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亡秦者胡也",原來是場"弊秦"陰謀

秦國的形象在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各國眼中,已經十分不堪。

趙國使者藺相如在章臺宮怒罵秦昭王不講信用。他把秦代自從秦穆公以來的君主郡罵了一遍:貴國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幾個君主,幾乎沒有一個是堅守信用維護條約的,連你秦王也如此!這話夠狠的。

"秦自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秦國的形象一天比一天不堪,招致天下人痛恨。因此,針對秦國的暗殺活動和弊秦活動從來就沒停止過。刺秦就不說了,只說"弊秦"。

一,韓國"弊秦"事件。

秦始皇是個土木專家,工程皇帝,他喜歡做土功,幹大工程。韓國打不過秦國,看到秦國為非作歹,十分反感。就想了個辦法,讓水利專家鄭國去秦國激勵秦王政在關中修條渠以多生產糧食,有糧食才能打仗不是?秦王一聽專家這麼說,看了調研報告後又覺得可行,於是就開工了。當然這挖渠工程很費錢糧、人工、勞力、材料。不久,有人說這個"鄭工"是個幫倒忙的人,目的是想轉移秦國東進的注意力,消耗秦國的實力……秦王招來鄭工,鄭工承認這是真的。秦王不恨他,而恨韓王,因為是韓王用心叵測。第一個要滅的國家就選定了韓國。這是被發現了的"弊秦"事件。今天要講的是一起秦始皇至死也沒有發覺的"弊秦"大案:術士盧生的"亡秦者胡也"。

二,"亡秦者胡也" 原來是場"弊秦"陰謀

在秦始皇左右有一大批術士,術士的任務就是找仙藥,求神仙,覓靈異,求訪長生不老丹之類的神奇事物。秦始皇對這些有關長生不老術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兩手齊抓,一手安邦定國,一手封禪求仙。

秦始皇帶著文武大臣打下江山,治理國家時,他又招集了大批煉丹訪仙的術士,高薪讓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昇天入地求之遍"成年累月地在外奔波。因此,吸引了大批燕國,齊國的奇能術士。這兩國臨海,海中有時人無法解釋的海市蜃樓,他們認為那就是傳說中長生不老的神仙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成了秦始皇心中的聖地。這也是他每次巡遊的終點和目的地。燕國有碣石,齊國有琅琊,秦始皇必到之地,希望有奇蹟在這裡發生。

秦始皇身邊有頭臉的術士,以燕齊兩地最多。盧生是燕國人,徐巿是齊國人。這兩個人騙秦始皇是公論,徐巿騙了秦始皇鉅萬金戰財物和三千童男女,一去不歸,也不知去哪裡了。

盧生接任了徐巿,後來也是跑了的。

還是回到史料上來,看看盧生等人是如何相互勾結給秦始皇下套的。

二十八年,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同意了,如數照給。徐巿一去不復返,始皇怨望空悠悠。徐巿不回來,求仙求藥工程不能停。秦始皇把盧生提撥出來頂了徐巿的位置,接著幹。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


碣石在燕國的海邊,秦始皇到了這兒,望祭神仙,企求與神仙相會。這次,他派了盧生入海去找傳說中的昇仙的方士羨門高谿,即是宋玉《高唐賦》中“有方之士,羨門高谿”,羨門(秦國東大門)的高谿。盧生就去了。當然不是西門豹投三老巫祝一樣扔到水中,而是帶了大批禮物去求神仙。盧生過了一陣子回來了。他回來的收穫不小。帶回了一帛書,帛書上面的一行字,掀起了秦王朝新一輪的戰爭。

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開始了出巡。這次視察的重點區域是秦朝北部國防線,終點站是碣石。秦始皇帝走的是北部防線。盧生把握了秦始皇的擔心,又怕沒有方術驗證碼,矇混過關有點懸,才製造了一個騙他的陰謀,用一句"亡秦者胡也"來轉移秦始皇的內心熱點,堅定了秦始皇派出三十餘萬去攻擊胡人的決心。正是盧生的"弊秦"陰謀切合了秦始皇的願望,這件大事對於盧生而言,才有這麼順利。

