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孝公是如何騰挪出20年給商鞅變法的?

小冰小對象


秦孝公之所以有20年時間進行變法,而無大戰騷擾,主要由內、外兩部分原因組成。

內部原因

1. 祖上基業雄厚

秦國先祖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而被分封在岐山以西,位列諸侯。然而,岐山以西一直以來是戎狄部落的地盤,秦襄公於是率領族人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戎狄部落,成功建國。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在百里奚以及一系列賢臣的輔助與治理下,具備了稱霸的實力,並逐漸稱霸,因此史書稱為“穆公霸西戎”,位列於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之後,秦國雖經歷四代亂政,但底蘊尚在,戎狄部落依舊不敢東向挑釁,可見穆公治理時影響之深。秦國到了孝公手中之時,雖已無力東出爭雄,被魏國武力彈壓,但秦國仍屬於七雄之一,實力尚在中山、魯等二流諸侯國之上。

因此,只要解決了其餘六國對秦國的覬覦,秦國就有足夠的時間變法圖強,而無須擔心其他蕞爾小國的騷擾。

2. 好戰之風瀰漫全國

因為地處崤山以西,長期與戎狄部落作戰,秦人在征伐他們的同時,也漸漸被其所影響,全國上下逐漸形成了尚武之風,打造了秦人有仇必報的血性與不死不休的頑強韌力。正是在這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即便在國力不濟之時,也能爆發出令敵國畏懼的戰鬥力。

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全國上下私鬥成風,屢禁不止。後來商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特別出臺了《私鬥治罪法》,以嚴刑峻法強迫秦人戒掉惡習,勇於公戰,這也是後來秦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一個這樣的敵手,實力強大的六國著實有些頭痛,在當時來說,打敗秦人一次很容易,想要徹底征服他們卻很難,而且也會在無形間招惹勁敵,後患無窮。所以,除了與秦國毗鄰的魏國之外,其他國家對秦的態度則是不征伐不聯盟。這再次為秦國變法爭取了時間。

3. 示敵以弱

面對有軍事爭端的魏國,秦孝公忖度了自身國力之後,決定暫時“妥協”,割讓土地,以作韜晦之策。這件事在當時的戰國環境下是極為平常的事情,戰敗割地給對方,待強大後再伺機奪回來。簡單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就是地盤拉鋸的歷史。

此舉讓魏國一時間沒有了進攻秦國的口實,為變法再度騰挪時間。

以上是秦國憑藉自身條件以及戰略方針,為自身搶奪的時間,下面來說說外部因素的大環境影響。

外部原因

1. 蔑視夷狄的弊端

自西周建立,周公作《周禮》開始,整個周朝就將“禮”作為統治天下的最高法典。無論治國、打仗、分封皆依禮而行,而整個周朝上下也以禮儀之邦自詡,蔑視、防範周圍的蠻夷之國。周天子之所以分封諸侯,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以藩屏周,這也是後來諸如齊桓公之類的霸主高舉“尊王攘夷”大旗,諸侯雲集響應的原因所在。

然而,從單兵作戰能力來說,無論是周朝的正規軍,還是各諸侯國的軍隊,是無法對抗蠻夷的,所以後來的趙武靈王才會進行胡服騎射改革,以增強趙國的軍事實力。面對蠻夷的不斷騷擾,諸侯國之間經常聯手抗敵,一次次將其抵擋在國門之外。

在一次次對戰之中,周朝各諸侯國間形成了一種共識,軍事上,聯手禦敵,外交上,蔑視、不往來。其中楚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原王朝排斥楚國,不讓其朝見,不與其來往。城濮之戰,楚國之所以失敗,一方面的原因是晉國與其他諸侯國聯手,一致抵抗楚國。正是他們對待楚國的態度,最後逼得楚國自己封王,自己說自己“楚國,蠻夷也”。

秦國的處境與楚國有些類似,他們也因長期與戎狄雜居,以致讓其他六國,尤其是三晉分外鄙視,視其為“蠻夷”。

所以,六國對待秦國的態度就是,只要秦國不出函谷關,東出爭雄,他們就不會去管秦國。秦國的變法也因為這個問題,沒有引起諸侯各國的重視。他們心中的潛臺詞“秦國蠻夷之邦,能有何人才,能有何先進富國強兵之策?”

