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覺得秦始皇、唐太宗、漢武帝誰更偉大?為什麼?

楊數說


雖然不是同一時期的歷史帝國締造者,各自在不同時期的貢獻也不可同日而語,要比較我們就用排除法,如果沒有漢武帝,帝國會怎樣,再繼續無為而治,漢帝國照樣可以延續;沒有唐太宗,唐淵的任何一個兒子當皇帝,也不見得就一定是昏君,沒有秦始皇,中國一直分裂下來,再維持幾百年,周禮被忘卻,各國錢幣,度量衡,文字都不會統一,中國就會像今天的歐洲,一個國家還沒有中國一個省大,就算今天他們搞了個啥歐盟,不還是離心離德,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所以說,中國歷史沒有誰都可以,唯獨不可以沒有秦始皇。


什邡苦逼的80後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這三位帝王,人們都會冠以“千古一帝”的稱號,不可否認,他們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都是巨大的,如果真要從中選取一位最偉大的帝王,那麼也就秦始皇當之無愧了。原因有二。

其一是格局遠大:春秋不義戰是那個時代的不幸,諸侯爭霸的戰火蔓延了整個華夏大地,而秦國的六代君主都勵精圖治,最終成為西戎霸主,可是歷代秦王都沒有因此懈怠,到了秦始皇這一代,戰國接近了末期,兩百年的戰爭也到了終結的前夜,秦國並沒有偏安一隅,僅僅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結束了兩百年的戰火,秦始皇派遣蒙恬修長城以此北拒匈奴,王翦鎮壓百越之地,帝國精銳盡數離開帝國,秦始皇下達了永不回朝,誓死捍衛邊關的命令。哪怕楚漢爭霸時期,邊關守卒都未帶兵勤王,阿房宮燃盡了秦國的最後一絲希望,百萬精銳皆含淚邊關。

其次是保障華夏的長治久安:書同文,車同軌,等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奠定了華夏幾千年的帝國框架,但凡後世朝代都有一定的繼承與沿用,使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華夏的逐漸融合,才成就了當代傳承最為久遠的華夏文明,可見,“千古一帝”的稱號非他莫屬,而唐太宗與漢武帝大多是在他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所以,秦始皇理應是最偉大的。


姓曹的阿蠻


秦始皇最偉大。他從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上統一了中國,使中國真正成為東方大國、強國,並定植了“統一”的思想基礎。

如果沒有秦始皇,也許中國還要長期處在諸侯並立、各自為陣的分裂割據之中。而這樣分裂割據的邦國,就如同五代十國、宋遼金一樣,是很容易被外敵各個擊破的。

所以,沒有秦始皇,雖然也可能會有劉始皇、李始皇,但中國的統一步伐可能還要延後不知多少年,也許漢武帝、唐太宗也只能成為諸侯之王。


WILLSON39


個人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更加偉大。

最直觀的一點,李世民是這三個皇帝所處時代最靠後的。眾所周知,時代越進步,面臨的局面越複雜,包括國內社會矛盾、國際領土紛爭等等,而李世民在這三個皇帝中無疑做的最好。

李世民是歷史上公認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皇帝,大唐江山基本上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另一半是名將李靖),他老爹李淵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為他造了個官職:天策上將,前無古人,獨一無二。登基做了皇帝后,又能善待功臣,從諫如流。繼承並完善了隋朝開創的官制、兵制、選官制度等,最終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是繼漢朝文景之治後的第二個治世,為日後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而反觀題主所列的其它二位皇帝:秦始皇在一統六合後未能及時調整政策,一味使用法家的嚴刑峻法,最終導致了民怨沸騰,二世而亡,大秦也成了第一個短命的王朝。而漢武帝雖說武功極盛,但不免窮兵黷武,四十多年的對匈戰爭耗盡了文景二代為他積累的資本。武帝后期民生凋敝,所幸漢武帝懸崖勒馬,及時調整政策,輪臺悔過,開始與民休息,大漢才避免了秦的結局。

第二,唐朝的國風是自信且強大的,唐太宗的開放懷柔政策征服了許多少數民族,注意並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從內到外心服口服,從突厥高麗,到越南日本,因此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而秦始皇、漢武帝大抵還沒有這樣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當然,唐太宗也並非完人。他殺兄逼父,欺娘戲嫂,未免過於荒唐狠辣。干涉史官修史也大大不該,但與他的功績相比,還是功大於過,並且也比秦皇漢武強了些。

