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何刘备一生都不重用赵云?

爱冒险的沈浪


还要怎么样才算重用?都特么掌握中护军了,连刘备自己的老命都寄托给人家手心了,还不重用?

怎么样才算重用?像刘封一样,打发到上庸去独当一面算重用?

像马超一样,骠骑将军,犛乡侯,问问马超手下有几苗苗人马?能不能真的“督临沮”?


看看历史上曾经掌管中护军的那些人:

汉高祖时的陈平,汉武帝时的韩安国,东汉时的班固。

汉末曹操属下的韩浩、蒋济;魏国的夏侯玄、司马师、司马昭;东吴的周瑜;蜀汉的李严、费祎。

晋朝的王肃(司马昭的岳父)、司马望(司马昭的堂兄)、羊祜(司马师的妻弟)。

说说,上述哪位先生算是不受重用?


挺奇怪的,现在的人怎么了?想给“重用”一词定个什么标准?

以为中护军的战斗力不厉害吗?你以为张飞、关羽和魏延手下的部队能干翻刘备的中护军?

也有人说,刘备没有给赵云封侯,军衔也不够高。

你还想怎么高?难道你不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成就不了刘备的功业吗?如果你是刘备,你是不是打算这么干――让赵云掌管中护军,再封为卫将军,赐爵县侯。像历史上的杨坚、李渊、赵匡胤一样重用?

位高、权重、还掌管着护军。我的天哪,还打算让你那几个托孤重臣活吗?还打算让刘禅活吗?

就这智商,到三国时代能撑到片头曲结束不?


长坂坡一战,在曹军精锐部队虎豹骑的围攻下,带着刘备一家老小突出重围,这部队战斗力不强?

汉中一战,烧敌粮,凭空营,拒汉水,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强?

萁谷一战,其余蜀汉各部溃退,在曹真主力的进攻下,赵云所部且战且退,是伤亡最少的,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强?

要懂政治啊,把自家的安全都托附了,还要再升高位,再给重权,这是要激起人的异心吗?就算赵云忠诚,按这个惯例沿续下去,总要遇到一个心里有想法的。


事实上,赵云一直就受到重用,但以他所执掌的职位,实在不适合在军衔和爵位上再给予过份特殊的提高。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三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在长坂坡的时候,说到长坂坡这个地方,赵云让刘备失望,大家可能都不相信,毕竟大家都知道赵云曾在长坂坡单骑救主,这就下了刘备的儿子刘禅,这绝对是大功一件,怎么还让刘备失望了呢?其实当时赵云去救刘备的夫人以及儿子的时候,刘备的军队早已经被曹操打散了,而且当时刘备的处境也非常危急,后来赵云却又回头去救刘备的妻子和儿子,要知道赵云当时算是刘备的保镖,而在这种危机的时候,赵云却掉头去救了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却将自己的老板放在了那里,所以这种情况下,刘备的处境自然是相当危险。也正是因为这样,是刘备对赵云非常不满意,但是刘备还不能说出来,这种想法一旦说出来就会显得他非常自私,必定会失去人心,所以他也只能将这种想法埋在心中。

第二件事是,刘备娶了东吴的孙夫人后,夫人的侍女非常不老实,常会向东无透露自己内部的消息,这让刘备感到非常的不高兴,于是他就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赵云去管理家务,其实明面上说是去管理家务,其实就是让他去看好孙夫人的侍女,以免老透露消息,但是赵云虽然在战场上是一位悍将,我这种事情他似乎并不拿手,赵云不但没有看好孙夫人的侍女,后来孙夫人更是差点儿抱着小刘禅回到了东吴,这一次刘备更是不高兴。所以对赵云越来越不满。

第三件事是刘备要攻打东吴的时候,当时刘备已经铁了心要去攻打东吴,其实诸葛亮的建议刘备都没有听取,其他人也都是看见刘备铁了心,所以只能顺从他的命令,但是赵云现在这个时候建议刘备不能攻打东吴,这更是让刘备不高兴,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再加上之前的原因,赵云被刘备贬到了偏远的地方,还给赵云降了级,虽然最后证明赵云是对的,但是刘备打了败仗以后,想要后悔也为时已晚。