正因為他們的盲目自大與蔑視,才招致了最後滅國。

2. 諸侯爭天下,無暇西顧

秦國割讓了土地城池之後,魏國也不再緊盯弱小秦國不放,而是轉眼投向了東方戰場。此時,趙國、韓國、齊國相繼崛起,挑戰了魏國的霸主地位。

魏國此時需要集中力量,打敗其中之一國,穩固住自身的霸主地位。所以,魏國很快捲入了三晉的爭鬥之中,此時齊國的齊威王看準時機,給予了魏國重創,以為齊國謀奪稱霸的機會。

歷史上記載,齊國兩次使用圍魏救趙之計,令魏國灰頭土臉,損兵折將。

其中最為有名的是第二次,馬陵道之戰,孫臏殺死了對手龐涓,俘虜了魏太子申。此戰之後,魏國霸權衰落,齊國趁勢而起。

商鞅變法的關鍵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間空檔。魏國因與齊國戰敗,戰力下降,短時間內無法再發動大戰,齊國則趁此機會擺出霸主的姿態,降服周邊的國家,獲得他們的支持。

3. 戰線過長,不宜為戰

齊國悄然坐上霸主之位後,秦國周圍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魏國遷都大梁,戰略方針東移,戰略性放棄了秦國。齊國距離秦國最遠,且素無瓜葛,也絕不會為了顯示霸主地位,貿然進攻秦國。此時的秦國,變法雖然有所小成,但依然低調行事,不搞小試牛刀那些事,所以整個秦國進入了一種相對安全的狀態,繼續專心變法。

總結

一個國家的強大絕非朝夕之功,商鞅能夠在秦國變法二十年,秦孝公固然居功至偉,但也有賴於自身實力與客觀環境的促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小編認為成功絕非容易之事,不成功才是常態。但依然要滿懷希望,竭盡全力,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萬里公子


秦孝公是商鞅變法時秦國的君主,也是商鞅變法的最大支持者。他在變法的二十年時間裡一直信任重用並支持商鞅,為其創造出最好的變法環境,從而使的秦國的商鞅變法進行的最徹底。那麼在當時戰國七雄紛紛變法圖強,而且互相兼併攻伐不斷的時期,秦孝公是如何做到二十年變法不受干擾呢?

以君主的權威壓制內部反對勢力

戰國時期的變法,是對舊貴族勢力的巨大沖擊,所以反對變法的舊貴族往往無所不用其極的阻撓變法推行。此時能夠對商鞅這樣的變法派提供最大助力的無疑是君王的無上權威。

  • 秦獻公的餘威:秦國的變法不是始於秦孝公和商鞅,其實孝公之父秦獻公就已經開始了變法的嘗試。在魏國變法,國力強盛,稱霸諸侯的影響下,尤其是魏文侯時期攻佔秦國河西之地的強烈刺激下。秦獻公就已在國內推行了諸如廢人殉、編戶籍和行縣制等封建化改革措施,甚至為了更好的推行改革,秦獻公將國都從舊貴族勢力強大的雍城遷到櫟陽。秦獻公的這些變法措施雖然不是很徹底和全面,但是在革新觀念,加強國君權力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果,秦孝公和商鞅的變法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礎。

