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活著》這本書,是餘華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和“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很多人也許不瞭解《活著》這本書在當代文學中所佔的分量,但是當你捧起這本書,沉浸在餘華細緻入微又絲絲入扣的文字裡,就應該明白這是一本讀無數遍,都能夠有新的觸動和收穫的書籍。

餘華的文字很簡單,但是每一個字背後都別有深意。能夠將現代漢語如此精煉地應用到小說敘述中,現在的作家中恐怕只有餘華能夠做到。

在《活著》這本書中,餘華寫到主人公福貴他爹徐老爺的死。用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場景,福貴他爹是拉屎的時候從糞缸上面掉下來死掉的。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一樣,從樹上飄落,一陣風帶走了他,如同帶走一片樹葉。

臨死前,徐老爺對前來扶他起來的佃戶王喜說:“你先前看到了掉下來沒有?”王喜說:“沒有,老爺。”

徐老爺又問:“第一次掉下來?”王喜說:“是的,老爺。”

徐老爺嘿嘿笑了幾下,笑完了閉上眼睛,脖子一歪,腦袋順著糞缸滑到了地上,就這麼死了。福貴他爹這幾句話有什麼深意呢?餘華為什麼要這樣寫?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首先,從“糞缸上掉下來”呼應了小說中一開始的敘述,可以說是一種前後呼應。

在福貴還沒有把他家的一百多畝地的家產輸光之前,福貴他爹和福貴,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他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碰去的聲音。那時候家境還沒有敗落,他爹走在城裡,城裡人見了他都叫先生。福貴他爹徐老爺是很有身份的人,可是他拉屎的時候就像一個窮人。

餘華在這裡寫了一個場景,福貴他爹喜歡在糞缸上拉屎,幾十年如一日,到了六十歲還能在糞缸上一蹲就是半晌,兩條腿像鳥爪一樣有勁。

在福貴輸光家產後,徐老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挺直腰板地活著,因為徐家已經沒有了半點家產。當以前的那些佃戶看到他,習慣性地叫他“老爺”,福貴他爹輕輕一笑,像他們擺擺手說:“不要這樣叫。”

福貴他爹知道自己的處境,而且也能坦然接受這一切,但是他再也不是“徐老爺”了。人一失去底氣,就沒有了以往的精氣神,所以福貴他爹從糞缸上摔下來,死了。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福貴他爹從糞缸上摔下來,象徵著徐家的家道中落。

福貴他爹在得知福貴輸光了家產後,還說了另一段話:

“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小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到了我手裡,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裡,鵝變成了雞,現在是連雞也沒啦。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啊。”

徐家以前有兩百多畝的土地,福貴他爹年輕的時候也和福貴一樣是個吃喝嫖賭的浪蕩子,輸光了一百多畝地的家產;到了福貴,他和他爹一樣,又輸了一百多畝地的家產,因為兩個敗家子,徐家傾家蕩產,什麼都不剩下了。

在福貴輸光家產,把老房子也抵押出去後,福貴他爹說:“我還以為我會死在這個房子裡。”現在,連房子都沒有了。福貴他爹是一個地主,活了六十多年,從來沒有體會過什麼是窮人的日子,現在再去做一個窮人,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餘華安排了他的死亡。剩下的苦日子,只能讓福貴這個年輕力壯的敗家子來扛。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最後,餘華在描述福貴他爹的死亡,借用了四歲的鳳霞的一句話——他被風吹落下來的。

風吹落葉,是自然的消亡;福貴他爹的死,猶如枯枝敗葉一般,他是舊時代的人,已經被接下來的新時代所淘汰。然而,鳳霞這個小孩子對於爺爺的死亡,卻沒有半點悲傷之態,在她眼裡,爺爺的跌落就是樹葉飄落一般,出自一個孩子的童言無忌,更加讓人覺得無奈和心酸。

一個四歲的孩子懂什麼呢?鳳霞不知道,她再也不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了。對於家道中落這件事,在徐家祖孫三代人的反應上各不相同。

福貴他爹理解了福貴,就像理解年輕時候的自己,所以他傾家蕩產讓福貴用三擔銅錢還完了賭債,只是想讓福貴明白“祖宗掙錢不容易”的道理;對於福貴自己而言,作為親手毀掉這個家的始作俑者,他只是覺得有氣無力,他失去了這個家庭賦予他的身份和地位,他還沒有想好以後該怎麼辦。

但是在四歲的鳳霞看來,作為一個兒童的視覺,一切和以前沒有什麼分別。就算是爺爺的死亡,也只是被風吹下來了而已。

餘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出發,闡述了一個道理:無論是錢財的消散還是一個人的死亡,其實都是自然而然的,無可避免地發生的,就像一陣風會吹落一片樹葉。

以上,就是餘華在這一場景中獨特敘述背後的深意。

《活著》一書中,餘華寫福貴父親的死,如風吹落葉,有何深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