Q永不言弃Q


赵云没有带兵打过大型战役,依然位列五虎上将之一,这本身就是重用,并没有被忽视。

赵云之所以给人不被重用的印象,是把他和关羽张飞等人来比的,可惜他空有一身武艺却没有上阵杀敌。但这并不能作为他不被重用的依据,主要原因有三条。

首先,是否重用要看关系。赵云长坂坡救阿斗,英勇神武和赤胆忠心赢得了刘备的信任。环顾刘备身边,除了三结义的关羽张飞,还有谁能比赵云和他关系更近呢?诸葛亮也不行,不然就不会有白帝托孤时候“汝可取而代之”的危机暗示了。

第二,是否重用要看职位。赵云是中护军,是刘备的贴身护卫,职责是保护刘备,这是对赵云的绝对信任。外将攻城略地,看似危险,实则是安全的;而首脑身边往往是最危险的,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谁都懂,战争年代各种间谍刺客,保不准谁被收买了就变生肘腋,刘备需要一个武功、忠心、机警、敏捷等各项属性都数第一的人来保护自己。赵云与张飞关羽比,就类似于背心与战袍的关系,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第三,是否重用要看地位。外将内相,战争年代往往是战功大的地位高、待遇好,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把手只有这样才能勉励将士舍生忘死,建功立业。而赵云并没有多大的战功,却和关羽等人同列五虎上将之一,尊崇的地位和荣誉,是重用的最好注解。

总之,领导总是把最信任、最优秀的人留在自己身边的,赵云就是刘备最重视的人。


微微风生


刘备其实非常信任赵云,一再提拔重用!

不但刘备自己信任,他的儿子刘禅也非常信任赵云一家。

先说刘备与赵云这对君臣。

刘备与赵云是,明君遇贤臣的典范。赵云终其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对赵云也是信任有加,封赏不断,让赵云从一介平民,最后跻身五虎大将,与关羽张飞齐名。

那为什么总有人认为刘备不重要赵云呢?

其实是因为对赵云的个人经历不了解。以为赵云只是刘备的保镖。

其实不然。赵云当然做过刘备的保镖,但他不是一般的保镖。而是亲兵卫队的头领。刘备把自己的命都交给了赵云,这不是重用吗?

而且赵云不仅仅是保镖。 他也曾独自领兵作战,屡立战功。平定西川,赵云立下大功。攻打汉中,赵云更是勇猛无敌,用兵有方,立下大功。汉中、西川,正是后来蜀汉的所有国土!刘备让赵云领兵打仗,不是重用吗?

有人可能会说,还是不够重用。魏延都能镇守汉中,赵云却没能独当一面。

其实刘备是把赵云的人马放在身边,作为最后一道屏障保护自己和蜀汉。这才是最大的重用啊。


上将嗳福斯


赵云的完美,不光《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是,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也可说是完美的,当然,在更多的中国人心里,赵云更是完美无缺的。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刘备临死前托孤于赵云,刘备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句话意思是,我和你早年便开始一起共患难,直到今天,想不到我们会在这个地方永远分离。你就看在我们是生死之交的份上,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刘禅,一定不要辜负了我的嘱托啊。

实际上刘备对赵云说这番话,也就是让赵云能在关键时刻保全刘禅的地位不被篡权,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其他人。

很明显,刘备最信任的人还是赵云,赵云一直跟随刘备左右,任中军护卫,翊军将军,就像曹操身旁的典韦,许褚一样。这个“翊军将军”并不是体制内的名称,基本上是刘备冠于赵云一个人的职称,“翊”解释为飞,或翼,辅佐护卫的意思。

很多人认为赵云不被刘备重用,其实是误解,可能觉得赵云的封赏与地位没有其他的大将高。但担当护卫与后来托孤,不正是被信任被重用的最好诠释吗?


路遥lgy


大家可能受清朝影视剧的影响,看到康熙皇帝的侍卫长,历练一段时间后,外放封疆大吏,然后就表示得到皇帝重用了。所以才会讨论一下刘备的侍卫长赵云为何不受刘备重用吧。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集团,刘备集团鼎盛的时候就是半个荆州,加一个益州,天下九州刘备只是偏安一隅而已。赵云要做封疆大吏,地盘在哪里呢?