  • 秦孝公的威望:雖然商鞅開始變法是在秦孝公繼位後不久,而且當時的孝公也才二十多歲。但是我們不能低估秦孝公在秦國國內的威望,一是因為秦獻公推行郡縣制和遷都的做法,使得秦國國君的權力進一步集中和強化。二是秦孝公元年,秦孝公就進攻西戎,斬殺西戎獂王。隨後又大敗想乘秦孝公繼位不久,乘火打劫的趙、韓兩國聯軍。剛剛繼位的秦孝公憑藉這兩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得到了周天子派人送來的祭肉,而且還在秦國國內確立了自己君王的威望。

正因如此,年輕的秦孝公在商鞅變法時能夠憑藉自己的權力和威望為商鞅提供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良好的地緣環境和修生養息的國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除了穩定的內部環境,在當時戰國諸強紛紛變法,相互攻伐不斷的國際形勢下,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秦孝公和商鞅所處的時代,各國不僅都在變法而且實力相差不大,即使號稱最強的魏國也經常會被其他諸侯擊敗。而且當時戰國七雄中的君主大都不是昏聵之人,甚至有不少都是該國曆史上的最強君主或者是國勢最強盛時期。秦國的孝公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憑藉良好的戰略位置和正確的外交政策,苦心經營二十年,為商鞅變法提供最平和的外部環境。

  • 良好的地緣環境:秦國地處西陲,佔據關中平原,放眼四顧,只有東面有強敵接壤,在穩定內部的情況下,可以安心經營東面。不像當時的霸主魏國身處四戰之地,連年征戰,最終落得四面受敵,霸權旁落的境地。正因秦國佔據良好的戰略位置,秦孝公一上臺就攻伐西戎,解決後顧之憂,後來又降服義渠,確保了後方穩定。而東南面的楚國當時雖然也是極盛時期,但是卻無意西進,秦楚之間也極少交惡,保證了秦國的東南安全。西南的巴蜀之地,巴蜀兩國正打的不可開交,本就實力不濟的兩國也不會在西南一側給秦國製造麻煩。最後就是東面的三晉尤其是天下霸主魏國,秦國唯一的威脅也是唯一的目標就是東面,所以秦孝公等人在變法期間就只需一意專心東向,經營好東面的國際環境就基本上確保秦國能有最安全的外部環境。

  • 靈活的外交政策:從秦獻公開始,秦國的基本國策就是修養生息,通過變法圖強來富國強兵,最終實現收復河西之地,恢復秦穆公霸業的目標。這一目標也促使秦獻公和秦孝公父子都堅決貫徹休養生息,不介入中原爭霸的國策。在貫徹這一國策的同時,秦國也關心中原局勢,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該出手時也會主動出手,但是打擊的目標也非常明確,秦國基本上只對三晉尤其是魏國用兵,絕不輕易招惹其他諸侯。在與魏國的關係處理上,秦國也非常靈活,該打的時候就積極主動的進攻,但是一旦涉及魏國根本或者魏國注意力轉向秦國的時候,秦國就主動放下身段,以低姿態迎合魏國,在魏國極盛的那幾年裡,魏國始終沒有把主要精力真正的放在秦國身上。不得不說秦國是秦孝公和商鞅的靈活外交政策立下大功。

紛亂的國際局勢使秦國漁翁得利

除了秦國從自身出發營造的良好內外部環境之外,秦國當時所處的國際局勢也是錯綜複雜。各大諸侯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有的時候剛剛兩國聯合打敗別人,轉眼就相互掐了起來。如果根據時間線去捋一捋這段歷史,你會發現亂的讓你一頭霧水。這樣紛亂的局勢也讓秦國有了漁翁得利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從各大強國的情況來分析秦國的機會所在。


