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关羽要是威震华夏后,糜芳傅士仁没有降吴,蜀国会是什么场景?

民间闲话君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其实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糜芳傅士仁投降与否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且听我仔细说来。

北上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刘备在汉中大败曹操,又派刘封孟达攻取东三郡,蜀汉实力达到了顶峰。

关羽也升任前将军,假节钺。仍贵为武将之首。关羽是一个骄傲的人,他见众人随刘备入蜀,攻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黄忠那样的老将都阵斩夏侯渊,自己怎么能甘为人后呢?

正好七月份,孙权意欲北上合肥,曹军主力调往淮南。关羽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机,大起荆州兵,北上襄樊。

水淹七军

关羽虽然骄傲,但并不粗心自大,他深知代替鲁肃镇守陆口的吕蒙,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所以他留下了不少军队,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

东吴换帅

关羽北上后,吕蒙也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取荆州的好机会。他和孙权陆逊商议,自己假装重病,让没什么名气的陆逊来代替自己。

果然关羽听说换陆逊过来,大为放心,他料定陆逊一介书生,定不敢造次。又把南郡公安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赶赴前线——这是败亡的根源,此时江陵的守军已经相当薄弱了。

这时候关羽打了一波神操作,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大败曹仁,又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逼得曹操险些迁都。

为了进一步减弱关羽的防备,陆逊有言辞诚恳,语气卑下给关羽写了一封信,把关羽吹上了天,说他比晋文公和韩信都厉害,鼓励关羽继续打,打爆曹魏,还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的。陆逊传里有这封信,可谓极尽肉麻之吹捧,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不过关羽还真吃这一套,“

意大安,无复所嫌”,不再担心什么了。

白衣渡江

疲态初露

这时摆在关羽面前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己的数万大军,加上于禁新降的二三万——粮食不够了。他一面派人向糜芳催粮,一面以缺少粮食为借口,“擅取湘关米”。

看来他把陆逊写的信都当真了,他可能觉得吴蜀盟国,现在自己困难,暂时去吴国支点米也没什么。

可就是“擅取湘关米”这个举动,暴露了关羽军缺粮的现状,孙权当机立断,让吕蒙陆逊统领大军,扮作商人,浮江而上,这就是白衣渡江的故事了。

问题探讨

回到这个问题,此时吕蒙陆逊带领数万东吴精锐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不投降,会怎样?

我觉得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1. 首先,糜芳傅士仁手里军队已经被关羽抽走不少,此时城中空虚。
  2. 糜芳、傅士仁二人又并非名将或者善守之人。
  3. 东吴除了防备曹魏的军队,几乎精锐尽出,在兵力上具备巨大优势。
  4. 吕蒙陆逊白衣渡江,江陵守军根本没有任何防备。

综上,我断定糜芳傅士仁必然守不住江陵,甚至拖延也拖延不了多久。想让他们等到关羽回军或者益州来人支援,我觉得客观上是不现实的。

关羽北伐和吕蒙取荆州示意图

他俩不愿意降吴,只有两个下场,战死殉国,或者杀出重围归蜀。

此时关羽已经被徐晃击败,败亡的结局仍然在所难免。

其实关羽北伐已经取得很大的战果了,之所以最后失败,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私自出兵,未告知刘备。荆州不过三郡,兵不过数万,承担不了做主力的重担,也难以面对曹魏的主力。最好的结果就是刘备率主力出关中,夺雍凉,关羽作为偏师起牵制作用。结果刘备根本不知道关羽出兵,白白浪费了前期的大好局面,造成了关羽偏师面对曹魏主力的现状,焉能不败?
  2. 不和东吴搞好关系,此前还用“虎女焉能嫁犬子”的话来羞辱孙权。关系搞崩了,怎么还敢北伐呢。
  3. 太过于相信陆逊,一封信就打消了他的防备,同是纵兵抢米,给了东吴出兵的理由和时机。
  4. 人际关系不好,此前关羽被徐晃击败,曾经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关羽此前一直对刘备收养刘封为义子不满,这次刘封孟达也以刚打下来三郡,尚且不安定为理由拒绝了。

