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最近把《金粉世家》重刷了一遍,不得不说,虽是十几年前的国产剧,但从人物、台词到服化道,无一不精致,无一不贴合。

连金燕西这样十足的纨绔子弟,在陈坤的细腻呈现下,竟也不讨厌。

这部戏的布局,很像红楼梦,都讲了一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故事。

其中最出彩的人物,自然也是一众女眷。

小时候看剧,对角色的印象总是很脸谱化,冷清秋是善良可怜的穷女孩,嫁入豪门后受欺负;白秀珠是刁蛮任性的大小姐,人家结了婚她还要去勾引……

长大后再看,我也总算没有了把人放进非黑即白的模板里去的倾向,能够看懂得每一个人物命运走势的必然性。

之所以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有缺点,而且这缺点正好符合“这一类人”的表征。

又因着这局限性,他们最终都挡不住命运的洪流。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比如白秀珠白小姐,小时候看她只觉得不喜欢。

因为作为电视机前的少女,当年的我们能够自我代入的人物,肯定是女主角——那个美丽脆弱,善良纯真,贫穷倔强,被高帅富深爱的姑娘。

白小姐正好是女主的反面。

她出身好,骄纵蛮横,跟燕西门当户对。

明明也没有婚约,却处处以金燕西未过门的太太自居。

顶着这么个人设,她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够当恶毒女配了。

在燕西家道中落之后,她又故意勾引他,等人上钩了,她就狠狠一脚踹开。

报复心不可谓不重。

剧中对白小姐的学识能力,并没有讲到。

也难怪,她是千金小姐,这些东西何足挂齿,不谈也罢。

衣食无忧,年轻时人生的重点当然是谈恋爱。

很长一段时间,她是以嫁入金家为目标的。

也怪不了她,所有客观条件都在暗示:她跟他实在太般配了。

白小姐的哥哥是金总理的弟子,身居高位,加上她的表姐已经嫁给燕西的哥哥,她自己也随时出入金家。

两家亲上加亲,情理之中。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她也是真正地爱燕西的。

她看燕西没有财富的滤镜,没有被一种更好的生活吸引的恍惚感,因为她自己就在过着同等的好生活。

若她只爱自己,只有跟豪门联姻的虚荣心,那顶多哭两天,不至于在他大婚的那天,万念俱灰,喝药自杀。

她对燕西的感情,甚至超过燕西对清秋的感情。

站在她的角度看,冷清秋的出现,无异于横刀夺爱。

何况小说中的清秋,是未婚先孕的,这才让燕西匆忙向父亲提起婚事。

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女子这样出格的行为,差不多是破釜沉舟,用尽手段了。

换了我是白小姐,连他一路来的沾花惹草我都忍了,到头来被个小门小户的女孩,因怀孕而抢走了,煮熟的鸭子飞了,我肯定也要气疯。

要黑化。

当时的她,还在少女心事的小格局里没出来呢。

并不知道,没有嫁给燕西,才是她一生最大的幸运。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其实她心肠不坏,得知哥哥准备策反总理,想取而代之的时候,白小姐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哥哥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她所能想到的“报复”,只是小儿小女那种,我在感情上逗逗你,耍耍你。

并不曾想到,生活的翻云覆雨会如此剧烈,不可阻挡。

但白小姐这样的女孩,才是真正被命运眷顾的。

她的少女时期很长,注定无法早早懂事,那是因为她一直有两大元素护体。

第一, 她的原生家庭感情很好,很团结。

她自小随哥嫂生活的,哥嫂夫妻俩很恩爱,又都对这个幼妹捧如掌上明珠。

每次她和燕西闹别扭,都是嫂子出面替她缓和。

哥哥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对她相当保护,还主动劝慰她:其实嫁入金家也没什么好的,他们家从太老爷起,男人个个都是三妻四妾的。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第二,她有钱。

白秀珠虽然父母早逝,但是剧中暗示过,白家的财产她是有部分继承权的。

所以她在哥嫂面前,也是一副拽得不行,娇娇大小姐的样子。

即便哥哥一度以自己的前途为最大念想,鼓励秀珠主动追求燕西,但到了结尾处,她的婚姻终究没有成为筹码,没有被拿去搞政治联姻。

她最终远嫁国外。

不得不说,对于那个时代的女子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连张幼仪这样自小被丈夫嫌弃的原配,也是因为出国,有了重新读书的机会。

才从一个听从家里安排,只会生娃做饭的旧式女子,变成了一个有事业能赚钱的传奇人物。

白小姐这样的女孩,有这两大筹码护体,总有一天她会突然长大,爆发出惊人的聪明。

迟早回到“我本位”上,全身而退,为自己而活。

即使没有嫁给真正爱的人,对她的生活质量也不会有大影响。

谁的人生又是完美的呢?

