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宝钗和黛玉初次进贾府,谁的规格高?为什么?

缗城一树


从小说中的人物设定来看,宝钗的地位似乎不如黛玉,那么规格上似乎会略逊一筹。钗黛均是金陵四大家族“贾王史薛”的后代,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巡盐御史,祖上承袭过列候,既为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宝钗则出身为宫廷采办购置各种物品的皇商世家,从这个角度上看宝钗的身份背景是大大不如黛玉的。实际上回到原著中去仔细对比宝钗、黛玉二人初次进贾府的情形,就会发现作者的原意似乎并不是想要表现二人地位的高低。具体原因如下:

一、黛玉进府是推进故事进程的重要因素。

黛玉进贾府”出自《红楼梦》的第三回,是书中的名场面之一,从它被收入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可以侧面证明其经典程度。在上一回,贾雨村和冷子兴的饭桌演说交代出全书故事的发生中心贾府,揭开叙事面纱的一角。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贾府的外观情形,黛玉进贾府这一人物活动正好提供给我们参观贾府内在结构的契机。从黛玉一路走来的过程,可以看到贾府处处透着与一般仕宦之族不同的阜盛繁华;贾府内森严的等级形式,无论是主仆之间还是长辈后辈之间;更深层次的,何人更受宠何人正当风头也可从黛玉眼中略一二。以及黛玉自己和与其接触的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作者要交代的问题,借由黛玉的初进贾府的过程都有所展现。

二、宝钗出场与黛玉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黛玉不同的是,宝钗的“投奔”贾府并不是个人的行为,是与母亲哥哥一同上京一同入住的,书中交代是管家的贾政挽留的结果(虽然薛母也早有此意)。黛玉以孤女的身份,来时带有一番丧母的悲戚与低落,而选才人赞善失败后的宝钗一家的到来似乎描述的一片欢天喜地的和乐氛围。对比之下,可以看得出黛玉的到来是丧母的孙女回到外祖母身边,虽是投奔,却是实打实的归附。而宝钗的到来就是亲戚之间的日常走动,哪怕最后他们占了贾府一院,吃穿用度仍是个人所有,与贾府始终保持着亲戚间的礼仪。

三、作者的独具匠心与情节设计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作者在描述了前面黛玉进贾府之后又写了宝钗进贾府,却达到了“同而不同”的效果,这种“犯中求避”的形式在古典小说中是个很常见的现象和手法,《水浒传》中这种用法尤其之多。

从小说情节展开上看,故事中的两大主人公、“木石之盟”的主人公宝黛二人在黛玉初次进府时相遇,后文又出现了与宝玉有“金玉良缘”的宝钗,三角爱情模式自此开始形成,87版电视剧在这里就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总的来说,作者在安排两位女主人公出场的时候不应该是把重心放在二人身份对比之上的。当然,作为读者,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解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兰陵笑笑学生


你好,我是国风

个人感觉上,肯定是迎接林黛玉的规格高一些。毕竟林黛玉是这里的人亲自派人去迎接过来的。虽然是走了侧门,也没见到十里相迎。但毕竟待遇那时候只是个顶多七八岁的小孩子,辈分上也低。不可能高一辈的长者要赢初七八里地去。即使是同一辈的,因为林黛玉是个女孩子,就不可能派贾琏贾珍这些男子迎接。能有资历迎接的也只有王熙凤李纨尤氏三个人。但是贾府中也没有派出,略显得有点轻视!

但是宝钗一家的到来就不同了,基本上是冒昧到门,而且也就是准备着来走个亲戚,住个一两天就回自己的家里住。是老太太好客,把他们留在了自家常驻。才有了以后的故事!至于老太太是不是真心留人,还是薛家不要脸赖到了这里不走了。那就很难说了!

但是至少林黛玉这面,绝对是100%真心留在家里的,没有一丝推出的意思!


国风1974


《红楼梦》中,读者不知有没有注意到,黛玉和宝钗虽然都是贾府的亲戚,且辈分相同,但初次进贾府时,俩人的待遇却有很大差别。



黛玉进贾府

原著:“黛玉一行,到了荣国府门前,却从西边角门进了贾府。”丫头婆子们迎出来扶着黛玉去见贾母。

见了外孙女,贾母搂着黛玉一通哭,又给介绍王夫人和邢夫人,接着王熙凤假模假样的笑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黛玉客就去与贾探春等姊妹们相见,而两个亲舅舅都借口躲了。最后是见贾宝玉。

宝钗进贾府


家人传报后,王夫人亲自带着一帮女眷迎出大厅,将薛姨妈和薛宝钗等接了进去。

贾府摆宴为薛姨妈一家接风洗尘,贾政使人来安排薛姨妈一家:“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而贾母也亲自对薛姨妈进行挽留。

