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蜀國不能先取東吳?看《三國演義》劉備就是功虧一簣?

漆沮古河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消滅了其它各路諸侯,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蜀國為什麼不能先取東吳呢?

從戰略上,吳蜀應該結成聯盟,絕不能互相攻伐。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友弱勝強,魚不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就講明白了這個道理,弱小的一方,只能團結起來,抱團取暖,才能保存自己。袁紹為什麼失敗了,因為格局太小,缺乏大局觀,連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團結起來,他的幾個兒子也是爾虞我詐,互相圖謀,這就是自取滅亡之道。所以,戰略觀念很重要。

在戰略上,孫權比劉備更富有心計。荊州是東吳的門戶,不拿下來,如同頭上懸著一把刀,是腹心之患。怎麼辦呢?趁著關羽攻取襄陽的時候,兵不血刃,奪取荊州,並嚴明軍紀,加強政治攻勢,大力收買民心,很快瓦解了關羽的力量,穩定了局勢。他為了嫁禍曹魏,把關羽的人頭送給曹操,但曹操並沒有上當,採取厚葬的辦法,化解了這一招。

當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來複仇的時候,孫權又表現出了很強的大局觀,馬上派人向曹魏稱臣,措辭謙卑,結以珠寶美玉。因為局勢很明顯,是吳國的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

魏國的大夫,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就向曹丕獻言,蜀吳是撮爾小國,自相攻伐,是天亡之時,蜀攻其外,我攻其內,可一舉而定吳國,然後在趁勢滅蜀,這是孫權最擔心的。可惜曹丕沒有采納這一建議。

再來分析蜀國,劉備的夷陵之戰只是取得了初期的勝利,但很快進入相持階段,稱不上功虧一簣。兩軍相持七八個月,劉備親自率領陸軍,在叢林茂密處,紮下四十於營與吳對峙。而派黃權率水軍駐紮江北防備曹魏。給了陸遜以可乘之機。

結束語:吳國很幸運,劉備沒有用水軍截斷其後路,吳軍無退路,軍隊會震恐,後果會不堪設想。這是陸遜最怕的。而曹丕未採納劉曄的建議,也讓吳國度過危機。劉備集團先失於關羽,再失於劉備,都犯了急躁冒進的毛病,如果他們採取守勢,修明政治,怎麼會造成益州疲弊的局面。吳蜀兩個國家,實力相當,所以,不能象朱元璋那樣,先統一南方。

讀《三國演義》,常常讓我們看到現在的形勢,採用靈活的政策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埋頭苦幹,努力提高科技,軍事勢力才是硬道理。


江湖夜雨92


我的觀點是,劉備要統一天下,必將先佔領東吳!劉備的戰略方針沒有任何錯誤!只是時機拿捏的不太到位,有點急功近利!再加上東吳名將陸遜智勇雙全!所以蜀國失敗!

我的個人觀點是劉備,徵東吳的時機不到位,首先,當張飛前往漢中見劉備之時!劉備首先應當以婉轉的方式告知張飛,並且把張飛暫時留在身邊!這樣則張飛不會死!因為以張飛的性格必然會做出出格的事情!而劉備是張飛的大哥,他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委婉的方式,可以用假裝關羽託夢告知劉備!用這樣的方式寬慰張飛,然後和諸葛亮等文臣武將統一戰略思想!這樣可以君臣上下一心!諸葛亮隨軍也可避免火燒連營之敗!做好軍事準備!例如錢糧軍馬!首先蠶食荊州作為軍事前沿陣地!後逐步向東吳壓榨!打壓!索取地盤!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剛開始攻打吳國,吳國國內已經產生分歧!有部分人已經願意將荊州歸還於劉備,並且還願意割地已換取和平!

然後再拿下東吳之後,軍隊和曹魏形成南北對立之勢!而後可以,東西兩路同時出兵攻打魏國,這樣劉皇叔也可以統一天下!而不會存在於瞻前顧後,所以劉皇叔的戰略思維沒有任何錯誤!只是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799549203040174600/?app=news_article×tamp=1583379162&group_id=6799549203040174600


小雞觀影


中國歷史上之所以能夠在漢末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與當時的幾個關鍵人物是分不開的。他們雖然不具備當權者的地位,但是,他們對當權者關於局勢走向的決定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們至少代表了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要求!而獲得了主流民意支持。

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人,趙雲、諸葛、魯肅、陸遜、諸葛瑾……

趙雲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奪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

諸葛說:“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

魯肅認為: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不僅如此!魯肅與他的同事們對此也進行了針鋒相對地鬥爭:

《漢晉春秋》: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

“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實是上策。因為這樣一來,曹操多了一個敵人,我們多了一個朋友。”魯肅的作用可以說是“舉足輕重”了!!!

