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敵人"!

正常人的心臟以60~100次/分有節奏地規律跳動,而房顫患者的心房能跳到350~600次/分,並且跳得不規律。房顫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問題,包括卒中、生活質量下降、心衰,甚至死亡率升高。在美國,每年有450萬人發生房顫;在歐洲,這個人數也有220萬;而在中國,大概有800萬到1000萬的房顫患者。這種疾病給很多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

我國千萬房顫病人,房顫為何會導致腦中風?

大腦是我們做所有事情的指揮中心,為了達到較好的工作狀態,大腦需要從血液中獲取氧氣和營養。這一切的發生都離不開心臟。正常情況下,心臟跳動具有穩定的節律,由此將血液規律地泵至全身。但是,有些人的心臟跳動會失去正常的節律性。房顫是一種導致心臟節律紊亂的病症,會使心臟搏動變得不規則。患者的心房不規則的跳動,血液在心房裡的流動就會形成渦流變慢,容易生成血栓,血流最慢的位置就是左心耳,所以房顫絕大多數血栓均在此產生。這個血栓一旦脫落,隨著血液被送到全身各個地方去,血栓堵在大腦血管裡,就會發生腦梗,堵在下肢血管裡,就會導致下肢缺血壞死。由於大腦是血栓比較容易到達的地方,所以腦梗死發生得最多。

在中國每年新發330萬起卒中事件,約有20-30%由房顫引起。在中國,卒中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時也是疾病負擔的首要原因,尤其給患者家庭帶來巨大經濟負擔;而患有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比普通人高出5倍。

房顫引起的腦梗有一個"三高"的特點:

① 高死亡率。房顫引起的腦梗死,第一年死亡率在50%左右。

② 高致殘率。房顫引起的腦梗,第一年致殘率高達到70%。

③ 高再發率。得過一次腦梗的房顫患者,如不進行規範的治療,第一年腦梗的複發率就會高達7%。如果反覆得腦梗,會導致生活質量嚴重降低。

房顫究竟是怎麼回事?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總的發病率為0.4%,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以達到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

房顫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

(1)心悸:感到心跳、心臟跳動紊亂或心跳加快,體力疲乏或者勞累;

(2)眩暈:頭暈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適:疼痛、壓迫或者不舒服;

(4)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按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指能在7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小於48小時;持續性房顫指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顫指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或在轉復後24小時內復發者。 按有無基礎心臟疾病分為病理性房顫(房顫同時伴有其他基礎心臟疾病)和特發性房顫(臨床檢查無基礎心臟疾病),特發性房顫往往發生在年齡較輕者,多數小於50歲,特發性房顫有時也稱孤立性房顫,約佔房顫患者的6%~15%。

房顫射頻消融手術對於房顫患者來說肯定不陌生了,作為目前發展成熟且能有效消除房顫的治療方法之一,被越來越多患者所接受。是通過血管將電極導管送入到心臟內部進行電生理檢查,誘發心律失常,從而找出病灶的確切位置,最後釋放射頻能量將病灶消除,達到治療目的。

按照國際上的統一標準,手術後第三個月的時候,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者遠程心電監測等檢查,來判斷患者有沒有客觀存在的房顫復發,包括房顫和其他起源於心房的心律失常(統稱房性心律失常)。如果監測到大於30秒鐘的房性心率失常,都叫做復發。如果三個月的時候複查,沒有復發,就叫做臨床成功。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

如果患者沒有任何其它器質性心臟病,比如瓣膜病、心肌病等等,單純只有房顫,手術做得比較徹底,大多數患者以後可能不會再得房顫。房顫的發病機制不同於室上速這類心律失常,所以,並不能絕對地說今後一定不會復發。房顫的本質是心房肌肉纖維化,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心肌纖維化,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以及患者的年齡、性別也對房顫的形成和發展有影響。也就是說,這一次做導管消融術,把以前的房顫治好了,但是人的年齡越來越大,心臟逐漸老化,心房又會繼續纖維化,長期下去可能產生新的房顫。

