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梁挺福:2018高考作文命题规律 你所不了解的秘密

年年岁岁高考相似,岁岁年年

考生不同。

不知不觉中,2018年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梁挺福式的《2018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又如约与高三家长和考生见面了。

梁挺福:2018高考作文命题规律 你所不了解的秘密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撰写肯定是我高考前一道高度重视的大作业、大任务。从2010年到2018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经整整陪伴大家度过9年。在长达9年的坚持和拼搏中,我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年一整年的悉心准备和高考当天的惴惴不安,每年要承担着太多的期待和煎熬,当然了,每年同时也会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家长的感激和问候,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2017年,老梁推出《高考作文大猜想》的第8年!在保持以往年年都有命中的基础上,2017年,老梁的《2017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命中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天津卷、山东卷、浙江卷、江苏卷等……遍地开花(见下图)!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绝非偶然,更非运气所能眷顾。一切来源于老梁的专业、专心和专注,以及365天360度的全方位研究,唯此方历练出了自己在高考作文研究方面的“独具慧眼”与“真知灼见”。

梁挺福:2018高考作文命题规律 你所不了解的秘密

翻开2017年9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0道作文题(北京卷的写作部分“大作文”设置了2道作文题),第一感觉就是:命题者的视野愈加开阔,作文涉及的题材、主题也更加开放。题材之“大”,触及国家形象;题材之“小”,关注衣食住行;而社会发展、人文情怀等更是命题者特别钟情的领域。2017年高考作文题在命题的深度和精度等方面与往年相比,也许没有明显突破,但在题材涉及范围上不可否认较过去有了大的拓展,这或许正是2017年作文题的最大亮点。

2017年有9省使用的全国Ⅰ卷便首开先河,出了这样一道直接以表现“国家形象”为主题的高考作文题: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这则材料源于央视2017年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只不过命题时做了一定的提炼。12个关键词或取材于国家政治活动,或普通群众的日常感知,或是一些常见的社会问题。“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的风向标”,这正是高考作文的魅力所在,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同行。

如果说全国Ⅰ卷是让每位考生为当今中国描绘一幅“写实画”,那么2017年北京卷就是让孩子们为未来祖国构思一张“理想图”了。2017年北京卷“二选一”的大作文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目: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同是为祖国母亲画像,北京卷的这道作文题相对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来说,少了几分写实性和深刻性,却多了几分浪漫和诗意。

虽然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涉及到12个关键词,但并不是简单地要考生阐释这些关键词,而是巧妙地进行了设计和转化,希望考生以这些关键词为支点,搭建思维的桥梁,进而表达自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现状的思考。从立意来看,这可谓是十分宏大高远的。从写作的出发点看,又是十分贴近身边生活的。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命题,一改往年心灵鸡汤类的柔弱,给考生呈现了一组中华文化中内涵丰富的古今名句,传达出积极进取的时代气息,这一导向无疑有着催人奋进的意义。这道作文题中所列6个名句分别来自先秦、唐代、宋代、清代、民国和现代不同时期,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这是一条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线性脉络,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树立起文化自信的时代风尚,增强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

那为什么高考作文命题人明明知道这些关键词和名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仍然把他作为命题材料呢?我认为这正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不回避热点,但绝不是照搬热点。坚持文以载道,彰显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高考历来不刻意寻求生僻怪异的话题,总是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出发,挖掘有价值的话题,让考生表达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考生应该是人人有话可写,但是能否写得独特而深刻,恰恰由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来决定。

其实,回顾和解读历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能深切地感受到,全国卷的作文命题确实在不断演变,但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灵魂。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然后到“话题作文”,再到“命意型新材料作文”,直至当下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一直在自觉落实课程标准中“交流与表达”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始终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考查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始终坚持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热点事件,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作文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含并集中体现高考的育人导向。

一点四面”“核心素养”成为了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彰显出大国情怀和精神素养。其中,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探究201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无疑会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今后的作文命题趋势,特别是教育部命制的三套课标卷以及引领全国高考的北京卷,为我们探析今后作文命题提供了重要窗口。

经过上文的详细分析,细心人也早已发现此规律。于是乎,针对每一个猜想主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分析,挖掘素材背后的不同内涵,能考到固然很好,考不到也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素材积累机会。

既然已经知道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这一倾向,那么考生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就需要多观察社会生活,多关注时事热点。但在高考前最后20多天内,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太多的时事热点和写作素材。于是,我们在《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一书中精选一些2018年高考作文必备的时事热点话题和写作必背素材,并附上多角度的话题解读与个性化的话题评论,以期让考生在面对时事热点时能理解更透彻,观点更独到。

梁挺福:2018高考作文命题规律 你所不了解的秘密

我一直认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语文高考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

言归正传,今年的《梁挺福:2018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8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十六大内容,每个内容都浓缩为一个精短扼要的题目,每个内容都由3个要素:题目、素材和点拨组成。这样架构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实内涵。这十六大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时事热点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命题者最想通过以试卷的方式跟未来的社会建设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来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文化教育的发展。古人云“文以载道”,作文还真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版权归属于圣达信梁挺福)

(如想了解《2017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和《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两书的朋友,请百度查询“圣达信教育”,认准“官网”蓝色标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