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山城区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基层特色的机构改革创新路子

山城区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基层特色的机构改革创新路子

位于山城区的“国科大双创中心一鹤壁·德创汇”项目建成运行,19家企业签约入驻,还吸引了清华大学11名博士后柔性挂职。资料图片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郭坤】打破原有机构条块分割,理顺职能职责,组建了山城区委区政府督查局、新闻宣传信息中心,设立了山城区文体旅局、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单设了山城区环保局……一系列机构改革措施让山城区一些原本设置不够合理、职能交叉重叠、权责不清的机构部门得到整合,权责关系得到理顺。2016年8月以来,山城区本着“精简、融合、效能”的原则,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基层特色的改革之路,相关改革经验被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每日要情》专题刊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山城区的改革就是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精神来推进的。”5月23日,山城区委书记常玉轩对记者说。

整合机构,理顺职能职责,提高效率效能

2016年11月,山城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考核办、纪委效能监察室、民情调查服务中心等5个部门合并组建了山城区委区政府督查局;山城区委办公室信息科、政府办公室信息科、政府门户网站和区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科、网络科、新闻工作站等3个部门7个科室合并组建成山城区新闻宣传信息中心。2017年11月,山城区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和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进行整合,组建了山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机构重组并不是简单的重新拼装,而是要在人员融合、职能整合、工作融合上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常玉轩说,山城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的组建,不仅形成了督查合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确保了区委区政府决策落地见效。过去,区委办设有信息科,区政府办有信息科还有政府网站,区委宣传部设有外宣办、新闻科,这些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资源不共享,对内信息报送重复,对外宣传口径不统一。这7个部门合并组建区新闻宣传信息中心之后,原来专兼职结合的20余人负责的工作现在由8人承担,职能未减少、工作力量无增加,质量效率反而大大提升,这项改革经验被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每日要情》专题刊登,新闻宣传信息中心承办的“掌阅山城”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掌握部门工作情况的重要途径。全区党委信息工作在2017年度全省52个市辖区中排名第七、全市排名第一,真正做到了职能整合上的“化学反应”。

机构改革,转变和优化职责是关键。2016年7月,新一届区委班子成立后,科学谋划确定了“1161”总体思路,展开了“一河四区一小镇”的发展总布局,这就需要理顺一些单位的职能职责,以适应发展需要。山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璩凤英告诉记者:“区委将原来的文体局变更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旅游职能也凸显出来,更符合区委、区政府发展红色旅游、鹤鸣湖生态游等全域旅游的理念。”璩凤英介绍,该局成立后,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全力打造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鹤鸣湖生态旅游和传统古村落群文化游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品牌,取得明显成效。

在职能职责优化转变方面,山城区新设了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单设了山城区环保局。以前科技管理职能在区教育科技局,与区工信委部分职能相近,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设立了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实现了“科技+服务”的有效结合,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目前,该区与中科院、中兴通集团合作共建的“国科大双创中心——鹤壁·德创汇”项目建成运行,19家企业签约入驻,还吸引了清华大学11名博士后柔性挂职,有力助推了经济转型升级。

区环保局在改革前,属于区住建环保局的非独立机构,随着环保任务越来越重,山城区委将区环保局单设,列为政府序列部门,提高了部门规格,环保工作力量大大增强。

科学调整部门定位,优化资源配置

在山城区机构改革中,各部门科学设置职能、工作有主有次,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运行更加高效的效果初步显现。

山城区委针对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选取石林工业集聚区和石林镇作为试点,推行镇园机构套合,由一名区级领导兼任集聚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兼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镇长担任副主任;明确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等工作;石林镇负责信访稳定、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社会服务及行政事务,实现了集聚区与所在乡镇共同谋划、全面发展。

区民族宗教局原是区政府办公室下属二级机构,除专职负责宗教工作外,还承担很多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民族宗教事业的开展。为夯实基层宗教工作基础,山城区委通过内部整合调整,将区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委员会与统战部合署办公,有效推动了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重大问题处理等工作开展。

改革措施迅速推进,项目纷纷落地,发展成果喜人

“机构改革以来,全区各项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局面,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发展势头、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山城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山城区区长白树民告诉记者,深化机构改革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区扎实推进、积极作为的进程中,机构改革已经开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切实增强。

记者在山城区采访时看到,随着一系列与改革相关的举措迅速推进,项目纷纷落地,发展成果喜人。

——“石林会议”旧址获批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功承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暨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研讨会”和“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暨沿线4省9市党报联合采访”活动,融入了全国红色旅游新版图。

——创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区2018—2020示范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支持,6个项目获批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并在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今年5月,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国务院发文表彰。

——重点实施汤河综合治理,汤河水质大幅度改善,位于汤河下游的鹤鸣湖景区声名鹊起,已成为我市对外宣传新名片。完成43个小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获评全省国企改革攻坚战先进县区,全省仅有8个县区入选。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成功创建。完成了红旗街、泗滨街、新建街等主次干道升级改造,59条背街小巷实现全面亮化。

——创新开展“到家走访、个案化解”活动,一批疑难案件被化解。荣获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秀县区、全市争创“长安杯”先进县区等荣誉。2017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均居全市第一。“进农家、结真亲、助脱贫”活动得到贫困群众的真心欢迎。

总值班:李宏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