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记忆在岁月中奔跑,春风默不作声,似乎窥探它的心事。临窗远眺凝之间,最心仪的,还是那片绿。

树木就是时间的坐标。

泉州“其地少寒,故曰温陵”。唐诗人韩偓称之为“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种气候很适合植被茂盛。

泉州城小巷绿,泉州人很有福气。造物主给了名城泉州最蓝的天空,给了最广的绿地,给了最清的水源,给了最好的生态地貌。每当风台袭来,夜幕下地上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光亮,但又异于白昼的炫目,且总能与泉州擦肩而过;每当洪水冲越,总是被良好的植被和坚实的地势抵挡返回了……泉州人吃着有机蔬菜、水果,呼吸着洁净的空气,喝着大自然赐予的甘霖。

名城泉州,福地福人居。但泉州人也懂得惜福。上苍给予我们如此丰足的绿色,我们还把树枞进行精心呵护,写入了“市规民约”,对其也供奉进香,膜拜敬畏。

泉州人深知了“取”与“予”的生存哲学,在生态保护和生态美学的课堂里,算得上是成绩醒目的优等生。

生活在泉州,最大奢侈就是拥有一块绿地。

泉州人没有开阔的园林,也没有什么名贵品种,但我们总在前埕(庭)一角种植应时应季各色花草也开得蓬勃闹热(热闹)。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南方多嘉木,太阳照亮了小树的波纹、灵动的树叶,清澈的树影。

史载:木。冒也,冒地而生。各异其种,其材可以为宫室、民居所赖焉。《孟子》中说,“五亩之宅,树之大桑。”桑梓,代表家乡,桑野,家族的墓葬地,埋骨何须桑梓地,可见古人对桑树是很看重的。桑树和梓树,曾经遍植人们的房前屋后,植桑养蚕,使泉州成为丝绸的故乡之一。

泉州充满禅机,处处盛开着菩提。《泉州府志》载,五代时,泉州地肥水足,民勤宜桑。自宋代起,官府朝廷劝农重桑、出台重手工织布的一些优惠政策及鼓励措施,使泉州染业丝织长足发展。

风光旖旎,乡情浓郁,翠色可餐,令人陶醉。泉州随处可见的桑树阴下宅舍隐现,不经意间可见如蓬的树叶总能长成一片天来。

桑树属落叶乔木。喜光,耐寒,播种、扦插、分根、嫁接繁殖皆可。桑叶呈卵形,是喂养蚕宝宝的最佳饲料。其花果桑葚紫黑色、淡粉红或白色皆有,多汁味甜。

在西街孝感巷子深处,我家邻居的桑树终究是有些苍老了,在岁月的磨砺下,树皮斑驳,但倒真结了不少桑葚沉甸甸,轻风细语,枝身婀娜。总是红红乌乌,密密麻麻,红的较酸,乌的才会有甜,挂满了枝头,绿叶托着红果,可供我们小孩儿整天采撷,其量充分满足蚕宝宝和我与小伙伴的口福。

桑葚就是桑树结的果实,又名桑椹子、桑枣、桑果等。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也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一座开元寺几乎等于一座城池。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开元寺内有块清·嘉庆十年督闽浙使者、长白玉德撰并书的《重修开元寺碑记》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开元寺这座庙宇,是宅心仁厚、心胸宽广、倜傥尚仪的商人献桑园而建的。据载,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族桑园。黄守恭(629—712年),字国财,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生。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声蜚士林,时称“郡儒”。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周围七里,成为名闻遐迩庄园主。据载:东晋之时,八姓衣冠南渡,黄守恭先祖黄元方,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郡(治所今福州)郡守,后隐居侯官黄巷。(黄氏开闽一世祖)传直第十二世黄崖,移居到南安丰州东南效区十五华里,尔后,他生育四个孩子,黄守恭为长房。泉州因地处海偶,风气温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唐诗人韩偓寓居泉州有诗《清源山南台岩》:“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俗。盛赞泉州一年无雪,地气温暖,四季花开。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四时寒暑也各有不同风气。