陸遜在夷陵之戰擊敗劉備後,答劉備的挑戰來信時,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恐怕舊傷未愈沒有時間興兵吧。你應該跟我們的君主通好才對,如果不聽我的勸告再率大軍前來,這次我不會讓一個人存活性命。”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人也奉勸過劉備不要做小人之事:諸葛瑾給劉備寫信道:“陛下老遠來至白帝,恐怕是因為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怨念頗深。不應該講和,您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著眼於大處。我試著為陛下論其輕重和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可以馬上決定下來,不用再諮詢各位將領。陛下和關羽之親密和諸漢先帝如何相比?荊州大小與海內各州又如何相比?這些仇恨,誰當先後?如果仔細思考,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反其道而行之,必然自取滅亡!因此,我們才把這些人稱為有識之士。歷史的發展也印證了他們的觀念的正確性:

劉備赤壁挫曹,是因為孫權的第一次合肥之戰;劉備征討益州的成功,曹操沒有“得隴望蜀”的重要原因是孫權的第二次合肥之戰。劉備、孫權之間相濡以沫,榮辱與共的盟友關係,才是中國歷史上能夠出現三國鼎立局面的決定因素。


中行偃1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三國演義》當中,劉備在討伐東吳時,經歷了火燒連營的大敗之後死在白帝城,從當時三國的局面分析,東吳只能聯,不能伐,劉備在決定要討伐東吳時諸葛亮是不贊成的,因此討伐東吳劉備沒有帶諸葛亮,而趙雲也是勸諫,國賊是曹魏,並非東吳,可惜劉備根本聽不見進去,恰巧張飛過來哭鬧,並抱怨劉備不為關羽報仇,此時劉備不顧一切決定討伐東吳,緊接著張飛也被殺害,兇手直奔東吳,劉備更加認識到必須要討伐東吳。討打東吳時他的五虎上將只剩下馬超和趙雲,趙雲是持反對意見的,而馬超又是降將,怕是靠不住,魏延還要留守預防曹魏,諸葛亮也要留守成都,所以劉備出征之時,身邊沒有文臣武將,只好他自己上,而他自己絕非陸遜的對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蜀國開始衰敗,一場大火,劉備徹底失敗,天時地利人和他都沒有佔據,因此,劉備在那個時期伐吳是個錯誤的決定,註定要功虧一簣。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小龍女影視記


其實,原因不在於蜀漢能不能先取東吳還是先取曹魏,而是蜀漢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那一方。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曹操移師北方,連江陵都被周瑜奪去,最後留了曹仁守襄陽。劉備在瓜分荊州時佔了不少便宜,而後西進益州,北取漢中,終成一方霸主。

但曹孫劉三家中,曹魏的實力依舊還是最為強大的那一方。曹操本人就是一等一的高手,曹操的兒子還是個頂個的強。而蜀漢與東吳的實力不分伯仲。況且更為重要的是,荊州已丟失。

劉備攻打荊州的關鍵原因不在於演義中所說的要為關羽報仇云云,實際是荊州的丟失使得劉備集團的軍事戰略《隆中對》難以執行下去。《隆中對》中講得很明確: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因為荊州的丟失,蜀漢要一統天下的用兵通道只剩北方這一條通道,而北方直接面對的就是曹魏,曹魏豈是速亡之國。因此,從劉備的角度來講,挑柿子揀軟的捏。孫吳實力不如曹魏,且還搶了劉備的荊州,當然要打一下。時趙雲勸劉備國賊是曹魏而非孫吳,但劉備不聽。且此時,劉備最為信任的謀臣之一法正已死,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其實已有罅隙,則再也沒人可以勸住劉備了。

因此,以蜀漢的實力,並非可以先攻打誰這一說,而是應該先養精蓄銳,充實自我,以待天下之變。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其實,劉備做夢都想吞了東吳…

想當年,他流離失所,走投無路。以借的名義巧奪了人家的荊州,就無論如何再不願歸還了。那個吃相不是也很難看嗎?

