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觉得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谁更伟大?为什么?

杨数说


虽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帝国缔造者,各自在不同时期的贡献也不可同日而语,要比较我们就用排除法,如果没有汉武帝,帝国会怎样,再继续无为而治,汉帝国照样可以延续;没有唐太宗,唐渊的任何一个儿子当皇帝,也不见得就一定是昏君,没有秦始皇,中国一直分裂下来,再维持几百年,周礼被忘却,各国钱币,度量衡,文字都不会统一,中国就会像今天的欧洲,一个国家还没有中国一个省大,就算今天他们搞了个啥欧盟,不还是离心离德,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所以说,中国历史没有谁都可以,唯独不可以没有秦始皇。


什邡苦逼的80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这三位帝王,人们都会冠以“千古一帝”的称号,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如果真要从中选取一位最伟大的帝王,那么也就秦始皇当之无愧了。原因有二。

其一是格局远大:春秋不义战是那个时代的不幸,诸侯争霸的战火蔓延了整个华夏大地,而秦国的六代君主都励精图治,最终成为西戎霸主,可是历代秦王都没有因此懈怠,到了秦始皇这一代,战国接近了末期,两百年的战争也到了终结的前夜,秦国并没有偏安一隅,仅仅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结束了两百年的战火,秦始皇派遣蒙恬修长城以此北拒匈奴,王翦镇压百越之地,帝国精锐尽数离开帝国,秦始皇下达了永不回朝,誓死捍卫边关的命令。哪怕楚汉争霸时期,边关守卒都未带兵勤王,阿房宫燃尽了秦国的最后一丝希望,百万精锐皆含泪边关。

其次是保障华夏的长治久安: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奠定了华夏几千年的帝国框架,但凡后世朝代都有一定的继承与沿用,使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华夏的逐渐融合,才成就了当代传承最为久远的华夏文明,可见,“千古一帝”的称号非他莫属,而唐太宗与汉武帝大多是在他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所以,秦始皇理应是最伟大的。


姓曹的阿蛮


秦始皇最伟大。他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上统一了中国,使中国真正成为东方大国、强国,并定植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如果没有秦始皇,也许中国还要长期处在诸侯并立、各自为阵的分裂割据之中。而这样分裂割据的邦国,就如同五代十国、宋辽金一样,是很容易被外敌各个击破的。

所以,没有秦始皇,虽然也可能会有刘始皇、李始皇,但中国的统一步伐可能还要延后不知多少年,也许汉武帝、唐太宗也只能成为诸侯之王。


WILLSON39


个人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更加伟大。

最直观的一点,李世民是这三个皇帝所处时代最靠后的。众所周知,时代越进步,面临的局面越复杂,包括国内社会矛盾、国际领土纷争等等,而李世民在这三个皇帝中无疑做的最好。

李世民是历史上公认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皇帝,大唐江山基本上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另一半是名将李靖),他老爹李渊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为他造了个官职:天策上将,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登基做了皇帝后,又能善待功臣,从谏如流。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开创的官制、兵制、选官制度等,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是继汉朝文景之治后的第二个治世,为日后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而反观题主所列的其它二位皇帝:秦始皇在一统六合后未能及时调整政策,一味使用法家的严刑峻法,最终导致了民怨沸腾,二世而亡,大秦也成了第一个短命的王朝。而汉武帝虽说武功极盛,但不免穷兵黩武,四十多年的对匈战争耗尽了文景二代为他积累的资本。武帝后期民生凋敝,所幸汉武帝悬崖勒马,及时调整政策,轮台悔过,开始与民休息,大汉才避免了秦的结局。

第二,唐朝的国风是自信且强大的,唐太宗的开放怀柔政策征服了许多少数民族,注意并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从内到外心服口服,从突厥高丽,到越南日本,因此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而秦始皇、汉武帝大抵还没有这样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当然,唐太宗也并非完人。他杀兄逼父,欺娘戏嫂,未免过于荒唐狠辣。干涉史官修史也大大不该,但与他的功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并且也比秦皇汉武强了些。

最后提一下,我的心目中比唐太宗更强的封建皇帝是——被戏称为位面之子的东汉光武帝刘秀。


爱读历史


伟大!固然这几位帝王都是伟大的,我认为没有可比较的,都是帝国的缔造者,单都存在一些小瑕疵。咱们一个一个品吧。

一、秦始皇

首先,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按战国时期的地图看,秦朝时期的疆域范围几乎比战国七雄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他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使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仅此一项,他就功德无量。

其次,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他同时代的征服者,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再次,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1700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四是统一文字。为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源源传承、发扬光大。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被中断,秦始皇功德很大。

五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六是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七是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八是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论意义,断价值,是功绩远远大于过失,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在今天,长城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成了强盛的象征,多少国人为之自豪。还有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第八奇迹”,举世震惊。

二、汉武帝

首先肯定是开疆拓土,任用卫青、霍去病远逐匈奴于漠北, 使西北边境国靖民安。又派张骞出使西域, 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 使“丝绸之路”交通中西、造福后世。他还派司马相如开通西南夷, 使那里的不毛之地得到开发。这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开发,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来讲, 意义深远、功不可没。汉武帝的这些举措在当时起到了使边境肃清、土地扩大、国家强盛、百姓乐业的作用。所以东汉班固赞誉说“征伐胡越, 于是为盛”。柳诒征评说武帝是“有功于吾国最大者”。这些话确非过誉之词。因为武帝北逐匈奴、南置南越, 除了军事意义之外, 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明开发意义, 使当时先进的中华文化泽被四边, 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其次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

