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頸肩腰腿痛 中藥外敷好

頸肩腰腿痛 中藥外敷好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頸肩腰腿痛不是一個單獨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常見和共有症狀,病人常以此為主訴就診。引起頸肩腰腿痛的因素很多,一般認為,身體受寒、勞累、損傷、骨與關節退行性改變,而使肌肉、韌帶、筋膜、神經根痙攣、缺血、水腫、粘連等致使神經及周圍組織受到機械性壓迫或化學性刺激,從而產生一系列疼痛、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臨床以自擬中藥散外敷治療頸肩腰腿痛220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共治療220例,男109例,女111例;年齡20~30歲16例,31~40歲24例,41~50歲56例,51~60歲74例,61歲以上50例;病程1~3年146例,4~6年58例,6年以上16例。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處方:白芥子120克,制川烏、制草烏各30克,威靈仙、防風、荊芥、金銀花、肉桂、當歸、白及、烏藥各15克。

用法:上藥混勻研成粉,治療時首先選定治療部位(即壓痛敏感部位),洗淨擦乾局部皮膚,每次取適量涼水或溫水將藥粉調成稀糊狀(稀而不流為佳),均勻攤於長24釐米、寬12釐米的白棉布的一端,將另一端摺疊上去壓平,即成布夾藥墊,將藥墊敷於患處,待局部出現溫熱舒適感或出現輕微燒灼刺痛感後15~30分鐘取下。如患者有2個或2個以上的疼痛部位時,可將剛取下的藥墊迅速移至另一個疼痛部位,繼續進行貼敷。該藥墊在2個小時之內貼敷均有效,可連續貼敷2~4個部位。隔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7~15天。

注意:貼敷後局部皮膚顏色潮紅,並逐漸加深,停藥後20天左右可恢復正常。足跟部皮膚角質較厚者,貼敷時間需要延長至2個小時,並用塑料薄膜及膠布把藥墊固定好,以防止藥墊移位或藥物外滲。治療中,若局部皮膚有過敏症狀如紅斑、丘疹、水皰、瘙癢等,應立即停藥,並外用脫敏消炎藥可緩解。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白芥子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白及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烏藥

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好

防風

療效標準

治癒:臨床症狀、體徵消失,肢體關節功能活動正常;顯效:臨床症狀、體徵明顯減輕,肢體關節活動明顯改善;好轉:臨床症狀、體徵有所減輕,肢體關節功能活動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症狀、體徵及肢體關節功能活動均無改善。

共治療220例,經1個療程治療者130例,2個療程者50例,3個療程者40例。治癒143例,顯效33例,好轉11例,無效33例,總有效率為85%。

體會

中醫學將頸肩腰腿關節痛、有活動障礙、肌肉酸脹、麻木沉重等症狀統稱為“痺症”,多因肝腎虛弱、氣血不足、營衛失調、筋脈失養、風寒溼邪乘虛入裡,阻滯經絡氣血所致。治宜祛風散寒除溼、溫經通絡止痛為法。方中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散寒、搜風剔邪、行氣活血、散瘀止痛;威靈仙祛風除溼、走竄通絡、軟堅散結;防風引諸藥入骨,配荊芥驅風解表、疏利關節;金銀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肉桂溫中補陽、透達筋骨;當歸養血活血、益氣潤燥、和營通痺;白及消腫生肌;烏藥順氣止痛、散寒溫腎;白芥子具有祛痰利氣、散結消腫、溫煦氣血的作用,其藥性辛溫透烈,使用後局部有溫熱之感,皮膚潮紅,有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等無菌性炎症,促進配伍諸藥充分吸收。貼敷患處可使有效成分由表及裡、快速滲透到病灶,進而溫經通絡、散寒利溼、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緩解和治癒頸肩腰腿痛病症,改善和恢復肢體關節功能活動。

- END -

文字:醫藥星期三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