最後提一下,我的心目中比唐太宗更強的封建皇帝是——被戲稱為位面之子的東漢光武帝劉秀。


愛讀歷史


偉大!固然這幾位帝王都是偉大的,我認為沒有可比較的,都是帝國的締造者,單都存在一些小瑕疵。咱們一個一個品吧。

一、秦始皇

首先,實現了中國的大統一。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滅韓開始,到前221年滅齊,統一六國,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按戰國時期的地圖看,秦朝時期的疆域範圍幾乎比戰國七雄的控制範圍擴大了一倍。他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封建帝國,使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僅此一項,他就功德無量。

其次,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他同時代的征服者,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再次,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1700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四是統一文字。為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證。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源源傳承、發揚光大。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像其他文明古國那樣被中斷,秦始皇功德很大。

五是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六是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七是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八是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論意義,斷價值,是功績遠遠大於過失,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在今天,長城幾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成了強盛的象徵,多少國人為之自豪。還有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第八奇蹟”,舉世震驚。

二、漢武帝

首先肯定是開疆拓土,任用衛青、霍去病遠逐匈奴於漠北, 使西北邊境國靖民安。又派張騫出使西域, 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聯繫, 使“絲綢之路”交通中西、造福後世。他還派司馬相如開通西南夷, 使那裡的不毛之地得到開發。這種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雙重開發, 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來講, 意義深遠、功不可沒。漢武帝的這些舉措在當時起到了使邊境肅清、土地擴大、國家強盛、百姓樂業的作用。所以東漢班固讚譽說“征伐胡越, 於是為盛”。柳詒徵評說武帝是“有功於吾國最大者”。這些話確非過譽之詞。因為武帝北逐匈奴、南置南越, 除了軍事意義之外, 還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文明開發意義, 使當時先進的中華文化澤被四邊, 加強了民族間的聯繫、促進了民族融合。

其次是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漢武帝在位期間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興儒學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的統治地位從此確立。它獨霸中國二千餘年。當時在那個年代是百家爭鳴的時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論,人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種主張自家反對別的家的觀念在封建時期的是引起對立與矛盾根源。

再次是第一個興辦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漢代太學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政府創辦的、正規的高等學府,自漢武設立,歷兩千餘年而不絕,是中國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或“太學弟子”。太學初建時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博士弟子入選”,內由太常負責選擇,外由郡國察舉。武帝還下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統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是第一個用皇帝年號來紀元的皇帝,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五是第一個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徵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心悔意。這就是《輪臺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

三、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和詩人,是影響中華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歷史人物,為古代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是唐太宗早年率部征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二是唐太宗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獨斷專行、虛心納諫,並能認識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殺的法政政策,堪稱開明君主的典範。

三是唐太宗在國內厲行儉約、輕徭薄賦,重視農田水利,商業經濟得到發展,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呈現出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四是唐太宗開疆拓土,在軍事上除對高句麗戰爭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中華軍事史上,唐貞觀時期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五是唐太宗胸懷大局,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六是唐太宗工書法、富文詞,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才有唐代書法、文學、藝術之盛。

總的來說,各有各的豐功偉績,沒什麼好比較的,沒有這些偉大的歷史創造者,哪有今天祖國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文化。


餘生盞茶侃史


這個當然是秦始皇,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從他的歷史功績來說無一不是利在千秋萬代,利在中華民族。

首先,他統一了六國,統一了華夏主體組群,以後歷朝歷代基本上的國土都是維持在秦帝國國土面積差不多的區域,這是華夏主體,此後天下戰亂也是以統一為歷史趨勢,天下一統後廢分封設郡縣,初步設立中央集權,可以很好的管理龐大的國土,以至於地方再也不能威脅中央統治,同時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權威性更大,所以郡縣制和皇帝制造就了中央集權制的政府為中華主體統一做出巨大貢獻,是歷史性的進步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政治體制封建君主制,以至於以後無論分裂成什麼樣子必然要走向一統,讓我們不會像現在的歐洲那樣大大小小這麼多國家我們只有一個主體—華夏,這是有功於中華民族的歷史貢獻,是其他皇帝遠遠不能超過的。

其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讓我們國家在版圖的同意下更要讓文字統一文化統一,從此我國有了同意的文化和制度才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和認同感,以至於我民族千年而一脈相承有了認祖歸宗強烈的愛國意識,有利於加強民族整體意識,所以才會有天下分久必合之說人民群眾嚮往統一穩定的生活,讓民族的人民更加的團結有了忠君報國的思想。