两相比较,我们很明显看出,宝钗和黛玉进贾府,宝钗的规格要比黛玉高。

那么,相同身份、辈分的宝钗和黛玉进贾府的规格为何不尽相同呢


我觉得并非是贾府看轻黛玉,主要是黛玉自己单身前来,又是贾母让林如海把女儿送来的,贾母一直盼着外孙女来和自己住。而贾府众人都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因为是亲人,又是小辈,所以舅舅都没出现。

而薛姨妈却是大家人同来,此外她代表着薛家,队伍里还有薛家未来的主人薛蟠,薛家在金陵也是大家族。而且薛姨妈又和王夫人是姐妹,这也是王夫人带头迎接,贾政让人留客的原因。至于贾母的挽留只是客套话而已,但因为薛蟠惹了祸,薛姨妈就坡下驴,直接答应住下来,这让贾母有点没想到,不过都是亲戚,住一阵也无所谓。

综上所述,宝钗和黛玉进贾府,表面上看是宝钗规格高,但因为宝钗是跟随母亲薛姨妈来的,而薛姨妈代表的是薛家,所以贾府迎接的规格高,宝钗是沾了母亲的光。如果是宝钗自己进贾府,我认为她的规格可能还不及黛玉。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


墨雪问心


我觉得是黛玉的规格高。

首先,先来看一下两位进府时的情形。黛玉到贾府,是一路轿子抬进去的。所谓: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黛玉坐轿子进了荣国府,又坐轿子直到贾母住的院子。而薛家到贾府,是这样的: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轿子是没得坐了,大约是走进来的。

再者,我们看一下接待的规格。黛玉到来,贾母是带了荣国府几乎所有的内眷迎接的。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纨当时就在场,随后王熙凤、三春和宝玉也到了,可以说是阖府迎接。就连贾政的妾赵姨娘和周姨娘以及贾环都没份儿迎接。其后两舅妈也亲自带着去拜访舅舅。从荣国府的角度,可以说是最高规格的接待。薛家呢,是: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这个时候,赵姨娘和周姨娘有资格迎接了,估计李纨、王熙凤和三春也在,邢夫人可没这个空。然后才: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这个时候,邢夫人才会来相见。这里面固然有是王夫人亲戚的缘故,但其间的差别还是蛮明显的。

所以,我觉得是黛玉规格高。





佛系安利小可爱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由外祖母贾母派人去接来的,是打算长住的;薛宝钗是跟着母亲和哥哥一起来的,是以客人身份来的。两个人被接待的规格高低还真不好比较,我们先来看看贾府接待他们的场面。

一、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亲率全家女眷久等多时,两个舅母悉数到场。

黛玉初进贾府时受到的接待是这样的:

1.进门后,停下轿子,婆子们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2.丫头早已等在门外,见黛玉来了,欢喜相告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3.黛玉进入房中,贾母抱住“心肝儿肉”的大哭,可见怜爱之至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的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4.两个舅母、大嫂子李纨悉数在场。

5.王熙凤特别表现对林黛玉的亲近感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顽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6.迎、探、惜三姊妹不用上学,赶来陪伴。

7.邢夫人亲自携黛玉之手,去拜见贾赦

8.王夫人也携黛玉之手,谆谆教导。

由于林黛玉是作为小辈拜见长辈们,所以诸人没有去门外迎接,但从久等多时可以看出,贾母对林黛玉到来的期盼。

接待林黛玉是以贾母为主导,贾府重要女眷全员参与的大场面,这足见贾母和众人对黛玉的重视。

二、薛姨妈母子三人到来,王夫人去接,然后领着拜见贾母

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就中维持了结,才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两人是平辈,薛家当家人和贾家当家人地位又相当,来做客,王夫人自然带人接出大厅。

薛蟠在贾琏的引导下,先后拜见贾政、贾赦、贾珍等。

然后是贾母和贾政等殷勤相留,薛姨妈一家三口住到了荣国府东北角的梨香院中。

薛家进贾府,相对于林黛玉来说,场面小多了。但也不能说贾府不重视,因为过去没有手机和电话,薛家到了门口,才有家人传报进去,王夫人才急忙去接。

但又说回来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为什么全家人都在厅里等候呢?估计从林黛玉离开姑苏后的行程,都不断地有家人向贾母禀报,何时下船,何时乘轿,何时到,在家中的人已经心中有数。