  • 魏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魏國無疑是當時國際局勢的焦點所在,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整個戰國的形勢變化。當時魏國的君主是魏惠王,他並非一些電視劇裡昏聵無能的君主,魏國在他手中達到最鼎盛的狀態,但是他的錯誤戰略決策也最終使魏國的霸業在他手中失去。他比秦孝公早將近十年繼位,繼位之後面臨的是諸侯各國都想挑戰魏國的霸主地位,尤其是東西兩面齊、楚兩國,在齊桓公(和春秋五霸的齊桓公不是一個人)、秦獻公的領導下,齊、楚兩國已經逐漸變強,也都想挑戰魏國的霸權。因此魏惠王就面臨如何抉擇的問題,是繼續以西面的秦國為主要對手,還是轉而向東遏制齊國的發展呢?最終魏惠王決定向東,因為在他看來秦國地處西陲身處蠻荒地帶,即使打下來也沒什麼用,而且當時秦國對魏國的威脅要小於齊國。因此他一方面在魏秦邊境修築長城,對秦國開始採取守勢,同時下令遷都大梁,將整個國家的重心向東遷移,也把主要的目標放在了齊國身上。這一抉擇也就讓秦國的壓力變小,因為魏國的這一戰略調整正是商鞅變法的二十年間。也因為這一調整,雖然秦、魏之間依然有戰爭,甚至秦國還從魏國手中奪回了河西之地,但是魏國仍始終把目標對準齊國,對秦國則主要採取緩和矛盾的政策。在商鞅變法期間,魏惠王和秦孝公有過兩次直接會面,而魏國與齊國之間卻根本沒有會盟的記載,直到商鞅死後,魏、齊兩國的“徐州相王”才讓魏國結束了對齊的戰略針對,轉而開始針對經過變法已經強盛起來的秦國。


  • 齊國:作為當時的第二強國,齊國的崛起其實和秦國時間上差不多,但是因為齊國的傳統大國地位,加上地處中原。魏國一開始認定的最大對手就是齊國,而齊國也把自己爭霸的目標放在魏國身上。於是在商鞅變法期間,真正影響天下局勢最大的就是魏、齊兩國之間的爭霸。而在此期間,戰國時期齊國最偉大的國君齊威王登上了歷史舞臺,他繼位之後,任用鄒忌、田忌、孫臏等人,齊國國力開始強盛。尤其是在與魏國之間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都擊敗了魏軍,從而徹底終結了戰國初期魏國的霸主地位。齊國在這一時期的作為,正好吸引了魏國的注意,同時沉重打擊了魏國也為秦國向東擴張,收復河西之地在客觀上創造了條件。

  • 楚國:作為南方大國的楚國也是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這一時期楚國的君主是楚宣王和楚威王父子,他們也如秦國一樣採取修養生息為主的國策,不輕易介入中原爭霸,只在時機合適的時候出手。但是總體上來看,當時楚國的目標是以東面的越國為主,同時時不時給處在東西夾擊中的魏國找點麻煩。所以商鞅變法的這一時期,雖然楚國的國力達到最強,但是始終與秦國保持較好的關係,雙方几乎沒有發生戰爭。

  • 韓國與趙國:作為三晉諸侯中其他兩個,趙國在這一時間國力較弱,被魏國欺負的很慘,甚至國都邯鄲都被魏國人佔領了三年。而韓國雖然依靠申不害變法使國力達到最強盛時期,但是變法時間不長,而且處在秦國和魏國的夾擊之下,時不時被人敲打敲打。基本上這兩國都不能對秦國構成很大威脅。

綜上,秦孝公在位時期,憑藉自己的君主權威,為秦國變法創造了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而紛亂的國際局勢為秦國創造了機會,秦孝公和商鞅等人憑藉良好的戰略位置,在紛亂的局勢中制定了正取而靈活的外交政策,從而使秦國變法的二十年時間裡,秦國獲得了較為平和的外部環境。秦國也可以安心的躲在關中積蓄實力,為後來的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圍爐品茗人


秦孝公能有一個比較寬裕的時間來實行變法,是得益於國內政治的穩定與國際環境的有利。下面我來說一下:

第一,從秦孝公老爸始,秦國進入一個政治穩定期

戰國伊始,秦國的國內政治曾經有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史稱“四代之亂”,在這段時間裡,秦國有兩位君主死於政變,一個是秦懷公,一個是秦出公。熟悉古代諡法的讀者,可以從秦厲公、秦靈公所用惡諡,大概窺見此期秦國政治之混亂。四代之亂到秦獻公上臺才告結束,而秦獻公就是秦孝公的老爸。因此,秦孝公能有一個寬裕的時間來搞變法,首先得益於秦獻公以來的政治穩定。

第二,秦獻公的變革,給商鞅變法的推行打下基礎

實際上秦國的政治變革,不始自商鞅變法,而是從秦獻公開始的。

秦獻公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君主。他一上臺,就廢除了秦國沿用三百年之久的殉葬制度,堪稱是秦國制度的一次革命。自秦穆公死後以良臣殉葬,中原謀士誰也不願入秦。試問天下英雄,誰想當國君的陪葬品呢?人才不來,秦國的文化始終落後,有蠻力沒智慧,成不了真正的大國。

秦獻公上臺前,曾僑居於魏國,當時魏國推崇儒學,魏文侯尊孔子高徒子夏為師。儒學不僅反對活人殉葬制度,甚至也反對以陶製人俑陪葬。正是受到時代思潮的影響,秦獻公回國即位後,立即廢除殉葬制度,為國外人才前來投奔解除了後顧之憂。

獻公七年,秦國開始一項經濟改革,稱為“初行為市”,這是對工商業進行規範管理,增加國家的收入來源。獻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國改革戶籍制度,把五家劃為一伍,實施集體化管理。

秦獻公的這些變革,為後來更大規模的變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三晉戰爭削弱了魏國的力量,秦國的外患大大減輕

秦孝公能全力推行變法,不僅與國內政治穩定有關,也與外部形勢的變化息息相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三晉戰爭,大大削弱了魏、趙、韓的軍事力量。

自春秋晉國稱霸後,秦國被晉國壓制了200年之久。進入戰國後,晉國分裂為魏、趙、韓三國,作為老大的魏國有擴張的強烈慾望,在魏文侯時代發動侵略秦國的戰爭,奪取河西之地,贏得戰略上的主動權。

魏文侯去世後,魏、趙、韓三家的關係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最終演化為曠日持久的三晉戰爭。三晉戰爭大大削弱了三個國家的力量,而且也無暇顧及秦國。三晉互鬥,對秦國來說是偷著樂的事,在秦孝公推行變法的二十年裡,幾乎沒有遭到三晉的主動入侵,這種國際環境,對變法實在太有利了。


君山話史


商鞅變法可以說是秦國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在戰國七雄中,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落後於中原各諸侯國,變法之後秦國秦國迅速成為後起之秀,實力可以碾壓各國。

變法之前魏國才佔領了很多秦國的領土,並且因為重用李悝變法,國富民強,讓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商鞅之後在秦國變法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無不受李悝影響,只是因為最終統一天下的是秦國,所以大家記住的就是商鞅。

秦孝公繼位之後,接手秦國這破敗的攤子,首先想的一定是發奮圖強,把秦國治理成強國,前有被魏國打臉的教訓,他深深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既然被“敵人”打敗,那麼敵人一定有比自己強的地方,所以這也是秦孝王為何決定廣招人才的原因,這時候衛國的一個貴族衛鞅(後來改名商鞅)空有一身報復和想法,但沒有受到衛國國君重視,他來到了秦國,跟秦孝王一見如故。