再次是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五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三、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是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历史人物,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是唐太宗早年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二是唐太宗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独断专行、虚心纳谏,并能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堪称开明君主的典范。

三是唐太宗在国内厉行俭约、轻徭薄赋,重视农田水利,商业经济得到发展,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呈现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四是唐太宗开疆拓土,在军事上除对高句丽战争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中华军事史上,唐贞观时期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五是唐太宗胸怀大局,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六是唐太宗工书法、富文词,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总的来说,各有各的丰功伟绩,没什么好比较的,没有这些伟大的历史创造者,哪有今天祖国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文化。


余生盏茶侃史


这个当然是秦始皇,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从他的历史功绩来说无一不是利在千秋万代,利在中华民族。

首先,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华夏主体组群,以后历朝历代基本上的国土都是维持在秦帝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的区域,这是华夏主体,此后天下战乱也是以统一为历史趋势,天下一统后废分封设郡县,初步设立中央集权,可以很好的管理庞大的国土,以至于地方再也不能威胁中央统治,同时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权威性更大,所以郡县制和皇帝制造就了中央集权制的政府为中华主体统一做出巨大贡献,是历史性的进步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体制封建君主制,以至于以后无论分裂成什么样子必然要走向一统,让我们不会像现在的欧洲那样大大小小这么多国家我们只有一个主体—华夏,这是有功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是其他皇帝远远不能超过的。

其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让我们国家在版图的同意下更要让文字统一文化统一,从此我国有了同意的文化和制度才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以至于我民族千年而一脉相承有了认祖归宗强烈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加强民族整体意识,所以才会有天下分久必合之说人民群众向往统一稳定的生活,让民族的人民更加的团结有了忠君报国的思想。

其三,北筑长城,南伏百越,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期骚扰中原文化的异族,北筑长城可以很好的抵挡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保护了华夏文明不会被摧残,让我们的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军事防线有很好的阻挡匈奴南下让中原相对安定发展生产和经济恢复国力,百越是中国南大门不仅扩大了中国的国土更是保住了华夏文明,百越归抚文化不一统迟早会分裂出去所以皇帝让六十万秦军都没回来还从关中牵了百万人民到那里开发百越延续文化;皇帝说:“百万秦军,不可勤王”,即使中原战乱,大军也不能北上勤王,因为秦国可以灭但华夏不能灭,这是何等的格局和高度,六国的君主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的秦始皇想的却是天下中华民族的利益所以他要北筑长城防止匈奴,南伏百越以续华夏文明,这是千秋之功业,历代君主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他。

我们常常认为秦始皇是暴君,但是我们根本不理解他的所做所为,为什么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称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正因为军队全然不在中原才可以让刘邦项羽有可乘之机,轻松灭亡秦帝国,但是刘邦他继承了秦帝国的制度,所谓秦承汉制,秦汉为一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个顶峰,正因有了始皇帝的功绩才能让后来汉武帝的成功,大汉四百年基业。


世界就是天下




你说Yosay


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三人功绩我们逐个来分析

一、秦始皇:战国时期各国混战,最后七国争雄,各国连年争霸,争当霸主的地位。由于有商鞅变法的基础,秦国国力得到提升,农,商,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嬴政继承大业,照着先祖的意志,任用白起,王剪,张仪,李斯等人励精图治一统六国,完成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统一货币,文化,思想,为历史开创了盛世的前兆。

二、唐太宗:跟随唐高祖打下了半壁江山,结束了隋朝的统治,通过玄武门事变顺利继承大统,上任之后恢复生产,减免税赋,任用贤人广开言路,重视教育,文化,巩固西防,远交西域,被各藩国称为“天可汗”,开创了贞观盛世,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汉武帝:通过文景之治的恢复生产,提升了国力,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汉武帝继位后,通过任用董仲舒统一文化,任用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恢复军事实力,收腹河西走廊,设西域都护府,主动出击让匈奴俯首称臣,大汗朝可以全心发展恢复盛世!

个人认为秦始皇的功绩更大,他结束了中国混乱的时期让中国有了大一统!





艾特路猪


三人都各有优点。

(1)从政治角度看: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统治者、建立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项目(进士科最重要),严格考察各级官官官吏的政绩;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召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候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和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圆形方孔半两钱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唐太宗减轻劳役,鼓励发展生产;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从军事上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建立长城;唐太宗反击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汉武帝反击匈奴,在漠北战役中大胜回归;

(4)其它:秦始皇统一文字,车同轨,开凿灵渠。

(5)统治:秦始皇残暴。唐太宗重用人才。汉武帝采取大臣的建议。

总体来说,我更赞同唐太宗。


王姐生活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三个人各自在哪些领域贡献最大。

首先秦始皇的贡献主要是对我国版图的统一贡献最大,另外还有度量衡以及文字的统一。是他把我国从奴隶制带入到了封建制,使历史的车轮前进了一大步。

再说汉武帝,顾名思义武皇帝就是善于对外用兵,并取得很大成就。汉武帝在军事上长期对北方游牧名族用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少数名族对中原统治的威胁;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刺史制,以监督地方豪强势力;在文化方面,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重视封建等级秩序,对人民灌输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政权的稳固;在经济方面,汉武帝把汉朝推向了一个高峰,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最后唐太宗,他的最主要贡献是早起帮助其父李渊夺取皇位而征战四方,立下不少功劳,即位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面的“开元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为当时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创造空前的好条件。

对比这三人的贡献,我个人认为秦始皇的贡献是最难能可贵的,毕竟汉武帝和唐太宗的贡献虽大,却不是无可替代的,只有秦始皇的贡献无可替代,如果当时不出一个秦始皇,中国历史不知还要等多少年才能实现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