呜呼,关羽之败,揭开了蜀汉由胜转衰的序幕。世人皆说吕蒙短视,背盟攻羽,可是关羽败亡的果,难道不全是来自自己之前种下的因吗?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你的认可将为我提供无尽的的动力。


煮酒放歌


假如糜芳和士仁不降东吴,江陵就不会那么快丢失,关羽军就不会解散,就会有实力回援江陵。假如,关羽和部众成功回到江陵,就会为蜀汉保留荆州的地盘和实力,也没有后来的夷陵之战。所以,保住了江陵就保住了关羽,保住了关羽就保住了荆州领土,以及后来夷陵之战所损失的大量人才,士兵,军需,绝对有利于蜀汉的发展,也有时间和实力催生更好的制度,日后天下一统是谁,还未可知之。但是,这里的关键是糜芳,士仁不降,就能保住江陵吗?



江陵属于荆州的重镇,北连北伐通道襄樊,东出长江之中上游,南接荆南四郡,西可打通巴蜀,是个战略要地。这还不止,在刘表时代,江陵还屯集了大量了军需辎重,强大如曹操,当时也怕刘备躲入江陵,利用这些物资,建立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才派轻骑兵一日一夜追杀刘备《三国志.先主传》。所以,以江陵的地位,必然是城高墙厚的,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发起的江陵之战,曹仁以劣势的兵力和形势,生生的让周瑜负伤,又得联合刘备,最终才拿下来,不容易呀。再有,夷陵之战后的曹丕伐吴,曹丕亲自坐镇南阳,曹真,夏侯尚,徐晃,张郃攻打江陵,再加上城里瘟疫四起,但是,朱然还是以五千可用之兵楞是守住了。所以,江陵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拿下的。



再回到关羽北伐时期,其实东吴想偷袭荆州已经谋划很久,早在合肥之战张辽大败东吴兵之后,吕蒙已经为孙权分析清楚了形势,大意是:“合肥城是曹魏东线的军事基地,又有张辽镇守;徐州一带是平原,即便拿下来也守不住;所以,只能拿下荆州,建立长江天堑了。”《三国志.吕蒙传》。于是,吕蒙和陆逊先后麻痹关羽,而关羽北伐后,吕蒙要偷袭荆州,还得白衣渡江,生怕蜀汉巡江的军士发现。所以,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吕蒙,陆逊也知道硬来绝非十拿九稳。因此,从蜀汉荆州的防卫来说,只要糜芳,士仁不降,大概率能挨到关羽回军援救。另外,士仁守的公安港是江陵的门户,东吴必须得先拿下此地,才放心进军江陵。



有朋友认为,关羽北伐兵力不足,所以抽走荆州大部分防守的兵力,糜芳,士人兵力过少守不住江陵和公安。当然,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不绝对,因为在吕蒙成功偷袭了荆州后,采取了“怀柔政策”,一方面是要关羽军军心散乱,一方面也害怕跟着糜芳和士仁投降的军队反水呀,所以这些士兵应该拥有一定的数量。另外,江陵周围还有很多外围部队,当时负责清扫荆州外围的陆逊,就遇到了很多抵抗,比如詹晏,陈凤,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等,而且“前后斩纳招抚,凡数万计”《三国志.陆逊传》。所以,假如糜芳,士仁抵抗,这些外围部队只要一部分增援江陵或公安,就会给东吴带来很多困扰。

综上所述,糜芳,士仁不投降,三国发展的形势必定向着蜀汉有利的方向前进,但是短时间谁都不可能统一三国,只是大幅增加蜀汉整体的实力,以及极大的保留住《隆中对》北伐大战略的火种和希望。


大飞熊骑士


没有任何用处。

关羽荆州方面军整体约4.5万至4.7万,最初只有3万出头进攻襄樊,219年十月又抽调守军一万去增援前线,所以南郡、宜都、武陵三地的守军撑死都只有七八千。

宜都武陵两个郡,守军3000要有吧?剩余南郡总兵力只4000人,还要分兵看管3万曹军俘虏,再分江陵的太守糜芳与公安的将军傅世仁,还玩什么抵抗?

