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除了高管离职,股票大跌,还被曝出竞价排名、提供虚假信息的“坏毛病”又犯了。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以下是媒体报道中的两则案例:

手机百度“德邦物流”,打开“ 官网 ”下单,直到穿着“德邦物流”工服的快递员上门取货,才发现对方要价昂贵,服务极不正规,

原来是一家山寨物流公司的山寨快递员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有网友称,手机端搜到的“德邦物流”为李鬼

搜索南京公立三级专科医院“皮研所”,显示结果靠前的均标注“皮研所”名称,但点开一看,却是其他民营医院的页面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有网友以病种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排名靠前的医院均为广告

当然,媒体报道中也声明,上述现象未必是百度一家搜索引擎所独有的问题。但市场地位越高,责任越大。百度作为行业老大,自该承担起更大责任;做错事,要承受外界批评的主要“火力”,没毛病。

说实话,对于百度的批评一直存在。可到现在,这种批评愈发让人感到疲惫和无力。因为已经说得太多,它所犯的错误,也大多就那些事儿。所以有媒体在标题中说,“百度高仿医院卷土重来”,遭遇网友怒怼:什么叫卷土重来?压根就没消失过好吗?

以近几年为例,从百度血友病吧事件到魏则西事件,舆论炮轰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规范文件,百度也声称整改了。

但现实中,似乎一切如故。

作为行业顶级巨头BAT的一员,百度财大气粗,也极力展示梦想充盈的样子。只是,那边忙着开发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这边却长期深陷于医疗广告乱象、虚假信息等劣质土壤中不可自拔,分裂与反差可见一斑。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不管怎么说,百度作为一家搜索引擎,如果在“搜索”这一基本功能上出了问题,怕是再高大上的技术突破都无法弥补的。

那么,百度的问题到底在哪?它为何不惧怕舆论汹汹?

在魏则西事件中,人们批评它提供了“错误路标”。然而事实上,百度提供的“错误路标”,何止是在医疗广告领域。从医疗到日常的消费查询,再到信息的开放获取,百度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你所百度的,很可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是拿了钱的百度和花了钱的商家,希望你要的,以及不想让你要(知道)的。

像德邦这样的物流企业,因为百度审核不严导致被山寨公司冒充,已经开始自己打假。比如,仅去年一年,德邦就处理了2000多条关于假冒物流的用户投诉,并成立了一个总监级的打假团队,专门负责跟进投诉,处理打假事宜。

但一个人、一个社会,若长期生活在“错误路标”之中,它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防备?

现代网络社会,搜索引擎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几乎就是多数人最重要的一个信息获取入口。如果这样的企业缺乏责任意识,没有现代价值观的指引,而是纵容虚假信息、误导信息横生蔓延,那整个社会的信息质量和能见度乃至与之相伴的社会智识的发育,都将蒙受直接影响。

魏则西事件以生命的代价,让人看到了一个人被错误信息误导,将有可能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但其实,在一个遍布虚假信息的搜索世界里,消费被骗,乃至被谋财害命,这可能还不是最严重的。

“假装在生活”,这个调侃在当下很火。而若一家垄断了社会信息入口的搜索引擎,

允许以价格来定义人们的信息获取准确度,对虚假信息保持较高的容忍度,或不具备维持信息真实性的能力乃至有意屏蔽一些信息,它就真的会让很多人甚至一个社会在整体上远离真实,活在虚妄和“假装”之中,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百度最不堪的劣绩。

你也被“百度”坑过吗

到底是什么让一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靠这种拿不上台面的方式生存做大,并率犯不改?是企业太自负,还是社会的包容空间(包括监管)太大?这背后的缘由或许复杂,但归结为一点,或可粗暴概括为——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这种任性,一方面当然是源自百度目前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恐怕还是因为,于一个有着强力加持的市场中,它获得了某种超然的地位,处于某种事实上的被“保护”状态。在这个角度言之,百度的问题,也许就远不只是一家公司的价值观出了问题;百度称不上伟大企业的背后,或有一个不那么好的价值观。这是解剖百度病理,不能也不应该绕过的真相。

加缪先生说,了解一个城市,要看那里的市民是如何相爱,又是如何死的。套用这句话,要了解一个公司,就要看它的自我纠错能力,看它是如何赚钱,如何生存的。同样,在现代社会,要了解一个社会,首先得看这个社会的信息运转状况,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获取信息,又能够获取怎样的信息。

最近有消息称,曾把“不作恶”(Don't be evil)作为公司座右铭的谷歌,在2015年的重组中,已把这个准则在官方层面上拿掉了,代之以新说法——“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与“不作恶”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区别,这里见仁见智,解读和辨析的空间非常大。但对百度来说,“做正确的事”,可选择性很大,而“不作恶”则是避无所避。所以,谷歌丢掉的准则,百度最应该拾起来。

• end •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任 然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