最初來這裡的羌族看到交通十分困難,就想架橋。此時,從森林中走出一位白鬍子老漢,指點人們就地取材,用竹、藤、麻等擰成繩索,橫拉兩岸,或成溜索,或鋪木板成了大橋。這種橋就是今天的鐵索橋的前身。

人們推測,在仇池國時期,羌氐道的作用極為重要,西漢水上游一帶,修建眾多索橋。唐代經過西和通往四川到古道,進行過多次整修,至今還有留下了《新路頌》的摩崖石刻。隴蜀驛道上出現了大量的竹索橋、藤索橋。杜甫入川時就走過許多這種索橋,並留有《詠笮橋》一詩。“笮”《說文》中解釋說“筊也。從竹,作聲。竹索也。笮橋就是竹篾編成索橋。據說,隴南各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還保存了30座左右的竹索橋,並對此多次加固整修。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竹索橋,都被鐵索、鋼索所取代,最後一座竹索橋是文縣黃路山竹索橋,於2000年前後被拆除。

鐵索橫江

沿公路向西漢水上游而去。這裡已經是山谷的最低處了,抬頭看兩邊,懸崖高聳,蒼蒼茫茫,令人心生驚懼。在江邊與山腳之間,人們只能掙扎著向前而行。

大橋鄉距離西和縣城45公里。這是一塊被高山峽谷所包圍分割的地域。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地,仇池故國的遺址,也在大橋鄉的管轄之內。大橋鄉就以境內的那座著名的鐵索大橋而得名。

順路前行,片刻後,就到了鄉政府所在地。這是個很古樸的小鎮,街道狹窄似乎只能通過一輛大卡車,兩邊的店鋪也是古香古色的。過鄉政府不遠,就是大橋了。橋頭的位置很不起眼,似乎和它的名氣有些不符。一個簡單的牌樓,是座帶著點南方建築風格。順臺階而上,就是大橋了。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橋很古拙,走上去晃晃悠悠的,令人很不習慣。大橋由七根鐵索鏈組成,鐵鎖鏈是很古老,大部分用手工打製而成,長約四十公分,粗兩釐米左右,呈四方形,很是結實。

這座鐵索橋據說最初是由一位道士募化而建,推算應該建於明初。依照碑文記載,在1398年後,重修過5次。大橋所在的位置在兩個山嘴之間,是這段河谷中最窄的地方,是架橋的好地方。兩個山嘴對望,不僅縮短了直線距離,而且也便於守護索橋。

這裡是仇池國通往四川等地必經之路,人們推測在漢代時這裡就應該有橋。不過,年代久遠,再加之當時是笮橋,保存不易,已經找不到蹤跡了。

一位路過的鄉親說,這橋原先並不在這個位置。據他說,原先在下游四五里的地方,民國年間搬遷到這裡的。至於當年如何搬遷,他就說不清。橋,在留下傳說的同時,也留下了重重迷霧。

新中國成立後,大橋又經過多次加固,上世紀80年代維修時增加了鋼絲懸索,目前仍在使用。溝通著兩岸,承載著希望,生生不息,綿綿不絕。

甘肅隴南,羌氐先民發明中國最早索橋!明代鐵索橋,至今仍在使用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您的讚賞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