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野钓人群各个年龄段都有,但退休的老大爷这个群体是不可小视的,人多、时间充足,笔者曾多次与一位老大爷作伴扬竿。与他们一起,不免要交流钓鱼心得,正如那句话,高手在民间,往往看似普通的农村大爷,也可能是钓鱼圈里的世外高人。这便引出了本文的重点:一位农村大爷,通过天气预报,判断、分析鱼情,每每挥杆,渔获颇丰。那么天气是如何影响鱼情的呢?一窥究竟。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农村大爷通过天气预报,初步判断鱼情

不能否认,有些人钓鱼自带天赋,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不过大部分钓友和笔者一样,需要时间、经历的积累,不断的摸索、学习,而像农村大爷,这些资深老钓友,多年的实践中间,都有一套体系,指导行动。

笔者认识的农村大爷已近70岁,在钓鱼圈子属于年龄颇大的长者,花白的胡须,不过说话铿锵有力,身体硬朗,曾经连续10天,早出、晚归就像上班一样,在山东西新河守钓,就为斩获那条脱钩的大鲤鱼。与其他钓鱼人不同,大爷外出野钓的日子,并不固定,似乎毫无章法,但每次他都能有所收获,哪怕其他多个钓友空军。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每个钓鱼人为提高钓技,总是不厌其烦的虚心请教,哪怕是死缠硬泡。大爷与笔者从相识、熟悉到朋友,与笔者多次长时间的交流,应该说是笔者多次请教更为确切。大爷计划野钓之前,一般都是要看天气预报的,比如哪天要升温,哪天会降温,哪段时间连续高温,哪几天气温温度,他都了如指掌。用大爷的话讲,鱼和人是一样的,天气好、心情舒畅,总想多吃点美味,改善一下生活,所以选择垂钓天气,尽量选择水温较高、温度、气压适宜的天气垂钓,但不可能去测量水温,只能通过气温,间接掌握水温变化,再分析出鱼情。时值春季,那么鱼是不同气温、水温下的习性特征如何,有应选择什么样的垂钓天气呢?下文分别展开叙述。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鱼的习性特征,是选择垂钓天气、时间的基础

鱼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活性、觅食积极性并不相同,所以了解、熟悉鱼的习性特征,是快速、恰当选择垂钓天气的基础。

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关系鱼的习性特征。每个鱼种都有最适宜的水体环境,比如鲫鱼在16-25℃最活跃,20-30℃范围内鲤鱼摄食最积极。但实际野钓中,水温并非按照鱼的偏好而改变。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鱼属于冷血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水体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首先是鱼会通过身体的侧线感知水温的升高或降低,鱼有趋温的特点,会驱使它向水温适应的水域游动。其次鱼通过体液,比如血液、组织液等调节体温的升与将,不过整个过程需要其他器官的配合,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还有强烈的不适感,特别是温差超过5℃时,鱼要么栖息在某一水域,不游动;要么毫无摄食欲望。所以水温高或低,不是影响鱼的唯一参数,水温的稳定性同样重要。

除去水温变化,水体的溶氧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淡水鱼都有趋氧的特点,不喜欢溶氧量低的水域,而溶氧量又与气压有关。一般而言,自然水域的河流、湖泊,鱼群密度低,严重缺氧造成鱼浮头的情况并不多,但它会影响鱼上浮、摄食状态不佳时有发生。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为获得更好的鱼情,如何选择垂钓天气、时间呢?

上文介绍了鱼的习性特征,那么如何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气温,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宜、恰当的垂钓天气、时间呢?

首先是选择连续几日气温稳定的天气。如果判断气温稳定是问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清晨5点左右。

以昨天下午8点为起点,至第二天清晨5点,如果气温变化超过5℃,前文也提到,温差短时间一旦超过5℃,鱼有强烈的不适感,而清晨5点水温最低,直接影响至白天鱼的活性。所以选择连续几日气温稳定的天气,特别要注意夜间温差不宜超过5℃。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其次选择降温的前一天。与人感知气温变化的能力相比,鱼长时间活跃在自然水域,远超人类,通常在降温的前1-2天便能感知得到。

上文提到,水体降温,鱼也会调节体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储备能量的需要,鱼疯狂摄食。有经验的钓友也会趁机扬竿,常有不错的鱼情。

再者选择清晨垂钓。不论春秋,还是夏冬,清晨垂钓遇到好鱼情是大概率事件,不过温差不宜过大,如果温差太大,则需要钓深或钓水草,缓和一下。清晨气温低,水温也低,但气压较高,水体的溶氧量丰富,且天微微亮,鱼有趋光的特点,岸边安静、也没有躁杂的声音,所以鱼多游弋到浅水觅食,等到水温变化,再游到远处。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最后不利天气情况下,巧选钓点也能用好鱼情。天气影响水温及溶氧量,但不只这两个因素,并且鱼情最终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笔者曾经冬季某这西北风野钓,却依然收获颇丰。笔者将钓点设置在了堤坝的下方,向阳背风,避免了冷风的侵袭,加之阳光辐射强,鱼群也会向这片水域聚集,另外钓深、钓远,不多长时间便有鱼口出现,甚至有十几分钟的连竿。

钓鱼:不一定去现场,才能分析鱼情,掌握方法,看天气预报也行

写在后面

本文从一个农村大爷通过天气预报,选择垂钓日子的案例入手,由浅入深,从鱼的习性特征,到如何寻找恰当的垂钓天气。但笔者也在上文有所涉及,毕竟影响鱼情的因素众多,所以也并非所有的好天气就一定有好鱼情,也并非所有的坏天气,鱼情就一定差,不过如果钓鱼人熟悉鱼的各个习性特征,结合水域的具体环境,也能发现好鱼情,相信钓友会有不错的渔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