吕蒙带2万军偷袭,陆逊带偏师迂回宜都包抄秭归,宜都太守樊友只能干脆放弃,逃向益州。所以关羽留守部队不是投不投降而是几天被攻破的问题。甚至连与关羽的通讯都被截断,毫无战斗可能。

至于蜀汉恢复高祖事业?

想多了。

第一,局势不一样。

刘邦突袭占领关中,关中百姓痛恨项羽,也痛恨三王,更不喜欢暴秦,所以约法三章的刘邦就成为最佳选择,关中百姓咬着牙给刘邦提供兵员粮草。因为他们知道,刘邦失败自己会遭到项羽更残酷的报复,双方因此形成连绵数百年时间的血盟关系。

刘备能够与益州百姓形成血盟?

刘备连益州本地世家都收服不了。

何况益州与半个荆州不能提供人口钱粮去统一中国。比如关羽211年开始经营荆州,八年时间连军粮都不足,还不要说军队数量与战斗力的巨大差距,三万多人去打一万五的曹仁,大半年都没攻破襄樊任意一城。

第二,东汉是世家社会

刘邦的时候,还没有世家。

想想,曹操将领李典的旁支李进,就能独自于野战击败吕布,可见世家底蕴。

出土的世家邬堡模型:

东汉世家已掌握六成以上的人口经济,没有世家支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而北方世家之前不认可刘备,现在被九品官人法吸引而支持代汉,刘备又是谁呢?

第三,蜀汉实在太差

人口、经济、科技、交通,都限制了蜀汉最终统一中国的可能。


四川達州


三国时期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是决定了蜀汉命运的一场大战,因为孙权背盟偷袭荆州,派出吕蒙白衣渡江,攻打荆州,而镇守江陵城与公安城的糜芳和傅士仁却不战而降,直接导致吕蒙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南郡,进一步占据了整个荆州。

身在襄樊前线的关羽,虽然在战争之初打出了威震华夏的小高潮,于禁、庞德的七军皆被关羽俘虏,曹仁、吕常据守的樊城与襄阳城都被关羽团团围困,但由于后方的荆州失陷,关羽率领的5万荆州军主力失去根据地,成为无根之水,导致了关羽被徐晃击败,而败走麦城,进而被俘虏杀害。

关羽

关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荆州被夺,导致数万将士失去根据地和补给基地,无法继续作战,而糜芳和傅士仁的不战而降直接导致了吕蒙夺取了城池,同时吕蒙安抚了城中百姓,并将消息传达给关羽手下的士兵,因此关羽在从襄樊南下撤退的路上,士兵全部逃离而回到荆州投降吕蒙,等关羽到了麦城,手下只有数百人了,失败已经成为定局。

所以关羽最终的失败,与糜芳和傅士仁的不战而降有很大的关系,糜芳镇守江陵城,江陵是南郡的治所,也是整个荆州的核心地区,身为刘备的大舅子居然也会投降孙权,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不仅关羽没想到,刘备、糜竺也没有想到,尽管糜芳投降后,糜竺负荆请罪,但刘备仍然没有处罚糜氏家族。

白衣渡江

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也让蜀汉数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让蜀汉经营了数十年的荆州拱手相让,如果糜芳和傅士仁坚守不降,局势会如何发展?

