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世民曾经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为什么又放弃了,是不能还是不想?

随豫而安2020


是不能

李恪是最像李世民的皇子,当初废除李承乾后李世民就想立李恪为太子,为此他特意征询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没想到长孙无忌当面就给李世民驳了回去,自此以后李世民再没有提过,李恪当太子的事就此作罢。

李世民不能立李恪为太子的主要原因还是与隋炀帝有关系,因为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当初隋朝是怎么灭亡的,是李世民的老子李渊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推翻的,如果李恪为太子,他肯定不能获得勋旧的支持,长孙无忌的反驳就是证据。

唐朝初年,由于李世民对功臣集团没有进行清洗,这些人在朝廷上有很大权力,这些人都是跟李世民打江山的,如果让有隋炀帝血统的李恪登基那这些人肯定担心万一李恪报复,后果将不堪设想,李世民征询长孙无忌意见的原因就是希望作为功臣集团首领的他能扶保李恪,可以担当李恪与功臣集团的缓和剂避免产生误会,没想到长孙无忌想都没想直接给顶了回去,李世民多么聪敏,他知道不能强来,否则隋朝二世而亡,他的唐朝说不定也就是三世而亡了。

但是这个事情让李世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因为这个事情长孙无忌对李恪非常忌惮,在李世民死后就把李恪给杀了;二是他的继承人李治把大唐江山给整没了。





沧海一粟7528


如果单从李世民的内心想法来看,我认为他还是想要册立李恪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的,只不过碍于阻碍的因素太多,故此也只能够就此罢休,空留遗憾。

在《新唐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事情,正是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就是否改立李恪为太子而进行议论: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便是希望李恪能够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并且在长孙无忌表示反对之后,还怀疑长孙无忌因私废公,在这个问题上不肯表达公允的态度。然而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再议论下去,因为已经不能在商讨下去了。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没有商讨下去的可能了呢?凭什么李恪就不能够成为太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其实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就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还真的是阻力重重。

情感上的纠结

在讨论为什么李恪不能被册立为太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发生在贞观年的一场东宫大戏,因为正是这场风波,令得整个朝廷为之一震,也是后来李世民放弃册封李恪作为皇太子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在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便直接册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为其操碎了心,希望他能够茁壮成长,将来继承自己的大业。然而,如果李承乾会顺从父亲的心意,那么就没有后来的一大堆破事了。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皇家版的“叛逆少年”与“父亲的烦恼”。当然这里值得佩服的是,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儿子确实很有耐心,无论李承乾如何闹腾,无论为其请的名师如何失望,李世民都对这个儿子还抱有希望,没有真正的将其废黜。

但是,每一件惊心动魄的故事总是会伴随这个“但是”。长期以来,虽然李世民没有废黜李承乾太子位,然而却偏爱于另外一个儿子李泰,史书中记载的是“宠冠诸王”。李泰和李承乾一样,也是长孙皇后所生,所以也能够算作是嫡出,再加上当时甚得李世民所爱,故此也就令得李承乾有了很大的危机感。一般来说,危机感往往能够催人奋进,然而在李承乾这儿并没有体现,反而能够看出他因此而自暴自弃,行为也格外的激进,越发的令得李世民失望,不过这个时候李世民仍然寄希望于李承乾能够浪子回头,没有废黜他的太子身份。



真正令得李世民心灰意冷而不得不废黜李承乾的,正是李承乾自己。因为觉得自己被废黜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李承乾欲效仿父皇当年之举,来个“富贵险中求”,先入为主,直接发起政变,可惜并没有翻出多大的浪花。于此,李承乾的太子是真的做到头了。然而,李承乾被废,这东宫之位便是空了下来,而在当时来说,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坐上这个位置的只有李泰,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承乾会谋反,其中也有李泰的缘故。可惜的是,李泰的梦想很快也就此破碎了,因为李世民的“冷静”。

经过李承乾谋反一事,李世民也不得不陷入反思与冷静,在选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也变得慎之又慎。当时,针对李承乾谋反的事情,坊间流言蜚语,其中便有一个原因是李泰。我们知道,在李承乾被废之后,他并没有被处以死刑,而是被贬为庶人,这也能够看出李世民对自己的儿子是真爱。但是,若是将李泰立为太子,很难保证他以后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黑手,所以在这种心理之下,当事人李承乾、李泰皆无缘问鼎,而素来仁厚的晋王李治成了最大的赢家。