刘备入蜀之时,是留诸葛亮总理荆州事宜的。显然,当时刘备带领魏延,黄忠,庞统等入蜀,剩下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按能力排列,自然是诸葛亮最适合做留守老大的,这个时候,不存在不重要赵云之说。


那么接下来,就是庞统在落凤坡死后,刘备在西川没了军师,就要急调诸葛亮来协助自己。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荆州留守老大走了,接下来谁做留守老大的位置。这个时候,就有人认为赵云稳重,是最适合的人选,刘备要重用赵云呀,指示诸葛亮让赵云做留守老大才是正确了。从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结果来看,后人就分析,关羽其实不是最适合的人选,应该留赵云。


但是诸葛亮揣摩上级意思,看到刘备派关平来传达调诸葛亮入川的命令。就认为应该留关羽,毕竟荆州留守人员里面,论资历,论能力,论声望,也只有关羽,赵云两人可以选择了,张飞肯定排位在关羽,赵云之后的,诸葛亮根本不信任这个总是醉酒发疯的莽夫。虽然《三国志》里面描述张飞有大将之才,但是《三国演义》里面,张飞莽夫形象深入人心,留张飞肯定不如留关羽的。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相信大家都赞同的。


我们从关羽的结局来分析,认为留关羽不合适,留赵云更合适,但这是事后诸葛亮。放在当时的情况分析,关羽其实还真是不二人选。

首先,他是刘备的二弟,赵云虽然在有些评话里面说是四弟,但是桃园三结义,三结义没有赵云,赵云是后来才加入刘备集团的,这个时候,关羽张飞已经追随刘备十多年了。封建时代,亲疏关系非常重要,否则也不会有很多宗室子弟不学无术,没有任何功劳还能封王了。而卖草鞋的刘备,显然还没有年长的宗室,关羽张飞虽然是异姓结义兄弟,但是比普通宗室更可靠,所以,选关羽,刘备更放心。而且刘备在四川,荆州作为唯一的基地,自然首选人物肯定是关羽了。


虽然有人分析,诸葛亮认为赵云更可靠,办事细腻,但是刘备派关平来传话,留关羽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而且我们分析,其实诸葛亮更不愿意留下赵云,刘备派关平只是一个幌子而已,诸葛亮作为文官,还要经常上前线,自然希望身边有个得力护卫保护自己,而侍卫长赵云就是最好的选择。难道诸葛亮还希望赵云留下来,关羽,张飞保护自己入川吗?后来的二路军入蜀,张飞走旱路,诸葛亮赵云走水路就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需要赵云留在自己身边。


所以,不管是亲疏,还是资历,还是武功能力,关羽都是首选,这也说明了刘备不重用赵云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关二爷在荆州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弄得曹操都要迁都躲避锋芒。只是关羽性格缺陷,自高自大,得罪了东吴集团,又判断失误,让吕蒙抄了后路。搞得功亏一篑,身首异处了。


既然荆州事情,不存在刘备不重用赵云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分析益州情况,进入益州后,益州自然归老大刘备亲自统领,刘备也是自领益州牧。这个时候,张飞,赵云,黄忠等随军出击,自然没有独挡一面的机会,都是领个几千兵马出击,然后刘备自领大军而已,所以这里也不存在刘备没有重用赵云一说。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刘备称帝之后,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而封赵云为翊军将军。合称五虎上将。先后有关张赵马黄,关张马黄赵之说,但是不管怎样排列,在刘备眼里,赵云和其他四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不重用之说。

首先,赵云作为刘备的侍卫长,封号翊军将军是非常正确的。翊军的意思就是拱卫皇帝的嘛,而前后左右的排列,易中天教授认为把赵云排在了四人之外,让民间掀起了讨论赵云不受刘备重用的热潮。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关张排名不用说了,作为二弟,三弟,自然排在前面,就算四弟赵云,也是排在两人之后,这是不用说的,关键大家讨论的是赵马黄和马黄赵。

这里我们重点解说一下。马超作为世家之后,其实起点身份都比其他四虎将都要高,所以关羽在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列”的时候,排斥的也是黄忠,没有排斥马超和赵云。而且马超兵临成都城下的时候,刘璋就吓傻了,直接开门投降了。要知道,刘备打了好久,四川将领都是拼死抵抗的。而马超一来,兵不刃血,望风而降。这是马超的勇猛和马家军多年积累的威望造成的结果。显然,刘备多年逃跑的威望,是比不过马超的勇猛和马家军的威望的。所以,成都一役,马超是立了大功的。凭借家室和大功,封个左将军是非常正常的。


黄忠最耀眼的功劳就是阵斩曹魏西线统帅夏侯渊了。斩了夏侯渊,曹操一看不行,还得自己亲自上,但是亲自上,还是没有阻挡刘备得到汉中。所以说,黄忠凭借阵斩曹魏统帅这个大功,封个后将军也是非常正常的。

