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左轮手枪有何优点和缺点?

军武小咖


柯尔特左轮手枪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说起左轮手枪,大家都不陌生,在影视作品、游戏中这种枪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而它也确实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左轮手枪的历史。

左轮手枪的广告

左轮枪的由来

左轮手枪是在19世纪由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所发明,由于其装弹时,弹筒从左侧摆出,因此中文译名左轮手枪(其实转轮手枪更加贴切),此枪一出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枪,它一改当时手枪不能连发的窘境,并让后来赫赫有名的柯尔特公司捞到了第一桶金。

左轮枪比起当时的主流——燧发手枪和火绳手枪有巨大的优势,它可以通过击发一次可以联动转轮使得枪直接处于待激发态,并且弹筒可以外露,很容易处理瞎火弹,性能非常可靠,因此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都是美军装备的武器之一。

虽然它的优点颇多,但比起后来更先进的半自动手枪,它的射速低、精度差、弹容量低,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退役。但由于其高度的可靠性,美国部分地区的警察仍然装备着左轮手枪,某些特种部队也将其作为备用手枪。

经过改进的左轮手枪

西部拓荒的利器

虽然目前左轮手枪已经逐渐淡出了军武范围,但各种西部片和游戏里,我们还能得以一窥它的真容。

在西部拓荒时期,上到政府的警探,下到小偷、流氓,腰间大多都别着一把左轮枪,如此大的装备量,与其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不开。

《荒野大镖客2》较真实的还原了当时西部的生活

19世纪美国的西部还远没有当今发达,人口也很稀少,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许多野兽,比如美洲狮、狼、熊等生物对美国人来说是相当大的威胁,还有被驱赶到密林深处的原住民,他们拿着弓箭反抗这些侵略者。

西部牛仔的生活

然而比起这些威胁来,自己人的威胁显然更大,在地广人稀,缺乏法制的西部,不少不法之徒乘机巧取豪夺,为了保证自己生命财产安全,大家也只好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而左轮手枪相对来说携带方便,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骑马放牧都很方便使用,并且可靠耐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不容易出现故障,因此深得西部人民的喜爱。

奇特的射击方式

左轮手枪的射击方式也与之后常见的半自动手枪不同,在射击一次后,必须重新用拇指拉起击锤一次,才能进行下一次射击,因此左轮枪的射速和使用者的指力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警察也使用过左轮手枪

为了能提升射速,西部神枪手们发明了“速射”这种射击技巧,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左手直接放在击锤上,缩短拉起击锤的时间,从而提高射速,《守望先锋》中的麦克雷也正是使用了这种速射技术。

午时已到!

左轮枪的射击姿势也很独特,由于其强劲的后座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牛仔们很难使用标准姿势射击,于是他们广泛的采用了腰射的姿势(有点类似于AK的腰射)。这种姿势配合上速射技巧,经常能在西部片中的决斗场景里见到。

大威力左轮枪

结语

左轮手枪在武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许多方面这种历史近200年的手枪依然在继续发光发热。


桌面战争兵棋


狭义上的左轮手枪是转轮手枪的一种,由于其装填的时候弹巢是向左摆出而得名(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不过是在很多地方,左轮手枪都被误当成了转轮手枪的别名,所以我们这里姑且认为题主问的左轮手枪是广义上的定义,即代指所有转轮手枪。

转轮手枪这种武器自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了近200个年头,总体来看,已经是不如自动手枪了,所以这里先说说转轮手枪的缺点。

首先转轮手枪最大的缺点就是弹容量少,大多数转轮手枪弹巢都只能容纳6发子弹,少部分为5发或7发,部分小口径(如.22LR子弹)的可容纳8发。这种弹容量放在一战二战时期还算说得过去,毕竟当时大部分自动手枪也没多到哪去,比如M1911A1是7发,托卡列夫、鲁格P-08和瓦尔特P-38都是8发。

不过70年代以后,各国研制的自动手枪普遍采用了双排弹匣,弹容量大增,除了格洛克17的17发弹匣外,大部分新型全尺寸自动手枪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15发弹匣,如贝雷塔92系列、CZ-75、西格绍尔P226等,这种情况下转轮手枪的6发弹容量就显得完全不够用了。

