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淠史杭治水記:“人定勝天”是後人的推斷和誤讀

昔聞都江堰,今上淠(pì)史杭。

淠史杭在哪兒?

老實說,之前我也不知道在哪裡,對它完全一無所知。

到安徽工作前,看過一本名人傳記,瞭解到安徽有一磨子潭水庫,印象深刻。打聽方知,就在皖西六安大別山區,那一帶還有佛子嶺、響洪甸、梅山、龍河口、白蓮崖等幾大水庫,以及依託它們建成的淠史杭灌區。

淠史杭灌區為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全國最大灌區,是與都江堰、河套平原並稱的中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

淠史杭灌區東臨巢湖之濱,南依大別山麓,西跨河南固始,北到淮河之畔,是安徽境內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個毗鄰灌區及河南省梅山灌區的總稱。

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南眺長江,北瞰淮河,其餘脈蜿蜒東北向,遂成江淮分水嶺。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降水時空分佈不均,雨量豐沛。淠河與史河,均系發源於大別山北麓的淮河南岸主要支流,杭埠河發源於大別山東麓,是長江水系巢湖的重要支流。分水嶺兩側,峰圓坡緩,壟畈相間,河汊雖多,但水低田高,無雨則旱;沿河窪地,一雨成災。

“窪地洪水滾滾流,崗上滴水貴如油。一方盼水水不來,一方恨水水不走。”歷史以來,皖西皖中地區旱澇災害頻發,淮河成了一條“害河”,這首民謠就是這一地區十年九災的寫照。

1951年1月,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淮河流域蘇魯豫皖四省積極響應。而治淮,首要目標是治理大別山的洪水。

在磨子潭水庫管理所,學水利科班出身的所長鬍慶年是個“老水利”,三十多年一直都在這幾個水庫打轉。他說,1952年1月至1958年6月,佛子嶺、梅山、響洪甸、磨子潭水庫先後開工、建成,攔腰截斷淮河的幾大支流,削減洪峰,下游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得到緩解。但四大水庫工程集水面積小、蓄水量小,一遇大旱,有如杯水車薪。即便是在條件好一些的地方,正常年景也只能滿足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灌溉水量,旱災之患並未根本解除。這才有了興建以防洪、灌溉為主的特大型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區工程的設想。1958年開工,1972年,淠史杭灌區骨幹工程建成通水。

“溝通三河,橫貫皖中”。淠史杭灌區工程之艱鉅,前所未有,世所罕見。僅以日正常上工五十萬人、日最高上工八十萬人的艱難奮戰,完成近六億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如圍成一米高寬的長堤,可繞地球十多圈,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創造出堪稱“人間奇蹟”的治水史詩,被國際友人讚歎為“十六年趕上了兩千多年的都江堰”。隨後又經過多年的續建擴建,以宏偉的灌排體系著稱於世,恰似一道“人間天河”,當年被樹為“人定勝天”的又一典範。

有那麼一段時間,“人定勝天”被想當然地理解成“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我曾一直把它與“戰天鬥地”的大無畏精神聯繫在一起。

可“人定勝天”的詞義,真的只是“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麼?

宋代劉過《龍洲集·襄央歌》中有“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其中的“兮”字為語氣詞,“定”字不是助動詞,不能作“一定能夠”去解釋。“人定”是一個詞,意為“猶言人謀”,整個詞義應為: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類體現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夠超越自然界。

過去有些人認為,戰國末期的荀子提出了“人定勝天”思想,據此以為找到了“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的原始理論依據。其實,“人定勝天”並非出自荀子之口,只是後人的推斷和誤讀。荀子從先秦時期關於天人關係問題的爭論中總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與“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荀子認為,“天命”是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則,提出“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即不能消極地順從自然,而要主動地控制和利用它,人如果掌握自然規律,就能夠使天地萬物為人類服務。

淠史杭灌區工程,正是“制天命而用之”的壯舉。歷經數十年的驗證,淠史杭工程規劃設計科學,佈局合理。淠史杭灌區安徽境內有效灌溉面積一千萬畝,約佔全省四分之一,加上河南境內的九十八萬畝,總灌溉面積與都江堰在伯仲之間;灌區自流灌溉達百分之八十,提水灌溉佔百分之二十,自流灌溉一勞永逸,惠及灌區區域人口一千三百三十萬人。工程地跨一點三萬平方公里,不僅解除了淮河兩岸的旱澇之災和人工灌溉之苦,還把江淮分水嶺地區變成旱澇保收的大糧倉。