热带、亚热带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生机勃然。四季气候温和温润,冬夏翠色不减。

绿色,是泉州这座千年名城的“城市底色”,生态,是这座名城孜孜以求的民生福利。

古人慧根无限,既观天象,也堪地情,把一年分成四季,再小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它不仅仅是文人雅士吟花弄月而发展出的诗意化生活方式,更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恒久生活。节气一个个地算得精准无误,让后来人尽情享用。

桑莲奇茂越千年。皇家规格寺院的开元寺“桑莲法界”后侧西边,“莲香”园中有枞据说开过白莲花至今已有1200多岁的老桑树,又据寺之檀樾祠左有一石碑记载:开元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有白莲紫云之瑞。当时异僧辈出,宗风大振,称为名刹,甲闽南焉。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这枞曾经聆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树,位于大雄宝殿的西廊,是寺中的重要名胜“桑树莲花”。至今仍奇迹般地生长着,水不水洗,尘不染尘,长落自如,冷暖自知。承秉天地之精华,虬枝飞翠,葱茏舒展,枝枝柯柯都有菩提佛性,散发着神圣之光。

据生物学家介绍,桑树的寿命一般不到六七十年。可是,这枞势如龙蟠长成宇宙间独秀一枞的古桑树,尽管经历千年风雨而且在1925年遭过雷电袭击而分裂,一劈为三,其中一枝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奇迹般地地活下来。一枞树且长成一群树、一个整体,它拥抱大地,坚守自己的位置,至今三断三生,相互鼓励,不言放弃,并肩站立,它经历岁月风霜,写出一个坚挺大写的“神”字,可谓生命力极其顽强。它能边长叶边发芽,个性十足;虽然历过虫啃蚁噬,却愈发郁郁葱葱。依然老干龙蟠,枝繁叶盛,翠绿晶莹,不挂尘埃,生机勃勃。老树历经千年,多劫不死,涅槃重生,顽强地挺立着苍老的身躯,努力延伸枝叶,十分向往蓝天中阳光的照耀。2000年,古桑患上多种虫病,一位植保专家写信过来告诉时任《泉州晚报》社郭培明副总编,说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桑树的生命。古道热肠的郭总马上组织记者进行拍照采访及时报道,果然引起社会反响,泉州市有关部门立即召集专家进行会诊救治,古桑转危为安。由此我们看到古桑树淡定的灵魂,闪烁光芒的灵魂,追求生命不息的灵魂,屹立不倒的灵魂,惊天地、泣鬼神的灵魂。

老桑树无法选择活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必须遵循。我想老桑树虽然静默拙朴,但它懂得的虽没有桂花树的浓郁馥香,也不及桃花树的千娇百媚,但年复一年春生浊实的翠绿枝叶同样被阳光普照、滋润也同样生机盎然,美不胜收。我为老桑树祈祷,唯愿它生命久长。期待活到科技手段能够全部破译那些年轮里的“记忆”的一刻,以带给人类无限的惊喜。

有书在手。传说唐代泉州紫云开基祖黄守恭白日梦见和尚登门化缘,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平日虽乐善好施,却也不舍奉献桑园,于是有意作难说道,“如树开白莲乃可。”不想次日后果然应验,满园桑树竟盛开白皑皑的莲花,黄守恭被桑开白莲的奇景所感化,毅然献地结缘。遂由高僧匡护大师建莲花道场,故赐“莲花寺”。开元年间改名开元寺,黄守恭被尊为“黄长者”,僧众与开元寺东翼为之建檀樾祠,世代奉祀。如今寺之西侧有枞栏杆龙蟠的老桑树见证故事的由来。

据史载:种桑蚕乃中国固有的农业技术。在神话中,它是黄帝之妻螺祖的发明。有诗为证:

南山有桑,

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

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

万寿无疆!