而且转轮手枪在装弹上也不如自动手枪,自动手枪发展成熟之后,基本都是使用弹匣供弹,换弹很方便。但是转轮手枪就不行,必须一粒一粒地装,虽然后来发明了半月形、圆形桥夹和装弹器,可以一次装多发子弹,但是携带上还是不如弹匣便携,更不用提有些转轮手枪还是原始的装填口供弹,要打开装填口的装填活门,用退壳杆退弹壳再装一发子弹,然后把转轮转到下一格如此重复,装填效率更是慢的要死。

除了这两个问题外,转轮手枪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漏气。这是转轮手枪的结构所决定的,其弹巢转轮最前端跟枪管末端难免会有空隙,火药燃气就会从中漏出了。漏气一方面会降低子弹的威力,另一方面也会限制持枪姿势,如果持枪姿势不正确,双手持枪的时候左手手指正好放在那个空隙旁边,那么泄露的火药燃气会直接把手指炸断,非常吓人。

漏气还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使得转轮手枪不适合装消音器,因为就算枪口装上消音器,空隙处泄露的火药燃气依旧会发出巨大的噪音,装了也白装。由于漏气问题是源于转轮手枪的结构,所以大部分转轮手枪都是放任不管,要使用者自己注意。不过也有例外,就是俄罗斯纳甘M1895转轮手枪,也就是吃鸡游戏里的那个“R1895”,其有特殊的结构设计,在扣下扳机时弹巢转轮会向前移动,尽可能的贴近枪管,减小空隙,此外还使用特别研制的埋头弹,在漏气问题上算是处理的比较好,所以也有人给它装上消音器当消音手枪用。

说了这么多缺点,其实转轮手枪也有自己的优点。以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转轮手枪不用担心卡壳,碰到哑弹也可以立即转到弹巢转轮下一格,所以可靠性比自动手枪好,个人以前也相信这种说法。但是现在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转轮手枪不卡壳,但是也会卡轮,毕竟只要是机械就难保不会出故障,而把哑弹转到下一格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如果这发哑弹是迟发火弹,在转到下一格的时候突然击发,由于没有枪管,就会导致炸膛,非常危险。

转轮手枪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在于它可以使用各种千奇百怪的子弹,因为自动手枪多数是把弹匣置于握把里,因为人手尺寸限制,不能用尺寸太大的子弹。但是转轮手枪就没有这个限制,所以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最大威力手枪排名,转轮手枪基本上占了龙头地位。

比如说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量产手枪,M500转轮手枪,枪口动能超过3500焦耳,几乎和7.62X51mm全威力步枪弹一个级别,在它面前连沙漠之鹰都要甘拜下风(后者枪口动能近2000焦耳)。如果你嫌M500还不过瘾,奥地利还有一款叫PfeiferZeliska的转轮手枪,枪口动能超过6000焦耳,称之为手炮都不为过。


晨曦谈兵


转轮手枪的优点是1理瞎火弹简单2不会抛出弹壳,适合小空间作战和,也不会伤到无辜群众。3可以使用超大威力弹药

缺点 1漏气 2弹容量少3扳机叩击力量大,影响射速和射击精度

优点介绍

1处理瞎火弹简单

转轮手枪与自动手枪的装填原理不同,自动手枪装退壳上膛的的能量来自前一发子弹的火药动力,也就是如果第一发是臭蛋没能成功发射的话,就无法自动退壳上膛,射手需要手动滑动套筒退出臭蛋后,重新叩击发射。

自动手枪装填


方式

转轮手枪装填方式

转轮手枪的转膛能量则全部来自射手的扣动扳机的力量,如果是臭蛋,射手只需再扣动一次扳机就可以发射下一发子弹。

2不会抛出弹壳

转轮手枪射击完之后弹壳依然留在弹巢内,在装填新的子弹时 ,才会取出弹壳。

转轮手枪退弹示意图

不会抛出弹壳有两个优点,一是适合在屋内 地道内这些狭窄空间作战,不会出现弹壳伤人的情况。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组建的地鼠部队(专门用于地道作战的部队)


就是使用转轮手枪,避免出现弹壳在狭窄的地道内伤到己方人员的情况。

二是适合警察在闹市区开枪,不会伤到周围群众。在闹市区用自动手枪射击, 弹壳很有可能误伤到周围的群众,转轮手枪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3可以使用超大威力弹药

现代自动手枪的弹匣都是装在握把中的,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枪支的整体平衡性,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装不了太大的弹药,而转轮手枪使用弹巢装弹,不用考虑握把,方便设计成使用弹壳较长、装药量较大的子弹,而不用像自动手枪那样考虑握把尺寸。


