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個人認為:一,年少輕狂,畢竟曹家的江山也是歷經千辛萬苦打下來的,而且統一北方多年,政權運行正常,所以阻擋諸葛亮北伐和東吳協同作戰的時候才會運籌帷幄,眼睜睜看著自家的天下被別人佔據,心中愧對先祖,咽不下這口氣。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二,不知眾心。結合第一點,魏國政權運行多年,老百姓已經習慣了,都已經不再在意漢室了,可能這個時候年輕一點的人都不知道劉邦是誰,加上魏國對老百姓一直不錯(養民,屯田,開墾),所以他認為是有很多人支持自己的,結果就是他想的太簡單,忘了先呼籲一群擁戴自己的人一起行動,也完全不知道朝堂上的人都是司馬昭的,自己就是個擺設。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三,大權旁落。從司馬懿,司馬師,一直道司馬昭,魏國的權利交替已經差不多了,很多手握大權的人都是司馬家的人,或者說提拔上來的人,這些人對司馬家族忠心耿耿,只知道有司馬家,不知道曹家,甚至都不把皇帝當回事,當時的情況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只是個擺設,真正的皇帝是司馬昭,權利都在司馬昭手上。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四,缺乏周密思考。舉個例子,他如果在出發前就考慮後之後的情況,可能就不司馬昭就必須要殺了他,因為不殺了他,司馬昭就要死,直接把權臣逼到無路可走的境地,這簡直是想死想瘋了,而且就算沒有人告密,他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司馬昭就算瞎了,大街上那麼多人不會瞎,哪怕再聰明一點,派個刺客什麼的,就算行刺失敗,至少還能保住自己的命。

魏帝曹髦為何把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給司馬昭?

五,這裡說一點題外的話,按照當時的情況,魏帝曹髦唯一的選擇就是靜靜的等待司馬昭統一天下,把江山拱手相讓後禪位,否則只有死路一條,司馬昭死了還有個司馬炎,他是耗不起的,所以,從曹爽交出兵權的那一刻起,曹魏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可能誰都沒有想到曹家會出個這樣的“天才”,可能連劉禪都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