他們可以說是一個渴望人才,渴求變法,一個是渴求君主重用施展報復,可能真是有種無形的吸引力把他們如喚到了一起

秦孝公也並不知道變法需要多久啊,商鞅肯定也不知道,所以並不是秦孝公給騰挪出20年給商鞅了,而是在這20年裡,秦孝王努力的裝孫子,不跟周邊各國惹事,盡力跟大家都搞好關係,因為他很清楚,實力不允許之前要低調再低調。秦國雖然地廣,但是國力是真弱,加上他又縮在角落裡不吱聲,所以周邊各國也就都沒把它放眼裡,這就給秦國帶來喘息和發展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運氣好,當時周邊6個雄國各自跟瘋狗一般撕咬,因為他們沒有敗得太慘,所以輸總是輸得不甘心,這樣他們的戰爭就總不能消停,主要還是實力差得不夠懸殊。

這樣正是周邊國家外亂加上商鞅有前人(李悝)富國強兵的經驗,使得他能在20年裡達到一個比較好的變法效果,這20年只是時間上的一個巧合。


歷史隨筆


秦孝公繼位時,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各方面的發展都遠遠落後於東方六國,諸侯會盟也不邀請秦國國君參加,在六國人眼裡秦國就是西方的蠻夷。秦孝公希望改變秦國落後狀態頒佈《求賢令》網羅人才,並許諾裂土而王。魏國人商鞅在本國不得志聽說秦孝公求賢若渴便來到秦國。經過好發景監的牽線見到秦孝公。兩人一見如故徹夜長談,秦孝公決定任用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為左庶長開始變法,變法分兩次進行,頒佈《肯草令》發展農業,抑制商業,重塑價值觀,廢除舊制度。第二階段商鞅任大良造開始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廢除貴族世襲爵位按軍功授爵。建立縣制等。經過變法秦國逐漸成為諸候國實力最強的國家。秦國收回河西之地,遷都咸陽,參加了中原諸侯國會盟。秦孝公在位近20年極力支持商鞅變法,保證變法的成功。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秦惠文王贏駟繼位,失勢的貴族反攻倒算,商鞅被"車裂"處死。秦惠文王為平息貴族民怩獲得廣泛支持處死商鞅,但變法依然進行,為後來秦始統一創造物質基礎。










關東俠客


秦國在戰國初期是最弱小的國家之一,在魏國的攻打之下甚至一度有滅國的危險,但是從戰國中期開始幾乎一躍成為戰國第一強國,秦國的蛻變自然是與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脫不開干係的。

很多人在看了《大秦帝國》之後認為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是秦孝公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給商鞅留出來了二十年的變法時間,其實這個認知是有誤差的,秦孝公即位的時候秦國民弱國貧沒錯,但是還並沒有達到崩潰這麼嚴重的地步。這時候的秦國打不過魏國是事實,但是並不代表沒有自保之力。

其實秦國最危難的時候是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即位之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秦國土地狹小,國內貧困,幾有滅國之危,是秦獻公在繼位之後大力改革,才逐漸改變了秦國貧弱的局勢,只是在秦獻公後期多次發動對河西的收復戰爭,所以秦國又逐漸陷入了貧困,但是依舊要比之前秦獻公剛繼位的時候好得多。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商鞅能有二十年的時間變法,秦獻公是功不可沒的。當然秦孝公功勞一樣很大,畢竟沒有秦孝公,幾乎不可能有商鞅變法。那麼秦孝公在位的時候,是怎麼給商鞅留出來的時間呢?

第一,魏國的忽視

在秦孝公繼位之初,若是魏國不遺餘力的攻打秦國,秦國是一定撐不住的,可是魏惠王卻選擇性的忽視了秦國,並且還忽視了商鞅,而是將國內主力去攻打趙國、韓國等國家,這就給了秦國發展的時間。

第二,打敗戎狄穩定西方

其實在秦孝公繼位之初,韓趙兩國也想趁著秦國國內形勢不穩進攻秦國,只是秦孝公兩路出兵,一方面以雷霆之勢打敗了西方蠢蠢欲動的西戎,另一方面在打敗西戎之後立刻防範其他諸侯國的進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秦國的局勢。