M500使用的.500马格南手枪弹(12.7*41mm),子弹全长超过5.8cm,这要是装在自动手枪里,那只有巨人可以使用了。


缺点

1漏气



转轮手枪的枪管和弹巢是分开的,无论加工多精密都会存在缝隙,子弹的火药其他会从这些缝隙里泄露,而火药气体泄露会造成子弹威力下降,也可能对射手造成威胁。

火药气体有时候是很危险的

火药气体的泄露也会造成弹丸的初速降低,像m1917转轮手枪和m1911都是使用.45acp手枪弹药,m1917的枪管更长弹丸初速却比m1911低(m1911弹丸初速253m/s,m1917的弹丸初速231m/s),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转轮手枪威力较小。



m1911与m1917

2弹容量少

受制于弹巢的限制,大部分转轮手枪的弹容量也就在6-7发左右,而现代格洛克系列手枪在不装扩容弹匣的情况下都接近20发了。

3扳机力量大,影响精度

转轮手枪的转膛能量则全部来自射手的扣动扳机的力量,和火药后坐力为装填动力的自动手枪相比转轮手枪的扳机力量要大的多,对精度影响也较大。


伦敦上空的喷火


这个怎么样



小冬资讯


左轮手枪也就是转轮手枪。转轮手枪,顾名思义,是一种带多弹膛转轮的手枪。转轮手枪是手动装填弹药的,子弹打光后就得退壳和重新装填。有三种方法将转轮退出枪膛,最常用的是转轮摆出式,就是将枪身向左或向右甩动,使转轮甩出。向左甩出的叫左轮手枪,向右甩出的叫右轮手枪,还有一种铰链式的,因为结构不稳定,所以使用的很少。但是,从古至今,右轮手枪基本上没有,所以,左轮手枪成了转轮手枪的代名词,甚至比转轮手枪这个词用得还响。




自动手枪出现后,左轮手枪的此弱点很快暴露出来:弹匣容量少、枪管与转轮之间有间隙、初速低、重新装填时间长,威力较小。所以,作为军队的正式装备,左轮手枪逐渐被自动手枪所代替。但是,由于该枪有一个特殊优点——可靠, 特别是对瞎火弹的处理既可靠又简捷,所以,在些国家的陆军装备中,仍给它保留了一定的地位。 而且美国和西方些国家的警察对左轮手枪也情有独钟,他们认为,手枪是面对面使用的近距离武器,一定要可靠,左轮手枪一旦瞎火,只需再扣次扳机,那发“臭弹”便会转到边,可以立即补上一枪。而自动手枪遇到这种情况,要退弹是来不及的。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65280455807336973/?iid=63518940700&app=news_article×tamp=1552228178&group_id=6665280455807336973

这是量子关于左轮手枪故事的文章《浪漫复古的转轮手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量子聊军武


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咔嚓一下”。幸运的话,一声过后什么事也没有;不幸运的话,一声过后,立马倒地!这个游戏称之为俄罗斯轮盘堵,作为一种堵命的游戏,据说来源于一战时期的沙俄士兵,他们用这种游戏来助兴。不得不说,战斗民族的助兴方式非一般的“爽”!

也正是这一游戏经常出现在电影中,让左轮成为了很多人最熟悉的一种手枪。虽然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手枪,但不少人仍然对于左轮情有独钟!

左轮手枪其实原意叫转轮手枪,左轮这一名称是在中国出现。因为转轮手枪的那个转轮,为了配合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右手的习惯,基本上是向左边摆出,因此传到中国后,它就被称为左轮手枪。大概很多人不知道,左轮手枪的鼻祖其实是燧石枪。

在此基础上,英国人1818年又发明了转轮燧石枪。不过那个时候的转轮手枪,是多个枪管并存,由于无法防止转轮逆转,这款转轮手枪的实用价值并不是很大。一直到1835年,经过美国人的改进之后,才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轮手枪。

不过,它在半自动手枪诞生之初,便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相比于半自动手枪,左轮手枪的装弹量少,一般只有6发,最多的也只有7发。而半自动手枪是用弹匣装弹,因此装弹量要远胜过左轮手枪。即便是一二战时期的的8发装弹量,也要比左轮装弹要多。现在的自动手枪,装弹量大都在15发,左轮与之对比起来,完全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而装弹量多少,其实还跟装弹方式有关系。左轮手枪装弹,必须要一颗一颗的装,虽然后来也针对此发明了一些装弹器,一次性可以装多发子弹。但是与自动手枪的弹匣对比来看,装弹速度上,远不如弹匣装弹。