依照以上所说的,在围绕选立太子这件事情上,李世民是带有很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所以这也使得没有秋后算账可能性的李治成功上位,被册立为太子。而将这种情感再次放到李治与李恪之间,也是比较贴合的。在李治成为太子之后,从能力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并非合适的人选,所以李世民也有心让“有文武才”的李恪代替李治,并且后来也和长孙无忌商量,但是真正令得李世民慎重的是长孙无忌的那句“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因为这正是在提醒李世民不要再犯历史错误。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曾经李承乾便是因为父皇偏爱李泰而生出逆反之心,若是李世民再重议太子之事,那么焉知李治与李恪之间又会发生何事。并且当初选立李治,本来就是看中其性格仁厚,而若是改立李恪为太子,便很难保证兄弟之间能够“相安无事”。所以,为了不再多生事端令得兄弟失和,李世民选择了就此作罢,这也正是一个父亲所应该考虑的。

李恪有杨隋血脉

对于吴王李恪的母亲,在《新唐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也就是说,李恪除了拥有李唐血脉之外,还有着前朝杨氏的血脉,这一点在当时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因为当时的唐朝本身就是代替了隋朝,尽管唐朝李氏在创业之初并没有打着反隋的旗号,但是也算得上是改旗换帜直接取隋而代之。而若是李恪上位,朝堂诸臣又该如何处之?很显然,若是提议将李恪选立作为皇太子,在朝堂之上肯定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浪潮,因为此时的唐朝与前隋已经算得上是形同水火,而李恪的身份很难不让诸多朝臣浮想联翩。故此,就血脉而引起的反对这一点,李世民便不得不慎重对待,而后直接放弃这个想法。

李世民需要重视长孙无忌的态度

我们知道,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一直以来都颇为倚重的朝臣,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正是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一下,李世民才有这样的成绩,故此,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态度不能不重视。而虽说长孙无忌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态度,但是李世民还是不禁要怀疑长孙无忌的立场,称“公岂以非己甥邪?”,后来长孙无忌则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了绕过去,李世民也知道了答案。

一切尽在不言中。其实道理很简单,李恪和长孙无忌非亲非故,而李治却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凭什么要长孙无忌向着一个外人说话呢?并且,作为皇子,本身并没有多少的政务经验,正是要老臣辅佐的时候,然而很显然,李恪并没有这个优势,因为唐太宗能够信任托付的,正是长孙无忌等一些老臣,既然长孙无忌都是这个态度,那么很难相信在册立李恪为太子乃至继承皇位之后,长孙无忌这些老臣会好生辅佐,这便是政治资源上的考虑。所以就算是李恪本身表现优秀,然而治国并非只是个人优秀的问题,而在乎于群策群力,这一点正是李恪却缺失的。



未来国策上的考虑

毋庸置疑,李世民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委实使得唐朝国力大增,并且通过多年的东征西讨扩张领土。然而也正是长年的东征西讨,使得海内颇有空虚之象,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唐朝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休养生息而已,而这方面正是李治所擅长的。依照性格而言,李治偏向于保守,而李恪却略有雄心壮志(这也是李世民欣赏李恪的地方),所以仅仅就未来唐朝国策的考虑而言,李治方才是唐朝百姓所需要的领袖人物,而李世民必然也能够看到到这一点,有时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在我看来,李世民并非是不想册立李恪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而是不能。因为当时李世民已经册立了李治为太子,而东宫之位不可能朝令夕改,否则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并且从当时的朝政局势而言,李恪并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能够令得李世民放心地将帝国的未来交给他,故此李世民最后也只能够选择就此罢休,点到为止。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皇帝,他都必须“身不由己”,因为其中的干系委实太大。


妙龄老翁谈历史


就是那么说说,你还真当真了,李世民是真没想立李恪为太子。

李治的几大优势

自从李承乾、李泰为争皇位两败俱伤之后,李治就是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人选,没有其他选择。

李治虽然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但除了李承乾和李泰,李治是李世民唯一嫡子。在古代宗法社会,嫡子的地位远远要高于庶出的子女,庶出的儿子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唐王朝历史上,不乏庶出长子主动放弃把太子机会让给嫡子弟弟的例子。