难忘千年沧海桑田,因此桑田变庙宇的开元寺又有“桑莲法界”的雅称。唐代古桑,足以证明当时泉州丝织业的兴盛。据史料记载,古时,开元寺以西门至丰州一带曾是一连片的桑园,泉州出产的泉缎畅销海外,堪称鼎盛,当年与番人进行丝绸贸易的泉州和苏州及杭州的丝绸商行都驻扎通津门外码头与象峰巷之间,运载丝绸的海船,等待从破腹沟各渡头而来溪船与其盘驳。当年清源郡留从效十分重视栽桑种茶,绸缎丰登。北宋时候,要求“依山者,以桑麻为业”,泉州的丝绸织造长足发展,走向巅峰。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在今天南俊路口边有立一石碑刻着“清白源井”,据说井水用来染练丝绸,号称:织染天下最。这里就是明朝时候泉州建置织染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移置至今所,可见泉州的丝织业一直很发达。另据《泉州府志》记载:洪武年间,泉州法令种植规定,只要农民不种桑麻或者木棉,要罚交布帛抵罪,尔后还命令农民在空旷的官地种植桑麻树,每亩要种40枞。正统年间(1438年),泉州守尹罗宏开垦建立织染局,原址就在古榕巷的南外宗正司所在地,后来迁移至清源驿站。嘉端年间(1554年)移建府治东畔,直至在清末民初之时,价廉物美的洋纱洋布充斥泉州市场,民间的蚕桑丝绸纺织业日渐没落,市场沉寂,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据说,黄守恭在公元649—659年,在泉州大量发展殖桑织丝业,经营桑田七里,最先发展丝织业。他养蚕织丝,一生只做三件事,种桑、养蚕、织锦。质地精良,花色丰富,轻清耐久,闻名于世。为开拓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丝绸巨商黄守恭每年外贸数十万匹丝绸一路扬帆至东南亚。

清风徐来,桑叶飒飒。泉州气候宜于桑树生长,唐代泉州丝织品已是十分发达,列为贡品。建炎三年(1129年)12月,南外宗正司迁置泉州。随迁宗子及妇女349人,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传入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技术。元代泉州生产的“刺桐绸缎”作为朝廷馈赠外国王公贵族的礼品而闻名于世,丝绸让西方人趋之若鹜。古代世界著名的大旅行家伊本·巴都他在《伊本·巴都他游记》一书写道:“这是一座宽大城池。出产丝绸业因产地而驰名。这里的绸缎比汗沙(杭州)和汗八里(北京)出产的还要好”。并记述1342年元顺帝馈赠印度国王的五百匹绸缎,其中有一百匹是由泉州织造的。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就有记载经泉州出口的商品有丝、瓷、铜鼎、白糖等。丝绸之路的绸缎是柔软的,因丝绸而得名。离开了丝绸,丝绸之路就失去了它神秘而曼妙的色彩。唐宋之时,泉州一带蚕桑业甚为发达。据赵汝适《诸番志》记载,刺桐城在宋代已是丝织业中心,与杭州齐名,从泉州出口通往海外的丝织品有绸、缎、凌、娟、罗等。宋代苏颂有诗赞曰:“绮罗不减蜀吴春”。北宋崇宁四年(107年),泉州大海商李充到日本贸易时,五大商品中,即有三种为精美的丝织品,计有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象眼四十匹。北宋百年间有史可记载达四十多处,运往高丽的货物,主要是丝及丝织品。

另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研究,他认为,以泉州绸缎在海外的流通和命名为例,说明泉州在中世纪时曾因盛产优质绸缎而闻名于世,外国商人沿袭以产地名来命名物产的习惯,把泉州出口的绸缎称为Zaituniah,这实际上很可能是古泉州“刺桐”(Zaitun)名称的来源。

