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提到“留守兒童”首先浮現在你腦海裡的是什麼場景呢?

可能大多是這樣的畫面:一個農村的孩子含著淚和父母道別,看到他們遠去的方向,又哭喊著去追趕,無果,便只能抹著淚,沮喪的往回走。

可“留守兒童”真的只存在於農村裡嗎?

其實不是。

有的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卻仍然盼望著和父母相擁,

有的孩子雖生長在城市,卻仍然是留守兒童。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01

從農村轉向城市的留守兒童。

樓下王姐多年前進城務工,現在在一家生產廠裡工作,她說以前每次聽到女兒哭著問媽媽什麼時候能回來,心裡就像被人狠狠擰了一下那樣難受。於是就咬咬牙把女兒接到身邊。現在女兒已經十歲,能自己上下學,能做幾個簡單的小菜,即使假期孩子自己在家,也不會太操心。可讓王姐煩惱的是,自己和老公的學歷都不高,輔導孩子比較吃力,送課外輔導吧,對於家裡來說有時一筆不小的開銷。

另外因為長期缺少情感上的聯結,之前不見想得慌,現在就算坐在一個桌子上,除了給孩子夾夾菜,問問學習,也不知道要和孩子說些什麼,孩子也很少主動跟自己開口聊天。 只有自己看手機的時候,女兒才會湊過來看看。

孩子雖然非常懂事聽話,王姐還是覺得對女兒有一種強烈的虧欠感,她說,自己雖然把女兒接到了城裡,但覺得還是沒讓孩子脫離“留守兒童”的生活。

城市化觀察網根據教育部2018年8月發佈的2017年教育統計數據進行計算後發現,2017年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為1897.45萬人,相較之前的5年,增長了283.86萬人。

這些隨遷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這些父母把孩子從農村接到城市,本想讓孩子擺脫“留守”的困境,可是因為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在時間和精力上很難平衡,所以孩子有時仍然處於無人監管或由隨之到城市的老人照顧的狀態。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能每天有一段時間和父母在一起,比起之前來說,情況算是有所改善,但他們渴望和父母靠的更近的不只是生活中的距離,還有心靈上的距離。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02

城市“土著家庭”也有留守兒童。

還有一種家庭,父母出生、成長都是在某個城市之中,但是由於工作經常加班、出差或是選擇到另一個城市打拼,所以將孩子留給老人幫忙照顧,這些家庭的孩子可能吃穿不愁,但是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少之又少,他們比農村留守的孩子更容易被忽視。

張霞直到大學畢業也沒有離開過出生的城市,結婚後有了孩子,看著微薄的工資,她覺得想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和教育資源就不能安於現狀,於是她和老公商量離開所在的二線城市到北京去發展,可是大城市有的不只是機遇也有生活上的壓力,他們覺得把孩子留在原有的城市,由爺爺奶奶照顧,既可以給老人作伴,自己也可以安心工作。

這樣兩人在生活之外還可以有一份積蓄,張霞覺得這份積蓄即讓自己看到希望,也可以有條件“供養”孩子的未來和希望。

“而且如果自己都沒有奮鬥過,又憑什麼去要求孩子努力呢?父母應該把更多的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去創造好的生活,而不是施壓在孩子身上,希望用他們的成就來證明自己的成功,順帶改變現有的家庭生活狀況。我們不只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還想能在一線城市存儲一些人脈關係,或許這以後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份不錯的資源。”

張霞對未來生活的規劃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父母盤算著最好的未來,可孩子心理最重要的關愛和安全感卻遺失在了過去,父母和孩子站在橋的兩頭,中間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長期處於斷開的狀態,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這座橋的修復難度越來越大,孩子在未來的某一天真的願意突然就牽起父母的手,走向我們所預設好的“未來”嗎?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03

父母離異,把責任轉移給老人,讓孩子成為了“被留下”的人。

在《少年說》裡,一個六年級的女孩,一上臺就向奶奶喊話,感謝奶奶的“不離不棄”。女孩說在一年級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兩人都選擇了到外地去工作,誰都不管自己,是奶奶接納了她。

