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线城市的有房居民会选择变卖自己的房产吗?为什么?

用户68037215


一线城市的房产相对于其他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产而言,还是最具有抗通胀性的。虽然如今货币贬值还在继续,要想跟上M2货币供应量增长脚步不太可能。可普通老百姓又能如何选择更好的投资渠道呢?总不能把一线城市的房产卖了,而去选择二三城市的房产作为新的投资渠道。

对于出售一线城市的房产,即便是价格最低的城市广州,也是至少会有300万—500万。手里拿着这300万以上的现金往哪里投资好?


直到春节前,笔者在股市里还是处于半仓的位置。2018年能够做到在股市里不亏本就已经是击败90%以上的股民了,要想赚钱还真的百里挑一,2019年也不太可能会峰回路转;

存银行、基金和大额存款更是看着手里的钱一天天变小,今天的300万到十年后估计已经不到150万的现值。哪怕去股票里博一博,也不愿意让更有钱的人拿着自己的钱去赚大钱;

其他方面的投资也是深不可测,想躺着赚钱的时代早已过去。弄不好就是掉进更深的漩涡里。甚至想去国外投资或炒房的出口也早已堵死,根本就不太可能资金外流。

那么,还不如留着一线城市的房产,作为一种金融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我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真在向全球城市发展,并且相对于基本放开的其他城市还是更具有稳定性。土地转移也是极其稀缺,高端人才还是再向这些城市集中。尤其是2018年以来,国家也是加强对一线城市的政策倾向,从雄安规划获批、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即将出台。这些无不是对一线城市的利好!

而且在一线城市一旦把房产出售,再要想购买回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要有5年社保。很多人就会失去这个机会,只能拿着钱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总之,在一线城市拥有投资房产的居民,应该不太可能会卖掉房产。除非生活或消费所需,或者是具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更何况,一线城市的房租也是正在快速上涨,这种在房价上涨乏力的情况下,无意也是一种额外的收获,以及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留住了一线城市城市的房产就等于为自己的未来留出了一条后路!


鞅论财经


在一线城市,如果居民家庭只有一套房产,那他即使是遇到房价大跌也不会变卖自己的房产,因为房子除了金融属性之外,还有居住属性。而如果一线城市居民有多套房产,一般情况下,也不愿意变卖自己的房产,宁愿留给子孙后代。因为,一线城市居民若是变卖自己的房产,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方面,一线城市房价动辄七八百万或者上千万,在限购令和限售令的双重夹击之下,房子早就处于是有价无市状态。现在是外地有钱人想在一线城市购房受到限制,同样,城市居民想出售名下房产,还要符合限售令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二手房产多数是“有价无市”。我身边有几个熟人,想把自己房子出售,结果是房子挂了大半年都没售出去。

另一方面,就算一线城市居民能够成功变卖自己的房产,但卖房款几百万打到你的账户上,这就使你未来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成了大问题。存银行利率太低、买P2P最近集中爆雷、买股票是跌迭不休,而买国债时间期限太长。鉴于国内居民理财渠道有限,很多一线城市居民只能手捏着房产,把房产都留给子孙后代。也就是说,即使未来房价不涨了,中国老百姓还是愿意把房子留给后代。

不过,一线城市居民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变卖房产:首先,有多套房产的人发现房价呈现下跌趋势了,他们会选择抛售房产。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动辄一套五六百万,很多居民都在观望,如果房地产行情看空,他们折让几十万抛售房产的可能性都很大。目前,一线城市房价比较稳定,出现恐慌性抛售的情况并不多见。

再者,如果新一轮房产税要开征,房价又处于下行趋势,一线城市居民抛售房产的可能性会加大。现在上海、重庆等城市正在进行房产税试点工作,以这样的税基和税率,对房地产市场没多大影响,但是若是对二套以上增量和存量房开征较高的房产税,并且房产税实行累进制,房子越多房产税率越高,这就会迫使一线城市有房居民变卖自己房产。

最后,一些家庭由于老人过世,而老人名下一套房产需要多个子女进行分割,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院会通过变卖老人房产,把变卖出来的财产按比例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房产只能通过变卖出售,换取现金来进行合理分割。在需要法院分割过世老人财产的情况下,只能处理掉这套房产。

在高房价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居民通常不会变卖自己的房产,其实他们也看到了房子有价无市未必有人愿意接盘,同时即使卖掉了房产,也没有太多投资的渠道。但只有在房价呈现下跌趋势、新一轮房产税要开征、家庭老人去世,需要分配房产,在这三种情况下,一线城市的居民才会选择变卖自己的房产。说实话,现在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房子不好卖,需要大幅折让几十万才可能有成交,通常居民不是急着用钱,一般都不会愿意过度折让房价的。


不执著财经


等成交价跌了30%再问。


医游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