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2019年我的基金思考总结

嗯,三千字。。。总结与建议在最后

一、择时能力。

经过17、18和19这三年,我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来: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机构没有所谓择时能力。

2019年尤其上半年是大牛市,指数涨了不少,行情交易也火爆,很多投资者赚钱了,但是也有人跟我说19年上半年亏钱了。

我就好奇2019年上半年这个行情咋亏钱,我问买啥了,是不是买啥没有业绩全靠炒作的垃圾股,跟我说买的沪深300之类。

买沪深300上半年能亏钱,你说神奇不神奇。

仔细一问我才知道:买沪深300确实一开始赚钱了,然后就止赢了,然后又开始投资,还是赚钱了,又止盈,最后看到赚钱效应了,一下进来一大笔钱买了基金,然后没几天就遇到上半年的高点了。

这样例子还不止一例,真不是个案。

其实何止是投资者是这样,基金公司错判行情的也不少:上半年行情很好,结果有基金公司在推smartbeta指数基金,下半年大盘震荡,科技股为代表的板块行情明显,有基金公司开始全力推宽基了。

还有18年底19年初时候,行情一般,很多基金公司的基金发行困难,还有基金公司的人跟我吐槽要找帮忙资金时候,帮忙资金说不求赚钱但求不亏,他们公司拒绝了。

幸亏拒绝了,要是没拒绝,19年一季度的大涨行情不建仓,那不呵呵了。

帮忙资金都是机构或是大客户吧,他们也没判断出来:19年1季度大涨。

当然我也没判断出来,我非常坦诚。

二、喜好

我不知道各位关注长安基金没有,长安基金旗下的长安裕腾和长安鑫益这两个基金三季度时候合计规模就一百多亿了,你想长安基金作为一个基金公司三季度时候总共不到150亿。

大家看到这两个混合型基金有啥特点:混合型基金的收费1.2%,纯债基金的仓位(股票仓位2019年很低,有时候甚至低于0.5%,相对体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说是纯债基金没问题),基本上不调整的走势。

我个人认为长安基金的这两个基金甚至比华宝的科技ETF还现象级,大家可以看看这是其中一个基金C类份额的申赎情况,投资者很喜欢这类基金,还频繁交易,反正C类份额。

2019年我的基金思考总结

这两个基金的C类份额费用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一个是1.5%,一个是1.95%,费率可以说是很高了。

你要想想投资者为什么可以接受C类的高费率,

长安基金充分抓住了一个用户心理:投资者需要理财需要赚钱,更需要波动不大的赚钱,哪怕赚钱赚的慢点费率高点,也别亏钱。

其实想想前几年的P2P也是,为什么很多P2P能吸金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其实也是P2P抓住了投资者想赚些安心钱不想亏损的心理。

再想想为什么2019年可转债。股民如果每只可转债都打新,算下来一年差不多能赚四位数,你考虑到很多中国股民、基民帐号里面没多少钱,说实话大部分股民买不起一手$贵州茅台(SH600519)$,所以不少人收索2019年股民最好的赚钱方式可能真就是把全家人的账户都开了,让全家人都打新可转债。

我知道几个人,全家帐号都开了,全家帐号算下来打新可转债赚五位数,啥猪肉涨不涨价,没啥风险赚五位数,车厘子都买得起,在我们胶州这样县城这等于加薪不少,你就懂了为什么现在可转债为什么这样火。

我是很服气长安基金这点,充分把握住了这个用户心理,长安基金赚这些钱是应该的,人生有些道理,想明白就可以走的很好,基金领域也是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前几天看到一篇2018年年初时候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的专访,我复制过来两段内容:


刘晓艳告诉同事,在给客户计算投入成本时,不仅要看投入了多少资金,还要考虑波动带来的焦虑感。

  “要思考如何减少波动性,从而解决获得感较低的问题。”刘晓艳说,“老是将问题归结于客户不能长期持有,这种认识不太对,因为波动性总是挑战人性的底线。”

