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补时绝杀成了俄罗斯世界杯常态

补时绝杀成了俄罗斯世界杯常态

北京时间6月27日22时(俄罗斯当地时间17时),世界杯F组末轮在喀山开始1场较量,德国0比2负于韩国,积3分小组垫底,成为近5届世界杯第4支小组赛出局的卫冕冠军!上半时,孙兴慜错过两次得分机会。下半场,赵贤祐神勇扑出戈雷茨卡头球。补时阶段,金英权进球被判越位后,在VAR帮助下改判有效,孙兴慜反击再下一城。

补时绝杀成了这届世界杯的主题。

80分钟以后的进球很可能最终决定胜负和走势,也是我们俗称的“绝杀”,具体到本届世界杯,在已经进行的44场比赛里,80分钟以后的进球数为27粒,占据总进球数的23.3%;而在伤停补时阶段的进球则高达19粒,占据总进球数的16.4%。

补时绝杀成了俄罗斯世界杯常态

历届世界杯补时进球占比

这是什么概念?自1958年世界杯引入补时概念以来,此前最高的比例就是上届世界杯,补时进球占比10%,但和今年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揭幕战俄罗斯爆锤沙特,有的球迷本以为3-0就收工了,结果提前关掉电视,转天一看比分又多了俩进球!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更为夸张,80分钟后进球并且决定胜负的比赛有11场,占比25%!换句话说,可能每看四场球就能看到一场绝杀,几乎一天一场,实在是太刺激了!

本届杯赛80分钟后出现进球的场次,见下表:

补时绝杀成了俄罗斯世界杯常态

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D组和F组的比赛,由于上届冠亚军德国和阿根廷的疲软,让这两个小组的局势瞬息万变,不仅需要在自己的比赛中拼尽全力,还要考虑另一场球的结果。

克罗斯能在第95分钟绝杀瑞典,也能在第91分钟送出乌龙助攻,而亚洲第一球星孙兴慜更有意思,他的两粒进球全是在补时收获的。

除了昨天德国韩国一战,巴西艰难击败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也扣人心弦,在狂攻全场无果后,巴西队同样在补时阶段斩获了两个进球,其中内马尔在第96分48秒的进球还创造了世界杯的历史,无加时点球的常规时间最晚进球!

补时时间增长是绝杀频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外网站的一项数据,本届世界杯的平均补时时间在6.4分钟!远远高于2010年的4.3分钟和2014年的5.4分钟,再拿德国韩国之战举例,本场比赛上半时补时3分,下班时补时9分钟,共计12分钟!

VAR的介入成为本届杯赛补时时间增加的最重要因素,这项技术最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将比赛碎片化,遇到争议问题时,裁判可能会中断比赛听一听视频助理裁判的意见,如果能得到明确的答案还好,但多数情况下主裁判要亲自来到场边观看回放,这个过程少则1、2分钟,若是碰到双方球员争执不休的时候,主裁还有多花时间来维护球场秩序,这些被耽误的时间全部会算在伤停补时中。

小组赛行将结束,在接下来的淘汰赛阶段内,VAR的使用可能会更加频繁,再加上单场定胜负的赛制,拖延时间情况也会大大增加,补时越来越长的可能性非常大,也为更多的绝杀提供了机会。

俄罗斯世界杯果然与众不同。

唯一不变的就是世界杯卫冕冠军的魔咒。稳如德国这样的球队,都没能过了这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