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我們曾經在農村勞動過的人都懂得如何使用農具,農具對勞動效率的提高有著很大的關係。隨著機械化農業的發展,一些曾經笨拙的農具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每當我們看到這些農具的時候,內心中還是忍不住懷念那些在農田中勞作的日子,並不是那些日子多麼好,而是,那個時候我們都還年輕。看看下面的農具中你使用過幾種,反正我是基本都用過。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一種,鐮刀,由木把和刀片組成。用來割草或者麥收的時候割小麥,秋天割稻子都使用鐮刀,好多時候不小心把手割了。現在在農村雖然有收割機了,但有些不能用收割機的地方依然還在使用鐮刀,使用鐮刀的時候需要彎腰幹活,所以,這是一項很累很辛苦的田間勞作。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二種,地瓜推子,推地瓜乾的推子是用一塊像搓板一樣寬窄稍長一點的木板,在一頭向裡一拃處,用鑿子掏出一個長方形長約半尺長的斜洞,釘上一塊三指寬的鋒利的刀片,這就是最基本的推子。推地瓜幹可是個技術活。首先要有手勁。其次推的速度要快。所以推地瓜幹一般都是大人的活。小孩子們是遞地瓜,大小孩是攤地瓜幹。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三種,抓鉤,也叫三齒耙子,也有兩個齒的。三齒耙子,顧名思義有三個齒,和耙子一樣。收花生或地瓜的時候,有些花生和地瓜落在土裡沒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抓鉤來勾一遍,也叫“攔花生”和“攔地瓜”。這是一個力氣活,和使用鎬頭差不多,使勁往地裡面刨就可以了。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四種,木犁,主要用於農田或旱地的耕作,用畜力或人力牽引。在古代西漢的農具圖譜,便有木犁的記載。那時中國農民製造的木犁,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高水平。現在這種木犁很少見了,在八九十年代主要套上牛拉犁,如今很多地區都使用鏵犁和機械耕種了,都是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準備。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五種,钁頭,俗話講: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钁頭就是個橫傢伙,地邊地頭土層太硬了,土裡有埋頭石了,鋤頭頂豁口了,抓鉤齒頂彎了,钁頭上!钁頭在抗戰時期359旅開墾南泥灣的大生產運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就是科技發達的今天,農村刨地也是在使用钁頭。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六種,鐵鍁,鐵鍬。鐵鍁是常用的勞動工具,鏟沙、土等東西,用熟鐵或鋼打成長方形片狀,一端安有長的木把兒。鐵鍁是方頭的,圓頭的稱為鐵鍬。鐵鍬主要用於挖土或沙子,鐵鍁主要用來把土、或沙子等裝填到車輛或其他位置。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七種,鋤頭。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學過“鋤禾日當午”,可見鋤頭的悠久歷史。鋤頭由鋤刃和木柄組成,鋤刃主要用來鬆土、除草的地方。鋤刃形狀是扁扁長長的,就像菜刀一樣。也有些比較特別的,像是長方形、梯形等等。木柄是一根圓形木棍,常用硬木製成,一般一米五六左右,這樣農人就不必把腰彎得特別低。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八種,鉤擔,由一根扁擔兩頭用鑲嵌上鐵環和鉤子組成。以前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鉤擔,鉤擔和扁擔一樣,都是用來挑貨物的。不同的是,鉤擔的兩頭有鉤子,使用起來比扁擔方便,挑簸箕、水桶、籮筐等有拎手的物件時,只需將鉤擔鉤子往兩頭一掛,挑起來就走。行動自如,方便至極。

農村常用的九種農具

第九種,筐頭子,用荊條編的一種盛裝物品碗狀有手柄,能夠肩挑或者人抬的一種農具。收地瓜或者花生的時候,把農作物放進筐頭子從地裡面挑到地頭,然後把農作物倒進車裡面。筐頭子手柄有三個把或兩個把的,適合運輸量較小的物品,所以在收莊稼時比較適用田地內的倒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