第三,向其他國家求賢

秦孝公繼位之後,因為其他國家認為秦國地處西陲之地,多為野蠻蠻夷之人,所以與秦國十分疏遠,秦孝公為了尋求賢才治國,發佈《求賢令》,最後一句是這麼說的: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能說出“與之分土”這等話,足可見誠意之深,所以也確實吸引到了很多賢才,商鞅便是其中之一。


總體來說,商鞅能有充足的時間在秦國進行變法,讓秦國變得強大,不是秦孝公一代人的功勞,而是秦獻公和秦孝公兩代人的積累才得以做到。


曉天講歷史


要說到秦孝公是如何騰挪出20年給商鞅變法的,那是因為秦孝公剛即位後,一心想求賢變法廣招人才,勵志圖強。當時還是衛國沒落貴族的商鞅得到這個消息後,便立即趕去秦國,在秦國寵臣景監的引見下,見到了秦孝公。他向秦孝公講述了一系列治國之道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後 ,秦孝公便對商鞅的改革措施表示讚賞,便決定重用商鞅,為秦國變法。

商鞅和秦孝公正在沙盤推演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開始施行改革,史稱“商鞅變法”。商鞅深知得到秦孝公的支持還不足以順利進行改革,必須先取信於民。於是,商鞅便想到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典故“徒木立信”,通過這個辦法,商鞅很快便得到了人們的信任。

徒木立信



在取得人們的信任後,商鞅便立即著手進行改革,並且公佈了6個變法措施,這6個變法措施的就是:

1.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獎勵軍功,按功授爵。

4.統一度量衡。

5.推行縣制,廢除分封制。

6.廢井田,開阡陌封疆。

商鞅通過這一系列持續了20年的變法,使秦國人變成了無事耕田, 有事出戰的勤勞思想。從此,秦國的農業不斷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軍隊戰鬥力也日漸增強,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商鞅變法


獨立評論員


商鞅變法期間,秦國實力已經相當強大,西部戎狄部落、東部諸侯已不敢輕易侵犯秦國;秦國宿敵、中原霸主魏國一心想統一三晉,集中精力進攻趙國、韓國;秦、魏關係緊張時,秦國主動讓步。這才有了一段相對和平的黃金時期,集中精力在國內變法。

一、孝公元年,東攻陝城,西攻西戎,斬殺西戎獂王

秦獻公去世後,西部戎狄部落,東方魏、趙、韓,蠢蠢欲動,準備給剛剛繼位的秦孝公一重擊。秦孝公毫不示弱,調兵遣將,向西進攻西戎,一舉斬殺西戎獂王,威震戎狄部落,不敢趁機作亂;向東進攻陝城,出動出擊,打消了三晉的如意算盤。

亮出你的拳頭,敵人才會尊重你!

二、魏國攻打趙國、韓國,注意力在東方

秦孝公時期,魏國遷都大梁,注意力東移,秦國壓力大減。

公元前354年,魏國攻擊趙國都城邯鄲,齊國軍隊攻擊魏國都城大梁。大將龐涓撤兵回救,在桂陵之戰中大敗,魏國實力大損。

公元前341年,魏軍攻打韓國新鄭,韓國急向齊國求援。齊軍再次攻打大梁,龐涓再次撤兵回救,在馬陵之戰中,魏軍幾乎全軍覆沒,魏國跌落中原霸主之位。

魏國實力大減,對秦國來說,就是最佳的成長期:不用擔心魏國來犯了,遂集中精力變法。

三、秦魏講和,緩和兩國關係,順利開展第二次變法

公元前352年,秦國趁魏國大敗、國內兵力空虛之際,令大良造商鞅率軍圍攻並佔領魏國舊都安邑。魏惠王派大軍在固陽以東修建長城圍堵秦國,次年,秦國佔領固陽,魏國計劃落空。

魏國解決好邯鄲問題後,大軍西移,秦國為了第二次變法順利實施,秦孝公與魏惠王在彤地會盟修好,緩和了兩國緊張的關係。

看到沒?講和也是需要實力的!