那样的话,关羽就不会死,荆州也不会丢。

整个事件中糜芳的地位非常重要,相对来说傅士仁远远没有糜芳重要,只要两人不投降,坚持抵抗吕蒙,吕蒙一时半会是拿不下江陵城的,就算公安城丢了也没有关系,可以退守江陵城,江陵城是一座坚城,虽然此时糜芳手中没有多少兵,但只要组织所有留守军队再加上征发百姓守城,江陵城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

当年南郡之战时,周瑜率领5万人攻打曹仁数千人死守的江陵城,围攻了一年才拿下来,攻城战是一项非常难打的战争,需要数倍于对方军队数量,还要有各种攻城武器,再参考后来的蒙古人攻打襄阳城,打了六年也没有拿下来,攻城战是一项任务艰巨的战争,只要糜芳死守不降,吕蒙在短时间内是攻不下江陵的。

糜芳

吕蒙只要攻打江陵,消息马上就会传到前线的关羽那里,当关羽在前线作战时,后方的重镇江陵不仅负责提供各种粮食、物资、兵员给关羽,还不断有情报人员往来,当关羽得知吕蒙攻城,肯定就会放弃襄樊之战,率领大军回救江陵,然而更重要的是,关羽手下的士兵不会抛弃关羽而投降吕蒙!

这里要说一说,吕蒙是如何让关羽手下的数万大军抛弃关羽而投降自己的?

因为吕蒙使用了攻心计,吕蒙夺了江陵城后,约法三章,善待城中百姓,这些百姓大部分就是关羽在前线打仗的士兵家属,如果吕蒙杀了这些家属,关羽手下的士兵肯定会跟吕蒙拼命报仇的,高明的是吕蒙不仅没杀,反而善待家属,同时让这些情况通过关羽派到城中的使者传到了关羽的军中,关羽手下的士兵都是人,知道自己的家属没事,如果跟着关羽去攻城,那岂不是会逼着吕蒙杀自己家属,士兵思来想去,只有投靠吕蒙,才能更好地与家属一起存活,于是纷纷抛弃关羽,投降吕蒙。

糜芳与傅士仁

如果糜芳坚守城池,吕蒙就没办法使用攻心计,拉拢城中百姓,只能攻打城池,只要吕蒙一攻城,就会激起关羽手下士卒的担心,家属还在城中,关羽手下士卒肯定要跟吕蒙拼命,而不会脱离关羽,会跟着关羽一起南下攻打吕蒙,这样的话,只要糜芳能够坚守江陵城一个月时间,关羽大军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回军救援江陵,只要关羽大军回来,吕蒙就难受了,不仅攻不下去江陵,反而有可能会被打回东吴。

再说了,糜芳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城中还有于禁和三万降兵,只要能把这部分人动员起来攻打吕蒙,吕蒙就更不容易拿下江陵城了,只要糜芳死守,于禁和三万魏军降兵也只能随着糜芳作战对抗吕蒙,总不可能去投降吕蒙吧,那也是魏国敌人了。

糜芳如果处理得当,相信这也不难,给钱给粮给自由,魏军为何不愿意出战?只要三万魏降卒出战,就不愁兵力不足,糜芳唯一担心的就是粮食不够,江陵城不仅是座坚城,还是座大城,是关羽镇守十年的核心地区,粮食撑一个月时间应该不会太难的,这关键取决于糜芳的决心。

襄樊之战示意图

当关羽带着大军南下,即使整个荆州全部失守,只要江陵城在,就有希望战胜东吴军队,而且只要江陵城仍在蜀汉手中,关羽没死,蜀汉在益州的军队就有发兵救援荆州的可能,只要从边境的永安及临近的江州发兵救援即可,就算是一座孤城在那,相信关羽也能击退东吴,如果蜀、吴战事陷入胶着,那么北方的曹魏就会立即发兵南下,到时候还是蜀、吴两国讲和共同抵抗曹魏的机会比较大,因为这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和刘备不会不明白。

只要糜芳和傅士仁坚守不降,最主要是糜芳,最终结局大概率就是孙权无法夺取江陵,只要江陵城不失,关羽就不会败亡,东吴军队也不可能占领荆州全境,因为江陵城还在蜀军手中,东吴如果越过江陵攻击其他地方,就会把补给线暴露在蜀军面前,关羽大军到来,将是灭顶之灾,最终孙权还是要退回江东的,虽然占了一些地方,但是最终占据荆州的目的不会达到,而且蜀、吴两国联盟会彻底破裂。