他也想先取了東吳,然後再去北伐滅曹。他有那個實力嗎?諸葛亮未出茅籚,就已經推知將會三分天下。曹操佔據了整個中原地區及北方,江東九郡一十八州本來就屬東吳所有,而劉備們要想生存,只有遠征西川,割據漢中。憑險而固守…

"曹孟德在許昌帶大兵八十三萬…",

而蜀國東吳的力量太小,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蜀國當年的國策,只能是聯吳抗曹。否則將唇亡而齒寒。倘若兩國自相殘殺,其結果必然是鶴蚌相爭,漁人而得利…

後來劉備在漢中休養生息,又做了幾天的小皇帝,就忘記了劉吳聯盟的重要牲。關羽張飛更是從不把"江東鼠輩"放在眼裡,極盡輕蔑侮辱之能事,終至自圖惡果…

劉備也不聽諸葛亮勸阻,自持兵多將廣兵強馬壯,值國家大局而不顧。舍大義取小義,為了個結義的名聲,就冒然出兵攻打東吳。終因技不如人,被火燒連營,落得個命喪白帝城…,後來孫吳聯盟破滅,被魏國各個擊破,至國破家亡,三國歸晉…

劉備藉著尋仇而取東吳,並非尋常意義上的功虧一簣,而是犯了戰略性的錯誤。


邀你看夕陽


聯吳抗曹是蜀國和吳國都認可的一個策略,根據當時的局勢來看:魏國佔領著人口最多中原地區,從糧食產量和人口數量上完全壓制蜀國和吳國。聯吳抗曹的戰略,並不是說聯合吳國就一定能抵擋住魏國的進攻,而是採用類似於擾亂敵軍後方的方式,牽制住魏國,讓魏國無論進攻哪一個都面臨後方被侵襲的危險,無法達到戰爭利益的最大化。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三國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版圖上的變化。巴蜀之地雖然被稱為“天府之國”並不是因為有多富饒,而是因為易守難攻,是個偏安一隅的好地方。蜀國主要依賴成都平原產糧,人口的繁衍需要糧食,荊州是除了中原以外最富饒的地方,糧食產能超級大。荊州糧食多,自然人口繁衍就快,然而關羽雖是統兵大將,但是蜀國也不會放任他的兵力越來越多的。很顯然,糧食和士兵都要輸送到後方進行儲備。荊州的丟失,造成蜀國糧食產能大幅縮水,很有可能造成蜀國每年產出的糧食,不夠養活現有軍隊數量的情況。放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人口會大量逃離蜀國,到時蜀國戰鬥力直線下降,魏國和吳國極有可能聯手瓜分蜀國,更別談聯吳抗曹了。

所以劉備必須主動出擊,拼盡全力奪回荊州,在魏國和吳國聯手瓜分蜀國的形勢變為主流之前,穩住版圖局勢。所以,《三國演義》中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動七十萬大軍進攻吳國,現實原因就是要奪回荊州,穩住局勢。

聯吳抗曹的策略絕對是當時政治智慧的經典,使得人口總和相加起來還沒有魏國多的蜀國和吳國有抗衡的能力。然而,堡壘往往被從內部攻破,荊州爭奪戰徹底改變了當時的局勢,蜀國和吳國註定走向覆滅的歸宿。








嘿絲朵瑞


無論是誰都沒有事先預知歷史的能力,劉備是對自己有信心才會出征東吳不帶上諸葛亮,也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離開了諸葛亮,劉備還是那個戰無不勝的劉皇叔!所以劉備不需要帶諸葛亮。而諸葛亮呢?也不是說一定就認為劉備不能打勝仗,再加上事已至此劉備伐吳心意已決,只能儘自己臣子的本分全力鞏固好劉備的大後方。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跟劉備一條心滅了東吳再滅曹魏一統天下呢?這其實是一個大戰略的問題,有幾個原因註定了蜀國的首要敵人是曹魏而不是東吳!

其一,曹強孫劉弱的三國關係註定了魏國不可能讓蜀國輕輕鬆鬆的去滅了東吳而無動於衷。

三國的強弱關係決定了只有一方強大到足以抗衡另外兩方共同聯合的力量的時候,這個平衡才會被打破,才可能實現天下一統。當時曹強孫劉弱的環境下,孫劉為了生存就一定要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魏。所以對於曹魏來說肯定希望孫劉打起來坐收漁翁之利,在孫劉兩方夷陵之戰打得火熱的時候曹魏也已經發兵到東吳邊境隨時準備看哪一方勝利就打哪一方,乘機一統天下。夷陵之戰後陸遜也不敢大舉追擊劉備,怕曹魏背後捅刀子,於是停止追擊,這樣才沒讓曹魏得逞,幾十萬大軍無功而返。