俗称“风气完固,物产夥繁”的泉州港十分兴盛繁荣,全盛时期,城内人烟辐辏,车水马龙。据《云麓漫钞》所载,泉州与占城(越南)、三沸齐(印尼)、闍婆(马来亚)、渤泥(汶莱)、真腊(柬埔寨)、故临(印度)、细兰(斯里兰卡)、凌乐斯(马来西亚)、三屿(菲律宾)、麻逸(菲律宾)、高丽(韩国)、日本等等三十多岛屿、地区和国家同时有贸易关系。期间,输出的丝织品花样繁多,可细化分为龙缎、青缎、锦缎,五色缎、草金缎等;红娟、山红娟、花宣绢、赫色绢等;水绫、诸色绫罗等;丹山锦、建宁锦等;南丝、白丝、北丝、青丝等。泉州的刺桐缎闻名海外。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遥想当年,目睹一只只娘阿(蚕宝宝)被抽出小丝变成彩云一样的绫罗绸缎,围观的游客们啧啧称奇。刺桐绸与高贵、华丽和神秘,让世人痴迷。自古以来,人间万事,经历多少风云变幻,桑田沧海,纵然是万里青山、百代长河,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转变。唯有记忆,一如既往,从不为时间而更改半点容颜。

说到养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日。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养蚕为主。

《诗经》上说:桑之末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 女兮!无与士耽兮,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古人由桑树而联想到情人是很自然不过的事,他们一起劳动一起享受果实,许多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桑树底下。“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桑中》。

我们这里叫桑葚做作“生财树”,可谓生财发家。既可生吃得,也会做药用。中医理论分析,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是一种可滋补强壮、养心益智的佳果。《本草经疏》曾提及“桑葚,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诗经》里关于种桑树和养蚕的,有多次写到,可见,在古代,桑树早已是人类生产中普通的一种植物。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树,在周商时,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最有意思的是,种桑树和养蚕的同时,桑树上还结出桑葚这样的果子来,我觉得这分明就是神果了。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有一枞老桑树,桑树雄赳赳探出邻家围墙,粗壮的枝干弯弯曲曲斜生出许多虬枝与浓密的树冠毫无顾忌地伸向天空,那么张扬和那么招摇在古巷老远老远就能看见它的身影了。如伞如盖的老桑树们至今依然每年挂满紫色的桑葚,让我们不由得驻足流连。

当桑树吐出第一片新绿叶时,我就有事无事地每天去偷觑几回,掰着手指头盘算着日子快快过去,盼望着桑葚成熟的那一天。

“蚕月条桑,取彼斧爿,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色彩斑斓的桑树像似调色盘。终于,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到了桑葚变大变紫的那一天,那时一片采撷不尽的桑葚。

桑葚总是掩盖于桑树叶底,像似藏在闺中的姑娘。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纷纷翘起小脚,伸长脖子,或拿着事先拾到的小枝条,齐心协力地把它们钩回来,几个人合作采掠,在这片桑地间自由采掠,自由驰骋诗意和幻想。读《三国志》时,看到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刘玄德家住在桑树下,“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可想英雄豪杰之气概之萌芽于大桑树底下。

有时候,我会幸运碰得像似得奖似地掠到白桑葚,那甜得像蜜一样。白桑葚最怕挤压,一点儿挤压就会自然流出汁液来,不像紫桑葚皮实,所以显得娇贵。

清风徐来,桑叶飒飒。在小巷里也随处可见长得丰盈的桑树,丰满的紫桑葚结了大大诱人的果子,我三不五时和小伙伴都会去拿密密的桑叶饲蚕,拿乌紫乌的桑葚饲自己,一颗颗抿在嘴里,微微的甜慢慢扩散,吃后尚有余甘,一咬,一股甜味钻进腮帮子且有股清香,其实,熟透的桑葚甜煞了人,只要用舌头轻轻一压汁液流出,哪味道,酸溜溜,甜丝丝,袅袅地在舌尖上氤氲。甜而不腻,酸儿爽口。

桑树葚籽逐渐由小到大,有硬到软,再由青到红,到紫,直到乌了。完全变乌时,说明葚籽成熟了。起先总能在树底捡到桑葚,吹吹,还能吃。

乌乌的葚籽,晶莹剔透,像一粒粒乌色的珍珠。嚼起来有滋有味,紫色的汁顺着嘴角流落来,流过了嘴巴,淌在衣服上,滴在地上。有时一张嘴便露出染乌的牙齿来。我时常吃树上的,望着掉下一地的……

