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元日》和《除夜雪》都描写的什么习俗?你怎么看?

宝贝快乐479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过年景象,最明显的就是都有“屠苏”一词,和“桃符”二字,猛地一看有点陌生,春节年年过,也没听说个这俩东西啊,听我给您细细道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屠苏”是一种药酒

古代大年初一有饮用屠苏酒的习俗,用以驱邪避瘴。现在很少有听说这个习俗了,所以“屠苏”二字有些陌生。

  • 屠苏本是古代一种房屋的名字,相传在这种房子里酿出的酒,就叫做屠苏酒,还有个小传说。

  • 从前有一名医住在屠苏草屋里,大年夜边送给邻里一包草药,叫他们缝进布包里投入井中,初一混合着酒与井水一并喝掉,可以预防一年不得瘟疫。此访果然管用,但人们并不知老中医的姓名,便用草屋名字命名为“屠苏酒”,并将此习俗流传下去。可以预防瘟疫、驱邪避瘴。
  • 有人说“屠苏酒”的配方是华佗创制而成,后来由孙思邈流传开来,保健功效甚佳,尤其是可以养肝护肝。

“桃符”就是春联和门神的前身

桃符也是春节的民俗,用两块大小相同的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挂大门上,用来压邪驱鬼。每年一换。

  • 神荼和郁垒是一对兄弟,上古神话中能制伏恶鬼的神人,民间称他为门神,唐代之后,叔宝和敬德就基本代替他们俩的地位了。

  • 又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你看电影里啥的都用桃木剑抓鬼,这也是有来历的,我就不多说了,如果喜欢,咱们可以再讨论。
  • 当然了,在王安石、陆游那时候,基本已用贴春联和贴门神代替原来的桃木板了。

从这两个民俗来看就很显而易见,是过年时的景象。

《元日》中多了春节放炮的习俗,《除夜雪》中描写了除夕夜的大雪。

《元日》不仅展现了新年喜庆的场景,更是表达了王安石对改革、推行新发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态度。

《除夜雪》则更多表达了对瑞雪兆丰年、兆示着来年丰收的喜悦之情。

如果您同样喜欢这两首诗的赏析,也很高兴与您继续探讨。


语留人


描写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过春节的时候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桃符的习俗,用来驱邪避害。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雪夜》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屠苏是指古代的一种酒,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时饮用。据说还是华佗配制的一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的功效。

这两首诗描绘的是古代市井人家过年的景象,告诉我们,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在热热闹闹过春节了。

春节不仅仅是传统佳节,更是每个人心中的佳节。春节是一种团聚,春节是一种希望。一年到头,正是辞旧迎新的时候。过去一年失意与厄运都已过去,新的一年还有无数的机遇与挑战,光明就在眼前!让我们用双手铸造未来!


百姓杂坛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节的,所提到的习俗都与春节有关。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也就是说,在春节,百姓有点爆竹的习俗。伴随着声声爆竹,旧的一年过去了,迎来新的一年。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一直沿用到现在,变成了春节放鞭炮。“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句提到了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到了大年初一,每家每户老老少少都会饮用屠苏酒,用来驱邪避瘟疫。“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到了挂桃符的习俗。古代百姓在正月初一这一天,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自己家门边,用来辟邪。这个习俗也沿用了下来,即今天的春联。

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是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是说在除夕之夜降了一场大雪,“半盏屠苏犹未举”一句同样提到了百姓饮用屠苏酒的习俗。“灯前小草写桃符”一句写诗人在灯下赶写桃符,也就是春节挂桃符的习俗。

王安石为北宋诗人,陆游为南宋诗人,王安石生年比陆游早100年左右,二人诗作所提习俗并无差别。


太阳加冰


首先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春节饮屠苏酒,写桃符的习俗。

其次,我们品诗一定要结合诗人写诗的背景来看。虽然这两首诗都是写春节,但两位诗人所处的背景却截然不同。下面具体分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作于作者刚担任宰相推行自己新政的时候。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所以,总体上来看,这首诗给人一种志在必得,指点江山的豪迈气象,营造的是一种人生得意的喜悦氛围,如果不结合背景读,你很难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首诗翻译一下就是,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小草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终陆游一生,都未能看到南宋朝廷收复失地,所以,陆游有生之年,一直忧国忧民,因此,他很难有大的快乐,最大的快乐无非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国家不统一,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所以哪怕是在除夕之夜这种值得高兴的日子,他也只是获得了一种微小的快乐,这是悲痛压抑下的“忙里偷闲”式的小乐,从他描写的很细微的一件事——灯前小草写桃符就能看出。

此诗以小乐写大哀,愁上加愁,让人难以自制。

综上,在我看来,两首诗的不同就是前者得意,后者失意,前者乐,后者哀。


羊无夷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