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大诗人苏轼笔下的除夕夜“守岁”,展现的是怎样的心境?

夏雨峰\n


恰好昨晚书写了苏轼这首诗,全诗如下: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这里用生动的比喻“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说明守岁无益,感慨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的落寞心情。

最后四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与之前的落寞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用积极奋发的结束句,给全诗以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守岁》旨在勉励惜时如金。警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和古乐府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

附图为本人所书苏轼《守岁》,欢迎留言交流!



三悟轩


问题: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大诗人苏轼笔下的除夕夜“守岁”,展现的是怎样的心境?


前言

这首诗的押韵非常罕见,歌麻韵通押,这两个韵部一般不认为是邻韵,押韵方式也不符合古体诗换韵的规则。 是苏轼犯了落韵的错误吗?这个问题最后再探讨。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蛇【下平六麻】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遮【下平六麻】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何【下平五歌】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哗【下平六麻】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挝【下平六麻】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斜【下平六麻】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跎【下平五歌】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夸【下平六麻】

一、这首《守岁》的诗序解读

苏轼给这首诗写了序言,曰: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

1、子由

子由就是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关系十分亲近,可惜宦海沉浮,天各一方,因此二人常常书信唱和,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写给弟弟的作品。苏轼一生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超过100首。如果加上赠答唱和,数量高达三百多首。

2、守岁的引用

苏轼序中的前半段,来自于除三害的周处《风土记》原文是: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二、背景

这首诗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1037 —1101 )25岁,在前一年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值青春年华,前途无量之际。他在凤翔签判任上因思念弟弟,所以写了三首诗寄给苏辙,分别是《馈岁》、《别岁》、《守岁》,看了诗序就明白这三首诗题目的由来。

三、简析

1、前三句抒情,叹息时光流逝,用“赴壑蛇” 来比喻。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蛇【下平六麻】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遮【下平六麻】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何【下平五歌】

年光如长蛇钻洞,身子已经入了一半,去意难留,我想要抓住它的尾巴,但是再努力也没有办法。

2、中间三句写眼前景 景中有情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哗【下平六麻】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挝【下平六麻】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斜【下平六麻】

孩子们守岁玩耍不想睡觉;公鸡呀不要打鸣,更鼓也不要响起,(就让这时光过得慢一点吧);我坐在灯前看着灯花坠落,北斗星渐渐升起横斜。

3、后两句还是抒情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跎【下平五歌】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夸【下平六麻】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了吗?(其实只是)心中担心光阴虚度事业无成。一定要抓紧眼前的时光,年轻人很有资本可以夸耀。

四、歌麻是邻韵吗?

苏轼的这首诗中押韵六麻,但是其中有”跎 、 何“是【歌】韵,据说六朝有歌麻同韵,在唐宋朝也有歌麻作为邻韵使用的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苏轼刚刚从四川出来不久,家乡话歌麻通韵吗?

1、唐朝歌麻作邻韵使用的诗:七律首句押邻韵

《题衡阳隐士山居》(唐·杜荀鹤)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豪家》(唐·秦韬玉) 

石甃通渠引御【波】,绿槐阴里五侯家。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四邻池馆吞将尽,尚自堆金为买花。

2、宋朝歌麻作邻韵使用的诗:七律首句押邻韵

《自处吟》(宋·邵雍)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不德于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

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

歌麻作为邻韵使用非常少见,唐宋诗词中也非常罕见。

结束语

苏轼这首诗寄给兄弟,是勉励二人一定要珍惜光阴,建功立业。可惜后来新旧党争,苏轼既不容于新党,有得罪了旧党,一生仕途坎坷。

1101年,在历经坎坷以后,苏轼终于从海南被召回,路过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写过一首六言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写成不久,苏轼就去世了。想想年轻时写的“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不禁令人唏嘘感慨。《晋书·羊祜传》中羊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况周颐《蕙风词话》说道: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

苏轼是也。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两句诗出自苏东坡的诗《守岁》。全诗是这样的: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为了便于理解诗的内容,可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是第一个层次。中六句是第二次层次。后四句是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说时问将逝,旧岁将去,守岁时想抓住旧岁的尾巴,往回拽也拽不回来。既然如此,守岁何用?

第二个层次是写守岁的具体的情景。

第三个层次,强调要珍惜正守岁时的时光,从反面回应第一个层次。要爱惜当下,既然守岁,就守到头吧。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两句,是在第二个层次,守岁实景的段落里出现的,确时也是守岁时景的描写,很形象。这两句是写成年人的守岁表现。灯芯然烧过的余烬不断地落,表明了时间的久。古人没有手錶,白天还能看太阳的位置断定时间,夜间就只能看星座的位置了。看北斗星座倾斜的位置,有经验的人,能够准确地判断是是亥时、子时。夜间判断时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诗里写的听钟声。


笔翰颇好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这句诗是苏轼《守岁》五古诗中的句子,翻译大概意思是:长久坐守着灯花点点下落,起身看到北斗星已经横斜。苏轼整首诗是表现守岁情境和感语,表达思亲情绪,读全诗更能帮助理解这句。

