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商戶二維碼收款限額500元,人行新規出臺所為何來?

正值年底,支付寶掃碼領紅包的活動如火如荼,老百姓們連買菜都要先掃紅包再掃碼付款,二維碼收款結算已佔據多半市場。商戶打印一個二維碼就可以方便收款,POS機收款已經逐步消失。

商戶二維碼收款限額500元,人行新規出臺所為何來?

昨日,央行頒佈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的通知》,明確規定商戶使用打印二維碼收款限額每天不超過500元,同時強調支付機構提供條碼支付必須持牌經營。也就是說,今後大家在進行消費結算的時候,如果是掃商戶打印的二維碼(因為是直接打印形成,也叫靜態二維碼),最多隻能結算500元。在國家鼓勵消費,倡導資金流動的大形勢下,人行出此規定,到底所為何來呢?

條碼支付安全風險較大,一般人缺乏安全風險認知,容易造成資金損失與信息洩露

看過引石老王《白話安全:解讀二維碼支付安全,防禦銀行賬戶風險》文章的朋友,一定已經瞭解了二維碼支付的風險。二維碼是通過條碼圖形的方式來記錄相關數據和信息的,它存儲量大,還具有容錯性,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這樣的特點也可能將一些非法鏈接或病毒木馬等帶入掃碼人手機。

商戶二維碼收款限額500元,人行新規出臺所為何來?

為防止二維碼生成的風險,人行要求收款二維碼必須是由後臺服務器加密生成,而且商戶要將打印好的收款二維碼進行監督管控,避免被覆蓋或替換,以防止不法分子將非法鏈接和含有病毒、木馬的二維碼進行替換,形成規模性的木馬、病毒的傳播,造成消費者賬戶資金的損失和個人信息的洩露。

一些機構為了發展業務,通過條碼支付變現來實現跨行清算,嚴重不合規

有些機構為了發展自己的業務,在取得商戶過程中未履行“瞭解你的客戶”義務,對客戶的真實身份未進行核查確認,違規發展商戶,導致了套現、二清以及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單亂象,加劇了各類安全隱患發生。一些機構跨行交易時為了規避核查,繞開了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統或清算機構,直接通過條碼支付業務進行結算,造成了金融交易的安全風險。

商戶二維碼收款限額500元,人行新規出臺所為何來?

不正當的商業競爭,不利於支付生態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支付寶、微信們為了獲得企業的某些利益,不定期的採取“燒錢”、“補貼”的市場行為擾亂了支付生態的穩定和發展,當然也更是損失了銀聯商務、拉卡拉們的消費POS業務的發展。支付作為微利業務,除了微信、支付寶這樣的集團外,一些專注收單的中小支付機構根本沒有資金進行常態補貼,這就會導致出現惡意競爭的風險。因此,人行作為監管機構,考慮到整個支付生態的正常競爭與發展,出臺新規。

商戶二維碼收款限額500元,人行新規出臺所為何來?

其實,對於老百姓和商戶來講,每日掃碼500元完全足夠。因為支付的方式有很多種,掃不了商戶的二維碼,我們還可以讓商戶掃我們的二維碼。但商業寡頭或壟斷巨頭的出現是我們不希望出現的。資本家們有它的本性,永遠不要低估了那些資本的力量。近10年來發生的資本補貼的最終壟斷案例很多,如果發現苗頭不及時監管,最終損失的還是老百姓。

關注引石老王,評論熱點,解讀風險,期待與您的互動,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