赵云作为刘备的侍卫长,很多时候跟随在刘备左右,或者后方,冲到前方也是跑去救援,比如黄忠被围,就是赵云救出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没有冲在第一线的赵云,功劳相比黄忠就小了,斩的都是小兵或者一些没啥名气的将领,跟夏侯渊的身份差远了。造成了赵云的功劳相对小一些。


这样分析下来,关张马黄赵的排名,也并没有委屈赵云。也不存在没有被刘备重用之说。相比刘备对马超的处处提防,翊军将军赵云还是非常受刘备重视的。最后的托孤也是让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务负朕言”。后人就解释说:你帮我看好我的孩子哈,防着诸葛亮啦。不要让诸葛亮夺了刘禅的位置喽。这当然是后人的解释,但是也看出,刘备对赵云的重视,关键时候,还得赵云保护刘禅呀,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好了,我们已经分析出,刘备对赵云还是非常重视的,作为侍卫长,不管是守护刘备本身,还是守护刘备的儿子刘禅,赵云都是尽职尽责的。

之所以没有出现康熙皇帝外派侍卫长做封疆大吏的局面,也就是大家讨论的赵云没有受到刘备重用的说法,关键是刘备的地盘就那么一点呀。早期,没法跟关羽争荆州,荆州丢失了,就剩益州一个地方了,直接归皇帝自己统领了,到哪里做封疆大吏呢?


或许刘备也在想,如果我能够一统天下,就重用赵云,分一州之地给赵云做封疆大吏。



萧子北


刘备一直很信任赵云,但是信任不代表重用。

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最直接的表现为死前把家人托付给赵云。

刘备对赵云的不重用最直接的表现为称王后对其他将领都大加封赏,但却不封赵云。


刘备称王后对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张飞封为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候。马超封为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魏延封为镇北将军。对赵云却没有封赏。这无疑是对赵云的冷落。而赵云以前护卫刘备和家眷的工作已经被吴懿和吴班所取代。翊军将军有名无实。


我认为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赵云背后没有势力

刘备手中的兵马派系林立,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代表了刘备自己的势力,黄忠、魏延代表了荆南派系。马超代表了西凉派系,但是赵云出身布衣,没有派系。让赵云去领导其他派系的军队会平白生出嫌隙。在刘备势力的早期,将军们都是带着军队投靠的,各个将军手下的兵大都是各自的旧部,就算任命赵云去领军刘备也不会把其他将军的旧部分出来给赵云。,这样会让其他将军心生不满,善于统御人心的刘备是不会这样做的。因此赵云是没有条件去独领一军的。


第二、赵云正直,刘备虚伪

虚伪的人害怕面对正直的人,正直忠义的赵云如一面镜子照得刘备自惭形秽。所以刘备虽然信任赵云,但是心里始终有一根刺。

刘备从小有成为天子的志向,起兵后号称匡扶汉室,其实也是为了自己争天下。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拿着大义名分这本是没有错的,但是他对结义兄弟都如此口不应心,这就是刘备最大的虚伪。相比之下曹操则正直豁达的多,当年曹操矫诏起兵,就明明白白地和大家说这是矫诏但是比真的还真。

赵云忠义,不但忠于刘备,更是忠于汉室。早先追随刘备的时候赵云就立下誓言-终不背德也。赵云之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一位勇冠三军的名将,也是非常贤德的大臣。

赵云相信刘备是忠于汉室的。因此当刘备每每为自己考虑的时候,赵云都站在刘备的角度在为汉室考虑。他以为自己这样做是在为主公分忧,其实却是在给刘备添堵。赵云的意见很多时候会让刘备的不爽,可是刘备却不能发作,久而久之心里就对赵云心生厌恶之心。同时赵云的表现让刘备不经怀疑赵云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自己。保险起见自然也不会给与赵云更多的权利和兵马。万一有一天赵云为了汉室反了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三、赵云性格耿直,被蜀汉官员们孤立了

刘备在征战西川的时候许诺攻破成都之后,众军可以任意劫掠。并且将豪宅和土地分赏给手下的文臣武将。众将非常高兴,可是赵云却劝谏刘备,说我们应该把土地和财产还给百姓,这样百姓才能欢迎我们。刘备最终采纳了赵云的意见。赵云这次劝谏刘备断了许多文臣武将的财路,因此在蜀汉势力里面有被孤立的趋势。