三、贾家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态度,对二人日后性格的形成的影响

林黛玉是被贾母作为“心肝儿宝贝”接进来的,贾母对其宠爱程度与贾宝玉相同,三个嫡亲的孙女到靠后了一步。

林黛玉初来的时候,年龄虽小,但做事很到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少,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多,是个聪明灵秀的乖乖女。

但后来变得有些任性了,比如因送宫花她怒怼周瑞家的时候,就让人为她捏着一把汗。

她的任性,或者显示的是贾母的宠爱。

随着薛家而来的,还有“金玉良缘”之说,或者薛宝钗是带着某种家族的使命而来的,这使她不得不藏起少女天真烂漫的一面,不得不端着,以老诚持重的一面示人。看看邢岫烟与薛蝌定了亲后,在薛宝钗面前的表现就知道了,一旦结了亲,女孩就必须端着。


我就是竹韵


从进府的接待规格来看,宝钗进府的规格高,黛玉的规格低。

[大侦探皮卡丘]黛玉进贾府是贾母派人派船接来的,宝钗进贾府是自己主动上门串亲戚。黛玉来贾府是要常住的,贾母要亲自替女儿教养外孙女。宝钗来贾府是拜访姨母,贾府根本没想到薛家会在贾府常住。

[大侦探皮卡丘]宝钗和母亲及哥哥进贾府,是轰轰烈烈。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了,忙又治席接风。薛蟠已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府所有重要人物悉数登场见面。贾政、贾母纷纷留客,给足了薛家面子,做足了功课。

[大侦探皮卡丘]黛玉进贾府,轿子静悄悄地从西角门进,中间未作任何停留,直接进了贾母的院子。丫头们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个争着打起帘笼,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回头才行礼拜见外祖母,两个舅母和嫂子李纨。贾府三春还在上学,凤姐也没有守在贾母跟前迎接远客。然后黛玉去拜见两个舅舅,结果一个也没见到。






博古观津


黛玉和宝钗初入贾府的场面黛玉差距有点大,我们来看看各自的描写是怎么样的。

黛玉入贾府: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是外祖的长房了。”又往西不远,同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

宝钗入贾府:过了几日,忽家人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在门外下车了。”喜的王夫人忙带了人接到大厅上。

首先关于林黛玉初次进入贾府,曹雪芹的描写可以说是非常细致了。一则是曹公本就对林黛玉非常偏爱,二则也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还原了贾府的样子,这是曹雪芹笔法的精妙所在了。而从薛宝钗进入贾府的描写来看,虽然只是短短两句话,可其中的信息量却不小,注意两个关键词“王夫人”、“大厅”,王夫人带着一众人主动出来相迎,还接到了大厅叙旧了好一番,后才带着去见了贾母等一干人。

照理来说,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她的父亲尚在,也就是说虽然只是孤身入府,林黛玉代表的是林家,而从家世来看,林家的煊赫程度并不逊色于薛家。那么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却只是从西角门而进呢?这其中却恰恰隐含了贾母对黛玉的偏爱。《红楼梦》里最会说话的王熙凤,就曾经对贾母说过一句话深得她心,她说:“瞧着(林黛玉)这通身的气派,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亲孙女”。

贾母本就最喜爱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早逝之后贾母便对黛玉尤其偏爱,一直跟林家说要将黛玉接去贾家,所以在贾母的心中,黛玉根本不是贾府的外人,而是自己人。所以黛玉初入贾府对于贾母来说就跟回家一样。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贾母怜惜这位外孙女,只让她从西角门进却不出入正门,也是觉得她太年轻怕受不住这样的阵势,这又是另一种偏爱了。

当然啦,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大家族的礼教制度森严,凡需要出入正门的都是关乎宗族的大事,比如大喜和大丧,或者是国礼,探春后来以王妃的身份离开贾府,只怕就是走的正门,可惜庶出的探春人生中仅仅风光了这一回。


翁子涵


黛玉、宝钗进贾府,其规格都与她们的身份完全相符。

林黛玉母亲去世以后,贾母非常惦念林黛玉,因此专门派人把林黛玉接来。整个过程有细致的安排,并一步一步地有条不紊来完成。这当然也为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府有一个仔细观察和了解,提供了条件。

林黛玉到贾府后,整个贾府的当家女人和长辈们,都在贾母所居住的地方,迎接林黛玉。这里有: 外祖母贾母,舅母邢夫人、王夫人,长嫂李纨等,应该说这是贾府中最高的规格了。

再说薛宝钗到贾府,她是与母亲薛姨妈和哥哥薛蟠一起到来的。王夫人亲自带着一家女眷迎接了她们。其实薛姨妈一家人来贾府,也就是冲着王夫人而来的,王夫人迎接薛姨妈等一家人,应该说也是薛姨妈到贾府受迎接的最高规格了。薛宝钗只是薛姨妈这个家庭中的被迎接的一员而已。