我肯定是没见过刘总,但是非常认可这两段话。我认为中国公募基金需要有在基础资产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尽量提供低波动的基金产品。


三、选择与费率

2019年很多人强调低费率,说买指数基金要选低费率。

我跟大家说这是扯蛋,选择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费率。

大家看看今年你选择沪深300或是上证50指数能赚30%多,选择中证500只能赚20%多,选择创业板指数能赚40%多,你要选择了恒生指数就一般,选择中证白酒收益则很高。而今年很多smartbeta指数基金表现也是很惨。

真的,费率什么都是后话,选择才是真,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是个分级母基金,很多投资者还是喜欢。15年时候很多投资者都买分级B,费率更高,为什么还是受欢迎。

做好选择然后才是同等情况下选费率低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选择一只指数,还是选择沪深300指数吧。$沪深300(CSI000300)$

四、逆反心理

其实这两年赚钱机会很多,但是有个别人总有逆反心理。18年发CDR基金时候,一些人不买,19年发日本ETF和科创基金时候,一些人不买,不买也就罢了,还要劝别人不买,老以为买这些基金就是被割韭菜,还专门有自媒体为了讨好这一小部分人,还要写出我为什么不买XX基金的文章。

比如前一阵浮动管理费基金也是这样。

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很多投资者是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一些自媒体以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买不买。

这个对也不对,对是从他们自身角度去分析,自己水平高,就没必要买这些基金,不对的是很多投资者没有太多投资能力的,那么他们买就没问题。

比如CDR基金主要销售渠道是银行端,超低费率加3年封闭适合部分存三年期存款的人,科创基金也是适合想投资科技类企业但是没时间去研究的人。但是有些人非要从自己角度出发去说不要买,要多为别人考虑。

各位投资者要仔细分辨这些声音。

五、冠军基金

广发基金的刘格菘不是拿了公募基金冠军吗,个别记者或是自媒体就开始写刘格菘了,说刘格菘各种厉害,各种水平高。我就纳闷了,要是真厉害真水平高,你们19年年初咋就不慧眼识珠推荐刘格菘,非要等刘格菘19年业绩快翻倍才推荐。当然你知道,我这段话不是diss刘总,说的是自媒体。

其实大部分人也都是看排行榜买基金,刘格菘基金上半年不也是赎回很多,甚至2019年业绩翻倍的广发双擎基金规模上半年沦落到五千万以下,一季度和二季度都是五千万,而刘格菘前几天发的基金却火爆的确认比例只有3%多一点。

对,没错,都是同一个基金经理刘格菘。

其实机构也没选出刘格菘,哪一个机构19年年初就选择刘格菘了?不好意思,不知道。

所以说实话如果突然出来一个业绩基金经理,大部分人大部分机构没有提前预判能力的,其实也是看排行榜买基金。

更多内容——很多基民还是看排行榜买基金

六、长牛与专业

反倒是一些之前就不错的基金经理,今年表现也不错,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虽然没有拿第一,但是也没让大家伤心,核心资产行情,谢治宇管的兴全合宜仓位不高也跑赢沪深300,而他仓位高的兴全合润涨了六成,朱少醒的富国天惠今年收益也是六成多。我反正都挺满意,长牛基金经理的业绩稳定性还挺好。

比如19年医药基金大牛,前几年表现就不错的中欧的葛兰业绩就很好,招商的李佳存业绩也不错。

今年医药板块大分化,主动型基金经理大放光芒,现在看看主动型医药基金经理都是多年医药投研经验,甚至上学时候就是有医学背景,现在医学博士当医药基金经理的就好几个了。

总结与建议:

1、大部分人甚至机构也没有准确的择时能力。

2、投资者需要赚钱,更需要低风险的赚钱。

3、要关注费率,但是选对大品种更重要,选对品种才去关注费率。

4、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选一只指数基金定投,那么就是沪深300。

5、大部分人还是看排行榜买基金。

6、对于一个新冒出来的业绩拔尖的基金经理来说,大家也基本上提前预判不出来。

7、一些之前业绩就表现稳定的基金经理,2019年业绩都还让我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