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在20年開春的時候,蘇州園林博物館協同一班朋友舉辦了一場“雅室生香-園林文人空間特展”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我一直很尊敬的業界前輩牟老師的作品也搭配此次空間展陳。老師早年間好收集蘇作本幫傢俱,並在長期的收藏使用實踐中,設計出了一批“師宋法明,屈鐵斷金”的現代傢俱。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宋代傢俱是承唐而啟明是高坐傢俱進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階段,在繼承了唐傢俱功用分類的基礎上,開始注重風格的統一。在這個君主和士大夫共治的時代,文人追求沉靜典雅,中正含蓄的的格調在傢俱中有具體的體現。而對於後世津津樂道的”宋細腿“的線條美,正是其傢俱核心特色的一部分。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在此次的展示作品中,這幾把或帶靠背板或不帶靠背板的椅子,給我的印象深刻。我想起了宋朝劉松年先生的畫裡有這樣差不多的坐具。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山館讀書圖頁 局部

它的扶手與靠背平齊,是宋人設計的椅子。全名叫平齊式扶手椅。時人稱折背樣,其特點是靠背只有平常椅子的一半。這種椅子或有靠背,或三面全無,框式結構。把壼門,牙條,矮老等統統摒棄在外。與南宋當時”去奢就簡“的風潮非常符合。

而且此類椅子,在宋明古畫雅集系列中出現頗有藤有竹有木,出現不少變種。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西園雅集圖

出現了靠背,椅面進深縮短。增加牢固度,可靠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十八學士圖局部

足承和椅足相連,不用靠背,身體也有支撐點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十八學士圖 局部

椅足和足承相連,椅面變成了其整體的二分之一,足承立柱和扶手相互連接。既適合搭靠舒適的坐著,也不損其美觀。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明 十八學士圖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而在明代的雅集圖中,出現了竹椅和椅上託靠背的坐法。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明 十八學士圖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而愛這把斑竹藤條結合的椅子上,已經可以看到靠背挖空,扶手下降,椅面縮小。帶承足的典型明式玫瑰椅的樣式。可見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帶腳踏這種椅子,在明代常見。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而只要坐面和整體架構把握得當,這類平齊式扶手椅幽雅的形象還可以重新迴歸到大眾的生活當中。

像匈牙利設計師馬歇•布勞耶設計的“瓦西里椅”一樣,取宋明傢俱的長處為用。則又能化出一種風姿。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南唐文會圖


宋明古畫裡消失的椅子|在拙政園的園林文人空間展中又出現

兩出頭,怡然可坐。恰當的坐面進深和合適的扶手高度。結構上層層遞進,味道上虛空無極。

端坐其上,正符合古人“不敢傲逸其體,常習恭敬之儀”這類符合禮儀的坐姿。

也符合,先講禮儀,兼顧舒適的設計初衷。

男女坐有坐相,此椅可以規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