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在倡导“一带一路”的今天,我们都重新重视起历史上的中外交往,相关史书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呈现在历史最表面的还是大家常见的遣唐高僧,著名传教士等等,然而,幽隐在表面之下的民间中外交往,实际上也丰富而灿烂,细品之下,似乎能看出一种不同于官方交往的烟火气和生命的韵味。我们本文就从古代江南小城海宁说起,看一看多样化的中外民间交往史。


位处长江三角洲南部,富足的杭嘉湖平原上的海宁,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城市。它虽小,但水源充沛,地理优越,东临于海,钱塘江横穿而过,京杭大运河支流亦从它地界纵贯而上。在交通并不便利的古代,这种区位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交通便利带来了经济繁荣,海宁成为了漕运出杭州的第一站,运输业、盐业、造船业汇集于此;经济繁荣又带来了文脉兴昌,海宁一地人才辈出,僧俗共嘉。这种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让海宁得到了长久繁华,也获得了中外交流的可能。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一、史海钩沉——运河要道下隐藏的中外交往痕迹

海宁位于杭州东北,是杭州北上水陆通道上的重镇。早在春秋时期杭州嘉兴海宁一带便开始挖凿运河,后经秦始皇等陆续开发拓宽,直到隋代,越水道和陵水道贯通,江南运河正式形成,成为大运河的一段。

三国之后经济中心南向转移,日益发达的江南地区便通过这条运河把物资有效地补给北方,也加速了中国南北各个层面的交流。具有“一坝三闸”的大运河海宁长安部分则成为了大运河江南段的咽喉,这种优势下,海宁也迎来了海外的来客。

明代海禁之后,海外贸易几乎中断,而为了应对这种损害经济贸易的情况,正如学者李金明所言,明朝“实行了一种招徕海外诸国入明朝贡贸易的制度,准许这些国家在朝贡的名义下随带货物,由官方给价收买。这种贸易,在海禁严厉的时候,几乎成为海外唯一的贸易渠道”。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在朝贡的话语体系中,这种贸易注定是不公平的,明政府需要支付高昂的价格作为“朝贡”的回馈,以至于日本、朝鲜、琉球乐此不疲,蜂拥而至。在此情况下,明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其中就有制定“朝贡”路线一条。

《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日本“朝贡”船队在宁波舟山停泊集结,收缴武器,然后携带货物过钱塘江入杭州,从而进入运河运输体系,向北通过运河嘉兴段,一路辗转水陆,最后进入北京。这其中嘉兴段运河,自离不开紧要之道海宁部分。琉球等的“朝贡”在进入杭州后,采用的也是同样路径前往京城。

在这种贸易中,海宁长安的水利设施和闸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水闸的调度和拖船,为过往的贸易船只提供着服务,也让运河边的长安驿注定繁忙。中外文化于此会和,虽然并没有更多的海宁沿岸记录,但是这无疑是海宁中外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起源,于后世有着重要意义。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海宁长安坝 拖运船只

二、禅意于此起——向日韩传播佛教的起点

海宁佛教昌明,丛林广厚,不仅历史源远流长,名刹宝寺林立,高僧大德也世代辈出。其中唐代“悟空大师”齐安禅师不仅自身嗣法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禅律皆通。更因其在海宁海昌院弘法,使四方慕名来习,在开明的唐代,让海宁与朝鲜、日本也结下了佛法交流之缘,并且难得是,这种交流对二国的佛教发展还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大和五年(831年),新罗国崛山开山祖梵日法师(一称品日法师),谥号通晓大师,赴唐朝至盐官求法。师从齐安禅师得法后,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回国,建立崛山寺,开创阇崛山禅门,传授禅法,得到新罗国景文王等数位王者的认可和礼敬。其宗阇崛山禅门后与其他八个禅宗法门并称为朝鲜的“九山禅门”,至今仍然是朝鲜半岛佛教的重要组成。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东瀛之国日本佛教亦来自于中国东传,其中海宁佛教做出了贡献。据《和刻本佛祖统纪》记载,日本文德天皇时期,日本僧人慧萼奉日本桔太后的旨意,进入大唐来到盐官镇国海昌院,向齐安大师探求佛法,求取禅修法门。齐安派师弟道防、弟子义空随慧萼东渡日本传法,桔太后非常高兴,为他们修建了禅林寺。从那时起,可算作中国禅宗开始传入日本,后世日本禅宗的发达就是以此为基础。所以这次海宁僧人东渡对于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古代,国家间文化的交流往往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佛教的交流也让中外其他各种文化产生共振,海宁作为这种交流的重要渡口,向外输送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其价值不言而喻。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三、从宗教到文化——传教士带来的民间文化互动