并且左轮手枪会出现卡轮的现象,如果遇到一颗子弹延迟发火,情况更严重,很有可能会发生炸膛的现象。而自动手枪遇到这种情况,只需要拉下套筒,就可以将故障排除!不过在卡壳上面,左轮手枪似乎更胜一筹。卡壳是指空弹壳没有顺利弹出,左轮手枪转轮上每一个弹孔放一发子弹,所以即便是卡壳,也能继续发射。而自动手枪如果遇到卡壳,就需要处理之后,才能继续发射!也因此,美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警察,到现在,还在使用左轮手枪,这对于近距离作战的他们来讲,还是非常靠谱的!

此外,左轮手枪的枪管和转轮之间有缝隙,在射击时会有冒烟与漏气的现象发生。如果在射击时不小心把手放在空隙那里,就可能会伤到手,严重的还可能直接炸断手指。并且因为漏气的原因,左轮手枪也不能装消音器。即便是装了消音器,因漏气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声音。

还有一点,就是左轮手枪的扳机力。早期的左轮手枪采用单动发射,也就是说在第一发子弹射出之后,就需要扣下击锤,才可以射出第二发。虽然之后为其设计了一个联动机构,能够通过扣动扳机带动击锤,但是,这种方式又让增加了扳机力。据了解,我国的05式左轮手枪,它的扳机力可以达到50N,关于这点,可以用食指连续拎起放下5公斤的物体来感受。而自动手枪是凭借火药燃气来让击锤压下去,很明显,自动手枪使用起来更轻松一些!

综上所述,左轮手枪与自动手枪相对比来看,缺点要远远大于优点。并且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它的优点在自动手枪面前,早已经不是什么优点了,自然要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将会完全退出,成为一件收藏品而存在!


悟空在哪里


左轮手枪,称转轮手枪比较科学,为了配合大都数人使用右手的习惯,设计成向左90度转出弹仓,以方便再次装填子弹。

目前,除了警察依然装备此枪,一般军队已极少装备转轮手枪,毕竟15发容弹量的手枪,不仅射程比左轮手枪远,而且火力也更为凶猛。

左轮手枪,采用蜂窝状弹巢供弹,大都采用6发子弹,扣动扳机射击时,转轮会自动转动,弹巢中的子弹刚好对正枪管飞出,当弹巢内的子弹射完后,将转轮向左摆出,进行退壳和重新装填子弹。

左轮手枪,不似弹匣供弹的手枪,当偶尔遇到子弹哑火时,就不能射击了,不得不重新拉套筒,将哑弹从枪膛内退出,把新一发子弹推上膛,尽管耗时可能并不长,但由于停止了射击,尤其是在双方激烈枪战时,对哑弹的射手非常不利。

此外,弹匣供弹的手枪,碰到卡壳,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枪,卡壳和哑弹不一样,是指空弹壳没有抛出枪外, 而跟新上膛的子弹发生干涉, 最终把枪机卡死的故障。

而左轮手枪,就不必担心有哑弹,不存在什么子弹卡壳现象,不需要退所谓的哑弹,再次直接击发,便能射出下一发子弹,在关键时刻,左轮手枪就是靠得牢,对瞎火弹的处理既可靠又简捷。

当然,左轮手枪相对于弹匣供弹手枪的优点非常明显,同时左轮手枪缺点也非常突出,那就是容弹量太少,一般蜂窝弹巢内只能存放6发子弹,在与对手互射时,碰到对手是15发容弹量的自动手枪,左轮手枪区区6发子弹,火力持续明显不足。

另外,由于左轮手枪的枪管与转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射击时会冒烟和漏气,特别是重新装填时间长,初速低导致弹丸威力小。

持左轮手枪者,由于弹容量少,所以一般不会主动进攻对手,大都是用来自卫防身的。


现在,左轮手枪在军界几乎绝迹,但许多国家的警察却依然保留了此枪,譬如美国警察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佩戴左轮手枪,认为作为近距离武器,左轮手枪一旦瞎火,只需再扣一次扳机,即可补上一枪,而自动手枪遇到突发情况,要退弹根本就来不及;有意思的是,中国警察也开始装备左轮手枪了,属于建国以来第一次,可能看中的就是左轮手枪的动作可靠性。



国平军史


最大的一个优点:不会卡壳!