我意爱(喜欢)养蚕,这源于外太妈(外祖母),是她教我养蚕,采叶一定是嫩尖尖头上的叶片,带雨水或露水的桑材叶,不得养蚕,必须等晾干后擦干水分,才能养蚕,否则蚕宝宝会得病“烂肚”致死。

首先买一张一分钱的牛皮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卵,对此我比较走心。我们小时候养蚕不是为了取丝,而是想了解蚕的生命过程。蚕宝宝卵最早置于报纸之上,放置在鞋盒里面,待春雷一声响,其蚕卵孵成之时,便移养于竹盘上。看到它一点点啊,“沙沙”而食,速度快得惊人,声音也大得惊人。转眼之间,由灰色变白,渐渐变大变肥。没多久,小仙蚕见风而大。此时,蚕宝宝白白的,肉肉的,胖胖的,嫩嫩的,蚕宝宝都嫩得很,冷不得热不得。冷时,要用干毛绢或旧棉被盖着。热时,用桑材叶盖着即可。外太妈对我说,蚕宝宝不能讲“只”,只能说“仙”。

据史载:蚕,一种叫“原蚕”,一种大而黑叫“洋蚕”,性好温恶寒,好干恶湿,养之多于暖室,饲之桑叶。

蚕宝宝一般经过第一次蜕皮后,就是二龄虫。每次脱皮时它都要不食不动一天一夜。蚕宝宝通常要吐一天两夜的丝,才能结成一个茧。然后,每蜕一次皮,就增一岁。通常,蚕宝宝要蜕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据悉,一个茧的丝长最短1500米,最长有3000米。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作茧自缚”。蚕宝宝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在茧里。这时,五龄幼虫需要三天两夜的劳累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为痛苦的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最后,作茧自缚,悲壮而绚烂。蚕宝宝破茧而出约十天后,羽化成蚕蛾,蚕蛾与别的飞蛾不同,它不会飞。蚕出世后,母蛾会与公蛾交尾,交尾后,公蛾随即死亡,母蛾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产下的500个卵左右,也慢慢地死去。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宝宝的一生很短暂,但它的贡献无比辉煌。破茧而出,获得新生。破茧成蝶,无疑是心灵的一处驿站,是生死轮回的一个美梦,是生命的一次重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为了美,为了自由,为了大爱,为了希望……蚕蛾能破茧成蝶,况且人乎?

这就是我的囝仔(小时候)养蚕经历,这就是我记忆深处深处永不消失的回忆。酸酸甜甜的桑葚味道随岁月弥久愈香。我在时间里到大汉(长大),在生活的声光电里经受锤炼,可是,我忘不了故乡故事,忘不去充满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囝仔(小孩)时光。在这里,我将囝仔重温,将过去回味。

这些已成旧时旧事,原本也是不值得流连但刻骨铭心。

此刻明白了,老桑树的灵魂是那么晶莹剔透,那么博爱众生。树木知时而开知时而结果,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春草夏花,各有千秋。心中常怀一树木,不必多么状阔,不必变么葳蕤,身处尘世且有山川湖海,心远地自偏。大自然中草木无所谓孰犹孰劣,草木之生,有实有华,彰显出朝气和活力。街巷热兹,真有桑树桑葚是个好所在。

洪 泓

泉州开元寺这棵听过弘一法师说经的古桑活了1200多年,曾开白莲?

洪泓,字闻之。公务员。偶得弘一上人(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之言后,遂自号日二一堂,又号龙宝斋,别署半学斋,温陵人。生于花棚下,长在曾井边,行走于古城内外。定位品茶人,文字客,云游者。信奉名不必显,钱不在多,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在!勉强的不要争,该为的尽管作,平常心本分事,甘愿做欢喜受。不负花月,不废笔墨,不离山水,不绝音韵。冷眼观世,潜心笔耕,忙碌于现实,自驰于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