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不但与李世民相濡以沫多年,还在玄武门兵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李世民的贤内助,更是李世民政务上的帮手之一。长孙皇后的去世,给李世民心理上的打击极为沉重,从怀念妻子、补偿妻子的角度,夫妻二人仅剩下的最后一个儿子李治,只要没犯下什么天怒人怨的大罪,太子位置就稳如泰山。

李世民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从对长孙皇后和几个儿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比后世其他唐朝皇帝要更像一个人。

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也是李治的加分项。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一直勤勉低调,是李世民政务决策团队重要成员之一。有长孙无忌辅助,李治不会在继位之后行差踏错,国家政策有延续性,能够继承李世民的意愿。

所以,即使李治能力不足、性格软弱,但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总是盼望儿子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进步,即便历史证明了这是李世民犯下的最大错误。

李恪的劣势

李恪庶出是劣势之一,按常理,只能当一个太平王爷。虽然史书上说李世民评价李恪“英果类我”,但这也只是父亲对儿子的口头夸奖,与分家产的事情无关。而且李恪一到成年就被撵出长安到了封地,而嫡子李泰却可以留在长安,明显李世民是偏爱嫡子的。

李恪的血统反而是他最大的减分项。

唐王朝是推翻了隋王朝建立的,隋朝遗老遗少旧臣很多,李渊就是其中之一。从李世民的角度,隋朝旧臣不得不用,但必须限制使用,而且这些人也往往不愿意为唐王朝效力。

如果有隋皇血统的李恪继位,这些隋朝旧臣入朝为官就顺理成章。一旦规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唐王朝就变成了隋王朝,对李渊代隋立唐的历史评价可能就会发生改变,拔高隋朝皇帝的历史地位、影射甚至抨击李渊父子的叛逆行为就会成为必然,这是对李唐统治中原非常不利的。

所以,仅凭这一点,李恪当太子的可能性尚且低于其他嫔妃所生的儿子。

(李恪剧照)

李世民为李治继位做的准备工作

正因为对李治不放心,李世民在去世前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东征辽东高句丽、灭薛延陀,否则在唐王朝整体西进战略布局下,反过头来打辽东、蒙古高原,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宰相刘洎的死,也和李治有关,据学者研究,是李世民东征辽东时刘洎没看住在家留守的李治,李治才与武媚勾搭成奸。但此事过于丢人,只得给刘洎安了一个妄言的罪名。这也是表面上的老学究褚遂良能够进入朝廷核心的原因,李世民相信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能管住李治不干坏事儿。


李世民的最后一招,就是积极争取长生试图多做几年皇帝,没想到这个举动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这个过程中,只要李世民有想法改立李恪,第一选择就是把李恪从封地调回长安,甚至为了隐瞒意图,可能会把所有成年在外的儿子都弄回来。但既然李世民没有这样做,就说明李治的太子位置毫无动摇。

总之,史书上记载李世民曾经和长孙无忌讨论过改立李恪为太子,一来是对李治表示不满,二来是对长孙无忌的敲打,自己的儿子自己可以批评,别人批评不得,长孙无忌当时要是不说李治好话,辅政的位置可能就没了。这无非是李世民的帝王心术,并非真正的想让李恪继位。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改立李恪的话,长孙无忌的几句话是无法改变李世民想法的,而且李世民也不会与长孙无忌商量,应该是去找魏征或者房玄龄了。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李世民的儿子之中,最杰出的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其中只有三子李恪为杨妃所出,其余三子皆为正宫长孙皇后所生。

本来李世民是想推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但是长子李承乾成年之后,在一些事情上与李世民有了分歧,李世民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的君主,要不然他也不会为了皇位弑兄杀弟逼父了,再加上当时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造反一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印象就更不好了,后来李承乾骑马摔伤了腿之后自暴自弃,竟然喜欢上了男宠称心,被李世民废黜了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黜之后,太子之位空缺,当时吴王李恪与魏王李泰都进入了太宗的视线,魏王李泰是嫡子,传位于他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中的“有嫡立嫡”,而且李泰非常聪明博学,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可惜后来李世民与他的谈话中发现他的“杀子传弟”思想实在有悖人伦,于是李泰也被放弃。

