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风口一旦过去,这些“猪”都得掉下来!

风口一旦过去,这些“猪”都得掉下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如之前雷军的名言,只要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中国当下的企业家又何尝不是将此句作为至理名言,并积极践行呢?然而和手机不一样,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过度拥挤只会造成产能浪费、资金沉没、人心浮动,造车新势力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安邦智库预判,绝大部分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都将成为创业路上的烈士。

造车“新势力”扎堆

烧钱模式能持续多久

在当今全球汽车市场中,美国只有三个半主流“自主品牌”,欧洲也只有五个汽车集团,日本有实力的汽车集团也不多。然而就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车展上,我们惊讶的发现,就在短短的几年间,中国汽车企业数量居然呈现出几何式的裂变趋势。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包括传统和新进入者在内共有455家!仅来自业外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已经有49个。其中以蔚来、小鹏、威马、拜腾、奇点等为主的一批新造车势力据称已进入投产试点,“势力”不可小觑。

当下中国汽车新兴品牌扎堆的趋势,像极了前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手机的发展模式。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相信,一个产业不可能永远靠烧钱维持下去。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也曾表示,“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蔚来汽车自己就是如此,为解决资金问题,蔚来汽车迄今已经进行了四轮融资,累计已获得143.19亿元,即便如此,蔚来汽车依旧还在为钱发愁。

既然要制造出汽车来,最终就无法回避汽车生产制造环节。据了解,近两年来,蔚来汽车已大量投资研发和生产,先后与三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围包括自建整车工厂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除了生产研发的投入,蔚来计划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包括今年要投入20亿元改善基础设施。如果上述这些规划全部落实,预计投资会超过200亿元。有业内人士称,”蔚来汽车要成功还需要继续烧钱,需要比特斯拉更强的融资能力!”

其实,中国几乎所有的新兴汽车制造厂都宣称自己以特斯拉作为参照对象,我们暂且认为他们这么说的确是发自内心,那么这条路的资金压力对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可谓巨大,并且充满风险。

未来中国这些新兴厂商

会有什么后果?

在安邦咨询看来,首先在目前的造车新势力中,大部分运作都是依靠“烧钱”模式,靠着资本过剩,靠着风口,才能融到资金、折腾起来。但如果资本一旦开始冷静,风口逐渐过去,后续融资跟不上,这些“猪”都得掉下来。即使部分车企最后上市了,也不代表能获得持续成功。蔚来汽车创始人说要准备好200亿去烧,但问题是,烧完了200亿,它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其次,以互联网思维、风投思维来做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难度极大。以特斯拉为例,虽然有美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但马斯克天天陷在“制造地狱”之中,目前还在为产能问题而焦头烂额。那么,中国的这些造车新势力能够免俗?以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分类来看,除了传统车企之外,估计都将陷入“特斯拉困境”之中。

创业者从创新角度切入制造业领域,在政策上应该受到鼓励,

但这些创业者必须有足够的实业精神、制造业精神,还要高度重视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是安邦智库的第三点判断,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应该拿着新概念融到资金后,就应该转型为实业家,而不是继续扮演投资家。国内做创新比较成功的企业,如大疆无人机,有如此高估值的原因是因为,它将制造和市场做得平衡且扎实。

不仅如此,传统汽车厂商与创新“势力”的结合,可能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主流。如果传统汽车厂商来搞新能源车,与人工智能企业、互联网企业合作来搞自动驾驶,可能比这些新势力单独来搞,要靠谱得多。现在,随着戴姆勒奔驰、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巨头都开始转向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的撕杀将格外激烈。

与此同时,政策制订对于期望支持创新的政府来说,要看到“造车新势力”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在支持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度,而不能被所谓的创新牵着鼻子走,政府的支持政策和财政资源不能被烧钱者带到沟里去了。更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车企将面临一个最为残酷的考验,那就是市场。而随着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进程,汽车市场也只剩下短短的5年保护期,在这之后,各类外资品牌车企势必加大进入国内品牌,届时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正如之前雷军的名言,只要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中国当下的企业家又何尝不是将此句作为至理名言,并积极践行呢?然而和手机不一样,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过度拥挤只会造成产能浪费、资金沉没、人心浮动,造车新势力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安邦智库预判,绝大部分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都将成为创业路上的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