在灌區三大渠首之一紅石嘴樞紐工程進水閘上能清晰看到,梅山水庫的水在這裡一分為三:一路入史河總乾渠,灌溉安徽境內史河灌區二百八十五萬畝良田;另兩路奔南乾渠和史河故道,按二點七比一分水比例向河南省梅山灌區輸水。陪同的人說,灌區分水本來是個很麻煩的事,容易引起爭議,但我們當初商定的二點七比一分水比例,安徽河南兩方面都滿意。數十年來,沒有任何爭議,很不容易。

位於河南固始縣的黎集,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進水閘等建築已顯斑駁破舊,它是梅山灌區的一個樞紐工程,渠道的活水常年奔流不息。見到灌區管理總局來人,固始縣水利局的負責人異常激動,他說,固始縣是河南第一人口大縣,也是農業大縣,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連續多年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能夠旱澇保收,都得益於淠史杭灌區的支持與支撐。

有人形容說,人類文明大致經歷過三個形態,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生態文明,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生態文明則是“綠色文明”。

修建之初,淠史杭只是用於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水利工程。如今的灌區,依然留有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印記,而生態文明作為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居然在這裡有了集大成,數十年過去,逐漸釋放出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合肥政務新區有個著名的天鵝湖,每天遊人如織,已成新區一景。我常去溜達,卻並不清楚,天鵝湖的水居然也來自淠史杭灌區。

“大蜀山分乾渠灌區原灌溉範圍現大多發展為城區,不再有灌溉任務,渠道主要功能由灌溉引水轉變為城市生活引水及城區生態補水。”合肥市西南部生態補水管理中心副主任楊傳保帶我們沿大蜀山分乾渠溯渠而上。

“生態補水是個什麼概念?”我問。

“就是通過採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向因最小生態需水量無法滿足而受損的生態系統調水,補充其生態系統用水量,遏制生態系統結構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逐漸恢復生態系統原有的、能自我調節的基本功能,實現新的生態平衡。當市民被沿岸秀麗的風景所吸引時,其實這些都是灌區的生態補水帶來的。”

楊傳保指著眼前的匡河和天鵝湖說:“如果沒有淠史杭灌區生態補水的滋潤,枯水期就只能看到乾涸的河床與湖底。”

如今,灌區的城鎮供水不僅是合肥市的主要水源,約佔合肥城市供水量的三分之二,還是皖西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水源,併為沿渠十餘座縣城和近百個鄉鎮居民飲水進行補給,全灌區約五百萬城鎮人口的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在六大水庫及三大渠首所在的六安市,因為實施多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天藍、山綠、水清。原生態的六安茶谷,孕育出六安茶葉著名的“五朵金花”——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小蘭花、華山銀毫,還有以霍山石斛為代表的西山藥庫,以及江淮果嶺……昔日的貧困山區,這幾年依靠生態扶貧,老百姓充分享受到“金山銀山”帶來的實惠,全面脫貧、穩定脫貧,已然不成問題。

風景如畫的灌區,近年來更催生出紅火的水利旅遊。龍河口水庫,現稱萬佛湖,是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2016年11月正式授牌國家5A級旅遊景區。水庫大壩、梅嶺電站、溢洪道、牛角衝進水閘等水利設施均已成為景點。湖內波光瀲灩,一碧萬頃,港汊曲折,島嶼林立,各顯姿態,輔以萬佛石林、摩崖石刻、幽谷新月、龍柏山道等,沿湖數十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已成讓人流連忘返的安徽省十大旅遊基地,2017年上半年接待遊客八十四點四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四點六億元。素有新中國第一壩之稱的佛子嶺水庫,如今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去年已建成,磨子潭水庫也正積極申報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感受:中國古人的智慧,現在能直觀呈現和受益的實物,水利工程應該算是其中的翹楚。這在淠史杭灌區得到印證。

被納入到淠史杭“長藤結瓜”式灌溉體系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芍陂(音quèbēi,今名安豐塘)就是一例。它是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主持興修的,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比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還早三百多年,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它所凝聚的人類智慧和力量,古今相連,心心相通,融為一體,得到如此巧妙完美的結合。

走近位於壽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芍陂,岸邊慶豐亭門楣上,“天下第一塘”幾個大字赫然醒目。堤岸蜿蜒二十五公里,綠樹成蔭;塘堰蓄水一億立方米,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二十七座斗門,灌溉農田百萬畝,沃野千里,鬱鬱蔥蔥……登亭四顧,心生壯闊,胸中澎湃。

淠史杭,一個純粹的治水工程,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其事其神,世人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