第五点、赵云两次反对刘备

领导都喜欢听话的手下。

上面已经说了赵云对刘备的第一次劝谏,虽然刘备最终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但是赵云却因此得罪了刘备账下的文武官员,也让刘备心里颇为不快。

关羽死后,刘备决意起兵伐吴,赵云再次进言,我们的目标是匡扶汉室,曹丕篡汉自立,我们为什么不去讨伐魏国,而去讨伐吴国呢?刘备这一次没有采纳赵云的意见。并且作为伐吴的反对者,刘备没有让赵云统兵出战,而是调遣到江州,从此受到冷落。


第六、赵云的政治错误

刘备称帝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讨伐东吴,可是赵云却以匡扶汉室需要讨伐魏国为由反对出兵东吴。这就是政治错误了,匡扶汉室本就是刘备竖起的大旗而已,他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夺取天下。赵云用大义来压迫刘备,自然让刘备不喜。

要知道反对刘备称帝的费诗和雍茂一个被贬官,一个被斩杀。相比之下刘备对赵云已经是比较好的了。


综上所述,因为赵云耿直的性格容易得罪人,背后又没有势力,以及犯了政治站队的错误,所以刘备虽然知道赵云忠义,但却没有重用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


三维策论


赵云在蜀汉,绝对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他的人生当中,最为出彩的地方,就是长坂坡一战,七进七出把后主刘禅给救了出来。

按理说仅仅这一次战役,就足以让赵云扬名立万了。

可是,刘备对赵云这个人的评价一直都是不高的。而且刘备也并没有给赵云将军的头衔,说白了赵云在蜀汉始终都是一个杂牌将军。

他甚至连黄忠和马超都不如。

我们都知道黄忠是一个老将,也是半路投奔到刘备这里来的,他在汉中的时候,给刘备立下了汉马功劳,让刘邦对他赞赏不已。马超是在被曹操打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跟随了刘备的。

同时,马车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他在攻打成都的时候,给刘备建功立业过

后来刘备把他们两个以及关羽和张飞都封为了将军。

他们四个也就是历史上的前、后、左、右将军,很显然赵云是不在其行列的。我们所熟知的蜀汉五虎将,是有赵云的。

但是,这终究是演绎里给他的头衔。事实上赵云一直都是一个杂牌将军。

为何对刘备如此忠心的赵云,他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呢。甚至在刘备驾崩的时候,他一直还是在叮嘱诸葛亮,赵云这个人不堪大用。

也许,在刘备看来,赵云仅仅是拥有匹夫之勇,他是不能像关羽,张飞一样做镇守一方的诸侯王的。

甚至赵云连魏延都不如,至少刘邦在汉中的时候,把汉中交到了魏延的手里。这说明刘备是信任魏延的。

也许,能力不足,不堪大任,这可能就是赵云不被刘备重用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赵云之所以不被重用,就是他和刘备的政治理念是不一样的。刘备的一生南征北战,他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当一个皇帝。

但是,赵云自跟随刘备之后,他就想要恢复汉室,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到了刘备当了皇帝之后,他是很不理解的。甚至他是有一点反对刘备当皇帝的。所以,刘备对这样的赵云是没有重用的。

不但是刘备没有重用赵云,就是刘禅登基后,他也没有重用这个昔日的救命恩人,可见,赵云这个人确实是有一点问题的。


汉史趣闻


在<>中,赵云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人物。长坡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忠心耿耿,不慕私利,顾全大局等等,真实历史上赵云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又说,一生不被重用呢?

一,忠心耿耿,一生追随刘备不离不弃。


20O年,一事无成的刘备投靠到当时如日中天的公孙瓒旗下,在这里赵云初遇刘备,一见倾心之下双方誓言永不背叛。自此,赵云用他的一生履行了这个誓言。

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如丧家之犬弃妻儿一路向南惶惶不可终日。这时,赵云发现不见了阿斗,没有人命令的他这样做,包括刘备都是在逃命。赵云凭借着一身武艺和对誓言的忠心,单人匹马逆势向北去救那个生死未仆的小主人。赵云成功了,

赵云用他的勇敢和忠心改写了刘备集团的命运。这是第一次。

刘备和孙权妹妹的婚姻本就是一场政治的产物,基础并不牢靠。然而,孙尚香趁着刘备在汉中撕杀无暇它顾的时候,抱着年幼的刘禅要回江东。不论这一次走是否能回来,刘禅都不能被带,危急时刻,赵云当机立断人把刘禅截了下来。这就是小说中写的赵云截江救阿斗的真实版本。赵云又一次用他的忠心和智慧把一场政治危机化为无形。