林黛玉进贾府,她是冲贾母而来的,贾母安排并迎接她,也是在情理之中。

应该说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她们各自都受到了相应的最高礼遇的迎接,贾府对她们没有厚此薄彼,都是符合她们的人物身份的。


文学与教育


很多人初看《红楼梦》,总会觉得有问题,林黛玉明明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进贾府的时候走的是小门。而薛宝钗一家进贾府,走的却是大门,这规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说这样话的人,大概被以前影视戏曲等里面的场面描写给误导了。我们且来看看书中是怎样写的。

我们看《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感觉到处处都透着贾母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先说是黛玉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一个久候,里面不知道包含了老祖母多少的关照。只能让那些做事的下人等,千万不能让黛玉等。试想一下,如果黛玉弃舟登岸时,车辆还未到,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黛玉进贾府,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用现在的话来说,低调!低调!低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做的理由有很多,黛玉年纪尚小,正门这样堂而皇之的地方,显然不是她走的,用古代迷信的话,如果本身的气场压不住,会折了她的寿呢。在贾母的心目中,黛玉就是来长住的,以后就是贾家的人一般了,任何事都按寻常来办,方显得不见外。这才是长处之道。

薛姨妈进贾府的时候走正门是87版电视剧里面的表现,书中却并未明说。原文是这样的: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

接出大厅,我们可以理解为走正门,也可以理解为走的是其他门,作者没有明说,是因为他不想说,我们且认为是按照当时的待客之道来看吧。

一句话,只有自家人才不见外,对客人当然是要表示热情的。仅此而已!


水若鸿


林黛玉和薛宝钗先后进了荣国府。林黛玉先来孤零零一个人,薛宝钗后来,却是举家进京。钗黛之间经常会有对比,关于进贾府这件事,也体现了钗黛的不同。

林黛玉母丧后进京,是贾母派人接进来的。贾家上下不断听到林黛玉的消息,提前安排,处处周到。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只这一句描写就写明林黛玉所受到的重视。刚下了船,贾家就早派人在码头接了。很多人介意林黛玉为何走了西角门?原因在于贾家的正门除了年节祭祀,迎接比贾家身份高的贵客和圣旨,平时都不开。贾赦贾政也不会走正门,这是规矩!林黛玉一路行来每到一处停下就立马有人接,都是等在那里久侯,提前做好了安排。直到贾母门前,几个丫头也都坐在台阶前迎候:“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子,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丫头们急切争宠一般献殷勤显见林黛玉所受到的重视!

贾母处,贾母和邢王二夫人、李纨都等候在那里。这是最高的迎候规格了。林黛玉的辈分注定她不可能举家迎接她。但从林家到贾家,尤其下船后一直到贾母处每一个环节贾家都安排的妥妥贴贴,足见用心。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在等候也说明贾家上下因为贾母重视而特别重视。至于王熙凤、三春、宝玉不在,这是行文的需求,也表示林黛玉毕竟是小辈之人。不会影响贾家正常的日常运行。管家的,上学的都各司其职。贾宝玉作为男主角,他是绝不会在的。

薛姨妈薛宝钗一家进京就不同。他们营造的是一种突然造访的局面。

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得王夫人忙带了人,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

王夫人这一翻做作很露痕迹。薛姨妈进京王子腾已经升迁,薛姨妈有家不住执意要住在贾家一定是提前沟通好的。怎么可能不告就闯了去?可王夫人偏偏一副不知情的样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薛宝钗一家突然造访,贾家没有准备,王夫人也只能带人接出大厅。与林黛玉来的时候每一步都精心安排不可同日而语。而薛姨妈的身份辈分也必须王夫人接出来才是礼仪。这一点林黛玉也比不了。后面李婶娘、薛宝琴、王仁、邢大舅给人的感觉也是突然造访,但前期一定都有书信来往,贾家上下安排的也井井有条,显然成足在胸!比较起来,薛宝钗薛姨妈进京就仓促多了。后面先说贾政挽留再说贾母挽留也有讲究,显然贾政早已知情,而贾母是客气,真心的话见面就挽留了何用口头传话?

钗黛二人进京,林黛玉精心安排,薛宝钗仓促造访。我认为两方面都是有意为之。却故意做成不同,本身就是矛盾冲突的体现。王夫人的做作很让人疑惑,很难不让人认为金玉良姻是她与薛姨妈联手炮制。但这些都是成人的争竞,薛宝钗也好,林黛玉也罢,都属于适逢其会,不可避免被卷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