据载,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于唐朝年间便出现于我国西安地区,带来了西方的一些文化,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了出去。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的传教士甚至担任了皇帝的侍讲。

作为东部杭州之侧的海宁,自然也少不了传教士踏足。虽然第一座教堂直到近代后才树立起来,不过在近代以前,也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可寻。

历经康熙雍正,到了乾隆年间,传教士在华活动范围扩大,伴随着一些传教士和百姓士绅的冲突,这种情况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为了防止出现更多意外,乾隆皇帝对传教士活动采取了严控的措施。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黄爱平在其《西学与清代文化》一书中写道:

“在福建地区的查禁活动深入进行的同时,全国各地也相继卷入由此引发的禁教风暴之中。自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谕令‘各省督抚等密饬该地方官,严加访缉’、‘实心查拿’之后,各地督抚均不敢怠慢,先后开始查禁。”

直到当年年底,在全国如天津、湖南、山东、贵州等地,都查出了有传习天主教的事情。而且在浙江海宁、甘肃兰州等地,还查出了“雍正年间传教士在当地传教时遗留下的十字架、图像、经卷等物”。

此外,海宁又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18世纪法国传教士把皮影戏传回到法国,鼓噪一时,以当时传教士海陆而来的习惯看,或许其接触的就是地处沿海的海宁地区的皮影戏。不过关于此并无更多史料记载,只能作此一断。近代以后,传教士在海宁地区活动日益频繁:设立教堂,招收信徒,必不是无源之水,自有其历史。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四、别样的“交往”——海宁抵抗倭寇的斗争

严格来说,倭寇侵犯并不算是交流,只能算是中外文明的野蛮接触。但是毕竟是两种文明的碰撞,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后世也起到了警示和反省的作用。

海宁石墩镇是明代的海防要地。嘉靖年间曾设置巡检司于此处,而倭寇多次攻破石墩,辗转硖石、袁花、长安等地烧杀抢掠。 杭州府亦拨发军队抵抗,浙江都司佥书周应祯在海宁境内力战,身负重伤,牺牲于袁花崇教寺,至今当地还留有对其祭祀而产生的风俗。

《黄湾抗倭传奇》记载:

“明万历末年(1620年)督杭准众请愿,建庙于黄山岭上纪念他,称周都司是‘殷宇雄踞山岭,宛若将军英灵威震海偶’。”

从那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黄湾老百姓都要举行盛大的周都司庙会;不但如此,到了端午节的午时,家家户户还会在各自门前或室内熏烧“闷烟”,来纪念杀倭的胜利。

日本倭寇被铲除,战争过后,海宁官民的抵抗让这片土地上不屈的精神之树更加繁密。

幽隐于历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间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宁为例



结语:

历史中的故事不仅属于那些名人,更属于创造历史的百姓。海宁作为一个江南小镇,历史中隐藏着中外交往的诸多痕迹,随着时代的变迁,似乎雨打风吹去,然而,一颗包容的种子却植根于民间从未停止生长。如今的海宁,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重镇,无数货物从这里走向世界,又有无数不同肤色的人儿,走进了这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黄爱平:《西学与清代文化》

朱关良:《黄湾抗倭传奇》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