何况她深爱的那个人,已经证明了不值得爱。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如果说有钱人的好处,就是可以很长时间不长大的话,那么穷人连偶尔打个盹儿,都不太能够。

这片子咋一看很像偶像剧,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承担生活的重量。

整个前半部分,冷清秋都是碾压式的女主。

她美丽、聪慧、才华出众、性格勤奋温婉——配齐了偶像剧女主的一切素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要东风一来,嫁个有钱老公,这不就跟世间最出众的女子平起平坐了么。

跨越阶层又有何难?结个婚生个儿子便是。

可是这剧厉害就厉害在,最后回到了现实主义。

前面再梦幻也好,冷清秋的好运到结婚的时候,却戛然而止。

而她的弱点,也在婚后全部暴露了出来。

婚前,清秋是像百合花一样的女孩,可远观不可亵玩。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而金少爷的追求,一是足够热烈,而是体贴认真。

就连看到她的鞋子寒酸,想送她一双新鞋,都小心翼翼地送了鞋票,好让她自己去挑选。

明明是她舅舅需要靠总理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却是燕西主动上门先向舅舅拜师。

为了追她,为了保存她的体面。

这让她的窘迫,让她和她的家庭需要找个有钱男人依靠的现实,都在这种追求下被小心掩盖了起来——至少看起来,她只是被动接受罢了。

不是她强求的。

不懂拒绝,无法拒绝,又如何怪她。

对于生活在小康家庭的女孩,一个王思聪一样的男人来追求了,又是全北京城找她,又是在她家旁边租房子,为送她礼物不但法宝出尽,还投其所好开了诗社,学了作诗。

这就是爱情啊!怎么拒绝?

想跟贵公子结婚,我觉得这个不可以怪她虚荣。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婚前两人出去玩的时候,燕西问她的梦想是什么,她回答:要读书,一直读到博士。

这个梦想先认为是真心的。

清秋的问题是,婚后的她越来越被动,失去了人生策略。

女孩婚前的被动,可以理解为矜持。

可一旦结了婚,就不会再有人把她当小孩了。

她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要么选择融入,要么坚持过去的梦想,走出一条新路。

这是策略。

但两样清秋都没做。

三嫂呼朋引伴打麻将,清秋从不参与,她反感这类活动,更怕别人觉得她当了太太后就会享受,落入俗套。

旧式阔太太这条路,她肯定不会走。

二嫂过来串门,她表达了对二嫂的羡慕,说她独立能干,经常参与社会上的公益活动。

于是二嫂也热情相邀,但她仍然拒绝了,“我和二嫂情况不同,去不了。”

这个豪门也不是没有先进女子,燕西的其中一个姐姐就走上了发对的道路,在大街上反对自己老爸。

可以说各种女性样本都有了。

而清秋婚后大部分时间在怀孕生子育儿,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对人生失去控制力后的迷茫。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当时民国女子多是如此,虽然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大部分仍然遵循旧式传统,到点就要结婚生子,直接辍学。

结婚后也只能跟随夫家的情形生活。

没有生产力,就没有决定权。

但我站在清秋的角度想想,也同样是一片茫然。

要融入,生活习惯不同,她们看不起她,八成融不进去。

像三姨太那样,从金家卷一笔钱再走,这样的事她做不出来。

要到社会上多活动,但她娘家环境不行,对她毫无支持,夫家给的也就维持生活,不够去外面多做什么。

想管老公,又管不动。

他俩从恋爱开始,就是男方掌握主控权的,她只是从接受礼物到接受了这个人。

重看《金粉世家》,冷清秋代表的是哪类女孩?

然而这个老公本无事业,还仗着豪门幼子身份,年年亏空。

她除了小打小闹,偶尔写篇文章赚点稿费之外,根本没有自强的余地。

最后只能带着孩子不告而别,远走他乡。

清秋代表的,是始终只能靠自己的那类女孩。

从人物设定来讲,清秋除了家境,没有不如白小姐的地方。

但她的悲剧就在于,结婚一事看似是她的胜利,其实害她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动弹不得。

如果换个时代,以她的能力,当个写文赚钱的博主,自强自立也不是不行,嫁错了也就嫁错了。

想到这里,自觉幸运。

再怎么样,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好生活是可以靠自己赚的。

这才是命运赠送的礼物,而且没有标太夸张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