其他的都一般了,装弹量不多,换子弹也麻烦。但是皮实的很,性能很稳定,尤其是因为不会卡壳,有臭蛋不影响下一发击发。转轮手枪1846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使他时来运转,在陆军上尉S ·H·沃克的支持和合作下,柯尔特在 家乡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重建了自己的公司,他设计制造的0.44英寸M1847式转轮手枪被美国联邦政府大量购买。当然,柯尔特的转轮手枪也确实使美军得心应手。战后,柯尔特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很快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大公司,至今,该公司在世界上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左轮手枪

力。

与其他所有枪械不同的是,转轮手枪的枪管和枪膛是分离的,转轮手枪通常由 3部分组成:枪底把、转轮及其回转、制动装置和闭锁、击发、发射机构。枪底与一般枪上的机匣相类似,上面开有许多槽孔,以便将所有的机构和零件结合在一起,如枪管、框架、握把等;转轮、回转和制动装置通过回转轴固定在框架上,转轮既是弹膛又是弹仓,其上有5~7个弹巢,最常见的是6个,故人们又把这种转轮手枪叫“六响子”;闭锁、击发、发射机构是转轮手枪最复杂部分,按动作原理可分为单动式和双动式。单动式在发射时要先用手压倒击锤,使它处于待击状态,然后扣动扳机射击。双动式既可用手压倒击锤使之待击,也可直接扣动扳机进行自动待击的射击。早期的转轮手枪多属单动式,而后期的多属双动式。

转轮手枪是手工装填弹药,子弹打空之后就得退壳或重新装填。有3种方法将转轮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转轮摆出式,就是将转轮甩向左侧或右侧,甩向左侧的叫左轮手枪,甩向右侧的叫右轮手枪,但是,从古至今,右轮手枪基本上没有,所以,左转手枪成了转轮手枪的代名词,甚至比转轮手枪这个词用得还响。

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更是风靡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和生产这种手枪,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

左轮手枪



麻绳力工张老三


转轮手枪是一种上古时期的火器,优点么……基本没有,缺点倒是一大堆。不过这也很正常啊,要是转轮手枪还有一大堆优点的话,干嘛被现在的自动手枪淘汰的那么彻底呢?今天嘛,战甲菌就来说说这个转轮手枪的缺点、缺点以及缺点好了。



转轮手枪的第一个缺点,就是弹容量低。当然在十九世纪那会儿,比起一票单发的手枪来说,转轮手枪的弹容量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一大票结构成熟的自动手枪相继出现,狠狠地打了转轮手枪一巴掌。即便是像M1911这种很老的手枪,弹匣容量都高达7发,更别提后来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弹容量更是高达13发,分分钟秒杀转轮手枪。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第二个缺点,转轮手枪漏气。要知道,转轮手枪的弹巢就是弹膛,但是弹巢和枪管并没有刚性连接。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次开枪的时候火药燃气总会从弹巢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泄露出来一点,从而导致威力的下降。这也是为什么转轮手枪需要采用一些口径较大的手枪弹的原因。


漏气不光会影响威力,泄露出来的火药燃气还很容易切断射手误放在弹巢上的手指


反观自动手枪,就没有那么多屁事儿


第三个缺点,转轮手枪的弹巢和枪管的对准问题。大家都知道,一般自动手枪的弹膛和枪管都是刚性连在一起的,自然也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转轮手枪的弹膛是可以活动的啊,在早期的转轮手枪上,射手纯粹依靠的是感觉来对准弹巢与枪管的位置。一旦对不好,轻则威力大减、子弹乱飞,重则直接炸膛,威胁射手安全。



在十九世纪,一位传奇的军械大师塞穆尔·柯尔特发明了一套小装置,通过一套棘轮和凹槽来固定住转轮手枪的弹巢。但是这套装置的可行性在加工的精雕细琢之下才能勉强合用。换言之,一旦这套装置被磨损了,那么弹巢对不准枪管也就很正常了。


红圈中的就是棘轮


和凹槽相互配合,使弹巢定位


第四,转轮手枪令人尴尬的换弹速度。要知道,转轮手枪的弹巢可以兼具了弹膛的功效,换言之弹巢这就是一个固定弹仓,必须要在换弹之前推退弹杆,把弹壳给推出来,然后再一发一发的把还没有发射过的子弹慢慢装填进去。这样一来,无疑延长了火力空白时间。反观自动手枪呢?把弹匣取出来再放一个新的回去,也就一两秒的事。


自动手枪和转轮手枪谁换子弹的速度更快,心里没点儿AC之间平均数?