再发展下去,局势就对孙权相当不利了,至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要面对蜀汉第一名将关羽的攻击。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在我看来即便糜芳和傅士仁没有投降,荆州也很难保全,蜀国一样难兴。因为荆襄被夺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关羽的性格所导致的,即使这次吕蒙白衣渡江不成,荆州在关羽的治理下也难保全。

对关羽的评价,史料早有记载,陈寿评曰:关羽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陆逊评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

有人会说这只是单人对关羽的评价而已,不能作为性格的分析,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关于发生在关羽身上的一些事情。

1、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2、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

3、孙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4、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从这几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关羽的性格缺陷实在是太严重了,搞得荆州内部共事官员都与关羽不和睦,要说潘濬这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如果他在的话,估计荆州不会有失,关于他的评价,吴书上就有记载,说孙权拿下荆州过后还专门跑到潘家去请他出山,他是位名符其实的儒将,但是他和关羽却非常合不来。可以说,关羽在荆州和同僚们的关系处得非常不好,根本不得人心。

不仅如此,在处理孙权求婚的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非常低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是他就是不干,压根儿就看不起东吴,在他眼里,除了周瑜、吕蒙、鲁肃外,其他东吴将领都是一群鼠辈,不配和他往来,早早的就把“南联东吴,北据曹操”的战略方针忘到脑门后了。

让如此性格之人镇守战略要地,蜀汉焉能不败呢?假如当初关羽,刘备把借荆州的事情处理妥当,孙权为其子求婚,关羽许之。再巩固两家盟好。然后出兵打襄樊,一旦拿下襄樊,兵锋直指宛,洛,只要宛城被攻破,中原无险可守。然后刘备领兵出秦川,孙权再攻合肥,曹操这时候就会疲于奔命,或许曹操就该玩儿完了。


唐明国亮


从军事地理进行讨论,江陵和公安不丢失的情况下,关羽不仅能全身而退,还有反击的余地。

荆州虽然是地方政府,却也是由首府江陵为中心,管理各郡县的行政实务,所以荆州的重要官员都在江陵,将士的家属也多在江陵,相当一旦丢失江陵,就如同整个荆州丢了没什么两样。公安隔着长江位于江陵南部,这两处地方南北呼应,防御着长江通道。后来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拥有优势兵力,围攻江陵一年之久都拿不下来,就是因为有公安的诸葛瑾、潘璋为援军,对曹真大军进行牵制。江陵或公安丢失其一,另一处都很难持续防守。所以吕蒙先劝降了公安守将傅士仁,再对江陵进行围攻,其实糜芳已经陷入必败的局面,即便他选择防守,机会也并不太高。

吕蒙攻打南郡,一击不中,东吴就麻烦了,不止是道义问题,还有战略问题。曹魏虽然不断往襄樊之地调兵遣将,但是目的就是一个,支援曹仁,保住襄樊通道,无意南下攻打南郡。那么,关羽一旦得知东吴的动向,必定火速回援,而东吴的不善于陆战攻城,此时要拿下南郡,就更困难了。那么东吴没有攻下南郡,孙权之心就暴露了,依照他的尿性,肯定要倒向曹魏,这时如果和曹魏一块会攻关羽的南郡,对关羽来说,肯定不利。但是对东吴来说,也未必有利,因为即使攻下南郡,江陵的归属再度成问题。如果江陵落入曹魏之手,对东吴来说,还不如蜀汉呢。

司马懿提出了,将江南封给孙权,让孙权协助的策略,曹操认同并立即执行。孙权一直以来缺乏的都是政治认同,这个果子对他的吸引是非常大的,并且荆州也是孙权一定要拿回来的。不管糜芳和傅士仁是否投敌卖国,东吴发兵荆州是不可避免的。

