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蘇軾在麻城逸事

□ 羅衛華

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千年古縣麻城縣迎來了千年才子蘇軾,留下了一段千年佳話。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一、關山賞梅

正月二十日,放貶黃州的蘇軾沿著光黃古道進入麻城縣境,登上了關山春風嶺。早春時節,嶺上漫山遍野的梅花已然盛開,在風雪中搖曳,自開自落,半數飄零,半守殘枝,傲然不屈,油然觸動了蘇軾心中孤寂的情懷。於是,幽花落水伴詩人,詩人賦詩慰幽花,花與人相憐相惜,人與花心意相通。詩人提筆寫道:

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梅花二首》

詩寫得非常愁苦淒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清高之志與失意之悲。從此,春風嶺上的孤梅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隔一年之後,蘇軾準備去麻城歧亭造訪好友陳季常,在黃州城東十五里女王城禪院送別前來送行的潘丙、古耕道、郭遘三位友人時,賦詩一首,無比感慨地回憶起了麻城關山上的梅花: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第二日即正月二十一日,蘇軾在前往麻城歧亭的道上,途經大安山嶺,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梅花,又見到了前來迎接的陳季常,陳季常夫人病後初愈,在家熱情接待了他。觸景生情,蘇軾詩興大發,當即賦詩一首《歧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

惠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野店初嘗竹葉酒,江雲欲落豆秸灰。

行當更向釵頭見,病起烏雲正作堆。

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軾被貶惠州,還寫下了一首《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追憶麻城梅花: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蜒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豔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裡,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扣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由此可見,麻城的梅花在蘇軾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看之不厭,揮之不去,思之不泯……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二、歧亭結友

蘇軾的一生,少不了詩酒,少不了女人,更少不了朋友。蘇軾性喜交友,朋友遍天下,粉絲無數。在麻城歧亭,蘇軾也結交了陳季常、張憨子、王翊、胡定之四位好友。

蘇軾和陳季常最初相識於陝西鳳翔。當時,蘇軾初入仕途,陳季常的父親陳希亮是蘇軾的頂頭上司,一次出遊,蘇軾與陳季常偶遇,陳季常身上那種“鮮衣怒馬、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的遊俠作風深深吸引了年輕的蘇軾,兩人成為意氣相投的知交。十九年後,蘇軾在去黃州路上的麻城歧亭再遇業已歸隱的陳季常,這一次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陳季常以“白馬青蓋”的隆重禮儀迎接,請蘇軾到家作客,一住就是五天,好吃好喝招待,這讓當時剛剛死裡逃生、舉目無親的蘇軾倍受感動。此後,在黃州的四年間,蘇軾到歧亭造訪陳季常四次,而陳季常到黃州去找他七次,四年下來,共處的時光有一百多天。兩人在一起吟詩作賦,談論佛法,寄情山水,撫琴高歌,快活異常。其間留下了大量詩文,包括《朱陳村嫁娶圖》等詩16首,文5篇。兩人好到可以互相開玩笑,蘇軾寫了一首《寄吳德仁兼陳季常》: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就這樣一個玩笑,導致陳季常落下了一個怕老婆的千古名聲,而河東獅吼也成為了悍婦的專屬代名詞,真是傷不起啊!陳季常沒有在蘇軾春風得意時逢迎巴結,而是在蘇軾貶謫潦倒的困頓中傾情相交,最終贏得了蘇軾一生真正的友誼。

張憨子是麻城的一位異人,一年四季不洗澡,認為洗澡傷元氣。身上穿的衣物也從不脫下來洗,認為洗多了破損快。他喜歡在紙上寫鄭谷的《雪》詩,看誰不順眼時,見人就罵“放火賊。”平日在鄉間行乞,只要飯不要錢,若給他錢,他反而認為錢是阿堵物,充滿銅臭味。張憨子初見蘇軾時,一直一言不發。蘇軾主動上前問候,他也一直沉默,眼裡只是盯著牆壁上的對聯字畫,片刻之後竟獨自轉身離去,留下目瞪口呆的蘇軾站在原處,悵然若失……

王翊是歧亭人,家境富有,樂善好施。一日作夢,夢見水邊有一人被人打成重傷,奄奄一息,王翊路過救起了此人。隔日,王翊走到夢中的水邊,發現一隻鹿被獵人捕獲,受了重傷。善良的王翊掏數千錢贖下了鹿,並治好了它的傷勢。從此,鹿便緊隨這位恩人,不曾遠離。王翊的住處後有一大片茂盛的桃林。一日,一位農婦路過桃林,發現一隻熟透的大桃,忍不住摘下來吃進嘴裡。王翊見後,婦人已經吃完了桃,只留下桃核。王翊剖開桃核,得到一塊雄黃,吃進去後味道特別甘甜鮮美。自此,王翊便不再吃葷,每日只吃素,並不再殺生。蘇軾聽說後,特意去拜訪王翊,並專門寫了《王翊救鹿》和《書桃黃事》兩篇文章記載了王翊奇人異事。有一次,陳季常寫信說王翊想借蘇式收藏的五代畫家黃伯鸞畫作《龍》一觀,蘇軾找了一夜也沒找到該畫,後來才記起是被光州太守曹九章借去了。為避免王翊誤會,蘇軾便寫了一封書信給陳季常解釋情況,這就是著名的《一夜貼》的由來。

胡定之是歧亭的酒監,專門負責徵收酒稅。歧亭杏花村在唐代就以酒聞名遠近,當地流傳這樣一首民謠:“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村裡有好酒,店裡有美人。”作為酒監,胡定之與別人不同,喜歡隨身攜帶大量書籍,並喜歡借給人看,認為書非借不能讀也。作為書痴書狂,外貶途中的蘇軾自然不可能隨身攜帶大量書籍,正處於求書若渴之際,聽說了胡定之的事蹟之後,慕名拜訪了胡定之,並從胡定之那裡借閱了《易》、《史記》索引、正義等書籍,進一步豐富了精神生活。蘇軾生活困頓之際,胡定之還慷慨解囊,專門送來米麵油等生活物資,賙濟蘇軾,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三、寺廟禮佛

蘇軾喜歡研究佛學,相信因果報應。某日,蘇軾在團風客舍住宿,夢見一個和尚的臉弄破了,鮮血直流。那和尚好像要對他說什麼,正要問時,夢就醒了。蘇軾讓陳季常解一下夢,陳季常也沒有說出所以然來,這個夢也成為蘇軾的一個心結。一日,蘇軾與陳季常到歧亭附近的山中游玩,經過一座寺廟,廟中有一座羅漢堂,供奉十八尊羅漢,其中第五尊羅漢與蘇軾夢中的和尚模樣一模一樣,只是臉部被人弄壞了。經過陳季常的提醒,蘇軾恍然大悟,解開了夢中的心結。於是,數日後,蘇軾從歧亭返回黃州時專門請人用車載上了這尊羅漢運回黃州,請黃州安國寺的主持長老修復神相,後安放在黃州安國院的羅漢殿裡,自此,歧亭羅漢堂的十八羅漢就少了一尊,只剩下十七尊羅漢了。

才子蘇軾與麻城的千年佳話


【作者簡介】羅衛華,男,湖北麻城人,1977年12月生。麻城地方文史專家。曾任麻城市政研室主任、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現任麻城市黨史地方誌辦公室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