第五,转轮手枪令人诟病的射速和扳机力。转轮手枪在刚出现的时候,的确以火力凶猛而著称。但是放在二十世纪初,这一套可就行不通了。最早的转轮手枪还是采用的单动发射,换言之在打出一枪之后,必须还要扣下击锤才能打第二发。尽管在后来,转轮手枪又设计了一个联动机构,可以通过扣动扳机来带动击锤,从而不需要去压击锤了。



但是这样一来,扳机力就大大增加了。在联动发射时,我国的05式转轮手枪的扳机力高达50N。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小伙伴们可以用食指关节连续提起放下一个五公斤的重物来感受一下。反正战甲菌在联动情况下打05转轮手枪的时候都费了点儿功夫才打响的。



这么沉重的扳机力,既然也会引起射速的降低。而自动手枪可就没那么多屁事儿了,套筒的后座就可以把击锤给带下来。换句话说,转轮手枪的击锤是依靠扳机力压下来的,而自动手枪的击锤可是依靠火药燃气压下来的。孰优孰劣,各位心中肯定有AC之间的平均数了。



还有就是,转轮手枪虽然不会卡壳,可他娘会卡弹轮啊。不仅仅是卡弹轮,在遇到延迟发火弹的时候,转轮手枪就很危险了。要么你把手就这么一直举着,要么这发子弹被转过去了之后,在弹巢中直接炸膛,你们自己选一个吧。相反,要是自动手枪遇到瞎火弹或者迟发弹,直接拉一下套筒就可以排除故障。孰优孰劣,想必各位心中早有AC之间的平均数。


遇到迟发弹的转轮手枪就变成这样了


我是战甲装研菌,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战甲装研菌


左轮手枪原名是转轮手枪,由于弹仓是向左弹出90度而被形象地称为左轮手枪。左轮手枪与自动手枪相比,优点似乎只有处理瞎火弹比较快(只要转一下弹仓即可),其他的如容弹量、射速、威力、携行便利性等等都与自动手枪(习惯称法,实际上是自动装填的半自动手枪)的差距越来越大。

左轮手枪的容弹量通常只有6发,极少数为12发,而自动手枪的容弹量最低也在6发,多在7-17发,少数可达20发甚至33发(格洛克18型),火力持续性明显超过左轮。从我打过的5款自动手枪和3款左轮手枪来看,我要是能拥枪,绝不会选择左轮。常见的单动左轮手枪多是向后扳击锤完成弹仓转动,每打一发就要扳一次击锤(为了保持枪口一直对敌,扳击锤必须用左手),所以瞄准都要重新来过,非常麻烦,射速远不及自动手枪。即使是双动左轮,也要先扣一下扳机完成弹仓转动,然后再扣扳机进行设计,射速还是与自动手枪相差甚远。
威力上,左轮手枪射击时不像自动手枪那样将子弹密封在弹膛,火药燃气泄露较多,初速较低,威力较小。当然,手枪作为自卫武器,有效射程本来就只要求50米以内,所以左轮的这个缺点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个人的射击感受,左轮的后坐力和自动手枪差距并不明显,而且和我一起打靶的女士也没感到多少差别。在携行上,现代自动手枪的枪面宽度不大,很便于装在枪套、包或衣服口袋内,隐蔽性好,携行方便。而左轮那个圆鼓鼓的弹鼓使枪面宽度较大,不便携行。而且左轮又没有保险,装在衣服口袋内是很危险的。
此外,自动手枪普遍有空仓挂机,能够让射手迅速更换弹匣,而左轮就不行,我在射击场打靶都没数自己打了几发,更何况在紧张的枪战中,谁会数着自己打了几发。所以,常常出现子弹打光还会后压击锤并继续扣扳机的情况,这在实际交火时是很要命的问题。现代机加工能力这么强,自动手枪的可靠性已经很高,极少出现卡壳瞎火的情况,所以左轮处理瞎火弹较快的优势其实没什么用,而缺点却越来越明显。所以,现在各国不仅是军队,就是警察都越来越少采用左轮手枪。(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