至于吴王李恪,后世被称为“太宗皇帝最杰出的儿子”,可惜没能登上皇位,他的优点是血统高贵,他的生母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集隋唐两朝皇室血统于一身,有些出身隋朝的老臣天生就对李恪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但是他的劣势也正是他的血统,因为唐朝皇室毕竟是背叛了隋朝皇室,这就像是一个结了迦的伤疤,如果李恪上位的话,这个伤疤等于被放到众目睽睽之下抠开,指不定要流多少血出来。

后来在丞相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下,李世民放弃了吴王李恪,选择了看起来性格软弱,为人忠厚老实的第九子李治,李治也是长孙皇后所出,自然得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于是便在太宗皇帝驾崩之后登基,年号永徽,而李恪最终为长孙无忌等人所冤杀。


飞凡看历史


李世民作为唐王朝主要的建立者,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哥哥逼自己父亲退位。在位期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同时针对继承人多次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李治为皇太子。对于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恪,他确实有立为储君的想法,但基于多方面考虑,他不得不放弃李恪。

首先,李恪的出身让李世民不敢立其为太子。李恪的母亲只是李世民的妃子地位不如李治等人,且他的母亲本是隋炀帝之女,在身份上不太会被众臣认可为皇太子。废嫡立庶自古不被接受,李世民也需要考虑这样造成的影响,且作为前朝皇室后裔支持率并不高。

其次,李世民面对所谓关陇集团的压力。李唐能够取得天下及李世民实现夺位计划离开支持的关陇集团,换而言之,他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势力自然不希望前隋皇室后裔成为储君威胁自己的位置。而李承乾、李泰、李治皆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皇后的儿子,舅舅自然希望自己的外甥成为储君,自己和家族乃至整个利益集团依然在唐朝占有话语权。李世民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李恪。

第三,李治虽然软弱但是不能可能做出格的事情。李世民杀兄逼父无论怎么洗白也是洗不干净,他也很忌惮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威胁,李恪很有才干,也免不了和朝廷重臣结党营私。作为帝王的李世民是非常害怕储君势力做大的,在经历李承乾和李泰这对兄弟因为储君引发的风波,李世民更希望相对温和的李治成为继承人,更有利于平稳过渡。

综上,李世民曾经考虑过李恪,但因李恪前隋外孙的特殊身份,加上其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存在废嫡立庶的情况,长孙无忌等老臣的反对加上李世民已经厌倦了立式宫廷政变,故放弃李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舍我谈老师


回答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历史上形成的皇位继承制度。

皇位继承是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和王朝的稳定与兴衰。没立太子(储君,未来的继承人)是皇位继承的正统做法。一般由嫡长子(皇后所生的大儿子)继承、顺序嗣位的原则。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如:朱元璋之嫡子朱标死,立朱标之子朱允炆),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妃嫔所生之子)。皇帝无子则依照穆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也就是选和皇帝血缘较近的皇室子弟)。但是 ,围绕皇位继承的残酷斗争从未停止。历史上争议、政变、兵变、谋杀、篡位等大戏一直上演。直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下诏宣布废除预立嫡长为太子的制度,改用“密建皇储”的办法。即皇帝在自己诸子中物色、选择继承人。皇帝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及有关诏旨写好密贮,等到临去世前或去世后,才将密旨公布,被选定者立即登位,一切嫡庶兄弟尽列臣位。

李世民本人也是通过政变上台的皇帝。其登基后,即封时年8岁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喜欢的不得了。后因同母弟魏王李泰图谋太子之位,兄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李承乾深恨,暗杀李泰不成,又起兵造反,失败被抓。皇子谋反,一般只有死路一条,但李世民非常疼爱李承乾,只废去太子位,贬为老百姓。可以说,李承乾如果不造反,其他皇子想也别想能成为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恪,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先封汉王,后改封蜀王,最后又改封吴王。李恪英武果敢,李世民因喜欢其母杨妃,爱屋及乌,因此非常宠爱他。

史书记载:李治被立为太子不久之后,太宗怀疑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李治小名)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抗争,认为不可以。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

因此,李世民确实有过想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受制于封建宗法。因为,李恪不是皇后生的嫡子,怪就怪他是小老婆生的。


吴建彬626


唐太宗在立了李治为太子之后,曾一度后悔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有两种说法:(1)唐太宗最后没立李恪为太子是因为长孙无忌的阻挠;(2)因为李恪生母是隋炀帝之女。