所以,不難理解,隨訪的時間越長,房顫復發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人類衰老的自然結果。

對於合併器質性心臟病的房顫患者,不能認為房顫再也不會發作,要以控制房顫復發、減少壞的結果為目的。一方面通過消融手術消滅現有的房顫,另一方面控制好合併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等),二者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房顫的症狀、減少房顫復發。

九成房顫患者要用抗凝藥。

對於房顫患者而言,中風或外周動脈栓塞是非常危險的併發症。因此,為了減少這些併發症,房顫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藥。

隨著新型口服抗凝藥的誕生,針對抗凝人群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目前,歐洲的指南認為,90%左右的房顫患者需要抗凝,只有5-10%的患者不需要抗凝。因此,以往是尋找哪些患者需要抗凝,而現在則反過來了,是明確哪些患者不需要抗凝。

是否需要抗凝跟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密切相關。一般來講,45歲或65歲以下的患者,如果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可以不需要抗凝治療。而反過來講,65歲以上的患者都可能需要抗凝治療。而如果年齡到達80歲時,卒中發生的概率很高,則必須要抗凝治療。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

另外,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藥也跟房顫發作的病情有關。對於早期房顫,每年僅發作兩次,則不需要抗凝;而如果房顫經常發作,或存在無症狀的房顫,則需要抗凝治療。因此,是否需要應用抗凝藥,需要醫生綜合判斷。

家有高齡房顫患者, 華法林不能隨便吃!

高齡患者的特殊之處在於伴隨更多的合併症,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因此在抗凝上一定要特別注意監測腎功能,注意營養支持和胃腸道反應。另外,高齡患者服用抗凝藥也要特別注意,吃多了吃少了危害更大,如果一兩天忘了吃抗凝藥,會有一定的風險。

堪稱"新一代隱形殺手"的房顫,究竟愛找上哪些人群呢?

1、遺傳因素

早在1928 年,國外學者首先觀察到房顫可能有家族發病傾向。多項研究表明,多種基因可以導致房顫的形成,這些基因的定位為房顫基因治療提供了靶點。因此,家族中只要有人患房顫,就需要警惕。

2、性別因素

研究表明,女性房顫的發生率和患病率明顯低於男性,男性發生房顫的幾率是女性的1.5倍。 而且,女性房顫病人的年齡明顯高於男性病人。

3、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有結果顯示,75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群發生房顫的風險比50歲以上人群增加2倍。與 51~60歲的人相比,71~80歲的人群中房顫患病率增加5倍,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房顫患病率增加了6倍。

4、心血管疾病

有調查表明,關於病因(或相關因素)方面,單項統計顯示,最常見的情況為高血壓,達到40.3%,其次為冠心病,佔34.8%。

還包括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疾病伴發房顫最常見, 二尖瓣狹窄和二尖瓣返流患者房顫發生率為40%和75%;心力衰竭:左室收縮或舒張功能異常的患者房顫發病率為15%~ 30%, 而心功能Ⅳ級的患者房顫發生率可達50%。

其他還有心肌病,如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及限制性心肌病;心肌腫瘤;縮窄性心包炎;肺源性心臟病和右心房特發性擴張;其他,如伴或不伴有二尖瓣反流的二尖瓣脫垂、二尖瓣瓣環鈣化等。

腦梗死(中風),房顫患者最可怕的

5、非心血管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動脈高壓,引起右心房壓力增高可能會引發房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可能通過導致患者缺氧及肺血流動力學改變等而引發房顫。

內分泌失調肥胖是發生房顫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肥胖患者往往伴有左心房增大,房顫的發生風險也隨之增加;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或可心肌細胞炎性反應、變性壞死及纖維化可能是引起房顫。

另外,嗜鉻細胞腫瘤、神經源性蛛網膜下隙出血和較嚴重的非出血性腦卒中等也是房顫的危險因素。

大多數房顫的發生是年齡、性別因素與心血管疾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少數是由於非心血管疾病導致,還有少部分房顫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被稱為孤立性房顫。

隨著老齡化加劇,房顫將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越來越常見的老年慢性疾病,防治則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