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贾雨村会是薛宝钗的归宿吗?

贾雨村会是薛宝钗的归宿吗?

因《红楼梦》中有贾雨村吟作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一幅对联,有人就推测薛宝钗最终的归宿便是嫁给了贾雨村。

乍一看到这种设局,不禁哑然失笑。可能吗?贾雨村是个什么东西,他虽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或许肚子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墨水,但是别忘了他更有受了甄士隐的资助不辞而别;在恩人的女儿遇到危难时不鼎力相救,为了保住官位反而故意错判葫芦案;欺穷负弱、强取豪夺石呆子的藏扇去讨好贾赦;在贾家遭难时落井下石,投靠忠王府成为迫害贾府的得力帮凶的斑斑劣迹。薛宝钗纵然再有心机,也不可能爱上他呀!

然而,失笑过后不禁暗忖,既然是推测不妨也来遐思一番,也许会别有新意。

当备选入宫的希望化为泡影后,表面上看还是诗书针绣花开花谢无异往常,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薛宝钗不得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作铺排。外面的俊才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当然也指望不上那呆霸王的哥哥,家中虽然殷实但孤儿寡母总是少了父亲的主持,看来只能靠自己来觅得佳婿了。

贾雨村会是薛宝钗的归宿吗?

谁都知道贾宝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是贾府的后继之人,如果能跟宝玉结成“金玉良缘”的夫妻,让姨妈王夫人成为自己的婆婆,那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但最要紧的还是要让宝玉先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如果嫁给一个不名官职的人,纵然是有着不愁吃穿的金山银山,但坐吃还是要山空的,荣华富贵总得有个保障才好。不料那宝玉偏偏又是个嫉官如仇的人,而宝玉的一腔真情偏偏又落定在了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身上,不甘心哪!

正是天无绝人之路,一向严肃古板的姨夫贾政,竟然一反常态热心地关心起他提携起来的贾雨村的婚事,边上的王夫人更是极力推荐了自己的外甥女。薛宝钗可没有林黛玉抛掷鹡鸰香串的气节,于是便有了隔屏窥郎,高傲的薛宝钗竟然如了丫鬟娇杏一般的眼力,心允了那厚背、阔面、星眼和权腮。于是“金玉良缘”就演变成了皆大欢喜的“金官良缘”。

也许是敬慕新夫人是个德才兼备的淑女,也许是受了爱妻的枕边教诲,每当在良心和利益发生冲突时,贾雨村便会回望那身后的路,缩回那伸出的手,成了一个忧国爱民的好清官。

贾雨村会是薛宝钗的归宿吗?

当了清官就少了富贵。难道要像陆绩一样,回苏州老家时,虽然给足了船费但船家仍迟迟不肯起锚,原因是嫌行李太少太轻不压浪。没有办法只能从岸边搬来一块巨石压舱。然后那块伴随着陆绩千里迢迢回到家乡的巨石,被刻上“廉石”两个硕大鲜红的大字,高高地耸立在乡地,为百姓颂扬。

当了清官就少了荣华。难道要像海瑞一样,去世后因为没有银钱购买棺材而无法下葬,最后是由衙门的大小官员和衙役们凑够钱才买回棺材,是南京全城的老百姓为他送了葬。

历代以来,枉法的贪官多如牛毛,为民的清官寥若晨星。有多少贪官在官官相护,有多少清官成谪官逐臣。

贾雨村会是薛宝钗的归宿吗?

劝诫贾宝玉读书做官,选择贾雨村成为夫君,不就是想让荣华富贵的生活有个保障。所以忧国、爱民、无私、清廉并不是薛宝钗的意愿。

或许新夫人的城府让贾雨村钦佩,从而在官场上她愈加的如鱼得水;或许新夫人的智谋让贾雨村信服,从而在发达中他更加的如虎添翼。不久金陵城便又多了一个土地王。

还是让薛宝钗独守那盏孤灯吧,这样,在心里至少还有她的缜密和周全,还有她的隐忍和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