李世民一生有十四个儿子,李世民曾考虑过立李恪为太子,但后来被长孙无忌加害,所以在一些电视剧里,李恪也一直以正人君子的形象存在。但按照正史来说,李恪是没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的。李世民曾说过:李恪英果类我,这算是对李恪最高的赏识。

历史对李恪的记载并不多,只是在晋王李治已经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想反悔改立李恪为太子,所以才说出了英果类我。但后来因为长孙无忌的反对,所以李世民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后来,李恪就被外放到齐州当了都督。没多久,他因为与乳母的儿子赌博,被小人告发,都督职务被撤,封户也被削减了三百。

赌博这件事儿说实话并不大,但他就这么被处理了,这说明李恪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找个借口处理他罢了。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

李恪被外放时,李世民是想保住李治的太子地位,同时也可以避免李恪因为争太子位置被坏人利用。外放为都督,手里兵权非常大,后来李世民意识到这样做不太合适,将来有可能李恪会起兵叛乱,所以就随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李恪的都督职位。

其实从李世民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当时他试探长孙无忌,并没有真的想立李恪为太子,只是试探一下长孙无忌罢了。因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关系太深,从玄武门之变到李世民登基,长孙无忌都参与了,到后来他又是宰相,显然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并不完全信任。但李世民这样做却害了李恪,这让长孙无忌对李恪提高了警惕。

唐高宗继位以后,在长孙无忌的主张下,将李恪又外放为梁州都督,这显然是为了提防李恪,防止他有其它想法。因为当时唐高宗刚继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动荡。但没过多久,就借着房遗爱谋反的案子,大肆株连,而李恪也被杀了,这也是李恪该有的命运。


公元前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李世民还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经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终究还是放弃了,并没有这样做,那么是为什么呢?

是他不想还是不能?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是李世民不想立李恪为太子,而他根本不能立李恪为太子。

第一,嫡庶尊卑有别。

众所周知,李恪是妃妾所生,是庶出,而且也不是长子,真可谓是非嫡非长了,所以论嫡论长都轮不到他。要知道嫡庶有别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可谓是根深蒂固,向来是主张立嫡不立贤。所以在长孙皇后生有众多嫡子的情况下,庶出的李恪根本就不能被立为太子。

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这不仅仅是嫡庶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李治背后的支持者不仅仅是长孙皇后,还有长孙皇后背后所代表的门阀势力,比如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唐太宗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影响力,否则即使让李恪坐上皇位,那也仅仅只是徒劳。

第二,李世民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

我们都知道李恪确实是很优秀,也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人,果断狠辣,然而也就是这点像让他与皇位无缘,让李世民彻底断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别忘了李世民是怎么坐上皇位的?那可是经过了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逼君而得来的。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诱惑力有多么大,亲情在权利面前有多么卑微,所以,身为父亲的他,当然不希望兄弟相残的戏码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

而李恪虽然优秀却过于狠辣刚断,生性凉薄,假使他真当上了太子,在李世民百年后登基为帝,那么他会怎么对待那些对他皇位有威胁的兄弟们呢?

这一点可想而知,而李世民也深知,一旦李恪上位以他的心狠手辣,那么李世民的其他儿子必定都不会有好结局。

所以,李世民绝对不会立李恪为太子的。父母爱子之深,则为之计之远,李恪不立也不能立,这正是李世民身为父亲的一片舐犊之情。

第三,李恪身上有着前朝血脉。

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从杨家手里夺过来的,这种夺朝之恨不共戴天,所以,李杨两家本就有着莫大的仇恨。前朝的余孽向来是为当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亲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国之君隋炀帝的亲外孙。

有这层关系在,试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李恪,立他为太子?

而那些反叛隋朝拥护李唐的大臣又怎么会同意李世民立一个前朝之子。所以李恪生来就不可能有继位的可能,这从他的名字李恪的“恪”字就可以看出来,李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与李家皇位无缘了,李世民和朝廷大臣们都希望这位流着隋朝血脉的皇子能恪守本分,安心做个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皇帝的宝座。

所以,即使李恪多么优秀,多么努力,李世民还是不能选择流着杨氏血脉的李恪。

总观以上原因可知,李世民不能立李恪为太子,所以他才会放弃立其为太子的想法。

当然,说这么多,似乎好像李恪就比李治更适合当皇帝一样。不得不说,对于唐高宗李治,许多人都带有偏见,毕竟她的老婆抢了他的天下。

但事实上,李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大唐王朝也在其治下一度走向鼎盛,比如那不可一世的高句丽,就是他的时代灭掉的。所以,我们不排除唐太宗是因为能力选择了李治。