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及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秦始皇此次巡遊的目的有三個;繼續尋找不死藥之外;銷除拆毀了魏、韓、趙、齊等國修築的堤壩以及阻塞交通的關卡城堡。穩定國內道路通暢;盧生帶給了讖書"亡秦者胡也",致使秦始皇下決心派大將北伐匈奴,南討勁越。開始了大規模的戍邊戰爭。

從盧生的這"奏錄圖書"看來,不論時間,地點,事件,還是動機,均是他們策化的一場的"弊秦"計劃。

三,為什麼說"亡秦者胡也"是盧生精心設計的"弊秦"陰謀?

秦始皇的擔心在於三個地方。山東六國的社會治安並不安定,尤其是齊國的民眾,不僅齊地人口眾多,而且豪強宗族勢力橫行。緣故就是齊國的滅亡是上層貴族欺騙下層民眾而投降秦國的。國家是不存在了,但齊地保有大量的人口和堅實的經濟基礎。又加上泰山等祭祀位置的優越性,更何況有海市蜃樓,蓬萊仙境,成了秦始皇次次巡遊的終點和駐足地。秦始皇每次巡遊,動輒上萬人,食用全靠終點站的齊地供給,秦人旅行幾乎榨乾了齊地民眾的勞力和財力,致使民眾暗中反抗加深。秦始皇三十七年的著名的東郡隕石,就是一場反抗鬥爭,表達了對秦始皇的仇恨。顯然這不是一般的民眾所為。燕國是周室最正宗的宗親,燕召公,魯周公,齊太公,是周初的三公。無論戰國後期如何,燕國對秦國構不成威脅,也沒有招惹過秦國,但是,秦國不管這些,滅亡了趙國後馬上要滅燕,燕國太子丹自然要反抗,派荊軻刺秦,成功與否?足見燕國不屈服的決心;齊國舉國降,但秦王出爾反爾,餓死齊王,齊王田建無能,但不代表暴取齊姜的田氏無能。在燕齊滅亡之後,燕齊志士逃到遼東及朝鮮伺機反抗。韓國張良尚購義士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而況遠遁於遼東外塞的壩水(鴨綠江)的燕齊人士,正躲在這裡俯天畫地,靜待時機,伺機而起。

秦始皇懸賞一千斤黃金求購張耳,五百斤求陳餘。從中可以看出這些人是反秦人士,身為國家公務員的蕭何,有成績也拒絕上司提拔,只想在基層當個小吏找碗飯吃,也不想出人頭地樹大招風,他知道這個政權長久不了,明哲保身為上。商山四皓乾脆躲進深山老林,也不願為秦始皇服務。凡此種種,說明了秦朝太招人恨了。人人巴不得這個政權早點垮臺。術士盧生知道秦始皇還能聽他一言半語,他計劃這個"弊秦"計劃為什麼不可行呢?因為他也是燕國人,該有點燕趙人的氣節才是。

秦始皇三十三年,繼續強化對要滅亡它的"胡人"戰爭,同時又對開始平定南越之。這南北兩邊的戰爭把秦朝治下的各族民眾拖進戰爭的深淵。三十四年,北方修築長城,南方深入南越。三十五修直道,繼續打擊匈奴,攻取河套之地。在都城窮奢極欲 ,揮霍無度,秦始皇修築阿房宮,酈山陵。遷徙六國豪強於關中,全國騷動不安,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無休無止的勞役一天比一天酷烈。

從後面盧生與侯生等人的議論來看,他們的計劃就是要秦朝垮臺,秦始皇必須死。這就不難理解他要把秦始皇與群臣隔離開來,使之上下中斷聯繫,讓朝中內部混亂起來,這樣一來,邊境連年戰爭,朝中君臣脫節,六國貴族民眾此起彼伏地反抗,結果應該會加劇秦帝國的崩潰。