其三,北築長城,南伏百越,這兩個地方都是長期騷擾中原文化的異族,北築長城可以很好的抵擋匈奴等少數民族的入侵,保護了華夏文明不會被摧殘,讓我們的文化得以發展和進步,軍事防線有很好的阻擋匈奴南下讓中原相對安定發展生產和經濟恢復國力,百越是中國南大門不僅擴大了中國的國土更是保住了華夏文明,百越歸撫文化不一統遲早會分裂出去所以皇帝讓六十萬秦軍都沒回來還從關中牽了百萬人民到那裡開發百越延續文化;皇帝說:“百萬秦軍,不可勤王”,即使中原戰亂,大軍也不能北上勤王,因為秦國可以滅但華夏不能滅,這是何等的格局和高度,六國的君主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的秦始皇想的卻是天下中華民族的利益所以他要北築長城防止匈奴,南伏百越以續華夏文明,這是千秋之功業,歷代君主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他。

我們常常認為秦始皇是暴君,但是我們根本不理解他的所做所為,為什麼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稱我們就可以明白了,正因為軍隊全然不在中原才可以讓劉邦項羽有可乘之機,輕鬆滅亡秦帝國,但是劉邦他繼承了秦帝國的制度,所謂秦承漢制,秦漢為一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二個頂峰,正因有了始皇帝的功績才能讓後來漢武帝的成功,大漢四百年基業。


世界就是天下




你說Yosay


秦始皇,唐太宗,漢武帝三人功績我們逐個來分析

一、秦始皇:戰國時期各國混戰,最後七國爭雄,各國連年爭霸,爭當霸主的地位。由於有商鞅變法的基礎,秦國國力得到提升,農,商,軍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嬴政繼承大業,照著先祖的意志,任用白起,王剪,張儀,李斯等人勵精圖治一統六國,完成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統一貨幣,文化,思想,為歷史開創了盛世的前兆。

二、唐太宗:跟隨唐高祖打下了半壁江山,結束了隋朝的統治,通過玄武門事變順利繼承大統,上任之後恢復生產,減免稅賦,任用賢人廣開言路,重視教育,文化,鞏固西防,遠交西域,被各藩國稱為“天可汗”,開創了貞觀盛世,為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漢武帝:通過文景之治的恢復生產,提升了國力,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漢武帝繼位後,通過任用董仲舒統一文化,任用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將領恢復軍事實力,收腹河西走廊,設西域都護府,主動出擊讓匈奴俯首稱臣,大汗朝可以全心發展恢復盛世!

個人認為秦始皇的功績更大,他結束了中國混亂的時期讓中國有了大一統!





艾特路豬


三人都各有優點。

(1)從政治角度看: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統治者、建立郡縣制,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項目(進士科最重要),嚴格考察各級官官官吏的政績;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下召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分封給其子弟作為候國,由皇帝制定封號、建立刺史制度,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和豪強及其子弟,嚴禁他們為非作歹,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

(2)從經濟角度看: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圓形方孔半兩錢貨幣,有利於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發展;唐太宗減輕勞役,鼓勵發展生產;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3)從軍事上看: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建立長城;唐太宗反擊東西突厥,加強對西域的統治;漢武帝反擊匈奴,在漠北戰役中大勝迴歸;

(4)其它:秦始皇統一文字,車同軌,開鑿靈渠。

(5)統治:秦始皇殘暴。唐太宗重用人才。漢武帝採取大臣的建議。

總體來說,我更贊同唐太宗。


王姐生活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三個人各自在哪些領域貢獻最大。

首先秦始皇的貢獻主要是對我國版圖的統一貢獻最大,另外還有度量衡以及文字的統一。是他把我國從奴隸制帶入到了封建制,使歷史的車輪前進了一大步。

再說漢武帝,顧名思義武皇帝就是善於對外用兵,並取得很大成就。漢武帝在軍事上長期對北方遊牧名族用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少數名族對中原統治的威脅;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設置刺史制,以監督地方豪強勢力;在文化方面,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重視封建等級秩序,對人民灌輸這樣的思想,有助於政權的穩固;在經濟方面,漢武帝把漢朝推向了一個高峰,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

最後唐太宗,他的最主要貢獻是早起幫助其父李淵奪取皇位而征戰四方,立下不少功勞,即位之後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後面的“開元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為當時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創造空前的好條件。

對比這三人的貢獻,我個人認為秦始皇的貢獻是最難能可貴的,畢竟漢武帝和唐太宗的貢獻雖大,卻不是無可替代的,只有秦始皇的貢獻無可替代,如果當時不出一個秦始皇,中國歷史不知還要等多少年才能實現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