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的大作家 ( 下 )

4.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300 萬字的回憶,優雅托起的是現實的、充滿激情的世界。

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的大作家 ( 下 )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從1909年開始,普魯斯特夜以繼日地伏案寫作、反覆修改,一直到1922年因肺炎去世前夕,才把整部作品完成。這部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劇情的鴻篇鉅著,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敘事者“我”是一個患有重度失眠症、羸弱而又敏感的富家子弟馬塞爾。“我”對自己童年、婚姻一直到戰爭的漫長追憶,串聯起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社會百態,而大量人物、事件、感想、議論,則以一種紛亂、跳躍,接近於意識流動的方式向前蔓延。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是,“我”在嚐到一勺帶著點心渣的茶水時,突然渾身一震,聯想起兒時在姑媽家蘸著茶水吃的瑪德琳蛋糕的味道,由此打開了童年記憶的閘門。

普魯斯特的文字細膩到了纖毫畢現的地步,一件事、一個人物的豐滿往往需要用許多個交叉往復、顛倒錯亂的記憶碎片來拼湊完整。許多評論者認為,整本書近似於普魯斯特的自傳,內容都是作者本人的回憶,但普魯斯特反對這樣的說法。他說,書中所有回憶往昔的形式,都是一根根莖稈,優雅地托起的,是一個現實的、充滿激情的世界,而遠不止於過去。

在最初尋求出版機會時,普魯斯特的厚厚一沓手稿受到了無數奚落,有一封退稿信中寫道:“我實在弄不明白,一位先生寫他睡不著,在床上翻過來又翻過去,怎麼居然能寫上30頁。”最後,普魯斯特是以自己預付費用的方式,出版了小說的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在生命的最後三年中,他幾乎足不出戶,白天睡覺,晚上徹夜寫作,終於完成了全書。

5.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主人公在一種悲劇性的循環中變成自己所憎恨的角色。

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的大作家 ( 下 )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是《簡·愛》的作者,而妹妹安妮·勃朗特也寫下了《艾格妮絲·格雷》。1847年,艾米莉出版了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但是反響平平,不被當時的讀者所理解。第二年,年僅30歲的艾米莉死於肺結核 。 一直到1883 年,艾米莉的傳記出版後,《呼嘯山莊》的價值才被重新發現。有不少評論家認為,《呼嘯山莊》的文學成就甚至在《簡·愛》之上。

嫉妒與仇恨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是《呼嘯山莊》一步步深化和確認的主題。故事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個吉卜賽棄兒,他被呼嘯山莊收養後,與山莊的小姐凱瑟琳朝夕相處,互生情愫。但凱瑟琳因為虛榮和無知,嫁給了畫眉山莊的少主人。希斯克利夫憤然出走,數年後回來對凱瑟琳一家進行報復。但最終,在他努力拆散的一對年輕戀人身上,希斯克裡夫看到了昔日的自己與凱瑟琳的影子,他心中的仇恨逐漸消退,放棄了復仇。

呼嘯山莊粗獷的自然力以及殘酷、極端的人物形象,對當時習慣於欣賞和風細雨、濃情蜜意的讀者來說,是一種十分陌生、怪異的審美體驗。但經過時間的推移,小說獨特的魅力日益凸顯,有評論家認為,《呼嘯山莊》是維多利亞時代小說中“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作品。

艾米莉生性孤僻,除了家人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朋友。她溫柔熱情的一面,更多向大自然和動物袒露。勃朗特三姐妹曾合作出版過詩集,其中艾米莉的詩作大都是描寫大自然的。英國詩人馬修·阿諾德曾評價,艾米莉詩中的熱情、憂傷與直率,在“拜倫之後,無人能與之媲美”。

6. 拉爾夫·埃裡森《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的人”是自我異化的人物典型,進入大學文學課程。

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的大作家 ( 下 )

拉爾夫·埃裡森《看不見的人》

拉爾夫·埃裡森是著名的美國黑人作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作家之一,而這些榮譽,則全部來自於他唯一出版的長篇小說《看不見的人》。小說的創作共歷時7年,於1952年出版後,立即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次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半個世紀以來,這部作品經過幾十次再版,甚至在 1982 年,還連續 16 周被列入暢銷書榜單。上世紀末,這部小說被美國現代圖書館評為“20 世紀 100 部最好的英語小說”之一。

小說的主人公是個年輕的黑人,竭盡全力想得到別人的承認,想“使人看見他”。他做過“老實的黑人”,也曾經加入“兄弟會”,他嘗試過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使一個黑人在美國生活裡處於被人看見的地位,但是,這些事情沒有一件能使他進入理想的精神文明,所以他現在寧願做個“地下人”。此書被視為當代美國黑人文學中的經典之作,通過主人公在荒誕、敵對的環境裡失去和尋找自我的故事,描寫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和西方社會的精神危機,以存在主義的觀點探索人的社會異化和自我異化問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看不見的人”這個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被評論家們奉為“當代人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