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都說家庭是最講究付出的地方,可家庭也是最“計較”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只在腦海中記住別人的好,摒棄別人的壞。

恩與仇,從來都是並排存在。

以往在一些家庭矛盾中,婆婆跟兒媳或相敬如賓,或勢不兩立,但是她們在某些問題上,都會讓步尋求平衡,比如在月子問題上,婆婆即便看不慣兒媳婦,而是會去伺候月子,再比如在養老問題上,大多數兒媳也會躬下身伺候婆婆。

大是大非面前拎得清,這不僅僅是“面子上過得去”,而是在家庭大事上這樣選擇,對自己以及家庭成員來講,都是有益處的。

畢竟成年人做選擇,都是權衡利弊,個人心情反而並不那麼重要。

兒媳婦需不需要給公婆養老,諸如此類的討論已然很多,但是今天還是想給大家分享一個事例,面對婆婆養老,兒媳和女兒為何只願出錢,不願意出力。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一

讀者李洵來找我諮詢,問究竟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讓他在家裡說了算,我一聽有點懵,往常都是女性讀者來分享,冷不丁有男性讀者傾訴,還是一上來就問問題,自然得好好了解一番。

李洵告訴我,家裡三個女人一臺戲,妻子、母親、妹妹三個人又哭又鬧,家裡烏煙瘴氣,他實在不知該怎麼辦,只能過來取取經。

瞭解事情始末後,我覺得李洵又難又可憐,他作為男人,別說當不了一家之主,在家裡就是典型的受氣包,無論是母親還是妹妹或者妻子,他都沒有能力說服,如今只能在矛盾中心遭三人責罵。

李洵告訴我,父親去世的早,母親一直一個人生活,最近幾個月,母親心臟不太好,做了搭橋手術,希望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

李洵面對母親的請求自然願意,但是即便母親來住,家裡也沒有伺候她的人,因為自己跟妻子都要上班,雖然自己有個妹妹雖然是家庭主婦,可也不方便讓妹妹來住,或者讓母親搬過去。

這一邊,妻子聽聞婆婆要來,直接告訴李洵:“媽來住可以,我提供房子提供錢,不自己伺候。

李洵愣了:“那不相當於沒伺候嗎?你工作清閒,又賺不了幾個錢,你還是辭職在家照顧吧。”

妻子白了一眼李洵,重複說:“我掙的錢全都給你媽養老都行,唯獨親自照顧不行,你要是這麼孝順,就你辭職,或者將你妹妹叫來吧。”

李洵再三勸說無果,他只好跟妹妹商量能不能將媽接到她家,或者她來家裡照顧幾天。

妹妹卻問:“憑什麼要我來照顧,嫂子呢,她怎麼不去?”

如此一來,兩個人將老母親踢了皮球,李洵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在李洵的家庭矛盾中,有兩個問題是重點。

首先,為什麼兒媳婦寧願出錢都不出力?

李洵告訴我,曾經家裡沒錢,結婚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是老丈人賣了一套房子才給他們買了房子,小兩口住進來後原本和和美美,誰也沒計較到底是誰掏錢。

但是母親非要跟著一起住,還叫上公公一起,兩輩人在一起積攢了不少矛盾。

再加上等到小兩口有了孩子,母親以老家有事為由,不伺候兒媳坐月子,等到孩子一兩歲了才來看幾眼,妻子就記恨上了。

妻子說:“我最困難的時候你不幫我,那我也不幫你。”

再加上這麼多年,兩人一直不對付,無論是家裡的雞毛蒜皮,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母親都是老傳統老思想,自然少不得爭論。

李洵說他也曾試著調節過,但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知不是憑第三方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大家成為一家人這麼久,婆婆懂兒媳,兒媳懂婆婆,期間的矛盾早就不是說消弭就消弭的。

李洵的妻子說:“我出錢已經仁至義盡了,現在想斷我的工作,連門都沒有。”

看到妻子這麼堅決,李洵只好求助妹妹幫忙。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那麼,為何妹妹作為親生女兒,為何不願照顧母親?

原因很簡單,四個字:重男輕女。

李洵的妹妹從小過得很苦,經常受父母責罵,父母因為喜歡男孩,一碗水端不平,好吃的好玩的都給李洵,妹妹擁有的永遠比李洵少。

所以妹妹從小與父母並不親,農村人尤其相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今在家庭裡,自然應該享受福利較多的哥哥承擔養老責任,妹妹認為自己有家庭,應該再摻和哥哥的家事。

李洵妻子的提議讓小姑子感覺到了冒犯,所以兩邊一合計,乾脆三個人坐在一起商量養老問題吧。

於是三個人剛落座,小姑子就直接拍桌子責難嫂子:“你這是不孝,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憑什麼我哥享受家裡的所有利益不養老,反而得我這個從小受委屈的養?

嫂子回懟:“我不孝順,怎麼?要算賬嗎?你問問你哥當初家裡的房子誰買的,孩子誰管的?問問咱媽在我困難的時候幫過一點嗎?你是嫁出去的閨女不嫁,難道就得我這個嫁進來的閨女背鍋?”

李洵忙在一旁調和:“都得養,都得養你們別這麼自私。”

這句話一出,可算是真的捅了馬蜂窩。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對於妻子來講,同意出錢養老已經仁至義盡。

對於妹妹來講,能遠離不來分家產就是仁至義盡。

但是對於李洵來看,贍養父母不可推卸,誰都得養,而且得盡心盡力。

實際上,子女養老在法律上自有規定,妹妹拒絕養老的想法站不住腳,反而妻子願意出錢,就已經很不錯了。

最後李洵說,妻子和妹妹願意共同出錢給母親請護工,每週每人拿出1-2天時間照顧老人,如此一來,矛盾算是解決。

但是總歸來說,凡事自有因果循環,可見李洵的母親確實年輕時沒有善待兒媳和女兒,否則也不會到老也沒有子女願意近身。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能多幫幫家庭成員就多幫幫,能與人為善就別結仇,哪怕是為了自己老了以後有個依靠,也需要對子女好一些。

故事:婆婆生病,兒媳“出錢不出力”被小姑子埋怨:怎麼?要算賬嗎?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與人結仇”的老年人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