二,智勇双全,战场上的赵云不仅勇猛顽强,而且也深通谋略。


219年,汉中争夺战,黄忠和赵云相约去截曹军粮食,约定时间到了不见黄忠。赵云带数十骑前去时,被曹军抱围,赵云力撕杀突出重围后,却发现付将张著没有出来。赵云复返身杀入敌阵,一番撕杀把张著救了出来。这是赵云的勇。

还是在汉中,一日,赵云率军撤回大营时,被曹军一路追赶。到了大营后,赵云让众军士揠旗息鼓。前来的曹军以为里一座空营,当曹军快要接近营寨时,赵云突然发令万齐发,曹军死亡无数,刘备听说后,赞道:子龙一身是胆。这是赵云的智。

所以,赵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

三,大局观强,赵云能超越战场把目光看的更远。


荆州丢失以后,蜀汉上下一片愤恨。包括刘备在内都咽不下这口气。因为,荆州的丢失,不仅是关羽的被杀等脸面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打破了蜀汉的战略规划,使的将来的统一战争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支点。再加上,一部份从荆州过来的将士的鼓吵。

蜀汉内部稍一安定,刘备就把眼光瞄向了东吴。讨伐东吴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针对这种情况,赵云力谏刘备,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魂,则吴自服。

虽然,最终刘备没有采纳赵云的建议,但是在众人却缄默不言,就连诸葛亮都放弃阻拦时,赵云能以一个将军的角度,提出超出他份内的谏言,不能不说,赵云是一个有着大局观的将领。

四,赵云为什么没有被重用。


一个国家就象一架庞下无比的机器,不能说这个机器的某一个零件,这个重要,那个重要,其实,每一个零件都重要,只不过有的零件在核心部位,有的零件在边缘。其作用是一样的。

赵云一生,在蜀汉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长期由于,他担任的是护卫性质的工作所决定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赵云一生很少有象关羽,张飞,黄忠一样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所以,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赵云被封了一个品级较低的翊军将军。

但是,这并不意味,刘备不重用赵云。试想,长坂坡前,大江之上两次救主,都是以赵云的智慧和勇敢化解的危急,换一个人,能否比赵云做的更好更完美呢?刘备一向以识人知人而著名,他难道看不清赵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非也,刘备正是对赵云看的太清楚了,才放心把护卫的工作交给他。

不过,也正因为,赵云距离刘备太近,才使的赵云的才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赵云死后谥号为顺平候,蜀国四十多年中,有谥号的将相只有十二个人。能和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名列一齐,不也正说明了赵云在蜀汉的重要性吗?

综上所述,一生忠勇善战的赵云,明面上看是没有被重用,实际上,赵云所起的作用是它人不能替代的。这也正反映出,赵云是一个完美的人。


一叶小舟168521774


刘备一生不重用赵云,归结起来一共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刘备成为最有权势的人物并开始分化英雄之后,赵云说了句话:现在世界不确定,现在不是这样做的时候。

赵云无法与魏延相比,有些说不过去!在武术方面,赵云先赢了魏延;

在性格上,魏延头头上有一块骨头。我们知道赵云最初是在公孙瓒的领导下被铸造的。

后来,公孙瓒战败后,赵蔡赟有机会去听刘备的指挥。这表明赵云骨子里是一个“忠臣”。

在刘备成为最有权势的人物并开始分化英雄之后,赵云说了句话:现在世界不确定,现在不是这样做的时候。

这并不是说刘备正在为汉朝收复江山。现在世界不安全,刘备没有资格做这种事。

这得罪了刘备手下的所有将军。谁不想得到一份工作,让门楣闪闪发光?你赵云不想当将军,不要干涉我们致富的道路。

所以赵云这样的脾气,不适合呆在官场。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刘备不希望赵云成为一个只会领导军队的将军。

他需要为刘家找一个保镖,赵云无疑是最合适的候选人。

在三国的早期,不缺少可以战斗的将军。

关羽、张飞、马超等人都是世界一流的将军,但是他们保护人民的能力并不好。

赵云曾在长坂坡从第七名救出窦建德,其他人真的不可能这样做。所以刘备打算训练赵云成为刘备的贴身保镖。

综上所述,刘备一生都没有重用赵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