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旭201808735


不趋近于利益,不规避于祸害;不勉强与人交好,不随便与人决裂。四句话说的是为人之道。中庸之道。


回忆里都是你615


这句话说的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它反映了中国古人高超的处世谋略,时隔千年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不论经商、从政,还是职场打拼都应该深刻领悟。

语出隋唐“大儒”王通之口

《中说》卷二·天地篇:“子曰:‘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

这里的“子”并非孔子,而是“文中子”,是指王通本人,文中子是他的道号。《中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书中提出"三教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王通不仅学识渊博,看人看事也很高明

1. 学识方面

王通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道家。自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 识人方面

《中说》里记载有大量王通对人对事的预判或论断后来均得到了印证,下面列举其中之一。

李密(《隋唐演义》里瓦岗寨的头领)曾经向他请教“王霸之略”(如何凌驾大众之上,成为一个牛逼的人),他回答:“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别老想着牺牲别人成全自己)。李密走了以后,王通感叹:“乱天下者必是夫也。幸灾而念祸,爱强而愿胜,神明不与也”(这个人唯恐天下不乱,想要自已从中得到好处,三观不正、违背天道人愿,注定不会成功)。最终,李密真的没能夺得天下,印证了王通的预判。

《中说》“四不”暗合《道德经》“上善若水”之意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1. 人性利己,“趋利避害”继而尔虞我诈、争斗不休。“不就利,不违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两者之间说的是一个意思,学会不争继而达到“无尤”(不做出格的事),秉持这样的处世态度,便接近老子心中的“道”(几于道),所以“惟有道者能之”。

2.人际交往中,“不强交,不苟绝”,不刻意讨好、也不特立独行,一切随性自然,“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3.“以水喻道”体现了古人“体天格物”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老子“道法自然”中心思想

体天格物:能体察上天的意志,推究事物的规律而适应它。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读懂《中说》“四不”,领悟“明哲保身”的谋略

1.“不就利”,以退为进、以舍为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利益所在的地方,一定是争斗最多的地方,也是危险系数最大的地方,没有十分把握,选择暂避或放弃是明智的作法。

2.“不违害”,福祸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是一分为二看待,有利就有弊。

3.“不强交”,“攀龙附凤”固然可以显贵一时,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享受福利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风险。


4.“不苟绝”,凡是没有绝对,利与害,分与合,舍与得,事物总在变化当中,人与人之间的恩情也是如此分,昔日朋友也可能成为敌人,昨日敌人也可化为朋友。

人生荣辱是门大学问,“上善若水”值得细细品味。这里分享一则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病重之际,告诫儿子说:“我因有功于国,楚王多次封赏领土,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回报我的功绩定会封赏于你,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越交界,有个地方叫寝丘,名字不好听而且很贫瘠,楚越都不看好,也不会争夺,可以长保太平。”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赏他儿子一块好地,他儿子遵循父亲遗嘱辞谢,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应允所请。按照当时楚国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下一代,却特许孙氏世袭罔替。

谋略残卷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唯有道者能之。语出王通巜天地篇》,意思是:做人交友,不图私利,不能违心,不可强人所难,不翻眼无情。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做到。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此内容:“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意思是:我听孔夫子说:圣人不做世间的俗事,不求私利,不避灾祸,不要妄求,不拘于道,似有所谓,又似无所谓,心神遨游于尘世之外……


春雨201749550


不就利意思是不见利起疑 不见利起私 不贪婪 不为害是不去想害人的事 不去为害的想法 做到我不害人的心灵 别人害我 而我不去违反自己善良的原则 以实事求是 不夸张的去把害我的人虚拟 不违反实事的原理 不强去求人不强迫人非要和我相交 不强迫自己和别人成为朋友 不苟绝是不猥琐的决定和别人断绝来往 做事留有余地 不决绝的不去帮助别人 应该做事原则尽自己的心灵 看人看事给自己留空间 才会给别人带来空间 该帮的人要帮助 不该帮的人在他危难时帮他一把 凡是不能做的太绝 这些做到的人为有道者才能去做到


镜花水月128063329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这句话出自隋朝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的《中说(卷二·天地篇)》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交往,不追逐私利,不回避灾害,不勉强交往,也不随便与人绝交。只有有道的人能做到。


起于阡陌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 意思是说,不去逐名追利,也不规避即将到来的灾难,不跟强势交结,不做绝情的事情,这些只有具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


凤岐论坛


这句话出自隋代文人王通《文中子·中说》

意思是说:不去追逐名利,也不要规避即将到来的灾难,不勉强交朋友,也不随便与人绝交,这些只有具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


峰说


道家在边缘生活,很多人情世故在道家眼里可有可无,有,他们也融入,没有,他们也不寂寞。道家不拿钱看人,他们懂得人心(己心),不会以谋利为人生目的,道家走的是境界。境界是个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状态,殊胜的地方,比普通人的所有的追求都舒畅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其形态跟所有的老百姓相差无几,用语言无法说清楚。所以他们“不就利、不违害、不强求、不苟绝”等。


世事无常空费神


“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意思大体是: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

不过度的追求名利

不逃避灾害

不勉强结交朋友,顺心而为

不随意的与朋友断绝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