為了讓孫女生活的好一點,60多歲的奶奶大清早起床去醫院打工做兼職,六點還要趕回家做早飯,送孫女上學,雖然祖孫倆的生活並不寬裕,奶奶也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孫女。

孩子懂事地說:“我知道您不是不愛出去玩,也不是不愛吃肉,您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家,而且捨不得,想把錢都留下來給我,我真的好難過,您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了,我希望你以後能快快樂樂的度過。”

奶奶用手抹了抹淚,回應道,”你就好好學習,到時候你長大了,你過快快樂樂的生活,奶奶就高興了,奶奶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因為你這孩子太苦了。“

父母離異後,便把孩子視為包袱,不但沒收了孩子的“家”,也沒收了對孩子的“愛”,老人不忍看到孩子因大人的事受罪,結果便將擔子一肩挑了下來,算是替兒女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可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看世界的視角,祖輩的無私付出,讓她們感激也自責,而這種自責的更多的是來源於對父母的埋怨,是不負責的父母才導致了自己成為了祖輩的負擔。但這份埋怨的背後其實就隱藏著孩子對父母愛的渴望。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04

看見城市留守兒童的需要,即使不能常常陪伴,也別忘了常對孩子表達愛。

1.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固定模式”。

●和孩子在同一個城市的父母,工作再忙,也請儘量給孩子空出家庭時光。

就像前面提到的王姐一樣,父母和孩子有時,不是不想交流,只是缺少共同的經歷,可以談論的事情太過單一,到後來可能就變為了無話可說。

父母可能認為工作都忙不過來,我都不確定什麼時間可以空出來陪孩子,怎麼“固定”?

既然時間、時段都無法敲定,那就把事情固定下來。每個星期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哪怕只是看一場電影,講一個故事),並在其他空閒時間和孩子商量下週計劃,這樣既打造了共同的話題,又讓孩子對每個星期有所期盼,點點滴滴堆積起來也有不少的回憶。

●和孩子遠隔千里,也需要跟孩子約定一個固定的交流方式,並保持一定的頻率。

其實城市中的大多數孩子生活條件並不差,平時和他們一起生活的老人很多也能簡單操作電子設備,比如微信和視頻聊天。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兩天或者某個時段和孩子進行視頻,在視頻中除了學習以外,還可以瞭解一下孩子生活中有什麼趣事或煩惱。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儘量做個傾聽者,而不是“盤問者”、“考察員”。讓孩子說得輕鬆,他們才樂於繼續和父母保持這種聯繫方式。

父母還可以和孩子在視頻中約定做同一件事,並在下次的連線中互換信息。比如對小孩子來說共同做一件小手工,然後寄給對方。或者在視頻中給孩子講一個繪本,聊一聊故事。約定各自完成一項運動,並把結果反饋給對方。這都能讓孩子感覺到,雖然爸爸媽媽和自己離得很遠,但是相互之間的聯繫是存在的,而且有著具體的形式。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2.試著和孩子通信。

如果留意會發現,大多父母在與孩子聊天時的內容往往是發問式的,問題問完,談話也就結束了,在倉促的對話中,父母往往是無意識地便把本該輕鬆的聊天,轉變為從孩子身上捕獲某種信息的行為,孩子在其中感到了壓力的同時,防備著自己的世界被父母“入侵”。

但如果採用書信,或郵件的方式,我們所留下的文字更多是從父母自身出發,讓孩子有一種以心換心的親切感,他們可以更好的瞭解父母的處境和所思所想,如果他們有所感觸,我們也可以在孩子的回信中瞭解到他們的思考方式,發現他們思想中的閃光點。

城市沒有“留守兒童”?他們也是被留下的孩子,孤獨的背後是期盼

結語:

我們常說,父母是指引孩子向前的燈塔。可有時當父母迫於種種原因成為了“流動”的燈塔時,也別把燈滅了,常常讓光照著留在原地的孩子,當他們的眼裡、心裡都有光明,他們才不會忘記溫暖從來不曾離開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