吕蒙已经向孙权上书,提出借自己治病为由,调走驻军,再杀关羽一个回马枪。这个战略的执行不会因为糜芳和傅士仁是否投敌卖国而更改。

这时候的荆州,曹魏、东吴两面合围之势已成。

还有一点,关羽的兵败,城内于禁的几万降兵成了巨大的隐患 ,听闻关羽兵败,吴国来攻,造反的可能性太大,以城内那点兵力是镇不住的,何况于禁还在,翻盘的机会很大,于禁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的。

糜芳,和傅士为什么要投降,刚愎自用的关羽不好好守荊州,莫名其妙的发动什么襄樊战争,可想而知关羽只能做做先锋之类,老窝都被人家抄了,还想全身而退,没有这种可能,这就是小看陆逊娃娃的后果,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蜀国从此衰弱。手下对其也不忠心,可悲可叹啊!





爵爷历史大讲堂


蚕食曹操,稳住孙权

发展兵力,两路进攻

关羽威震华夏后,此时刘备也攻取汉中了,荆州,汉中同时巩固统治区!迅速发展经济,将人口、赋税、战马、物资筹备齐全!五年之内不可进行大的会战!这是前提!同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巩固孙刘联盟!待曹魏有变(例如汉帝被废)后!派遣赵云坐镇荆州,令荆州派兵在各处驻扎以防孙权!派遣关羽率劲旅围襄阳牵制曹操南线兵力!成都诸葛亮居中调派物资!刘备出兵陇西克长安洛阳!此时,刘备为主力,关羽为佯攻。打通陇西后迅速巩固经济,与汉中形成遥相呼应!关羽撤回荆州!这是第一步战术!

第二步:关羽,赵云继续稳住孙权,发展实力!并发展水军!刘备派遣马超切断曹操和西凉的联系,且收取西凉大力养马!此时刘备坐拥西凉 益州 汉中 荆州 好比秦昭襄王时!(在此期间刘备和曹操可能死去)但是,只要能稳扎稳打,刘禅依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步:建立军功爵位制度,发展农业,养马,建立培养人才的学院!待曹操死后,北方联络草原,与重利牵制曹操北方兵力,南方对峙孙权使用反间计削弱其实力!陇西兵团利用骑兵攻取河西!将统治区推到黄河以西!

第四步:北击草原部落,收兵力!按照秦国战术出击,杀伤魏国有生力量!徐徐图之!

总之,刘备兵团只能一路进攻一路佯攻,不可全为主力。诸葛亮汉中益州一定要提供足够兵力,物力!且前方一定要保证稳扎稳打!尤其荆州不能真打要牵制孙权所有兵力!



吕梁路过


那就太牛逼了

我们所希望的攻克两京还于旧都一二年内就可以看得到,陇上诸郡和关中被昭烈皇帝亲自拿下,宛城许昌洛阳被关公刘封分别拿下,半个神州,又属汉矣。

天下稽服,曹丕授首,孙权来降。

梦想总是美好的,可以没有如果。


不动堂


战略失误,战术再强也得失败。

隆中对建议荊益分兵是馊主意。刘备应该先汉中为基地,下取益州立足,上收陇西而建立骑兵军团,再争锋中原或可得天下。天下三分并非必然,而是各方错误的叠加。

荆州是魏吴必争之地,刘备让开荆州正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诸葛亮计不出此是目光短浅。令关羽置身其间,必然人死地失。隆中对设想的两路合击中原,最终成为首尾不能相顾。

糜芳,傅士仁等投降是荆州军团失败的结果,而非原因,无关大局。


张铁军158


如果关羽在击败于禁庞德之后,继续进攻击败曹魏,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关羽每战必胜,无后顾之忧。第二是东吴的孙权配合蜀汉的战略,真正出兵从江东出兵夹击魏国。两者缺一不可,但明显两个条件没有真正满足,因为这个战略是个错误,所以诸葛亮北伐也总是失败,可能有人觉得是马谡失误,但最后的结局不管马谡有没有守住街亭,最后结果都会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