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活著》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

老實說,餘華的作品我只讀過《活著》,而且還是受學生的影響才讀的。

《活著》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

有一天,在辦公室,一個個子高大,身材略瘦,戴著黑色眼鏡的男孩兒,嘻皮笑臉地走了進來。

他學習成績不錯,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他的學習態度不是很端正,屬於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一類。他腦瓜好使,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不會的,一點就透。

他的媽媽是個博士畢業,學識比較淵博,這讓所有老師對他都高看一眼,他可能也遺傳了他媽媽的基因了吧。

他說他讀過餘華的《活著》,他還說這部小說很不錯。

他的說法引起我的好奇。網友們都說餘華的這部作品寫得很好,寫出了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況,我沒有在意。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兒也說好,使我不得不對這部作品刮目相看。

於是,我就讓他把小說《活著》拿來,讓我也一飽眼福。第二天,他把書及時拿來了。我就仔細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福貴的一生,他除了早年依仗家裡有一百多畝地,過著少爺般的生活外,往後餘生,他基本上都是和苦難相伴的。他之所以如此不幸,和他早期的不務正業是分不開的。他之所以不務正業,和他的家庭教育是有關的。

通過福貴的人生軌跡,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嬌子如殺子

福貴出生於地主之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因為他們徐家只有他一個單根獨苗,所以他媽媽對他非常嬌慣。

上私塾的時候,無論是從家裡去學校,還是從學校回家,都是僱工長根揹著他,他讓長根跑,長根就跑;他讓長根飛,長根就模仿鳥的動作飛。

《活著》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

孩子怎能這樣嬌慣呢?他的父母為什麼不管他啊?當時讀到這裡,我就產生了疑問。如此慣孩子,恐怕將來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因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日本著名教育家木村文一斷言:“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

他說如果把一個新生兒看成是具有一百度能力的兒童,那麼,從五歲開始教育的話,他就能成為擁有八十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十歲開始教育的話,他只能成為擁有六十度能力的成人。

孩子在童年時期,受外界的影響較小,還沒有多少自己的獨立意識,這時候教育他,他很容易接受。

到了少年時期,也還可以,但已不如童年時期的效果了。福貴的父母不懂教育,只知道嬌慣,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段。

長大以後,他喜歡往城裡跑,十天半月都不回家,還愛往妓院鑽。這時候,福貴的爸爸想到不能再放縱他了。福貴的爸爸打他,福貴就一把捏住他爹的手,福貴的爹拿鞋子打福貴,福貴就把他爹的雙手都捏住。最後罵了一句“去你孃的。”雙手一推,他爹就坐到牆角里了。

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做人的基本禮儀,基本道德規範。而不是等到他長大了,捅出亂子了,父母才想著去嚴加管教。

再說了,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而不是簡單地遇事就打。這種打的行為,是家長為了教育孩子出手的,最主要是為了發洩 自己的怒氣出手的,效果一般不會太好。

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不是狂風暴雨式的激烈。

二、讀書,是提升自己的不二法門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福貴自小就不愛讀書,念私塾的時候,他不但不認真讀書,還辱罵私塾先生。

我念過幾年私塾,穿長衫的私塾先生叫我念一段書時,是我最高興的。我站起來,拿著本線裝書的《千字文》,對私塾先生說:“好好聽著,爹給你念一段。”

要是我,我早就吐血了。這樣的學生,誰也不敢教,誰也教不了。少不更事的福貴,虛度了光陰,也把自己害了。

如果福貴愛讀書,從而知書達禮,後來的他就不會去逛妓院,去賭博,把家產賭光。如果他愛讀書,就不會那麼無賴,賭博賭完以後,再去專門羞辱自己的岳父。

福貴敗光了家產,直接氣死了他的爸爸。沒有多長時間,他的媽媽也病了。他的媽媽,是享福享慣了的人,一輩子沒有下地幹過活,可是,福貴輸光了家產,她不得不放下太太的身份,去田裡幹活。

《活著》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

他想浪子回頭,可是,時代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上城裡請醫生給他媽媽看病,卻被抓了壯丁,一去不復返。之後他的媽媽死了,女兒鳳霞因病啞巴了。

我就在想,如果福貴滿腹經綸,他就不愁沒事可幹,他就能夠出外謀求一個職業,養活一家大小,他的命運就不會那麼悲苦了。

新文化運動中的帶頭人----胡適,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父親早逝,是她的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的。

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他從小就熱愛讀書,長大後出國留學,再後來學成回國,成了著名的學者。

讀書,對於出身底層的人來說,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

三、活著,才有希望

生命,是一個人從事各種工作的載體,沒有了生命,什麼都無從談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遇到什麼挫折,我們都應珍惜它。

《活著》告訴我們的三個人生道理

和福貴一起被抓壯丁的春生,後來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朝鮮戰爭爆發後,春生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運動。

朝鮮戰爭結束以後,春生轉業到了地方,擔任福貴所在縣的縣長。後來春生因受不了生活的衝擊,上吊自殺了。

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

死,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只要誰想死,隨時隨地都可以。

人生漫長,誰不是一邊奔跑,一邊負重前行。

活著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生活不易,就著急忙慌地置生命於不顧。

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坐過國民黨的監獄,之後她又被下放到北大荒。天上地下的生活,她都體驗過。但她依然熱愛自己的生活,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說,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

再大的困難,都沒有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難。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沒有使他們屈服;常年不化的雪山,沒有阻擋住他們的腳步;荒無人煙的草地,隨時都有可能吞噬他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沒有放棄。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鬥,他們終於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

試想,如果當年的紅軍放棄了自己這隻隊伍,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還會有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活著不易,且行且珍惜。也只有活著,才能有機會實現我們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