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越南戰爭之45:老撾危機

1961年1月19日,肯尼迪就職的前一天,他跟即將離職的IKE進行了一次私人會談。會談中IKE告訴肯尼迪,老撾是中南半島的關鍵,如果被蘇聯掌握,美國就只能收手,完全放棄東南亞。

如果仔細看看地圖,IKE這話不無道理。

假設老撾保持事實上的中立而不是被蘇聯掌握,那麼第一,泰國基本無虞。這是美國絕對正牌的盟國,蘇聯影響力被老撾緩衝之後,泰國承受的壓力就很小,這張多米諾骨牌大概率不會倒下。

越南戰爭之45:老撾危機

後話就是泰國北部的金三角地區,那裡的苗共勢力直到80年代才完全消失,而且,泰王藉助的是一支由中國人組成的僱傭軍.……

第二,越南也是美國的正牌盟國,但因為分了南北,所以不是那麼絕對。越盟南下有三個途徑:1、海上。這是死路,因為南越+美國海軍掌握絕對的制海權。

2、正面攻擊。這也是死路,因為在北緯17度上,越南領土的寬度只有區區80公里。退一萬步來說,放棄順化之後,南部50公里處就是海雲關天險。對越盟而言,在如此狹窄的正面攻擊海雲關一線,是不可能的任務。

3、借道老撾南下。這是越盟最理想的路線,因為越/老邊界是山區,交通不便水毀公路是常事,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將自己的人力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而將南越/美國的機械化優勢最大程度地抑制。

如果老撾保持中立,越盟南下的唯一通道就斷了,南越從此高枕無憂。

IKE行伍出身,對老撾的地理重要性看的很準。老撾境內的的胡志明小道在越戰的人員物資補給上,對南越的軍事潰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越南戰爭之45:老撾危機

既然看的準,IKE當然不是沒動作。

當時美國支持的是諾沙萬(Phoumi Nosavan)。他是老撾土著,50年代在法國培訓時跟CIA勾搭上了,回老撾當國防部長之後,1959年底發動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控制了首都萬象。

貢勒(Kong Le)上尉不服氣,1960年8月也政變一次,年底被CIA支持的諾沙萬翻盤,於是貢勒北逃,得到蘇聯等方面的支持。

富馬(Souvanna Phouma)是原政府總理,政變之後就流亡金邊,但他在老撾平民中仍然有不小的影響力,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蘇發努馮(Souphanouvong)是巴特寮黨(Pathet Lao)的黨魁,這是一個親蘇的政黨。

到1961年肯尼迪接手時,老撾是天下三分,蘇發努馮掌握老撾/北越邊境;貢勒掌握北部;諾沙萬掌握萬象跟南部,但控制力很弱民意支持度不行,在三國之戰中處於瀕臨潰敗的態勢。

而且,諾沙萬的支持者只有美國。也許是不願參和的藉口吧,英法兩國認為諾沙萬的正統性不足,他們支持流亡金邊的富馬-------支持蘇系人馬當然不可能,所以支持這流亡在外的前總理。而且,英法強烈反對軍事介入。

支持前總理富馬,英法兩國是一種表態而已:反正富馬又不會打回去所以輪不到自己出兵支持,大不了出點錢給富馬養老。這做法,純粹就是糊弄應付美國,因為這時法國已經離開越南,而老撾距離英國支持的馬來西亞遠的很。

俺猜的哈。

越南戰爭之45:老撾危機

東南亞在1954年9月成立了個叫SEATO的東西,全稱是“東南亞條約組織”,簽署國除了東南亞數國之外,有英法美澳等西方國家。這組織的目的,就是聯防,防止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

就是1961年初老撾面臨的這種情況。

這條約在這裡沒起任何聯防的作用,英法的倒戈讓美國挺難受,如果繼續幹的話,顯得是一意孤行,所以條約在某種程度上反倒是限制了美國的介入。

可對美國而言,控制老撾就能保得泰國南越兩國無憂,是個不錯的發力點,反之則非常糟糕。

當時諾沙萬形勢極壞,要支持他的話,就得出兵。

所以,在豬灣事件、柏林牆跟古巴導彈危機之前,肯尼迪面臨的是這個老撾危機:缺乏盟友的情況下,單方面軍事介入的政治風險比較大。但放手的話,之前的努力就付諸流水,而且將來的泰、越局面就很被動。

IKE的意見,是即便沒有英法等盟國的支持,我們自己也得幹。“如果蘇聯掌握老撾政府,對我們來說將是災難性的。”IKE對肯尼迪說。

肯尼迪沒冒險,在3月23日的記者會上呼籲“我得向美國及世界人民清楚的表明,我們要求的是老撾的和平而非戰爭,老撾政府的真正中立而不是淪為冷戰的爪牙,這中立協議的達成,應是在談判桌上而不是戰場上。”

暗地裡,當然是有支持諾沙萬,希望他能穩住局面以在和談中獲得有利地位,不過,諾沙萬沒意外地繼續潰敗。

一個月多月後的5月3日,貢勒同意和談,但在這段時間裡,越盟已經佔據了老撾南部的交通要道,胡志明小道成功擴展。

南越最終就死在這小道上。

這是肯尼迪上任後的第一個妥協

當真說起來的話,在老撾的妥協倒也可以理解,畢竟是新官上任重擔初承,得有個過渡。而且,老撾也不過是天遠地遠的一個小地方而已,他本人沒有軍事敏感性。不過,後面豬灣事件跟柏林牆的妥協就比較嚴重了,直接被赫魯曉夫藐視,導致古巴導彈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