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把香港的大澳、西贡和鰂鱼涌叠加在一起,就是鸭脷洲了。

这里有西贡海岸一样的流动海鲜市场,有大澳渔村一样的原始船家,但比起那两处,这里更加逼狭,有鰂鱼涌一样的繁忙海峡。

香港仔避风塘里挤满了船,木制小渡轮忙个不停,在被停船分割的狭窄水道里来来往往,把各处的人们送到小小的码头,随即把码头上的人们送到各处。

黑红两色的大渔船,就像是慵懒的大汉,日常生活不过是肩并肩躺在水里晒太阳。大大小小的游艇们光鲜亮丽、身材健美,静时端庄,动时优雅,永远保持着高傲仪态,和那些成群成堆面目不清的下层阶级邻居保持着距离。

警察的船、清洁工的船、小商贩的船、渔民的船、修理工的船……数不清的船,都长得像它们的主人。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洪圣大王是海神,渔民出海要依靠洪圣的护佑。

鸭脷洲的洪圣古庙,建于1733年,是这一代最古老的庙宇,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认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

大殿的广式花脊精美生动,充满了广东人乐观幽默的气质。

庙里有只花猫,认为自己是门坎的一部分,无论来客如何逗弄,始终忠于自己的角色,一动不动,完全是见多识广的大家风范。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海峡防波堤以北是布厂湾,布厂湾以北是深湾,深湾的船海里,浮着山一样的珍宝海鲜坊。

我见过此舫正面的照片,不过我更喜欢它背面的样子,这样子非常香港——结构繁密复杂,高度秩序里夹杂着大量非秩序,还有轻度至中度的破败。

贫民窟一样的、船组成的临时村子里,渔民们被生活所迫不停地劳作,就像是那些觅食的麻鹰,而白鹭混迹在人的社会里,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

鸭脷洲海傍道与海岸之间,造船厂与修船厂一家挨着一家,人们修理游艇,制造木制的渔船、渡轮和货船,还有数量庞大的龙舟。

这就是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香港仔避风塘,原汁原味的鸭脷洲!

本文全部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属『张云开』

扑捉一个国度、一座城池、一条街道、一间店铺、一件物品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分享一段旅程、一个故事、一种心情、一瞬感悟、一片情怀。活在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