他用最能打動皇帝的方式入手。盧生對皇上說,“我們這些術士尋找靈芝、奇藥和仙人,一直找不到(他們彼此都明白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我認為有什麼東西傷害了神仙們,讓他們不出面。盧生認為皇帝要出行,行蹤必須秘密,不讓惡鬼邪物知道人主的行蹤,惡鬼不在你的身邊,神仙真人才會來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讓臣子們知道,也會妨害神仙的出現。"真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入水淹不死,入火燒不死的,它們乘駕雲氣而遨遊海天九洲,壽命與天地久長。現在皇上治理天下,還沒能做到清靜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宮室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樣,不死之藥得到的把握性大些。於是秦始皇說:我羨慕神仙真人,我要當真人,不’稱‘朕’了。

秦始皇就這樣中了盧生的套子。果真在都城、行宮、宮殿裡面大規模地重新佈置宮殿,下令咸陽四旁二百里內的二百七十座宮觀都使用複道、甬道相互連接起來;把帷帳、鐘鼓和美人都安置在裡邊,全部按照盧生所要求登記的位置不得移動。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說出去,就判死罪。有一次皇帝幸臨梁山宮,從山上望見丞相的隨從車馬眾多,心裡不高興。宦官裡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丞相李斯,丞相以後就減少了車馬數目,秦始皇生氣地說:“這是宮中有人洩露了我的話。”經過審問,沒有人認罪,就下詔把當時跟隨在旁的人抓起來,全部殺掉。從此以後再沒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蹤。這就是趙高矇蔽秦二世一模一樣的"天子稱朕,固不聞聲"。從此阻斷了秦始皇與外界的聯繫。秦始皇更加剛愎自用了。

四,秦始皇坑了術士而非儒生,間接證明了說"焚書坑儒"有點過。

侯生、盧生一起商量說:“始皇為人,天性粗暴兇狠,自以為是,為所欲為,認為從古到今沒有人比得上他。他專門任用治獄的官吏,獄吏們都受到親近和都只是接受已經決定的命令,依仗皇上辦事。皇上喜歡用重刑、殺戮顯示威嚴,官員們都怕獲罪,都想保持住祿位,所以沒有人敢真正竭誠盡忠。皇上聽不到自己的過錯,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驕橫。臣子們擔心害怕,專事欺騙,屈從討好。秦法規定,一個方士不能兼有兩種方術,如果方術不能應驗,就要處死。然而佔侯星象雲氣以測吉凶的人多達三百,都是良士,然而由於害怕獲罪,就得避諱奉承,不敢正直地說出皇帝的過錯。天下的事無論大小都由皇上決定,皇上甚至用秤來稱量各種書寫文件的竹簡木簡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額,閱讀達不到定額,就不能休息。他貪於權勢到如此地步,咱們不能為他去找仙藥。”於是就逃跑了。始皇聽說二人逃跑,十分惱怒地說:“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適用的書都把它們燒掉。徵召了大批文章博學之士和有各種技藝的方術之士,想用他們振興太平,這些方士想要煉造仙丹尋找奇藥。

今天聽說韓眾逃跑了不再還報。徐市等人花費的錢以數萬計算,最終也沒找到奇藥,他們非法謀利互相告發的消息傳到我耳朵裡。對盧生等人我尊重他們,賞賜十分優厚,如今不辭而別,這不是加重我的無德嗎?於是派御吏去一一審查,這些人輾轉告發,一個供出一個,秦始皇親自把他們從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陽,讓天下的人知道,以懲戒以後的人。

五,亡胡者胡也,究竟該怎麼解釋?

胡,《集解》引鄭玄曰:“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見圖書,不知此為人名,反備北胡。”按:此說不足信。因此,胡,指匈奴才確切,但是,在沙丘事變後看來,又確乎是胡亥亡了秦,所以鄭玄先生說是指胡亥。指胡亥滅亡了秦朝。

資料來源於《秦始皇本紀》,《封禪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