这首诗创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苏轼这年25岁,入仕的第二年,身在凤翔(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录全诗与友们分享。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手机用户山丁子


956年前苏轼在陕西凤翔任历史官签判,大年除夕夜写下了《守岁》这首诗,以追忆岁月,相互共勉,思念亲人。

2015年正好有幸去过一回凤翔,那里民风淳朴,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

遥想当年的苏轼在除夕之夜,凤翔守岁的习俗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深深的触动了诗人,触景生情,自己却不能和家人欢聚一堂,难免有些惆怅。

惆怅之际,何不写诗以赠亲人呢?于是提笔写下了三首诗赠于远方的亲人子由也就是苏辙。而《守岁》就是其一。

首先是追忆岁月:时光犹如游向幽深沟壑的蛇,守岁如同想抓住岁月的尾巴只是徒劳无益。

其次是对时光流逝飞快的惶恐:晨鸡啼唱,更鼓声声,灯花落尽,北斗西斜,只怕明年亦复如此。

再者相互共勉:努力尽今夕,犹如这些守岁少年一般,值得赞叹。

而整首诗,字字殷切,无不透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会思考的芦苇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是苏轼《守岁》诗中的佳句。

此两句话,是惜时,励志,催人奋进。

全诗是写守岁时的情景。当时苏轼年方二十七,长子苏迈,已经五岁,就将自己守岁时的心境,写得细致入微,很逼真。

守岁,每个人都经历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受,而诗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守岁时的情景跃然纸上。

时光如流水,岁月任蹉跎。全诗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渐次打开,欲擒故纵。意在表明守岁很有必要,珍惜即将消逝的时光。

二十七的诗人苏轼,决意守岁到天明,意在勉励他人,珍惜年华,奋发图强,真是神来之笔

一寸光阴一寸金,苏轼的这两句,诗意入画,精彩绝伦,也是意在勉励自己,珍惜时光。


夏雨峰\n


多数回答者都提供了原文,其实按原诗来说,本文情感是比较纯粹的,年关已至,岁月已逝,作者回忆蜀中年节守岁旧俗,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然而更多的是年华逝去的感叹,因此勉励自己和弟弟勤心修业,珍惜当下。试看原文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尤其尾句,借前文对时光感伤,突然起势,颇有不甘岁月蹉跎的意气风发之势。因此结合上下文,题主所问似乎可以这样想象,作者遥想家长,感叹时光已逝,心中默默怅惘,看着灯花点点落下,再起看北斗已斜,忽然顿悟,难道明年不是年吗,关键是岁月蹉跎了,时光难再啊,我们还是珍惜今朝吧!


小苏语文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此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之时,来赏析苏轼的《守岁》这样的诗词,是再应景不过的了。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在《守岁》之前还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也就是说苏轼一共写了三首诗,除了题主问的这首《守岁》外,还有《馈岁》、《别岁》两首。苏轼写这三首诗,是要寄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以向弟弟和家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当时苏轼正在凤翔(今陕西凤翔)担任签判,而他的弟弟苏辙正留在京师家中侍奉年迈的父亲。

众所周知,苏轼对自己弟弟的感情是非常深的。时值年终,苏轼想起弟弟和家中的父亲,以及家乡的风俗人情,便用三首诗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苏轼的这首《守岁》有何妙处:

《守岁》
宋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全诗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六句。

第一部分非常妙,将时间比喻成游向幽壑的长蛇,形象的展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性。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就好像那正在游向幽壑的长蛇呐。身上长长的鳞甲有一半已经看不到了,那想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阻拦呢?哪怕想要绑住它的尾巴,再勤勉也知道是无可奈何的事呢。

是不是很精妙,长蛇在地上游动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想要抓住它,蛇的身上很滑,也是抓不住的。就好像时间一样,过去的时间不会再回来。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中间的六句。

第二部分描写了人们在守岁时的真实写照,读完脑海中便能浮现出那样的画面。

儿童们坚持着不睡,在守夜时笑语喧哗。叫晨的鸡请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的催促也使人慌乱。坐的时间长了,看到那灯花点点掉落,起身看天空,北斗星也已经横斜了。

这部分除了描写人们守岁时的场景外,还隐含了作者对于时间(旧岁)即将逝去的不安和紧张情绪。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就是最后的四句。

这部分直抒胸臆,将作者的内心想法直接说了出来。

难道明年就没有年节了吗?只怕仍会虚度光阴,无法实现心中的意愿。努力珍惜度过今晚吧,少年意气还可以自夸。

这部分坦陈了作者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对来年的不安和信心不足。

守岁之夜,旧的一年还剩寥寥几个时辰,马上迎来新的一年。此时的诗人苏轼,除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等人之常情外,还对自己这一年进行总结,并展望新的一年。当想到这一年的不尽如人意,便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充满了彷徨和不安,生怕到了下一年年岁之时,人生的境遇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正是刻画了作者在复杂心情下,忐忑紧张的心情。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自己领会,说诗不如自己领会


云鹤166082174


岁月不居,时不我待。

珍惜当下,好好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