《三國志》: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其二,東吳國力並不比蜀國弱,東吳內地水網密佈,東吳水軍更是名揚天下,早在赤壁之戰之時就打得曹軍灰飛煙滅。

東吳地處東南沿海,南方最發達的城市都被東吳佔領了,江南魚米之鄉的地理位置大大提升了東吳的經濟國力,所以三國中屬東吳最為富有。而東吳最負盛名的東吳海軍更是名揚天下,所以即使劉備打到東吳的腹地也會被東吳的強大海軍所阻擋,不能速戰速決的話劉備面臨著曹魏東吳的夾擊可能非常大,所以東征東吳是最不明智的行為。



其三,攻打東吳名不正言不順,出師無名。

天下人都知道荊州是孫權借給劉備的蜀漢的,當初劉備無立足之地的時候東吳出兵攻打曹軍佔領的荊州,是諸葛亮使用計謀從東吳的嘴中奪下了荊州這塊肥肉。可能劉備也覺得自己是勝之不武,於是答應借荊州。而此時荊州久久不還不說還要發兵攻打自己的恩人,在天下人面前以仁義之師自居的劉皇叔情何以堪?再說了竊國賊曹魏正挾持皇帝號令天下,你這個皇叔不興師討伐曹賊你來打對自己有恩的東吳?實在說不過去的!在注重仁義禮智信的社會背景下攻打東吳就是不義之師,不會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總結: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拋下曹魏而去攻打東吳對於劉備的蜀漢政權來說都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費力不討好不說可能還要把蜀漢的家底給丟掉。


竹林論風月


《三國演義》裡是褒揚蜀國,貶低魏國的;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實力最弱的。

魏國“接管”漢獻帝的國字號企業當然實力、人力是最強的;加上曹操的唯才是舉、上下齊心,國力很快發展到最強;吳國也是孫氏家族自己打出的天下人心齊、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並且吳國的政界抱著不主動進攻,只求自保的方針,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防禦戰,不勞師動眾去進攻別人,別人來犯便以少勝多,殲滅強敵;只有蜀國,拿著“皇室”劉姓做文章,打著恢復漢室的幌子,用劉、關、張的“義字為行動感召力要搞一個國家出來,北方長年要伐魏,南方”借“了東吳的荊州不還,還總想打東吳的主意,東吳對蜀一心向好,把公主嫁給劉備,想吳蜀同盟,可惜劉備有自己的國王夢......

稱帝之後的劉備,不再聽從諸葛亮的正確方針,開始自做主張。為了為關羽報仇,在張飛的慫恿下,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不聽諸葛的勸阻發兵東吳,《三國志·法正傳》,夷陵、猇亭之戰以後,諸葛亮曾今說了這樣一句話:“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意思就是說法正如果當時還活著的話,就會阻止我們的皇帝陛下,不讓他去發動這場錯誤的戰爭。

劉備一生自己沒有軍事才能,沒有自己打過勝仗,卻要帶70萬大軍千里條條去討伐東吳,才落得全軍覆沒敗走白帝城,最後病死於此。

還有一點,三國時是家天下,曹操有幾個歷史上響噹噹的兒子,劉備卻只有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導致蜀國從國家到皇室沒有能人接班。

所以劉備對東吳的戰爭從戰略上正義性不強、戰術上指揮不當、再碰到東吳這樣人才濟濟的集團,敗是在發動戰爭之前諸葛亮已經料到的。


鵬學天下


吳蜀聯合是戰略方針,不能輕動。

縱觀三國,只有曹操野心,雄心,胸懷,更重要的是勢力比劉備,孫權大的多,這點劉備,孫權心知肚明,也只有蜀吳聯合才能與其抗衡。

從天時地利人合來講,如果與吳國火拼,定會兩敗俱傷,便宜國賊曹魏,此為天時。

蜀國雖有水軍但與陸遜統領的水軍完全不在一個層次,這是地利。

重臣都願為漢臣,為朝廷效力,不願為劉備自己的私情買單,此為人合。

並不是不能攻吳,時機不對,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一意孤行。

最後為什麼不能攻打東吳,經濟實力不行,諸葛亮一直攻打曹魏就是這樣,不給他喘息發展的機會,儘量保持三國鼎立的局面,讓三個國家的經濟差的不是太懸殊,曹魏佔地面積大,一旦發展起來,其他兩家就危險了,但是,諸葛亮不斷北伐,致使魏蜀兩國民生凋敝,便宜了東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