白话历史君


太子的废立成为唐太宗晚年挥之不去的惆怅,他不但没有他父亲高祖托付得人的快感,反而至死都对皇位是否托付得人感到担心和不安。



太宗虽然确立了李治的太子地位,也为他日后做皇帝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如太宗在废掉李承乾和幽禁李泰后,也清洗了他们的同党;让当时的重臣都兼任东宫的官职,培养他们同未来皇帝李治的感情。但太宗内心对这个性情温和、天赋不高的儿子不甚满意,认为他过于懦弱,将来恐怕难有作为,就想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个怎样的人

李恪,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集隋唐两大皇族血统于一身。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同为隋朝大臣独孤信的女儿。隋朝没落后,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娶了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为妻,他们伉俪情深,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即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李恪生


性聪慧,文韬武略,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口承认最像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得到父亲的宠爱,不到一岁便被封为长沙郡王,后相继获封汉中郡王、汉王、蜀王、吴王。

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立了李治为太子后,没过多久就后悔了,想立和自己最相似的吴王李恪为太子。他曾对大权在握的国舅长孙无忌说:

“当初你劝我立晋王为太子,晋王懦弱,恐怕守不住江山社稷,吴王恪英武果敢很想我,我想立恪为太子,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的想法遭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的反对

长孙无忌是太子李治的亲舅舅,当听到太宗要废李治改立李恪,当然不愿意,气的鼻子都歪了,说什么都不干。联络其他朝廷重臣一起反对,让唐太宗坚持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并说太子仁孝,足以做一个守成之君。


李恪的太子之位成了泡影

由于遭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重臣反对,唐太宗也无可奈何,认为再考察李治一段时间,李治也表现的很好,李世民觉得李治虽然懦弱,但是明辨是非,就这样打消了改立李恪的念头,以后不再提太子废立之事,只一心培养李治。

总之,李世民在太子人选上是煞费苦心,尽管想过立李恪为太子,但是主意不坚定,在众多大臣反对后又改变了。


古今博学


想是肯定想了,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因素而作罢。

唐太宗作为一代英主,不可避免的也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出了岔子。为何这么说,从秦皇汉武到后来的宋太祖、明太祖,乃至于清圣祖,无一个跳脱这种历史的宿命。原因很简单,接班人太优秀则忌惮,接班人太平庸则会感叹“不类我”,因此不约而同地搞砸了。

秦始皇是巡游途中猝死,但彼时未立太子,而胡亥侍立在侧,变生肘腋之间,谁之过欤?汉武帝则是觉得太子刘据太窝囊,不像自己,结果逼得太子雄起了一把,造反身死。宋太祖呢,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没有“金匮之盟”,为何不早立太子,以绝晋王觊觎之心,如果有则他太迂阔了,结果两个儿子死的不明不白。明太祖呢,更是天真,明知太孙文弱,诸王又手握重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终于惹得大乱四年。清圣祖呢,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最终没出大乱子,可已经到了到了边缘,幸亏雍正下手狠,才稳住了局面,却落得千古骂名。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因为李世民时也恰恰出现了这种问题。他对太子李承乾并不是太满意,结果就扶持了魏王李泰来争,后来太子被废,李泰幽禁,他确实考虑了李恪来做接班人。李恪确实堪称李世民最优质的儿子,李世民也多次说李恪是儿子中最像他的,但因长孙无忌的反对而作罢。甚至在立了晋王李治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还有废立的念头,长孙无忌还是反对,李世民还生气地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才反对的吗?”长孙无忌当然是以太子乃国本不可轻言废立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敷衍,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恪的出身。

李恪是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并非嫡子。而长孙无忌何等地位,那是从李唐建国时就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后来玄武门之变中又立了大功,已然是陇右集团的领军人物,他的意见李世民不可能不考虑。假使,李世民强立李恪为太子,怕是日后也会出乱子。因此,他只能从大局着想,立李治,并以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造反被杀的例子告诫李恪,君臣名分已定,要安守本份。

李恪最终还是死在了长孙无忌手上,其实他的结局注定悲凉,长孙无忌不杀他,武则天也必定出手,只因他太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