商鞅變法期間,秦國能相對穩定,主要還是自身實力夠硬,還是那句話:和平是打出來的!


小楊品史


秦孝公之所以能在戰國中期為秦國擠出20年推行商鞅變法除了正確的對外決策以外,還有一部分運氣成份在裡面,那就是魏國錯誤的對外策略與秦國正確的對外方略同時在一個時間裡發生,從而改寫了秦魏兩國的歷史走向,也改變了原來的戰國格局。



秦魏少梁之戰後秦孝公即位,由於秦獻公在位20年,年年有戰,此時的秦國已經是兵疲財乏,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為緩解魏國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向魏國割讓崤山函谷關一帶的大片領土求和止戰。割讓崤函秦國再無險可據,此時的秦國時時處在魏國的兵鋒威懾之下。

雖然在時局上作出了正確的“妥協”,但是關鍵點還是在長遠上作出了正確的“規劃”。秦孝公在位20年至少做了以下幾件大事:重新調整人才戰略、支持商鞅變法、調解秦國內部矛盾和以備戰來避戰。雖然商鞅變法是秦國秦孝公在位期內的重頭戲,但是商鞅變法的成功啟動仍歸結於秦孝公正確的人才戰略的實施。



秦孝公即位後,在選拔人才上不再將目光著眼於國內,而是放眼於整個東周的諸侯各國,史上著名的《求賢令》的發佈,只見秦孝公的遠見卓識。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到了東周諸候各國士子的響應,開始紛紛入秦,商鞅也是從那時開始相秦的,才有了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秦孝公在位時一項重大的舉措,以富國強兵為最終目的。從這段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為了確保變法的順利進行,歸納起來就是:“積極備戰以避戰”。秦孝公一面任用商鞅改革秦軍的軍隊結構,一面積極採取儘量避免捲入諸候之間的戰爭的辦法,與各國周旋,不露鋒芒、不露聲色避免了與強國正面衝突。



由於秦國割出函谷關作出了“深度服軟”的姿態避免了與強魏的衝突,從而使魏國把爭霸的矛頭轉向正在迅速崛起的趙、韓兩國,在魏、趙、韓、齊四國長達十數年的爭霸拉鋸之中,秦國幸運地爭取到二十年的無戰歲月,為商鞅變法贏得了充足的時間。秦國的崛起一是離不開秦孝公的正確決策;二是離不開商鞅變法順利展開;三是離不開局勢的有利。


海馬論史析理


秦國在戰國中期以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落後山東六國,春秋時期的井田制瓦解,秦國的土地私有化改革、賦稅改革也落後于山東六國。正是基於此,秦孝公為了增強國力,使秦國在諸侯爭霸中處於有利位置不至於被別國吞併,在繼位初就決定進行變法,真是隻爭朝夕呀。

秦孝公先發布招賢公告,講明秦國秦穆公稱霸諸侯的光榮過去,也說了目前的困境,希望天下有識之士來幫助我,如果成功,我願意列土封疆。看到秦孝公如此堅定的要讓國家走向富強,商鞅從衛國來到秦國,開始了他的改革實驗。

說是實驗,是因為東方六國沒有進行過類似的改革,商鞅本人也沒有進行過類似的變法,所以變法成功後秦國迅速強大起來。

商鞅經過和一幫舊臣進行辯論以後,讓秦孝公認識到變法是圖強的唯一道路,開始放手商鞅去變法。

商鞅為了讓人們認識到法的威信,立木為信,開始變法。經過二十年左右的變法,秦國經濟發展,軍力增強,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

正是秦孝公的憂患意識、只爭朝夕的精神,給了商鞅20年時間進行變法。秦孝公死後,商鞅被殺,但是法並沒有廢,秦國越來越強大,有了吞併天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