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幼儿园的智慧型校园文化建设

幼儿园校园文化是指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章和精神气氛等,它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励全园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建设智慧型校园文化建设可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建设。

一、环境文化建设

智慧校园文化氛围,要将“启迪智慧”做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点,幼儿园的走廊可结合幼儿园的办园特色进行装饰和布置。例如:各种卡通的石头画、竹席画、纸箱画、陶器作品、利旧利废的艺术品等都能体现出浓郁的“生态美”、“艺术美、“现代美”,走廊的主题墙布置,更是成为启迪幼儿智慧的重要环境,每月的主题墙可在家长们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布置,在每月的主题墙资源共享中,幼儿在进步、家长在了解、教师在提高。在班级的特色活动角,可使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各室的地面、背景墙、吊棚的设计处处要从幼儿的角度和审美出发,让每一个角落的布置体现出教师的心灵手巧与智慧,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成长足迹。智慧校园的环境建设在于小处着眼,大处启迪,这样不仅仅是丰富了幼儿的视觉感受,更能很好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幼儿园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让校园充满智慧,使每个班级都变成幼儿最温馨、最向往、最开心的家。

幼儿园的智慧型校园文化建设

二、制度文化建设

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幼儿园进行各项工作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儿园管理特色的重要体现。在园所制度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让其管理的智慧所在发扬光大,让幼儿、家长、教师在这个集体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从幼儿的角度,幼儿园的活动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从家长的角度,幼儿园的活动是“为了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从教师的角度,幼儿园的活动是“为了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将各项制度的制定变为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在建立、修订各项制度的同时,可广泛向全园教工进行宣传,人人献计献策,从而使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实用化、规范化。教师们对幼儿园制度建立的共同参与,可提升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幸福感。例如:可在不同的时段,播放不同内容的音乐,提醒教师和幼儿,上课、户外活动、午睡等时间到了,区别于小学或中学的课间铃声,更符合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音乐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每天清晨,幼儿园可用《每月一歌》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每天傍晚,幼儿园可用《回家》歌曲送走可爱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户外活动、午睡起床、走路练习等一日活动,都会伴随在不同的音乐声中,给小朋友们最美的文化艺术熏陶,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也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一种管理智慧的表现。

幼儿园的智慧型校园文化建设

三、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精神文化是抽象的,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她所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应该是爱岗敬业的、刻苦钻研的、严谨笃学的、智慧创新的、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等。幼儿园对教师的人文管理,要体现的是“保护每位教师的自尊心、激发每位教师的上进心、体谅每位教师的劳累心”。积极营造民主、和谐、互动的校园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幼儿园还可为每位教师搭建了个人兴趣、专长发展与幼儿园发展同步的平台,鼓励教师们参加省市级的各类比赛,在比赛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积淀自身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形成了一支合作、互助、上进的教师团队,让教师的发展,让教师的发展循序渐进,更具规划性和科学性,使幼儿园的品牌更优、教师队伍更强,最终凝聚成一种文化的力量,促进幼儿、教师以及整个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智慧型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幼儿园注重智慧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幼儿园的学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任何一个幼儿园都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的文化底蕴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去积淀和呈现,积极营造有智慧、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智慧型校园文化之花真正地扎根、发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